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緊張,畫面靠想像?B站走出紀錄片中一股「泥石流」

網視導讀:B站彷彿成為紀錄片的一個福祉,前有《我在故宮修文物》,後有《尋找手藝》,那些或在電視台播出反響平平,亦或是被電視台拒之門外的紀錄片,不少都在B站得到了「重生」。

最近又有一部紀錄片在B站上走紅了。這部由三個紀錄片外行組成的攝製組所拍攝的紀錄片,就連導演都「吐槽」土得掉渣的紀錄片,就這麼「意外」的在B站上躥紅了。

雖然不少媒體都在強調突出這部紀錄片「被13家電視台拒絕,卻在B站大火」的事實,然而在觀看過整部紀錄片後,小編則發現,這部製作並不精美的紀錄片之所以能在B站上走紅,更多的是因為其自身「氣質」與B站十分吻合。

自帶「吐槽」技能

不同於《舌尖上的中國》那般經過精心設計的旁白及對話,也不同於大多數紀錄片旁白那樣字正腔圓、聲音渾厚的廣播腔,《尋找手藝》的旁白則是由導演親自上陣,帶著一股「有味道」的口音便開始了全程畫面解說外加「吐槽」。

沒錯,就是吐槽。《尋找手藝》的旁白就像一條官方彈幕,時不時的吐槽一下隊友

(一個星期......剛學的......)

吐槽一下自己

(毫無計劃,不知道拍攝對象......)

除此之外,畫風易於常人的旁白與內容構造也成為觀眾邊看邊吐槽的一大樂趣。

比如被網友吐槽「蹭車治鼻炎」的前攝影師小蔣。

亦或者是喜歡拍風的現任攝影師兼司機何思庚。

而從以往在B站上看到的紀錄片的彈幕風格來看,大多畫風則是是「哇」「給跪」之類的感嘆詞,到了《尋找手藝》這裡風格便成了「23333」「hhhhhh」這些彷彿能聽見鬼畜笑聲的彈幕。不得不說,這麼一部「畫風」清奇的紀錄片,只有B站敢播,也只有在B站上播才能有如今這般「效果」。

《尋找手藝》B站播放量

為「情懷」買單

從這幾年由B站上引發觀看浪潮的影片可以發現,無論是《大聖歸來》所傳遞出的國漫復興的希望,還是《我在故宮修文物》展現出的傳統工匠的堅守與傳承,刨去影片種類與質量的高低,能在B站上形成一定播放浪潮的影片更多的是在表達一種情懷,恰恰B站的觀眾樂意為這份「情懷」買單。

而在《尋找手藝》紀錄片中,無論是為了自己的夢想,用買房子的錢,買了一台舊的攝像機,三個外行人組成的攝製組;還是那199名安靜且專註的去做一件事的手藝人,其傳遞出對夢想的執著以及對傳統技藝的堅守,皆是最容易觸動B站用戶內心的要素。

因此我們能夠看到當第四集侗族造紙大媽在鏡頭裡咕噥:「這次我們的照片和名字就到北京了,只是名字到北京也好啊」的時候,屏幕里馬上就出現了一條回答彈幕「請放心,已到北京」,3秒後,一條接一條的彈幕鋪滿了整個屏幕:「請放心,已到深圳」「已到上海」「已到四川」「已到倫敦」……

導演張景曾經評價這部紀錄片:「當你喝慣了可樂、咖啡、啤酒、濃茶,突然給你一杯白開水,你可能會不習慣,或者拒絕。但是,當你一旦接受,你會發現,它才是你最需要的。」

我們不缺會做事的人,但我們太缺真誠做事的人。「假」的東西看多了,「真」便顯的更加難能可貴。即便《尋找手藝》這部紀錄片雖然製作十分粗糙,但仍阻擋不了大批觀眾對他的喜愛。以至於在視頻網站獲得成功播映後,旅遊衛視的人主動找上門來尋求播放,還有香港的發行公司聯繫他,表示想要代理海外放映權。

一切看起來,好像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但張景卻說「我到現在也不知道,這部片子到底是好是壞。但不管怎樣,我還要繼續拍第二部,只要這些人還在,我就會繼續拍下去。」


推薦閱讀:

伊布與那個曾差點殺死他的米多:短暫的交集 迥異的軌跡
《蜻蜓之眼》:我們每天都會被監控攝像頭捕捉300次
《算命》| 半生飄零、一生悲苦,是一種宿命
這部台灣影史上製作費最貴的紀錄片,掀起了一場環保革命
余秀華對我說,你怎麼就判定我得不到愛情呢?

TAG:哔哩哔哩 | 纪录片 | 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