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千萬別回小城市
警告
這是「大都會青春殘酷物語」系列第三彈。
看完這篇文章,可能會讓你內心非常難受,就像看到《三體》最後人類文明被外星文明的清潔工隨手扔的一塊二向箔就瞬間團滅一樣,難免感到悲涼。
真相太殘酷,直面殘酷現實是很痛苦的事。
一
每年暑假前,都會收到不少畢業生髮來的提問:力哥,我畢業後該留在北京/上海/廣州……,還是回家鄉呢?
每年過年前,也都會收到不少外出打工者發來的提問:力哥,我過完年是回到北京/上海/廣州……,還是留在家鄉發展呢?
不用我回答,他們心裡很清楚兩種選擇的利弊。
留在大城市的好處是工作機會多,收入高,生活更精彩,但缺點是遠離親人,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可能奮鬥很多年也還是買不起房安不了家。
回鄉的好處是生活節奏慢,壓力小,房子的問題也解決了,和父母在一起互相照應,但缺點是收入高的好工作很難找,如果父母托關係進了體制內,可能工作也比較無聊,缺乏成就感,再說小城市的生活也比較單調。
其實所有提問者都很清楚兩種選擇的代價,但人性天然就是魚與熊掌都想要,所以才會糾結猶豫來問我。
每次,我給出的答案都很明確。
中國的優質教育資源集中在一二線城市,稍微優秀點的學生都會儘可能考到省城的高校,最優秀的學生一定會儘可能考到北京或上海——因為中國最優秀的大學就在這兩座城市。
高考就是一場慘烈的戰爭,能來北上念書,本身就說明你是這個殘酷戰場中的勝利者,如今面對壓力,剛畢業試都不試下就直接灰溜溜逃回老家,這不是懦夫嗎?你對得起自己十年寒窗苦讀書嗎?
人生就是一段旅程,早晚都有一死,哪怕你拼盡全力最終發現自己還是留不下來,那到時再退回去也不再有遺憾。至少在一無所有還輸得起的時候,你在一線城市見過世面了,以後可以對著後生晚輩吹牛說,上海有啥子了不起?老子當年在北京如何如何……
而對於更多的打工者,我建議就算退出一線,也要儘可能去強二線紮根,再不濟也要在三大都市圈範圍內的三線城市奮鬥,千萬不要回到小城市。在近期《沒想到,眼下最值得入手的城市居然是TA?!》、《任志強:房地產可能的發展趨勢》等多篇文章,力哥都反覆強調過這個觀點。
二
最近,力哥看了「城市數據團」(微信公號ID:metrodatateam)整理的一系列大數據報告,從真實數據上佐證了我的觀點。
請看《逃離你終將衰落的家鄉》、《曾經熟悉的家鄉終將成為倍感孤獨的地方》。
人可能會騙人,但數據不會。
很多人都沒意識到,我們這個一直號稱「人太多」的大國已經或即將出現3個非常重要的人口拐點:
01
勞動年齡人口拐點(劉易斯拐點):2013年
這個拐點我們在4年前經過了。中國的勞動力總量不再增加了。
02
流動人口拐點:2014年
這個拐點我們在3年前經過了。離開家鄉尋求發展的人數不再增加了。
03
總人口拐點:2025-2030年
這個拐點在10年內即將迎來,即中國的總人口不再增加。
經濟蓬勃發展的根基是有足夠多的人,有足夠多的年輕勞動力才能持續生產,有足夠多的有錢人才能持續消費,從而實現供求兩旺,經濟騰飛。
在勞動年齡人口持續增長的人口紅利時代,房子、車子、衣服、食物……什麼都值錢,唯獨人不值錢。
但在勞動年齡人口衰退期,已經造好的房子沒人住怎麼辦?即將開業的新公司招不到員工怎麼辦?新建的購物中心沒人逛怎麼辦?
當人口總量特別是勞動力總量不夠分配時,人口流動就必然會產生越來越強烈的抱團效應。
人往高處走,追求更好的生活環境是人的本能,所以越來越多的人會流入經濟發達的大城市。
越是能吸引人口的大城市,消費能力越強,資本越喜歡扎堆投資,持續不斷的投資又會製造更多的高收入工作崗位,從而吸引更多渴望更好生活的年輕人湧入這些大城市,形成良性循環……
反之,則會在越來越多的地方形成人口和資本不斷外流的惡性循環……
結果強者愈強,弱者愈弱,任何力量都無法扭轉。
今天最典型的惡性循環就是東北,「投資不過山海關」的民諺,在數據上也能獲得完美印證。
數據顯示:2014年,90%的控股型城際投資去向了99個城市,但到了2017年,90%的城際投資只去向了60個城市。說明越過勞動人口拐點後,雖然錢越來越多,但資本卻越來越挑食,投資集中到越來越少的城市。
而在這張榜單上,從2013年到2017年,北上深牢牢佔據著前三位。我們耳熟能詳的許多大城市,比如廣州、杭州、寧波、蘇州、天津、成都、南京、武漢等都排名靠前,連三線城市嘉興也因為承接上海製造業外遷紅利而躍入TOP10。
可偌大的東北,只有被定性為「國家中心城市」的瀋陽2013年排名13位,2014年跌到18位,2015年後,就跌出20強行列。
雖然政府希望中國的城市化進程走的是中小城鎮化道路,人口像撒芝麻一樣均勻分布在全國各地,但過去幾年最真實的春運數據證明,跨過劉易斯拐點後,大城市的人口虹吸效應沒有如政府希望的那樣減弱,反而在逐年增強,全國人口依然在加速湧入一線城市。
這是2017年和2005-2010年(人口紅利期)春節期間各省人口變化對比圖:
對比六年前的數據,春節期間凈流入和凈流出的人口規模都有了5-10倍的大幅增長,人口集聚省份從10個縮減為8個,人口資源已經開始向更少的省份聚集;而北京、上海兩座一線城市的集聚程度甚至超過了浙江全省,包含了廣深的廣東省的集聚程度仍然排名第一。
很明顯:全國人口流動的集聚程度在進一步提高,而且繼續向一線城市聚集。
當然,以省份為觀察單元,可能會忽略省內人口流動和集聚的情況,那麼不妨再聚焦到城市級的顆粒度上觀察。
以城市級別進行觀察,可以看到:2017年春節前,全國僅有46個城市存在顯著的春運人口凈流出,它們大部分為東部沿海發達城市和省會城市。
具體情況請看下圖:
圖中綠色區域為春節前夕的人口流出區,紅橙色區域為人口流入區,黃色區域為平衡區
再對春節前人口凈流出的城市進行更細緻的觀察,可以看到:雖然有46個城市出現了人口凈流出,但其實大部分城市只是略高出平衡線而已,真正的春節人口流出量顯著地只集中在少數幾個城市。
流出人口在這46個城市的集中度有多高呢?
請看下圖:
可以清楚看到:前10大城市的春節前人口凈流出總量佔據了全國春節前人口凈流出總量的70%;其他36個城市只瓜分了剩下的約30%。而前4大城市的春節前人口凈流出總量的集中度高達48%。
換句話說:全國春節前大約一半凈流出人口都是由北上廣深四個城市貢獻的。
這就是一線城市令人感到恐怖的人口吸聚力量。
下面這張圖看得更直觀:
圖中每個圓點代表一個地級市。紅色為人口聚集的城市,綠色為人口流失的城市,圓圈大小代表流動的人口規模
可以看到,全國大部分城市都呈現出人口流失狀況,人口吸納大戶依然是北上廣四座城市,其次是以長三角為代表的其他東部沿海發達城市和部分中西部地區的省會城市。
將以上城市進一步分為三組:
1
一線城市——北上廣深;
2
准一線城市——天津、重慶、瀋陽、成都、武漢、南京、西安、杭州、青島、鄭州、廈門等11座國家認定的中心城市;
3
強二線城市——大連、寧波、蘇州、無錫、濟南、佛山、東莞、福州、長沙、溫州、泉州、合肥、太原、南寧、長春、哈爾濱、石家莊、昆明、貴陽、南昌等20座城市。
分別統計其人口吸納能力可以得到下圖:
線條上揚表示該類城市的吸納能力逐年提高,線條下落則表示吸納能力降低
這張圖說明在越過勞動人口拐點後的2015-2017年,雖然仍有不少城市保持著凈遷入人口的增長,但實際上,只有四個一線城市的人口吸納集中度呈上升趨勢,從48%提高到56%;而部分准一線城市和強二線城市雖然也有大量人口流入,但從佔比上看已經呈現為下降趨勢,分別各下降了5個百分點。
下面兩張動圖可以最形象地演示這些大城市從全國「人口抽血」的景象:
「抽血」這兩個字用得很貼切。
當一個垂垂老者的身體出現整體供血不足的情況時,為了求生,身體會本能把全身上下所有細枝末梢的血液都抽送到心臟和大腦。
為了活命,當其他血液都從細枝末梢拚命湧向心臟時,對於還留在細枝末梢的少數血液來說,意味著什麼?
三
股市中有一句話,對趨勢投資者來說,頂級的趨勢叫時代,次級趨勢是經濟周期,最下層的趨勢才是公司經營節奏。
很多股民只關注公司經營層面的趨勢,所以賺到的是小錢,少數人還關心經濟周期的起伏,所以能賺到一輪經濟繁榮的大錢,但真正想要長久立於不敗之地,你得理解這個時代。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在大城市還是小城市之間猶豫。
選擇大城市意味著精彩,也意味著辛苦拼搏,選擇小城市意味著平淡,也意味著輕鬆愜意。這本是價值觀的偏好,沒有什麼是非對錯。
但在這個時代,如果你選擇回鄉,那你或許能在一個生活相對安逸平靜的小城裡幸福地過完一生,但這也意味著,你的下一代和再下一代,註定將不再像你一樣有選擇easy模式的機會。
因為到了2040-2050年,你的子女也到了你現在的年齡時,中國將不可避免陷入深度老齡化狀態,除非新一輪科技大爆炸迸發出全新的經濟活力,否則,以過往30年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經驗看,留在小城市裡的年輕人幾乎將不再可能找到任何有前途的工作。
在30年前的繁榮時期,不管日本政府如何限制人口,全日本年輕人都在湧向東京和大阪,但經濟泡沫破滅後,生活在小地方的年輕人更找不到有前途的工作,而被迫湧入大都會。
在經濟繁榮時期,年輕人還有機會選擇留在大城市還是小城市,在經濟衰退時期,為了生存,年輕人沒有任何選擇。
在整個日本長期「少子化」和高齡化的大環境下,今天東京依然保持著非常健康的城市人口結構,這座城市依然充滿活力,是因為東京源源不斷從全日本每個角落「抽血」年輕人,鄉村不夠抽就抽小城市,小城市不夠抽就抽大城市,大城市還不夠抽就抽大阪……
沒有任何年輕人被強迫去東京,而是但凡想要追求更好生活的年輕人,就只能去東京。
再看韓國和中國台灣地區,過去30年,年輕人也一樣進一步被「抽血」到首爾和台北,哪怕是釜山和高雄的年輕人都很難倖免。
《海角七號》看似講述了一個唯美浪漫的愛情故事,但只有看似輕描淡寫的一句話才點出了整部電影的核心。
阿嘉的繼父洪國榮坐在墾丁濱海酒店的陽台上,對著友子的背影黯然問道:「你看我們的海這麼美,為什麼就是留不住年輕人呢?」
何止美麗的恆春古鎮留不住年輕人,再美的小鎮也留不住年輕人。
「台北不是我的家」,但我的家鄉終將衰弱……
你可以不愛北上廣深,但你的家鄉也回不去了……
在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離開,只留下老人和孩子的家鄉,如果你現在不願背井離鄉,那你的孩子將來總有一天要背井離鄉。
到那時,他想去大城市裡站住腳,要比你現在付出的多得多。
到那時,望著孩子離你遠去的背陰,你能做的,除了嘆息,還是嘆息……
所以年輕人,千萬別回小城市。
任何選擇都要付出代價,所有人都會為自己的選擇尋找充足的理由,這是本能,但如果你已從大城市回到小城市,並決定在慢節奏的小城裡平淡愜意度過餘生,也沒必要太過糾結,更沒必要質疑數據,你只要認清楚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並願意接受這種選擇的代價,就可以了。
畢竟,只要一個人還活著,總有一些血液會留在細枝末梢。
【相關鏈接】
「大都會青春殘酷物語」第一彈:《一線城市的魅力與壓力:網上找不到的上海旅遊攻略》
「大都會青春殘酷物語」第二彈:《為什麼我不給孩子上早教,卻要送他出國留學?》
推薦閱讀:
※樓市大地震
※30年一遇的暴富機會,來了
※年底發家致富,就靠航班延誤!
※國家緊急下達一道鐵命令!關乎8億人的大殺器來了!!!
※是不是到了買買買的時候了
TAG: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