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意編譯 | 《衛報》:應將谷歌、臉譜和亞馬遜國有化
這是法意讀書在知乎的第41篇文章
導言
當我們在熟悉流暢的搜索引擎里鍵入信息,滑動屏幕瀏覽facebook的交友信息,習慣性在亞馬遜下單購物,是否意識到你我既享受著信息時代帶來的福利,但同時又負擔著信息泄露的風險。這些新興的壟斷集團正在吞噬著我們生活的世界,無孔不入。
在此背景下,英國倫敦國王學院數字經濟學講師尼克·斯爾尼切克(Nick Srnicek),《平台資本主義》(Platform Capitalism,Polity, 2016.)的作者,近期在《衛報》發表文章《探尋將谷歌、臉譜網和亞馬遜國有化的必要性》(We need to nationalise Google, Facebook and Amazon. Here』s why)。該文章指出,谷歌、臉譜網和亞馬遜等平台公司已經具有不可撼動的經濟地位,但同時他們又在不斷擴張自己的商業版圖。而數據資源將成為21世紀最重要的資源之一,面對我們每個人的信息都被平台公司掌控的現狀,我們應當防微杜漸,儘快將平台公司掌握在自己手中。
正文
2014年3月,臉譜網的霸主地位曾短暫地受到威脅。Ello在其天花亂墜的廣告宣傳中,將自己塑造為一個能夠替代臉譜網的非公司化運營的形象。從Ello向公眾發出的信號來看,Ello永遠不會將你的信息賣給第三方,不會依賴廣告收入來維持運營,不會要求你使用真實姓名。
Ello天花亂墜的廣告宣傳並沒有阻擋臉譜網繼續擴張的步伐。然而Ello短暫的興衰正是當代數字世界以及像臉譜網、谷歌和亞馬遜這樣的21世紀新「平台公司」所具有的霸權力量的顯著特徵。它們的商業模式使得其以一種驚人的速度吸收用戶的信息,增加公司收入,鞏固自己在經濟社會的巨頭地位。周一是亞馬遜直線降價的第一天,以此掀起與有機食品零售商Whole Foods的國際食品百貨價格之戰,這又是一個巨大的跳躍。
平台正是聯繫兩個及以上群體並幫助他們進行互動的基礎設施,平台對這類公司的力量來說至關重要。「平台」公司並不關注傳統公司所從事的製造行業,(譯者註:他們更關注用戶之間的連接),臉譜網將用戶、廣告商和開發者連接在一起;優步將駕駛員和司機連接在一起;亞馬遜將買家和賣家連接在一起。
這類平台公司的制勝法典就是獲得足夠多的用戶,用戶越多,它們就對用戶越重要,越能滲透進用戶的生活。Ello的快速衰亡正是因為它的用戶量未能達到戰勝臉譜網的臨界值—臉譜網的絕對支配地位意味著,即使你對它無休止的廣告和對個人信息的追蹤感到無比厭煩,但它仍然是你社交的首選,因為身邊的每個人都身在其中,而臉譜網恰是社交網路的中心。
同樣,我們再將視角轉向優步:它既可以使得乘客和駕駛員利用其應用程序聯繫到最廣大的群體,但同時也面臨著前首席執行官特拉維斯·卡蘭尼克的性別歧視問題,或者優步公司剝削駕駛員的惡劣行徑,或者是該公司在監管其駕駛員嚴重的性侵犯方面的不力作為。
網路使得這些平台公司不僅在爭議中蓬勃壯大,而且不可替代。
因此,我們見證了日益強大的壟斷平台的崛起。谷歌、臉譜網和亞馬遜是西方世界最重要的三者(中國擁有自己的技術生態系統),谷歌控制了搜索引擎,臉譜網統治著社會媒體,而亞馬遜主導電子商務領域。如今,他們也在非平台公司發揮影響力,而在未來幾十年,這種緊張局勢將會不斷加劇。如果我們關注新聞業的發展狀態,就會發現:谷歌和臉譜網通過其複雜的計算程序迅速取得廣告收入;報紙和雜誌在發覺廣告收入流失後,大量裁員,關停代價高昂的新聞調查部門,類似《獨立日報》(the Independent)這樣的印刷紙刊公司都不斷破產。同樣的現象也發生在零售業,亞馬遜的壟斷地位潛在地損害了舊有百貨公司的利益。
這些公司通過我們對數據的依賴形成的權力增加了另外一個癥結。數據很快將成為21世紀的「石油能源」——它將成為對整個世界經濟至關重要的資源,而最為激烈的競爭就是圍繞誰控制數據進行。平台,作為兩個或更多群體互動的空間,事實上將成為數據的「鑽井」。平台上的每一次互動將成為另一個被捕獲的信息點,並且被輸入某個演算法。在這個層面上,平台是建構以數據為中心的經濟的唯一商業模式。
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意識到這一點。我們經常將平台視為技術現象,但事實上他們彌散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無孔不入。優步是明顯的例子,它將傳統上刻板守舊的計程車運營模式變成流行的平台商業模式。西門子和通用電氣公司——20世紀兩家強大的商業集團——正在努力發展基於雲端的製造系統。孟山都公司和迪爾公司——兩家很有名的農業公司——正在努力將平台技術用於農業和食品生產。
這就產生了問題:平台資本主義的核心是為了生存而提取更多的數據。一種方法是讓用戶在平台上逗留更長時間,臉譜網就精於此道——利用各種行為技巧使用戶對其服務上癮:多少人茫然地瀏覽臉譜網,卻很少有人意識到這一點。另一種方法就是擴大業務範圍。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谷歌表面上是一個搜索引擎公司,但事實上它不斷轉向智能家居領域(Home/Nest),自動駕駛汽車領域(Waymo),虛擬現實領域(Daydream/Cardboard),以及其他各種個人服務行業。而每一個領域對谷歌公司來說都是豐富的數據資源,也是它超越其他競爭者的優勢點。
其他公司則簡單粗暴地收購了更小的公司:臉譜網吞併了Instagram(十億美金)、WhatsApp(190億美金)和Oculus(20億美金),甚至已經開發出一套工具可以提醒初創公司何時走紅以及可能存在的威脅。谷歌公司自己就是這些新公司最富有的買家,甚至在某些階段,每一個星期就會進行一場風險較大的商業投資。這就顯現出這樣一幅圖景:這些不斷擴張的商業帝國儘可能地吞噬數據。
但現在,我們就要轉向真正的最後階段了:人工智慧(或者,說得更通俗一些,機器學習)。有些人十分享受猜測無限可能的未來會有終結者式的天網,但是人工智慧的真正挑戰正在逼近。在過去一些年,每一個主要的平台公司都將自己的投資焦點轉向人工智慧領域。就像谷歌公司戰略負責人最近說的那樣,「我們是人工智慧領域毋庸置疑的第一名。」
當人工智慧進入這樣的程式:對數據貪得無厭,贏家通吃的網路效應更具影響,那平台的所有動力就會被放大。於是就產生了一種良性循環:越多的信息就意味著更好的機器學習,這也意味著更好的服務和更廣大的用戶群,最後產生更多的數據。如今,谷歌正在運用人工智慧技術去改善其投放目標廣告的技術,亞馬遜正運用人工智慧技術提高其獲利頗豐的雲計算商務領域。只要有一家人工智慧公司在市場競爭中佔據絕對優勢,這種動力模式就會把它推向一個十分有利的地位。
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是什麼?當我們開始嘗試理解這個問題時,會發現在過去,那些擁有大量經濟資源、服務公共利益的公共事業部門和鐵路部門已經成為公有制的首選。因此我們解決這些新興壟斷問題的關鍵在於根據數字時代的情況對舊時代的舊方法進行革新。這意味著要對互聯網和數字基礎設施進行控制,而非放任它們追求利潤和權力。因此,應當在人工智慧公司並未集聚權力發揮作用時修改少量法規。如果我們不接管今天的壟斷平台,我們就需要承擔讓其擁有和控制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基礎設施的風險。
翻譯:北京大學法學院 李玥
翻譯文章:Nick Srnicek, We need to nationalise Google, Facebook and Amazon. Here』s why, The Guardian, August 30, 2017.
網路鏈接:https://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17/aug/30/nationalise-google-facebook-amazon-data-monopoly-platform-public-interest.
推薦閱讀:
※ios系統又曝漏洞!iPhone 8身陷重圍
※計算機的下一紀元將會如何?
※南方周末新媒體事業部都有哪些產品?
※逃離北京的人,就是loser嗎
※如何評價國內剛誕生的編程語言 De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