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你家裡還有書房嗎?
「清華北大畢業都買不起房子,那買學位房有何用」,引發了很多人對學位房的激烈討論,而後有人寫了這篇文章,說買學區房不如把自己家裡的書房搞搞好。
首先,文章拿金庸舉例:
金庸小時候讀的鄉鎮中心小。
讀中學,一波三折又遇到抗戰爆發換了三家中學,最後到重慶繼續求學。
金庸從小到大,一路學霸。他同學回憶,無論哪個時期,沒有說查良鏞成績不牛的。
他來到重慶,考上了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
後來《大公報》在全國招兩個譯電員,三千多人報名,錄取比例1500:1。
之前各種舉例說的是沒有學區房,各種牛??
其次,接下來是乾貨了:
小金庸家沒有學區房,但據說有三間書房!三間!三間!三間!
今天,你家有幾間書房?
那裡面有很多線裝書。據他弟弟回憶,這裡面有《荒江女俠》《封神演義》《兒女英雄傳》《明史》《水滸》……這些書,金庸早早地就擼完了。
他的父親和哥哥有鄒韜奮的《萍蹤寄語》《萍蹤憶語》等世界各地的旅行記,天南地北,無所不包。還有鄒韜奮主編的《生活周報》。這些都是小金庸的讀物。
金庸的父親給他送禮物,動不動就送書。10歲那年的聖誕節,父親送給了小金庸一本狄更斯的《聖誕頌歌》。話說俺爹和俺現在都沒讀過。。。掩面淚奔
你看人家父親的段位!
說完了父親哥哥說金庸的祖父,查文清,是光緒丙戌年的進士,做過丹陽知縣,後來不當官了,回家編書。他編了一部「海寧查氏詩鈔」,規模很大,有好幾百卷之多,但是雕版還沒完工就去世了,書也沒印出來。這些雕版放了兩間屋子,後來都成了小金庸的玩具。
金庸家裡的女性長輩也很牛。
他的母親徐祿,也就是徐志摩的姑姑,後來《書劍恩仇錄》里陳家洛的母親徐潮生的原型。她讀過私塾,喜歡詩文,平時手不釋卷。徐祿的書法也好,會寫一筆漂亮的小楷。
金庸回憶說,小時候母親和姊妹、姑嫂們喜歡讀《紅樓夢》,大家經常比賽背誦《紅樓夢》的回目詞,贏了的就得一粒糖。
南來白手少年行,立業香江樂太平。旦夕毀譽何足道,百年成敗事非輕。
——金庸
文章最後說,這就是一個「鄉鎮中心小」出來的孩子的故事。
你看金庸的長輩們,從祖父到爸媽,留給他的不是一個顯赫的求學履歷,送他到這個那個名校。他們饋贈給小金庸的,是從小到大無數的書。小金庸玩的是書,家裡到處是書,過節的禮物也是書,父親母親也帶頭看書。
他到底是輸在了起跑線上,還是贏在了起跑線上?
前面煽情的各種故事可以結束了,講點可以世界操作的
買學區房你沒有條件,買幾本書你還沒有條件嗎?反過來,你自己不學習,不讀書,天天摳腳打牌,學區房又怎麼樣,就能讓你孩子愛學習嗎?
烏克蘭有個叫馬卡連柯的教育家,說過這樣一句話:
「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在教訓孩子、命令孩子的時候才是教育,你們在生活的每時每刻,甚至你們不在場的時候,也是在教育。」
以前講過一個故事,有朋友鬱悶地問我:為什麼自己小孩不喜歡讀書呢?
我說你家裡特么有書嗎?你們兩個人平時就喜歡打牌,家裡除了電器說明書之外,連一張帶字兒的紙都找不到,你孩子會喜歡讀書才怪了。
同樣的,你自己不學習,卻去擠破頭買學區房,聽起來很拼,但其實是一種昂貴的偷懶。你是在花巨款買一個心安理得而已。
「最好的學區房,其實不貴,別人也搶不了的。那就是你自己的書房。」這句話我深以為是。
-End-
轉的是10w+的熱文,但是,細心的你有沒有發現,金庸的家學淵源啊祖父、哥哥、姑姑都厲害的很,起點就有好幾層樓那麼高,所以舉例說了一大圈,這個環境比買個學區房要求還高。
至少你努力努力還有希望買學區房,出身是不可改變的!:)
開卷有益,我是oceanbj,公眾號vm01com,學著一點點用批判性思維認知這個世界!探索、發現和分享「自我能力提升」的領域與知識
A. 思維方式和思考方法:批判性思維、淘金式思維、SMART、5W1H等
B. 學習能力:整體性學習方法、讀書技巧等
C. 社交能力:溝通交流、心態、情商等方面
推薦閱讀:
※別訂什麼2018年新計划了,反正你也完不成。
※那些每年讀上百本書的人,都是哪來的時間?
※【認真想】我們為什麼要擴充辭彙量?
※如何克服生活中的負面情緒,避免想太多無意義的事,充實的過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