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tomano?·樂理篇【基礎和聲應用】(二)

【基礎和聲應用】(二)

和聲學,是研究特定的調式調性和弦結構及和聲進行的學說。

古典和聲以大、小調式作為基礎;

和弦的結合方式為三度疊置,有三和弦、七和弦等,以及它們的轉位;

每個和弦有各自的功能屬性,和弦之間的連接(進行)正是以此為依據;

和弦內各聲部進行、以及聲部之間的關係,延續中世紀時期建立的多聲部(復調)音樂傳統。

聲部之間的縱向關係,除了遵循和弦結構外,各聲部還要保持各自相對的獨立性。

  • via 百度百科

這看起來像一個非常技術性(純作書面分析之用)的想法

然為什麼需要了解和弦的關係及連接?

了解了和聲學的相關知識點之後,對自身的演奏又有什麼方面的提升?

我簡單歸納了四點:

1. 如果你了解和弦的各種進行方式,在進行調性音樂寫作時,你可以把調性合理地做出任何調性調式的變化。

2. 如果你正在嘗試譜寫某聲部特定的旋律走向,編配哪些和弦可達到樂曲的什麼效果,以及樂曲情緒的走向。

3. 即興伴奏要求和聲進行。否則聽起來不合理;若和聲不合理,難以感染聽眾。

4. 和聲分析也是學習領會(聽懂)偉大作曲家的音樂的必要手段;自身的演奏有沒有想法,能否引起聽眾共鳴,與此有著密切關係。

悲觀的事實是,原來許多演奏家,他們不一定樂理有很多研究。

在創作一部作品時,整個創作過程都是以和聲為基礎的,由和聲來產生調性的布局、段落結構;由和聲來產生樂曲的發展。

所以說和聲是創建曲式結構的基本因素。

我們在對作品進行分析時,應當以和聲為基礎來進行曲式結構分析,由此我們會對作品的調性、結構以及作品的風格了解的更加清楚。


讓咱們進入正題:

約翰湯普森 第二冊:

莫扎特《唐璜》譜例分析:

對比:十九世紀晚期鋼琴家Richard Metzdorff改編的鋼琴獨奏版本:

兩者的和聲進行幾乎一模一樣。

就此曲的頭八小節的和弦進行分析:

首先是調性的定義:

這是一個升記號的調號,

且旋律的開頭(第一小節第一個四分音符)明顯看到 G/B/D 作為和弦音,

在大多調性音樂樂曲的開始(尤其是古典主義時期的樂曲),

總是離不開調性主和弦的和聲編配,

無論中間的旋律/和聲進行如何延伸變化,

總是以調性主和弦、屬和弦作為樂曲的支柱。

判斷為G大調調性的開始,在此譜例應無異議。

第一小節第一拍點的左手(低音)聲部,從下而上共有G2、B4、D5三個音,

顯而易見, G大調主和弦,包含了G、B、D的和弦音

在這例子,我把B、D以紅圈標記,G以紅正方形標記我的思路是:不同標記的方式,是把該和聲的最低音域音「Bass」,與其他「非低音」的和弦音區分。

英皇樂理考級體系的和弦標記法,是以該和弦最低音域的音(位於根音為a【原位】,三音為b【第一轉位】,五音為c【第二轉位】)來決定和弦的位置。

第一小節音域最低的音,為G音,G處於G大調I和弦的根音,故稱Ia (主和弦原位)

問題來了:

如之前所說,低音聲部很大程度決定了和聲的結構、位置

那麼,第一小節的三個低音G、B、D,每一個低音的改變,

是否需要分別定義?(原位、第一轉位、第二轉位)

(如上圖所示)是否成立?

還是應當做一個整體?

再對比以下的版本:

這兩個示範,除了和聲織體厚薄的差別,是沒有聽覺上的明顯差別。

(因為到了第二小節,還是回到了 G大調 I 和弦原位)

結論是,

只要掌握並理解了「分解和弦」的知識點,

第1-2小節的和聲,完全可以當做一個整體的 Ia 和弦。

到了第三小節,和聲出現了變化。

從低音至高音的分別是:D3、#F3、A4、C5

問題是,貫穿第三小節一直出現的C音,需歸納為和弦音

所以 以上的D F# A 的 V 和弦,並不足夠定義。

隨著音樂、作曲技法的發展,

作曲家們認為僅憑「三和弦」,並不足以表達越發複雜化的 音樂情緒,

他們需要更多的音(不協和音)

去表達音樂的 - 張力。

此情況下,屬七和弦(C作為 G大調屬七和弦的七音)能很好的分析第三小節。

1、屬七和弦的功能及特性:

屬七和弦無疑是屬和弦中一個非常重要、且極具代表性的和弦,

它對明確調性的有著特殊的意義。

屬七和弦為大小七和弦的結構,也就是大三和弦,加上(根音 - 七音)小七度構成。

最低音處於 根音位置 的屬七和弦,以 V7a 標示。

它的不協和聲的結構:

(根音 - 七音 的 小七度音程)、(三音 - 七音 的 減五度音程)

是處於不穩定的音響效果(對比屬三和弦來說)

在傳統曲式結構中,樂段是表達樂思或主題陳述的基本單位,是最小單位的曲式結構。

同時也是 能夠構成完整終止式的最小單位。

樂段可以獨立構成完整的作品體裁,也常常是較大型曲式的一部分。

完全終止 的核心,在於由不穩定和聲(屬和弦、屬七和弦),趨向穩定和聲(主和弦)

在和聲的應用中要注意屬七和弦(不協和音程)的解決。

聲部進行是:

屬七和弦的七音下行級進,

屬和弦根音上四度或下五度跳進到主和弦的根音。

第五小節,高音聲部的變化音 升C,又是怎麼回事?

貫穿整小節連續出現的 升C,也是必須歸納為和弦音的

出現變化音,

其中一種可能性是:暗示著調性將要改變。

得出了 C# G A 的音

如重新作三度疊置的排列,得出以下和弦音

括弧(E)音沒出現,

然而卻不妨礙 這樣的和弦結構定義。

因為大多數和弦的五音,其重要性不及根音/三音(增減三和弦除外)

根音定義和弦級別,三音定義和弦結構(與根音形成大三度、還是小三度音程)

屬七和弦的五音就是其中一例。(五音可以省略)

現在得到的信息是: C# G A 是某某調性的屬七和弦後,

接下來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看每一聲部的進行是如何。

再看第六小節的:D,F#(低音)

正是 G大調屬和弦的第一轉位(Vb)

這個和弦,既可以處於G大調系統的V級和弦

也可以定義為 調性轉變 後 的(G大調屬調 = D大調)主和弦第一轉位。

為什麼可以這樣定義?

因為第五小節出現了 本不屬於 原來調性(G大調)的屬七和弦。

A C#(E)G 的和弦,是 G 大調 第五級音(屬音 D)系統的 屬七和弦

各位請看以下列表

不久之前有提及:「聲部進行通常是:屬七和弦的七音下行級進,根音上四度或下五度跳進到主和弦的根音。」

在第五-第六小節 的和聲進行,我們看到:

高音聲部 從上小節的升C(三音),上行級進到D

低音聲部 從上一小節的G(七音),下行級進到F#

G 與 #C,

是為 增四度的音程關係

增四度、減五度

又稱作為「三全音」

三全音,如上圖所示,

「三」個「全音」的音程關係

這個音響效果,是不穩定的

在調性音樂里,

所有不穩定的音響,都必須解決。

第六小節 第一拍的 D / (低音)F#,為Vb

那 A C#(E)G 的屬七和弦,為 屬和弦(屬調D)的屬七和弦

以原調的 屬和弦(D / F#)為臨時主和弦,

臨時主和弦的屬七和弦(A C# E G),稱為 重屬七和弦

第五小節 的具體和弦結構分別是:

第一拍點:重屬七和弦原位(最低音為 根音)V7a

第二&第三拍點:重屬七和弦第三轉位(最低音為 七音)V7d

從第六小節第二拍開始,低音一直出現變化,

然而並沒有和聲感覺上的差別,

理應當看做一個整體的進行。(理由與第一、二小節同)

接著到第七小節的分析。

第一拍點,附點八分音符:

G 、(低音)B,為Ib

主和弦 第一轉位

十六分音符: E 、 (低音)G,為VIb

下中和弦 第一轉位

到第七小節第二拍 的四分音符: D / (低音)F#,為Vb

屬和弦第一轉位

第七小節 第三拍點:分析結果是?

音高、和聲結構 是否與 第五小節第一拍 完全一致?

A C#(E)G 的和弦,G 大調 第五級音(屬音 D)系統的屬七和弦。

屬七和弦也好、

重屬七和弦也好,

總是需要解決。

高音聲部 從升C(三音),上行級進到D;

中音聲部 從G(七音),下行級進到F#。

同樣是 三全音的解決

最後(第八小節)至 D #F 結束

有提問說「能否直接寫轉調後(D大調)的和聲分析?」

我認為,要看這是否真正意義上的「轉調」,離調、轉調定義稍微不一樣。簡單點說,離調:短暫的調性轉變;轉調:調性轉變有延續,且篇幅相對長。

如是 把這一《唐璜》選段,看作這小曲的全部,第五-第八小節看作是 轉調,

更合理

因為 第八小節,是轉調的完成(從第九小節起的C沒有繼續 升半音)

而且 第八小節的小節線有 反覆記號,

:|| 的反覆記號,

是區分樂段 的其中一種明顯的方式。

調性變化 → 區分樂段 → 展示音樂情緒變化

能理解不?

故此,我們往回推至 第五小節出現的 #C,

就是 轉調的開始 位置。

既是「不得不提,和聲分析在於對調性的準確把握之上。

若是那樂曲 比如是有著不同的調性定義,儘管有著相同的和弦音,

然而和弦級別有完全不同的定義。」

若是用 D大調來定義 5-8小節的和弦,

就有以下的標記:

好了,分析了一堆和弦,有沒想過究竟有啥用?

退一萬步說,只針對這首樂曲而言。屬七和弦,尤其是調性有變化的屬七和弦,使樂曲情緒帶來變化,原因至少有兩點∶

1. 屬七和弦具備的不協和結構,(根音 - 七音 的 小七度音程)、(三音 - 七音 的 減五度音程),是處於不穩定的狀態,這種不穩定,使樂曲的張力提升。這是把樂曲推向高潮的一種手段。

2. 重屬七和弦(A C# E G),由於偏離了原來的調性(G大調)。

在我看來,好的音樂離不開八個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如果樂曲的所有和聲/旋律進行,都只在原調上完成,不可避免的盡在聽眾預計、掌握,那將會變得非常無趣。(意料之外)

反之,總是脫離調性,沒有一點 終止式、或回到原調的「回歸感」,弄得聽眾完全摸不著頭腦,音樂將會感染力不足。也未必是好的做法。(情理之中)

要更好的表現這樂曲(大湯2《唐璜》),以和聲學的角度:第五小節保持漸強的音量變化(重複出現的次屬 屬七和弦漸強,建立逐漸緊張的氛圍),這是沒有問題的。

然而,直到第六小節的第一拍時,和聲趨向較穩定狀態,把音量減弱,達致更到位的「解決」效果。

然後再按音域的級進上升,把音量重新推高。

往淺了說,二字真言,正是古典主義的核心思想之一 -

「平衡之美」

要做到更細緻的音樂設計,

以和聲學的角度:

第五小節保持漸強的音量變化(重複出現的 重屬七和弦,預示音樂片段結束的屬調轉調,也建立音樂張力增加的氛圍),

直到第六小節的第一拍時,

和聲趨向較穩定狀態,把音量減弱,達致更到位的「和聲解決」效果。

然後再按音域的級進上升,把音量重新推高。

諸位同意這論點么?

我對音樂處理的重新設計,只是提供給各位一種參考方式。

通過系統的學習與練習,逐點掌握和聲分析的方法與技巧。

在分析實踐中不斷深化對調性音樂和聲語言與寫作技法的理解,

提高自己的和聲分析、和聲思維能力

、分析曲式、使音樂的詮釋更有想法,

不再人云亦云,作簡單粗暴的音樂處理

和聲的應用,常與曲式結構有著密切的聯繫,而且和聲也常常是形成傳統曲式結構的重要因素,在劃定曲式界限上起著重要作用。

眾所周知,在創作一部調性音樂的作品時,整個創作過程都是以和聲為基礎的,

由和聲來產生調性的布局;由和聲來產生段落結構;由和聲來產生樂曲的發展。所以說和聲是創建曲式結構的基本因素。

我們在對作品進行分析時,應當以和聲為基礎來進行曲式結構分析,由此我們會對作品的調性、結構以及作品的風格了解的更加清楚。

然而,不建議單為了學習「規則」,而忽略音樂情緒的設計。

常常被問及:「為何ii與ii6中間有一個 vi級第二轉位…」「為何那個七和弦的七音沒有解決…?」之類的問題

有一句話叫做『千金難買爺(作曲家)樂意』

太依賴規則,將導致和聲分析、音樂分析,或作曲實踐上的過於死板。

作曲家為了尋求突破,多會譜寫「意料之外」的和聲進行,然隨著樂段的變化走向,或是聽完全曲再返回原處重新分析,這種突破卻恰恰在「情理之中」。

而後人(我們)就可以由作品分析,得知作曲家的一些寫作(和聲進行)習慣。

不朽的音樂作品,就應該認真分析對待。

同理,不會作曲技法、不會編配和聲

不作為一個「會作曲的人」的高度上去分析作品,怎麼能在「作曲家」的角度去看問題?

可惜的是,一堆從來不作曲的人,

卻在大師課大談「作曲家思維」,

還是儘快脫離這種 耍流氓的教學為妙

謝謝收看!


推薦閱讀:

論關於爵士吉他的學習分享
音樂知識課堂( 視頻)| 調性:怎麼記住調號(二)降號調
【樂理101】3+. 平均律中的協和與不協和音程(上)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爵士樂其實沒那麼難學
【課程】樂理知識講重點第七課(和弦標記)

TAG:乐理 | 和声Harmony | 古典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