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13年!中國將干一件大事
文/小白讀財經(ID:xiaobaiducaijing)
時隔13年!中國將干一件大事!
日前,有關於中國將發行美元主權債券的消息受到熱議,而就在這幾天,官方終於確定了:10月25日,財政部將在香港舉辦推介會,可能隨後擇機發行無評級美元主權債券。此次財政部將委任工農交建、中金、花旗和滙豐等多家金融機構作為主承銷商和賬簿管理人。
主權債券,就是以國家主權名義發行的債券。其一、它與國債不同的是,國債是以發行國本幣計價的,而主權債是以外幣計價的,比如這次就是以美元計價。其二、很多人會把美元主權債券與外國債券搞混。
由於美元目前是國際性貨幣,因此美元主權債券的募集方向是面向全球投資者的;而外國債券的募集方向則只面向於發行市場國。比如熊貓債券,就是境外機構在中國國內發行的債券。
另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就是無評級。一些媒體利用無評級(棄用穆迪、標普等國際性評級)這個字眼,大肆談愛國情懷,卻不解釋其原因。所以小白希望來填補一下這個空白,此次為啥無評級發行,據查閱公開得知,小白認為是由於「因政策原因,債務發行或發行人所在證券或實體類型不予評級」的情形。而所謂的「債務發行人」,自然就是主權ZF了。所以,小白猜測,此次之所以無評級,可能因為評級機構之前已經下調中國主權評級,短時間內不符合調整評級條件,因此主動迴避對本次債券的發行人,也就是主權ZF做出評級而導致的。
縱觀我國的主權美元債券發行史,我國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到2004年,共發行了12次,除了96年的發行的100年期外,其他均為1-10年的短期限債券。因此,此次時隔多年,重啟發行主權美元債券,小白認為其選擇此時發行債券的經濟背景頗有意味:
1、過去幾年,美聯儲、全球各央行,包括國內的4萬億,導致全球整個貨幣市場都比較寬鬆,這也就意味著全球市場的實際利率正在下降。實際利率=名義利率-通脹率。全球央行放水就意味著通脹率加速上漲,一旦名義利率增速不再跑贏通脹率,那實際利率就在下降,錢的貶值速度可能進一步加快。在這種環境下,期限和收益均固定的債券就非常吃虧,你想想,錢在一直貶值,你還敢買收益固定的債券嗎?萬一到期的那天,原先的債券收益率小於實際利率呢?所以,這就造成了,債券市場的投資信心持續低迷。
2、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我們都知道,經濟增長是由於生產力提高,投資加快導致的,經濟增速越快,資本回報率也就越高,進而實際利率也就越高。如果從微觀層面上講,根據新古典主義經濟模型,實際利率的高低還與生產力進步程度、人口增長和家庭消費偏好等因素有關。這就意味著,實際利率與經濟增速的關係可能是成比例的,可能經濟增速放緩1%,而實際利率放緩2%。
可以看出,在這兩大經濟背景下,發行主權債券來提振市場信心顯得尤為重要,微信公眾號:小白讀財經(歡迎關注)認為主要能體現在以下幾點:
1、它將提振市場,尤其是債券市場的信心。根據crediesight預測,本次發行的主權美元債券收益率可能要比同期美債收益率高出0.5%,這0.5%可以說是歷史上的最小差值了,這對於今後中美兩國國債收益縮小具有指導性作用。因為收益差縮小的話,國內的資金流出壓力就會小很多。
2、維穩人民幣。人民幣自去年年底到達階段高點後,便開始進入升值通道。目前在經歷小幅反彈後似乎有企穩之勢。此時發行美元債券,相當於又給人民幣幣值穩定打了一劑強心針,也是將人民幣國際化向前推進的重要一步了。另外,它還為今後的中資美債定價起到了標杆作用,拉低中資企業的債券融資成本。
3、中資企業海外融資將「跑步前進」。這其實不僅是人民幣國際化的考量,更是國內金融去槓桿的結果使然。由於金融去槓桿,導致國內投機的空間大為減少,而對於對資金急不可耐的企業來說,通過海外融資不乏是一個好選擇。而就目前的狀況來說,主權美元債券在人民幣企穩的大背景下發行,已經得到國際資金的認可,這對於未來人民幣走出去的戰略目標來說,是重大利好。
另外,根據研究機構crediesight資料顯示,截止9月底,亞洲(除日本外)投資等級美元債共發行了1890億美元,超越去年全年水平,而其中中資企業的高收益美元債發行比重高達79%!海外融資的號角已經吹響。
4、對沖評級被下調帶來的負面影響。今年5月,穆迪將中國的主權評級由Aa3降至a1。9月,標普也做出了相同的決定,而這導致很多中資企業與銀行跟著遭殃,企業融資成本大幅上升,銀行資金運營成本也暴增。因此,不可否認,官方此次發行沒有主權債券用意更多的或許是對穆迪和標普下調主權評級的反擊,只要能以足夠低的利率成功發行,就能重建市場對中國以及人民幣的信心。
不過,儘管中資主權美元債目前來說比較樂觀,但從國際上整體形勢來看,卻慘不忍睹。為什麼?那就是因為存在著「負利率主權債券」。像債務水平臭名昭著的歐洲一些國家,外債已經是GDP的好幾倍,但仍然在淡定地發行著主權債券。日本也每年抽取稅收中大部分資金來用於支付利息。由於名義利率趕不上通脹率,這意味著,投資者反而要向政府「支付利息」,一旦債券到期,投資者到手的錢賬面上來說也變少了。也就是說,不少債台高築的主權國家正通過發債的方式斂財,來維持國家的「超負荷」運行。
回想起10年前的金融危機,那時1.3萬億的次貸規模就足以讓華爾街元氣大傷,掀起全球金融海嘯,而目前負利率主權債券規模早已超過10萬億!即便是像中國這樣宏觀基本面良好的國家,主權債券的發行也依然需要依託於人民幣穩定和去槓桿的趨穩形勢。
這不禁讓小白想起了在電影《拆彈專家》中,劉德華因拆解不了一顆綁在年輕警員身上的人肉炸彈,而被迫放棄拆彈,同時命令他遠離人群以減少傷亡。最終,警員也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如果把負利率主權債券比作炸彈的話,那麼誰會是那位年輕的警員呢?是經濟相對過熱的發展中國家,還是債台高築的傳統發達國家,小白想,一切等到美聯儲和央行動向有了明確脈絡後,答案會更加清晰。
如果你覺得文章很棒,對你有幫助,可以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小白讀財經(ID:xiaobaiducaijing),訂閱更多的優質原創推文!
我們不追求高大上,只用普通老百姓都聽得懂的大白話,讓你學財經,懂理財,跟著小白讀財經,財經從此so easy!
推薦閱讀:
※金融危機案例:美元強勢周期血洗亞洲國家
※馬上又多5萬額度,現在換美元還合算嗎?
※耐心等候近兩周,昨晚我的「空美元」策略終於趁著美國GDP逆消息大勝
※ETC盜刷?銀行收美元冥幣?無知是最大的風險!
※美元緊縮:被識別的風險可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