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中的自我呈現
很久沒有寫藝術史的東西了,當時開了很多的坑,比如「如何分辨抽象主義作品的好壞」,「代表中國的攝影風格到底是什麼」等等,都在回答裡面說「等有空了再來填」。其實是感受到自己的知識量和對很多問題的理解無法支撐起我的想法。
練書法的時候聽說,比如顏真卿的字,你年輕的時候可以仿的很好,但是只有在年過不惑的時候你的經歷和領悟才能支撐你真正去完成作品。藝術史讀到第四年的時候我也有深刻的感覺。當然這和年齡沒有關係,更多的是讀的少想的少,無法用理論解釋現象,再運用到我所專註的視覺作品研究裡面去。
最近在上的一門課叫「faking it」,主要討論日常生活中人際交往實際上都是在假裝和表演,我們自己的內心有一個劇本,而我們會利用所有的元素(語言,動作,穿著打扮,表情神態)來充實我們的表演,而大多數時候觀眾會選擇,自然而然的接受表演者所給出的信息。
於是我想起了講道理,影樓風也是可以進MoMA辦展的裡面簡單提到的一本書《西施有恨》,裡面包括了晚清到民國時期的女性日常攝影作品。
在聊到「自我呈現」這個話題的時候,教授提到了他的妻子曾經是一個報社記者,那個年代人們結婚還是會在報紙上刊登照片和消息,而他的妻子大部分時候一眼就能看出這對夫婦的受教育程度來。
這一點也讓我想到了,人們的肖像攝影會給觀眾傳達很多的信息,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
拿婚紗照來說,大家肯定是穿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的衣服,最精神好看的髮型,化上合適的妝容,露出愉快的表情,那到底是哪裡「漏了陷」呢?
對比以上每一組照片,我們第一眼看到的大多不是他們的服飾,打扮,首飾等等,而是他們的神態表情。他們微笑的弧度,眉眼間傳達出的信息,都是難以偽裝的。
所以我們可以說,肖像作品中,我們在表演我們想要表演的角色(不論是一個幸福愉快的自己,還是任何其他場景中的角色),同時又不可控制的把真實的自我展現給觀眾。
這篇文章就作為我想寫的「民國女性肖像中的自我呈現」的導言部分,下一篇應該是對日常照片和肖像的對比分析,來觀察民國女性(主要是妓女)的自我呈現是什麼樣的,同時討論她們的自我認知,觀眾的認知,和從第三者角度(third-party)的信息接收與分析。
最後一個彩蛋,
推薦閱讀:
※有些帥氣男生給人的感覺很冷,他們是真的不屑看你還是故作清高?
※生活已經如此艱難,用不著你來拆穿。
※如果ABO設定真的存在,那麼這個社會會怎麼樣?
※為什麼家庭教育里會出現「媽媽是超人」和「爸爸去哪兒」的普遍現象?
※(哲學)布爾迪厄的局限與新聞專業主義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