其實大部分的疑惑,是因為不知道為什麼
直到信息化極度發展的今天,你也得承認一件事:對於一個人而言,除了自己擅長的小範圍內的領域之外,還有很多認知只是了解了其一,不解其二。
應對未知,我們往往會用自己在生活中已經熟知的經驗或辦法來新的問題,因為不了解,所以犯錯是必然的,就好比小時候雖然精通吃奶,但是要開始學走路,面對新的內容,還是要經常摔跤一個道理。
了解未知,適應未知,就好比瞎子摸象,今天先了解像扇子一樣的耳朵,明天了解像柱子一樣的四肢,最後經歷過時間和實踐的檢驗,才完成對於大象全部的認知。
這樣就解決了「是什麼」的問題。
但是,這樣就夠了嗎?
1
今天有個朋友來問我,自己在面試的時候,HR問自己為什麼要從前一家公司離職?
因為之前所在公司的崗位為非核心崗位位置,崗位發展很充分,在一、兩年內都沒有上升的機會。
非核心崗位本身發展的上限就很低,公司還會為了壓低成本,要做的事情越來越多,但是工資就是不見漲。
自己找領導想要換崗,結果被領導各種畫餅,但態度上絲毫不讓。
試想遇到這樣的情況,是個正常人,都會考慮換環境,尋找新的機會。
這個朋友也就如實回答,並無私藏。
結果最後也很明顯,被拒了。
你看,解決了「是什麼」,但是卻不被接受。
所以這個朋友來問「為什麼」了。
2
其實對方HR拒絕的原因並不複雜,公司對員工的需求當然是傻一點,最好多做事,少抱怨,工資能給低一些,這個是公司的立場。
而這個朋友看起來挺精明,喜歡站在自己的立場來看問題和做事。
站在公司的立場,這樣的人對於公司而言並不合算,所以被拒很正常。
事實上,雙方的立場需求意願和具體真實的做法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
在職場,公司處於主動的位置,而個人處於被動的位置。
在面試的時候,需要照顧公司的立場,選擇性的表達,才可以抓住機會。
「為什麼」就是在了解「是什麼」之後,從大系統的角度來看具體會如何運行,決定了未來會「怎麼樣」。
3
職場的很多問題,就是因為知道了「是什麼」,但是不知道「為什麼」。
4
鑒於知乎演算法改變,削減各種V的流量,首發的文章其實大部分關注賬號或者作者的朋友並不能在自己的時間線上第一時間或者根本看不到最新的文章,所以請儘可能的移步公眾號(51逆轉)
推薦閱讀:
※和俞軍老師聊產品經理如何突破發展瓶頸
※不要對著「一汪池水」,說這是「職場江湖」
※工作中有沒有什麼好的文件分類和整理方法?
※頂級獵頭公司CEO為你揭秘:4個層次的表現決定你在面試中是否脫穎而出
※產品助理如何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