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佛法:苦集滅道----佛教《大本經》解讀 佛經解讀示例一

《大本經》解讀節選(3.18小節~3.21小節)

  • 南傳《大本經》3.18

3.18 諸比丘!爾時,毗婆屍菩薩,於寂靜處獨坐時,心起如是思惟:「實然!此世間陷於苦惱;生而老、死,死而又生:於此,世人不知此苦聚之出離。如何得知此老、死苦聚之出離耶?」

諸比丘!爾時,毗婆屍菩薩,如是思惟:「有何故有者死?緣何故有者死耶?」諸比丘!爾時,毗婆屍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則依智慧而觀察:「有生故有老死,由緣生兩者死。」

  諸比丘!爾時,毗婆屍菩薩,如是思惟:「有何故有生?緣何而有生耶?」爾時,毗婆屍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則依智慧觀察:「有有故有生;緣有而有生。」

  諸比丘!爾時,毗婆屍菩薩,如是思惟:「有何故有有?緣何而有有耶?」諸比丘!爾時,毗婆屍菩薩,以種種而思惟,則依智慧觀察:「有取故有有;緣取而有有。」

  諸比丘!爾時,毗婆屍菩薩,如是思惟:「有何故有取?緣何而有取耶?」諸比丘!爾時,毗婆屍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則依智慧觀察:「有愛故有取,緣愛而有取。」

  諸比丘!爾時,毗婆屍菩薩,如是思惟:「有何故有愛?緣何而有愛耶?」諸比丘!爾時,毗婆屍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則依智慧觀察:「有受故有愛,緣受而有愛。」

  諸比丘!爾時,毗婆屍菩薩,如是思惟:「有何故有受?緣何而有受耶?」諸比丘!爾時,毗婆屍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則依智慧觀察:「有觸故有受,緣觸而有受。」

  諸比丘!爾時,毗婆屍菩薩,如是思惟:「有何故有觸?緣何而有觸耶?」諸比丘!爾時,毗婆屍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則依智慧觀:「有六處故有觸,緣六處而有觸。」

  諸比丘!爾時,毗婆屍菩薩,如是思惟:「有何故有六處?緣何而有六處耶?」諸比丘!爾時,毗婆屍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則依智慧觀察:「有名色故有六處,緣名色而有六處。」

  諸比丘!爾時,毗婆屍菩薩,如是思惟:「有何故有名色?緣何而有名色耶?」諸比丘!爾時,毗婆屍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則依智慧觀察:「有識故有名色,緣識而有名色。」

  諸比丘!爾時,毗婆屍菩薩,如是思惟:「有何故有識?緣何而有識耶?」諸比丘!爾時,毗婆屍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則依智慧觀察:「有名色故有識,緣名色而有識。」

  • 南傳《大本經》翻譯:

3.18 諸位比丘!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在寂靜之處獨坐時,心中生起如是思惟:「確實,這個世間確實陷入了痛苦和煩惱中!人們出生、變老、死亡,老人死去,嬰兒又出生;人們不知道如何才能離開「老,病,死」之苦。如何才能知道離開痛苦的方法呢?

諸位比丘!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生起如是思惟:為什麼有「死」呢?因為什麼緣故產生了「死」呢?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依靠智慧來觀察世界:有「生」,所以有「老、死」;以「生」為緣,故有「老、死」。

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生起如是思惟:為什麼有「生」呢?因為什麼緣故產生了「生」呢?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依靠智慧來觀察世界:有「有」,所以有「生」;以「有」為緣,故有「生」。

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生起如是思惟:為什麼有「有」呢?因為什麼緣故產生了「有」呢?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依靠智慧來觀察世界:有「取」,所以有「有」;以「取」為緣,故有「有」。

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生起如是思惟:為什麼有「取」呢?因為什麼緣故產生了「取」呢?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依靠智慧來觀察世界:有「愛」,所以有「取」;以「愛」為緣,故有「取」。

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生起如是思惟:為什麼有「愛」呢?因為什麼緣故產生了「愛」呢?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依靠智慧來觀察世界:有「受」,所以有「愛」;以「受」為緣,故有「愛」。

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生起如是思惟:為什麼有「受」呢?因為什麼緣故產生了「受」呢?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依靠智慧來觀察世界:有「觸」,所以有「受」;以「觸」為緣,故有「受」。

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生起如是思惟:為什麼有「觸」呢?因為什麼緣故產生了「觸」呢?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依靠智慧來觀察世界:有「六處」,所以有「觸」;以「六處」為緣,故有「觸」。

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生起如是思惟:為什麼有「六處」呢?因為什麼緣故產生了「六處」呢?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依靠智慧來觀察世界:有「名色」,諸位比丘!所以有「六處」;以「名色」為緣,故有「六處」。

當時,毗婆屍菩薩生起如是思惟:為什麼有「名色」呢?因為什麼緣故產生了「名色」呢?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依靠智慧來觀察世界:有「識」,所以有「名色」;以「識」為緣,故有「名色」。

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生起如是思惟:為什麼有「識」呢?因為什麼緣故產生了「識」呢?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依靠智慧來觀察世界:有「名色」,所以有「識」;以「名色」為緣,故有「識」。

  • 北傳《大本經》3.18

3.18 復作是念:眾生可愍,常處闇冥,受身危脆。有生、有老、有病、有死,眾苦所集。死此生彼,從彼生此,緣此苦陰,流轉無窮。我當何時曉了苦陰,滅生、老、死。

復作是念:生死何從,何緣而有?即以智慧觀察所由,從生有老死,生是老死緣。生從有起,有是生緣。有從取起,取是有緣。取從愛起,愛是取緣。愛從受起,受是愛緣。受從觸起,觸是受緣。觸從六入起,六入是觸緣。六入從名色起,名色是六入緣。名色從識起,識是名色緣。識從行起,行是識緣。行從痴起,痴是行緣。

  • 北傳《大本經》翻譯:

3.18 而後,又生起了這樣的念頭:「眾生值得同情,一直處於黑暗,身體脆弱!有生,有老,有病,有死,是各種痛苦的聚集處。大人死亡,又生出新的嬰兒;嬰兒長大後,又要死亡。這樣的痛苦,在無盡地流傳。我什麼時候才能明了痛苦的原因,從而滅除生老死的痛苦。」

毗婆屍菩薩又起了這樣的念頭:「為什麼會有生死;生死是從哪裡來的呢?於是毗婆屍菩薩即以智慧觀察:「因為「生」,所以有「老死」;「生」即是「老死」的緣。「生」是從「有」而來的,「有」即是「生」的緣。「有」是從「取」而來的,「取」即是「有」的緣。「取」是從「愛」而來的,「愛」即是「取」的緣。「愛」的生起是因為「受」,所以說「受」是「愛」的緣。「受」的生起是因為「觸」,所以說「觸」是「受」的緣。「觸」的生起是因為「六入」,所以「六入」是「觸」的緣。「六入」是從「名色」而來的,「名色」即是「六入」的緣。「名色」是從「識」而來的,「識」即是「名色」的緣。「識」是從「行」而來的,「行」即是「識」的緣。「行」是從「痴」而來的,所以「痴」是「行」的緣。」

  • 南傳《大本經》3.19

3.19 諸比丘!爾時,毗婆屍菩薩,如是思惟:「此識由名色而還,不更上進。於其處生、老、病、死、歿而又生也。則緣名色而有識,緣識有名色,緣名色而有六處,緣六處而有觸,緣觸而有受,緣受而(有)愛,緣愛而有取,緣取而有有,緣有而有生,緣生而有老、死、愁、悲、憂、惱。如是而有此等全苦蘊之集也。」

   諸比丘!於「集起,集起」之思惟,諸比丘!毗婆屍菩薩,於諸前未曾聞之法,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

  • 南傳《大本經》解讀:

3.19 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生起如是思惟:此「識」到「名色」為止,不能再有更高的「識」。因為此「識」,所以人「生、老、病、死」,人死前又生出新的嬰兒。因為「名色」而有「識」;因為「識」而有「名色」;因為「名色」而有「六入」;因為「六入」而有「觸」;因為「觸」而有「受」;因為「受」而有「愛」;因為「愛」而有「取」;因為「取」而有「有」;因為「有」而有「生」;因為「生」而有「老、死、憂、悲、苦、惱」,這就是一切痛苦煩擾的集中原因。

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就這樣思惟:集起!集起!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已證得前所未曾聽聞之法,他眼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生起、光明生起。

  • 北傳《大本經》3.19

2.19 是為緣痴有行,緣行有識。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六入,緣六入有觸,緣觸有受,緣受有愛,緣愛有取,緣取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病、死、憂、悲、苦、惱。此苦盛陰,緣生而有,是為苦集。菩薩思惟,苦集陰時,生智、生眼、生覺、生明、生通、生慧、生證。

  • 北傳《大本經》翻譯:

3.19 所以,因為「痴」所以有「行」;因為「行」,所以有「識」;因為「識」,所以有「名色」;因為「名色」,所以有「六入」;因為「六入」,所以有「觸」;因為「觸」,所以有「受」;因為「受」,所以有「愛」;因為「愛」,所以有「取」;因為「取」;所以有「有」;因為「有」,所以有「生」;因為有「生」,所以有「老,病,死,憂,悲,苦,惱」。人類的苦惱,都是從「生」而來的,這就是苦的起因。當毗婆屍菩薩認識到苦的原因時,就生起了智,眼,覺,明,通,慧,證。

  • 經文解讀:

我們驚訝地發現南傳《大本經》是「十因緣」,而北傳《大本經》是「十二因緣」,北傳多出了「行」和「痴」。在佛教歷史上,原始佛教分裂為部派佛教的主要原因就是:各派佛教對於「因緣」的解釋不同。

南傳《大本經》認為「識」是人類一切痛苦的最終原因,北傳《大本經》中「痴」是人類痛苦的最終原因。南傳《大本經》記載「緣生而有老、死、愁、悲、憂、惱。如是而有此等全苦蘊之集也。」北傳《大本經》中記載「此苦盛陰。緣生而有。是為苦集。」

「識」或「痴」最終導致了「生」,這裡的「生」指的是「出生在業障世代」。因為「出生」在業障世代,從而導致了一切的痛苦和煩擾。所以佛教追求的是往生極樂世界,不再出生在業障世代。所以佛教要滅除的並不是「出生」,而是要滅除「業障世代」。當業障被滅除,世界變為極樂世界,人類就不再出生在業障世代。這裡千萬不能理解成要滅除「出生」本身,那這樣就會陷入自我矛盾中。

下面詳細解釋「因緣」的含義,這也是悉達多覺悟的過程。悉達多見到「老病死」從而尋求真理,所以「因緣」的解釋都是圍繞著「生,老,病,死」來開展:

(1) 有「生」故有「老死」:正如人類直觀所認識到的:人類均免不了「老,死」。只要人類「出生」,就會「衰老」,「生病」,最終「死亡」。

叔本華說:哲學的起點是死亡。海德格爾說:有所掩蓋而在死面前閃避,這種情形頑強地統治著日常生活。/我想否定我的暫時性,逃避我的有限生存的不可避免性,但最終我必須肯定我的真實的自我,從而豁然開朗地領悟到我是什麼,我是誰。死亡是宗教和哲學的起點,它迫使人類思考自身死亡的原因。歷史上沒人能夠成功逃避死亡,一切試圖逃避死亡的嘗試全部以失敗告終。所以人類通過自己的直觀觀察得出了這樣的因果關係:只要出生,就必然導致衰老和死亡。死亡正如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一樣,這件事歷史上每天都發生,從來沒有失效過。但如果我們深入思考這個問題,則會發現過去的經驗並不能完全證明將來的事情。維特根斯坦說:太陽會在明天出來是一個假設:這意味著我們不知道它是否會出來。/太陽即使在過去的四十六億年中都從東方升起,我們也只能說我們有相當大的證據,去期待明天太陽依然從東方升起;然而明天究竟會如何?誠實地說,我們並不確定知道。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如果沒有「太陽」,當然就沒有「太陽升起」。

  • 所以有「出生」才會有「死亡」,如果沒有「出生」,當然就不會有「死亡」。但不能將「出生」看作是「死亡」的原因,「出生」只是「死亡」的必要條件。

(2)有「有」故有「生」:「有」的意思就是「存在」。人類為何要生育下一代呢?那是為了使整個人類社會繼續存在。雖然人類自身必然衰老和死亡,但卻可以生育下一代,從而保持人類種族永遠存在。

什麼是存在?海德格爾說:「我們的存在既不是我們自己造成的,也不是我們的選擇。存在是強加給我們的,並將一直延續到我們去世。」嬰兒的出生並沒有經過嬰兒自身的同意,嬰兒被迫存在於這個世界。保羅-薩特說:存在顯示著,但你不能把它們推斷出來。/存在先於本質,人首先存在著,然後再規定他們自己。嬰兒出生後,便擁有身體四肢和精神。人的樣式也並沒有經過嬰兒自身的同意,人類出生就是這樣「存在」著。維特根斯坦說:真正的神秘,不是世界如何存在,而是世界竟然存在。人類能夠理解人類存在以後的事情,卻無法理解自身「存在」的本質。

  • 因為上一代人類存在,才能「生育」新一代。所以有「存在」,才有「生育」。

(3)有「取」故有「有」:「取」的意思就是「追取」,也即「追求」的意思。既然人類出生後註定要死亡,為何人類社會沒有滅絕,反而新的嬰兒不斷降生,使得人類社會一直存在呢?人類生育嬰兒是為了滿足人類自身的「追求」,那就是滿足人類的「求生欲」,也即追求永生的慾望。人類自身衰老死亡,但「追求永生」的慾望並沒有消失。人類在「求生欲」的驅使下生育嬰兒,從而達到人類社會整體永生的目的。叔本華說:死亡並不違背生命意志。/意志自身是一個無盡的追求。人類追取「永生」,從而使人類社會一直存在。

  • 因為人類追求生命永恆,才會不斷出生嬰兒,使得人類社會一直存在。所有有「追取」,才會有「存在」。

(4)有「愛」故有「取」:「愛」的意思就是「熱愛」。人類社會為何追求「永生」呢?那是因為人類熱愛自己的生命。

人類熱愛生命卻又無法永生,這造成了人類的痛苦。悉達多正是看到了「衰老,疾病和死亡」,從而心中不悅,開始追求真理。叔本華說:任何一部生活史都是痛苦史,因為生命意志的本質即是痛苦。/生命是一團慾望。慾望不能滿足便痛苦,滿足便無聊,人生就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追求永生卻註定失敗,這使得「追求永生」本質上是一種痛苦。

  • 因為人類「熱愛」生命,才會「追求生命永恆」。所以有「熱愛」生命,才會有「追取」生命。

(5)有「受」故有「愛」:「受」的意思就是「感受」。為什麼人人都熱愛生命,希望永生,而不是希望死亡呢?因為人類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快樂,所以熱愛生命。而當人類感受不到快樂時,有時會選擇自殺來終結生命。

叔本華說:自殺不過是對現實中苦難的極度不滿,自殺者並沒有放棄生命意志,而是在消滅個體現象時放棄了生命。人類感受到生活的快樂,從而熱愛生命;人類感受到生活的痛苦,則會恨惡生命。抑鬱症導致的自殺,主要原因就是患者感受到的全是痛苦。悉達多發現自己無法逃避「老」,「病」和「死」之苦,從而不再熱愛「太子」的生活。

  • 因為人類在生命中「感受」到快樂,所以人類才會「熱愛」生命,從而追求生命永恆。所以「感受」到快樂,人類才會「熱愛」生命。

(6)有「觸」故有「受」:「觸」的意思就是「接觸」。人類是如何感受到快樂和痛苦的呢?悉達多認為人類通過自己直接「接觸」世界從而獲得感受。

這裡闡述的問題實際上是:人類如何認識世界?康德是認識論的集大成者,他說:知識的內容或材料來自感覺,感覺是對象刺激了人的感官以後產生的觀念。/無論一種知識以什麼方式以及通過什麼手段與對象發生關係,它與對象直接發生關係所憑藉的,以及一切思維當做手段所追求的,就是「直觀」。通過我們被對象刺激的方式獲得表象的能力叫做「感性」。因此,藉助於「感性」,對象被給予我們,而且唯有「感性」才給我們提供「直觀」;但「直觀」通過「知性」被思維,從「知性」產生出「概念」。人類直接「接觸」世界,「感受」世界從而認識世界。人類思考接觸到「對象」---「世界」,從而產生各種「概念」。

  • 人類的"感受"都由「接觸」世界得來,所以有「接觸」才會有「感受」。

(7)有「六處」故有「觸」:人類如何接觸世界呢?是通過「六處」:眼、耳、鼻、舌、身、意。「六處」也稱為「六入」,也即感受是從這六處地方進入的。「眼、耳、鼻、舌、身」是指人體肉體的感覺器官,「意」是指人類的精神。

人類的感覺具體是如何產生的呢?肉體對外界直接的接觸:眼睛看到,耳朵聽到,鼻子聞到,舌頭嘗到,身體碰到,使得精神得到了感受。人類的精神受制於自己的肉體:肉體碰撞到堅硬的石頭,產生痛覺,精神就會感受到疼痛;肉體產生食慾,人類通過肉體吃下食物;食慾滿足,精神感受到快樂。肉體產生性慾,人類通過生殖器官做愛,產生快感。性慾滿足,精神感受到快樂。

  • 因為人類擁有肉體的感覺器官和精神,所以才能接觸世界。如果沒有「肉體」和「精神」,當然也就無法「接觸」世界。

(8)有「名色」故有「六處」:「色」是指眼睛能夠看見的一切事物:這些事物都有「顏色」,所以稱為「色」。「名」是一切眼睛看不見的事物:這些事物只有「名稱」,所以稱為「名」。能夠看見的事物,我們可以將之稱為物質,一切有形的物質都是「色」。看不見的事物,我們可以將之稱為精神,一切無形的精神都是「名」。這裡的精神是廣義的,它包括世界的規則,萬物的靈魂。「名」和「色」組成了宇宙,人類自身也是由「名」和「色」組成。

悉達多為什麼用「色」來指代有形的物質呢?因為人類只能認識物質的外表,卻永遠無法認知物質的本質。康德說:物自體永遠不可能被認知。叔本華說:世界是我的表象。人類對物質的認知能力被限制在了「形狀」的概念下:只要有「形狀」,物質就可以無限再分,人類無法在「形狀」的概念下找到物質的本質;如果不在「形狀」的概念之下,人類則沒有方法來認識有形的物質。

悉達多為什麼用「名」來指代無形的規則和靈魂呢?因為人類無法認識或改變規則和靈魂的本質,只能起一個「名字」來稱呼它。人類是如何認識「名」的呢?人類通過「邏輯」來認知

「規律和靈魂」:(1)人類對規律的認知能力被限制在了「邏輯」的概念下:人類只能通過「邏輯」歸納出世界的規律;但是只要有「邏輯」,規律就可以無限追溯原因,人類無法在「因果」的概念下找到規律的本質。(2)而人類對於「靈魂」的認知則被限制在了「肉體」下:人類只能通過萬物的肉體來認識它們的「靈魂」,肉體的感覺器官給予靈魂自然慾望,求生欲,食慾和性慾。當肉體的慾望被滿足時,「靈魂」就會快樂;當肉體的慾望沒有被滿足時,「靈魂」就會痛苦。

叔本華說:人的軀體也是自我意欲的表現。/身體的各部分必然完全和意欲所宣洩的各種慾望相契合,它必須是慾望可見的表現:牙齒,食道,腸的輸送是客體化了的飢餓,生殖器就是客化了的性慾。(「意欲」中文一般翻譯成「意志」)「名色」和「六處」之間的關係就顯現出來了:「六處」中「眼、耳、鼻、舌、身」存在的目的就是滿足人類的慾望,它是慾望的外在表現。「六處」中「意」存在的目的是感受慾望是否滿足,它是慾望的接受者。

  • 因為「看不見」的「慾望」存在,所以人類擁有「能看見」的感覺器官和「看不見」的靈魂。通過感覺器官的接觸,滿足慾望,靈魂就能感受到快樂。如果不存在「慾望」,滿足慾望的工具「感覺器官」和接受慾望感受的「靈魂」就沒有存在的意義。

(9)有「識」故有「名色」:「識」就是「認識」,也稱為「業識」。只要慾望滿足,人類就會快樂;是什麼導致人類的慾望不能滿足,從而感受到痛苦呢?因為人類錯誤地「認識」了自己的「名色」,這個錯誤的認識稱為「業」,也即「業障」。

「業障」到底是什麼呢?那就是「人類以自己的『名色』為不潔凈」,也即「人類以自己的身體和自然慾望」為不潔凈。這個錯誤的認識就像一個「屏障」,阻止人類自然慾望滿足。人類以「自己」為不潔凈,陷入了自我矛盾中,自己給自己製造了一個「屏障」。為了滿足自然慾望,人類陷入了自相競爭之中,在競爭中人類勞累痛苦。但是實際上人類只要認識到「名色」的潔凈,自然慾望就能滿足。

  • 人類對「名色」的錯誤認識造成自己的自然慾望不滿足,是導致靈魂痛苦的原因。只要正確「認識」自己的「名色」,人類的慾望就能滿足,靈魂就不再感受到痛苦。

(10)有「名色」故有「識」:正確的「認識」是如何而來的呢?悉達多是如何覺悟到「業障」的呢?是在遇到「老病死」之後,在求生欲的驅使下開始尋找解脫的辦法。悉達多覺悟後稱自己為「佛」,「佛」的意思就是「覺悟者」,沒有覺悟的人則稱為「眾生」。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中的「常人」就是指「眾生」。他認為「常人」「沉淪」在了「非真本」的生活中,「常人」普遍的生存狀態是「怕」和「煩」。「怕」就是「害怕」,害怕死亡和病痛;而「煩」就是「煩擾」,人生的各種痛苦和煩擾。在「害怕」和「煩擾」的驅使下,人類最終將「領會」到「真本」的自己。海德格爾說:「我想否定我的暫時性,逃避我的有限生存的不可避免性,但最終我必須肯定我的真實的自我,從而豁然開朗地領悟到我是什麼,我是誰。」「領會」就是指佛教的「覺悟」,基督教稱為「awake」,即「醒悟」(聖經和合本翻譯成「清醒」)。

「害怕」和「煩擾」都是因為自然慾望不滿足造成。在「慾望」自身的驅使下,人類最終會對「慾望」產生正確的「認識」。人類的自然慾望是肉體自動產生,並給予人類靈魂的。自然慾望不滿足造成的痛苦和煩擾,驅使人類對自然慾望產生正確的認識。只有滿足自然慾望,人類才擺脫痛苦。

  • 「名色」--「身體和自然慾望」驅使人類滿足它,當慾望不滿足時,人類就會痛苦。痛苦使得人類被迫去尋找原因,最終會產生對「名色」自身正確的認識。

(11)此「識」由「名色」而還,不更上進。「不更上進」有三層意思:(1)一層意思是說:人類對於世界的認識只能到「名色」,人類只能認識到物質的表象「色」和精神的表象「名」,無法再進一步認識物質和精神的本質。比如《金剛經》中,釋迦說:「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須菩提回答):「不也,世尊。」人類永遠無法理解世界的本質,只能理解世界的表象。(2)另一層意思是說:人類只需要認識到自身的潔凈,就可以獲得慾望的滿足,人類不再需要認識其他的知識。基督教聖經中,路加福音 10.41~10.42耶穌回答說、馬大、馬大、你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真正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認識到「神創造的一切都是潔凈的」。(3)第三層意思是說:這個「認識」只能由人自己的「名色」---身體和精神得來。《六祖壇經》中慧能說:「佛向性中作,莫向心外求」,人類正確認識自己的「天性」,就能獲得覺悟。南傳《大本經》稱毗婆屍為「等正覺者」,意思就是獲得「最高並正確覺悟的人」。

  • 正確的「認識」只能從人類自身的「名色」得來。人類只需要獲得對「名色」的正確認識,就能擺脫痛苦煩擾。

(12)於其處「生、老、病、死、歿」而又「生」也。

「業障」是人類社會「生,老,病,死,歿」,然後又新「生」的最終原因。《華嚴經》記載悉達多在覺悟後,說的第一句話是: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普通的人類其實都具有佛的智慧,只是因為「妄想」和「執著」不能證得而已。新生的嬰兒剛出生時,並沒有「羞恥自己的身體和自然慾望」這個錯誤的認識,是上一輩的人類將「業障」傳給自己。所以佛教將「業」稱為「先世業障」,而基督教將「罪」稱為「原罪」。「先世」和「原」就是指「業障」和「罪」是由上一代人類傳給下一代的。「出生」和「死亡」就是在消除「業障」,帶有「業障」的人類死去,而沒有「業障」的嬰兒出生。所以悉達多說:於其處「生、老、病、死、歿」而又「生」也。因為業障還沒有被完全消除,所以人類活在痛苦和煩擾中,而出生和死亡這個消除「業障」的過程還在繼續著。

  • 所以「業障」是人類社會生死循環的最終原因,也是人類一切痛苦煩擾的最終原因;只要消除了「業障」,一切的痛苦煩擾就會消失;死亡因「業障」出現而出現,死亡也因「業障」消失而消失。

(13)北傳《大本經》中的「識從行起。行是識緣。行從痴起。痴是行緣。」南傳《大本經》中「識」和「名色」互為原因,所以覺悟在這裡就到達了最高的境界,不能再高了。正如康德發現的「二律背反」:人類用自己的理性思維思考 「空間」,「時間」和「邏輯」的本質時,會遭遇「二律背反」。也即會獲得自相矛盾的兩個答案,這裡就是人類思考能力的極限,人類的認知能力被限制在了「先天的範圍」之內。所以南傳《大本經》稱覺悟為「等正覺」,也即最高的正確的覺悟。但是北傳《大本經》在十因緣後又加入了「行」和「痴」,組成了中國人最熟悉的「十二因緣」。

實際上「痴」的意思就是指「錯誤的認識」,而「行」的意思是指「錯誤的行為」。人類的行為最終是由思想產生:所以「錯誤的認識」導致了「錯誤的行為」;「錯誤的行為」又再次導致了「錯誤的認識」。上一輩的人類錯誤認識自己的「名色」,但他們認為這是正確的,從而產生了「錯誤的行為」----將「錯誤的認識」教給了下一代,從而使得「錯誤的認識」一直流傳下去。而一切痛苦的原因依然是「痴」,「痴」的意思就是指人類「錯誤的認識」。

(14) 如是而有此等全苦蘊之集也。/於「集起,集起」之思惟」。這裡講的是「苦集滅道」四聖諦中的「苦」諦和「集」諦:人類一切「痛苦」的原因都「集中」來自於一個「原因」,那就是「錯誤的認識」--「業障」。接下來講的是「滅」諦和「道」諦,也即「滅除」「此識」的「道路」。

  • 南傳《大本經》3.20

3.20 諸比丘!爾時,毗婆屍菩薩,如是思惟:「無何時則無老死?何滅則老死滅耶?」諸比丘!爾時,毗婆屍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則依智慧觀察:「無生時則無老死,生滅則老死滅。」

  諸比丘!爾時,毗婆屍菩薩,如是思惟:「無何時則無生?何滅則生滅耶?」諸比丘!爾時,毗婆屍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則依智慧觀察:「無有時則無生,有滅則生滅。」

  諸比丘!爾時,毗婆屍菩薩,如是思惟:「無何時則無有?何滅則有滅耶?」諸比丘!爾時,毗婆屍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則依智慧觀察:「無取時則無有,取滅則有滅。」

  諸比丘!爾時,毗婆屍菩薩,如是思惟:「無何時則無取?何滅則取滅耶?」諸比丘!爾時,毗婆屍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則依智慧觀察:「無愛時則無取,愛滅則取滅。」

  諸比丘!爾時,毗婆屍菩薩,如是思惟:「無何時則無愛?何滅則愛滅耶?」諸比丘!爾時,毗婆屍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則依智慧觀察:「無受時則無愛,受滅則愛滅。」

  諸比丘!爾時,毗婆屍菩薩,如是思惟:「無何時則無受?何滅則受滅耶?」諸比丘!爾時,毗婆屍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則依智慧觀察:「無觸時則無受,觸滅則受滅。」

  諸比丘!爾時,毗婆屍菩薩,如是思惟:「無何時則無觸?何滅則觸滅耶?」諸比丘!爾時,毗婆屍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則依智慧觀察:「無六處時則無觸,六處滅則觸滅。」

  諸比丘!爾時,毗婆屍菩薩,如是思惟:「無何時則無六處?何滅時則六處滅耶?」諸比丘!爾時,毗婆屍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則依智慧觀察:「無名色時則無六處,名色滅則六處滅。」

  諸比丘!爾時,毗婆屍菩薩,如是思惟:「無何時則無名色?何滅則名色滅?」諸比丘!爾時,毗婆屍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則依智慧觀察:「無識時則無名色,識滅則名色滅。」

  諸比丘!爾時,毗婆屍菩薩,如是思惟:「無何時則無識?何滅則識滅耶?」諸比丘!爾時,毗婆屍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則依智慧觀察:「無名色時則無識,名色滅則識滅。」

  • 南傳《大本經》翻譯:

3.20 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如是思惟:什麼時候才能沒有「老、死」呢?消滅什麼才能消滅「老、死」呢?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依靠智慧而觀察:沒有「生」,就沒有「老、死」;「生」被消滅,「老、死」就被消滅。

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如是思惟:什麼時候才能沒有「生」呢?消滅什麼才能消滅「生」呢?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依靠智慧而觀察:沒有「有」,就沒有「生」;「有」被消滅,「生」就被消滅。

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如是思惟:什麼時候才能沒有「有」呢?消滅什麼才能消滅「有」呢?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依靠智慧而觀察:沒有「取」,就沒有「有」;「取」被消滅,「有」就被消滅。

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如是思惟:什麼時候才能沒有「取」呢?消滅什麼才能消滅「取」呢?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依靠智慧而觀察:沒有「愛」,就沒有「取」;「愛」被消滅,「取」就被消滅。

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如是思惟:什麼時候才能沒有「愛」呢?消滅什麼才能消滅「愛」呢?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依靠智慧而觀察:沒有「受」,就沒有「愛」;「受」被消滅,「愛」就被消滅。

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如是思惟:什麼時候才能沒有「受」呢?消滅什麼才能消滅「受」呢?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依靠智慧而觀察:沒有「觸」,就沒有「受」;「觸」被消滅,「受」就被消滅。

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如是思惟:什麼時候才能沒有「觸」呢?消滅什麼才能消滅「觸」呢?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依靠智慧而觀察:沒有「六入」,就沒有「觸」;「六處」被消滅,「觸」就被消滅。

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如是思惟:什麼時候才能沒有「六處」呢?消滅什麼才能消滅「六處」呢?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依靠智慧而觀察:沒有「名色」,就沒有「六處」;「名色」被消滅,「六處」就被消滅。

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如是思惟:什麼時候才能沒有「名色」呢?消滅什麼才能消滅「名色」呢?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依靠智慧而觀察:沒有「識」,就沒有「名色」;「識」被消滅,「名色」就被消滅。

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如是思惟:什麼時候才能沒有「識」呢?消滅什麼才能消滅「識」呢?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思惟,依靠智慧而觀察:沒有「名色」,就沒有「識」;「名色」被消滅,「識」就被消滅。

  • 南傳《大本經》解讀:

這節講的是「苦集滅道」四聖諦中的「滅」諦和「道」諦,講的是滅除「老,死」等人生痛苦的道路。這裡必須要注意,悉達多要滅除的是痛苦,而不是人自身的身體和慾望。如果錯誤地認為「滅」諦,是要「滅除」人類的身體和慾望,那就會陷入「禁慾苦修」的錯誤道路之中。悉達多已經用他自身「極度苦行,放棄苦行,最後以『中道』覺悟」的經歷告訴人們:苦行除了使自己身體受苦外,對於解脫「老,病,死」沒有任何作用。

人類需要滅除的是由「對自身錯誤的認識」導致自己的「精神和身體器官」感受到的痛苦。人類要滅除的是「錯誤的認識」,「錯誤的出生」,「錯誤的存在」,「錯誤的追求」,「錯誤的愛」;而不是要滅除「認識」,「出生」,「存在」,「追求」和「愛」本身。

(1)「生滅則老死滅」:這裡的「生滅」不是指滅除出生,而是指不「出生」在「充滿錯誤認識」的世代。只有不出生在依然存在「錯誤認識」的世代,「老,死」才會消失。也即只有出生在「極樂世界」,人類才會獲得永生。佛教將過去沒有「業障」的人類社會,「業障」流傳的現代社會,「業障」被消除的未來社會,稱為「三世」。其中「過去沒有業障」世代中的人稱為「過去佛」;現在覺悟到業障,並消除業障的人稱為「現在佛」;「未來沒有業障」世代中的人稱為「未來佛」。而在基督教中,馬太福音 24.14 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這裡的「末期」並不是指人類社會的末日,而是指人類「原罪」世代的結束。人類將出生在新的世代,那時「業障」/「原罪」不再存在,人類重回極樂世界。

  • 只有「不出生」在「業障世代」中,衰老和死亡才會消失。

(2)「有滅則生滅」:只有這個「充滿業障」的世代被消滅,「不再存在」,人類才能不出生在「罪惡」的世代。佛教稱為「往生極樂世界」,但是「極樂世界」並不是地球以外的地方,而是「業障」被消除後的地球。滅除「存在」,並不是反對「人類存在」;而是認可「人類社會的進步」,認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狀態」。滅除的是現在「錯誤的存在」,肯定的是「過去」和「未來」沒有「業障」的存在。

  • 只有「業障世代」不再存在,人類才能不出生在「業障世代」。

(3)「取滅則有滅」:人類應該停止「錯誤的追求」,不應追求在「業障」世代中虛偽和痛苦的生活;而是應該「追求消滅」業障世代,使之「不存在」。業障世代消失,新的世代「極樂世界」才會到來。那時人類無需任何努力,就能夠自然慾望滿足,活在極樂之中。

  • 人類不再追求活在「業障世代」中,「業障世代」才能被消滅。

(4)「愛滅則取滅」:人類不應「熱愛」業障世代,不應「熱愛」虛偽的生活。人類應該「熱愛」自己的真本,熱愛業障消除後的「極樂世界」。人類不再「熱愛」罪惡的世代,才能停止「錯誤的追求」。在業障世代中追求永生是不可能的,人類要滅除的是「熱愛業障世代中痛苦的生命」,而不是滅除「熱愛生命」本身。基督教中,路加福音 14.26 人到我這裡來、若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愛我勝過愛原文作恨〕/ 約翰福音 12.25 愛惜自己生命的,就失喪生命。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這兩條經文都講到了恨惡自己在這世上的生命,而在原罪世代中「愛惜」自己生命的,必然會喪失生命。

  • 人類不再熱愛「業障世代」中的生命,才會不再追求生活在「業障世代」中。

(5)「受滅則愛滅」,人類為什麼會不熱愛自己的性命呢?那是因為感受到了痛苦。叔本華說:要擺脫痛苦就必須否定生命意志,生命是一場得不償失的交易。抑鬱症患者因為感受不到快樂,生活在極度痛苦之中,所以才會有自殺的念頭。自殺的人並不是沒有了求生欲,而是因為生活中只能感受痛苦。所以當人類不再感受到「快樂」時,人類就會不再「熱愛」自己在「業障世代」中的生命。

  • 當人類感受到「痛苦」時,人類才會不再「熱愛」 「業障世代」中的生命。

(6)「觸滅則受滅」,這裡的「觸滅」並不是指消滅「接觸」,而是指人類的肉體不再接觸到「痛苦」。飢餓來臨時,人類只有吃下食物,痛苦才會消失。性慾不滿足時,人類只有做愛,痛苦才會消失。當食慾和性慾不滿足時,只能依靠肉體的接觸才能消除痛苦;妄圖依靠思想使自己不再感受到「慾望」,是註定失敗的。基督教中,路加福音 12.25 你們那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或作使身量多加一肘呢〕人類肉體強加給精神自然慾望,人類無法用自己的思想滅除自然慾望。而只有通過肉體的接觸(口舌接觸食物,性器官的接觸)才能感受到滿足。

馬克思說:「宗教是人民的精神鴉片」。當時官方基督教已經走向了禁慾,它並不能使人們在實際生活中受益,卻只能通過承諾「來世」能夠進入天堂使人們的精神在面對死亡時得到安慰。佛教則提倡「實修」「實證」,也即要在現實生活中用行為感受到快樂,用行為證實極樂世界。再高深的哲學理論也必須用到日常生活中,再高深的思想也必須用行動來實現。基督教中,馬太福音 7.24~7.27 所以凡聽見我這話就去行的、好比一個聰明人、把房子蓋在磐石上。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總不倒塌,因為根基立在磐石上。凡聽見我這話不去行的、好比一個無知的人、把房子蓋在沙土上。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並且倒塌得很大。只有行為才能真正使自己的自然慾望得到滿足。

  • 當人類的肉體不再接觸到「痛苦」時,人類的精神才能不再感受到「痛苦」。

(7)「六處滅則觸滅」,這裡的「六處滅」並不是指要滅除人類的「感覺器官」和接受感覺的「精神」,而是指滅除「精神通過感覺器官感受到的痛苦」。這裡再次強調,佛教要滅除的是「痛苦」,而不是要滅除「感受」。如果將這裡的「六處滅」理解成滅除人類的感覺器官和精神感受,那則會陷入「執空」的錯誤中。如果要滅除性慾和性器官,那為什麼不直接將性器官割除呢?基督教馬太福音的作者就產生了這樣錯誤的想法:馬太福音 19.11~19.12 耶穌說、這話不是人都能領受的。惟獨賜給誰、誰才能領受。因為有生來是閹人、也有被人閹的、並有為天國的緣故自閹的。這話誰能領受、就可以領受。而漢傳佛教則受到了梁武帝的巨大影響,正是他規定了「禁慾,素食」等一系列戒律。

  • 當人類的「精神不再通過肉體感覺器官」感受到痛苦,人類才能不再「接觸」到痛苦。

(8)「名色滅則六處滅」,「名」是指精神的外表,「色」是指物質的外表。「名色」這裡指的是,只有滅除「錯誤的精神的外表」和「虛偽的身體的外表」,肉體感覺器官才能被滿足。是什麼阻礙了人類的感覺器官不能被滿足呢?那就是「業障」所導致的虛假的外相阻礙了肉體獲得滿足。「業障」使得人類不再按自己的「本心」生活,而是依照「錯誤的認識」---「自己的肉體和自然慾望是不潔凈的」開始了虛偽的生活。金剛經 1.21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1.85~1.86 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凈,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當你發現人們都在虛偽地生活,看清一切虛偽的假相都不是人類的真本面目,就能看懂佛陀。當人類相信自己「本心」的潔凈,從而以真本面目生活,這樣才能對「極樂世界」的到來有真正的作用,才是真正的「功德」。

  • 只有滅除人類「虛偽的外相」,才能使人類的精神和肉體不再感受到痛苦。

(9)「識滅則名色滅」,這裡的「識」滅並不是指要滅除「人類的認識」,而是要滅除人類「錯誤的認識」。是什麼導致了人類以「虛偽的面目」生活呢?那就是人類對自己身體和自然慾望「錯誤的認識」。人類以自己的身體和自然慾望為不潔凈,導致人類失去了自己的真本,沉淪在了虛偽的生活之中。

只要消滅「錯誤的認識」,人類認識到自身的潔凈;人類就不會自設障礙使得自己的肉體得不到滿足。佛教唯識宗認為「萬法唯識」,一切的佛法都來自於「此識」。

  • 只要滅除「錯誤的認識」,人類「虛偽的表象」就會被消滅。

(10)「名色滅則識滅」,這裡指的是,只有滅除「錯誤的精神的外表」和「錯誤的身體的外表」,錯誤的「認識」才會被消滅。如何滅除它們呢?那就是通過死亡和出生:死亡和出生就是消滅「虛假表象」,再一次產生「正確的認識」的過程。

「色滅」是指在死亡發生時,人的「肉體」並沒有消失,而是「轉化」為其他物質。「名滅」是指死人個體的「精神」不再存在於現世中,但從整個人類社會來看,人類社會整體的「精神」並沒有被消滅,而是不斷被「還原」為最初「沒有業障」的狀態。死亡後個體的「精神」到底發生了什麼,人類並不能知道;人類只能知道「精神」不再存在於現世中。所以死亡消滅的只是「名色」,也即精神和身體的表象,並沒有消滅精神和身體的本質。叔本華說:人們對於死亡最大的恐懼在於他們無法想像這樣一個事實:我死了,但這個世界卻仍然運行著,而這個觀點的錯誤在於人們認為死亡代表了自己的表象歸於無。人類的出生和死亡都有其內在的原因,而一切事物的變化都只在於表象之間。出生只是從前一狀態轉變而來的,所以不是一種無的狀態。同樣,死亡也不是歸於無,而只是以另外一種狀態存在於表象世界中。而金剛經中,1.08~1.09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死亡能夠降伏人類的心,死亡看似滅除了無數的人類,但是實際上滅除的只是虛假的表象。出生使得真本的人類再一次出生,以真本代替虛偽,這就是出生和死亡的作用,佛教稱為「生滅法」。

如何才能徹底消除「業障」/「原罪」?只有通過死亡使罪人的身體和精神都消滅,錯誤的觀念才能徹底消除,這就是死亡為什麼會產生。新生的嬰兒不以自己的身體為不潔凈,沒有「業障」/「原罪」。出生和死亡都是人類被迫接受的,而這正是神在做的事情。所以基督教聖經中耶穌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子憑著自己不能作甚麼。惟有看見父所作的,子才能作。父所作的事,子也照樣作。(約翰福音5.19)神通過出生和死亡使「業障」/「原罪」消除,而耶穌/釋迦所做的也正是這件事情。釋迦要人覺悟,去除「業障」;耶穌要人醒悟(awake),去除「原罪」。釋迦和耶穌並沒有創造真理,都只是發現了真理。佛教唯識宗,認為生死循環的過程中,唯有「此識」流轉。意思就是人類的所有知識都會被死亡所清楚,但「以自己為潔凈」這個認識卻是嬰兒自出生就自帶的。唯識宗將「此識」稱為「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就是「認識到自身的潔凈」。

  • 只有人類「虛偽的表象」被消滅,「錯誤的認識」才能徹底被消滅。
  • 北傳《大本經》3.20

3.20 於時,菩薩復自思惟:何等無故老死無,何等滅故老死滅?即以智慧觀察所由:生無故老死無,生滅故老死滅。有無故生無,有滅故生滅。取無故有無,取滅故有滅。愛無故取無,愛滅故取滅。受無故愛無,受滅故愛滅。觸無故受無,觸滅故受滅。六入無故觸無,六入滅故觸滅。名色無故六入無,名色滅故六入滅。識無故名色無,識滅故名色滅。行無故識無,行滅故識滅。痴無故行無,痴滅故行滅。

  • 北傳《大本經》翻譯:

3.20 於是,毗婆屍菩薩又如此思維:沒有了什麼就沒有「老死」;滅除了什麼就能滅除「老死」。毗婆屍菩薩既以智慧觀察這問題:沒有「生」就沒有「老死」,滅除了「生」就能滅除「老死」;沒有了「有」就沒有「生」,滅除了「有」就能滅除「生」;沒有了「取」就沒有「有」,滅除了「取」就能滅除「有」;沒有了「愛」就沒有「取」,滅除了「愛」就能滅除「取」;沒有了「受」就沒有「愛」,滅除了「受」就能滅除「愛」;沒有了「觸」就沒有「受」,滅除了「觸」就能滅除「受」;沒有了「六入」就沒有「觸」,滅除了「六入」就能滅除「觸」;沒有了「名色」就沒有「六入」,滅除了「名色」就能滅除「六入」;沒有了「識」就沒有「名色」,滅除了「識」就能滅除「名色」;沒有了「行」就沒有「識」,滅除了「行」就能滅除「識」;沒有了「痴」就沒有「行」,滅除了「痴」就能滅除「行」。

  • 北傳《大本經》解讀:

這裡解釋下北傳《大本經》加入的「行」和「痴」:也即滅除了「痴」,就不再有錯誤的「行為」--「將業障繼續傳給下一代」;人類不再將「錯誤的認識」傳給下一代,下一代人類則能按自己的真本生活,不再產生「錯誤的名色」---「虛偽的外相」。

  • 南傳《大本經》3.21

3.21 諸比丘!爾時,毗婆屍菩薩如是思惟:「此正覺之觀道,由我所證悟:名色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處滅,六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受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愁、悲、苦、憂、惱滅,如是此等全苦蘊滅。」

  諸比丘!於「滅盡!滅盡」之思惟,毗婆屍菩薩,於諸前未曾聞之法,眼生、智生、明生、光明生。

  • 南傳《大本經》翻譯:

3.21 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這樣思考道:「這是由我所證悟的正覺之道:『名色』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愁、悲、苦、惱』,所有痛苦都聚集一併被滅除。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就這樣思惟於:滅盡!滅盡!諸位比丘!當時,毗婆屍菩薩已證得前所未曾聽聞之法,他『眼』生起、『智』生起、『明』生起、『光明』生起。」

北傳《大本經》3.21

3.21 是為痴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滅,六入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死、憂、悲、苦、惱滅。菩薩思惟:苦陰滅時,生智、生眼、生覺、生明、生通、生慧、生證。爾時,菩薩逆順觀十二因緣,如實知,如實見已,即於座上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北傳《大本經》翻譯:

3.21 所以,滅除了「痴」就能滅除「行」;滅除了「行」就能滅除「識」;滅除了「識」就能滅除「名色」;滅除了「名色」就能滅除「六入」;滅除了「六入」就能滅除「觸」;滅除了「觸」就能滅除「受」;滅除了「受」就能滅除「愛」;滅除了「愛」就能滅除「取」;滅除了「取」就能滅除「有」;滅除了「有」就能滅除「生」;滅除了「生」就能滅除「老、病、死、、憂、悲、苦、惱」。當毗婆屍菩薩滅除苦的原因時,就證得了智、眼、覺、明、通、慧及果。當毗婆屍菩薩逆順觀察十二因緣,如實得了解十二因緣後,即在座位上獲得了無上正等正覺。

  • 經文解讀:

這就是悉達多覺悟到的正道:只有人類「虛偽的表象」被消滅,「錯誤的認識」才能徹底被消滅。只要滅除「錯誤的認識」,人類「虛偽的表象」就會被消滅。只有滅除人類「虛偽的表象」,才能使人類的精神和肉體不再感受到痛苦。當人類的「精神不再通過肉體感覺器官」感受到痛苦,人類才能不再「接觸」到痛苦。當人類的肉體不再接觸到「痛苦」時,人類的精神才能不再感受到「痛苦」。當人類感受到「痛苦」時,人類才會不再「熱愛」「業障世代」中的生命。人類不再熱愛「業障世代」中的生命,才會不再追求生活在「業障世代」中。人類不再追求活在「業障世代」中,「業障世代」才能被消滅。只有「業障世代」不再存在,人類才能不出生在「業障世代」。只有「不出生」在「業障世代」中,衰老和死亡才會消失。

毗婆屍菩薩,於諸前未曾聞之法,眼生、智生、明生、光明生。眼--指「清凈眼」,認識到一切都是潔凈的;智--指「般若智」,得到「滅除一切煩擾」的智慧;明--指「明白」,明白了人世間「生死」的真相;光明--找到了「老病死」的原因,生命不再因死亡而絕望;人生看到了希望,也就找到了光明。

上一篇:雜文----佛經解讀的大致思路

下一篇:菩薩於法,應無所住----佛教《金剛經》解讀 佛經解讀示例二

回到目錄:《基督教,佛教和哲學的統一》書籍和專欄介紹--永久置頂 - 知乎專欄

《基督教,佛教和哲學的統一》上半冊(宗旨和基督教部分)已完成,下半冊(佛教與哲學部分)脈絡已完成,正在寫作中。全書約100萬字,售價100元;僅有電子圖片版,通過郵箱發送,沒有紙質實體書。僅購上半冊57萬字,售價50元。購書請加微信號sunonefly,不購書請勿擾,交流可用私信知乎。以上文章出自作者即將出版的書籍《基督教,佛教和哲學的統一》,版權所有,轉載務必經過作者本人同意。


推薦閱讀:

佛教的「無我」(Non-Self)和印度教的「不二」(Non-Duality)描述的是同一件事嗎?
請問下面三句話寫法是正確的嗎?應該如何翻譯?
關於原始佛教「無我」觀念是哲學解釋還是實證學說,以及輪迴觀念和無我觀念的問題?
佛教是無神論嗎?
南傳「有分」的疑問?

TAG:佛教 | 上座部佛教 | 大乘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