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院「純潔」系列之二十四】十年敏捷開發Live開始了~

最早接觸敏捷開發是在搜狐做白社會的時候,大概四十來個工程師(如今混的最差的就是我了,其他的基本上都是公司高管,業界大咖,或者是創業精英,只有我還在從事著一個出力不討好的培訓行業),後端兩個人一組,半結對編程,前端一個人,一個小迭代3周左右完成,整個大的研發團隊拆分成了數十個小組,猶如手術刀一樣精準,很少有延期,三個月主體功能完成,後三個月開發各種「殺手級應用」,六個月上線公測,幾乎無Bug。

這還是在沒有測試團隊,沒有運維團隊的情況下完成的。回想起來,敏捷開發體系起到了核心的作用,但是在敏捷開發中更關鍵的,又是人的作用。

也就是說,團隊里的工程師職業素養越高,技術水準越高,敏捷開發的效果就越強悍,更為驚人的事,敏捷開發本身就會對工程師有很強的塑造能力,有關迭代,總結,優化的想法,並不僅僅體現在項目管理上,同樣試用於其他方面。

後來在融匯金信體驗了另一種敏捷開發,老闆從美國回來,對敏捷開發格外推崇,很慶幸,我在踏入編程界半年左右就加入了搜狐,而從搜狐跳出來之後,仍然是處在敏捷開發的環境中,而當我在團隊中起到主導作用後,更是把敏捷開發落地到之後的四家公司里。

老闆的敏捷開發跟搜狐略有不同,但是大同小異,我們去除了項目Owner這個角色,而是由項目組的人員擔當。同時開始注重了燃盡圖,Story的拆解也變成了由PM完成,要知道,之前在搜狐可是由研發人員自行拆解的。

還包括在後來,我們在Demo之前加入了CodeReview和性能測試的環節。

這家公司的研發團隊和搜狐比起來,差距還是比較大的,但是隨著對於敏捷開發的熟悉程度,團隊的戰鬥力也隨著幾次迭代之後體現了出來。

之後在其他幾家公司,我們又加入了MiniDemo的環節,當我自己在做修真院的時候,突然間對於Story的拆解,對於角色的劃分有了新的認知,敏捷開發在之前,一直被我當做是項目研發的管理工具,直到最近兩年,我才意識到,敏捷開發其實從產品需求開始,就已經隱含在內了。

中間也和百度的知名敏捷開發佈道師交流過,有一些細微的差別,但是這些差別,更讓我相信我們這些年對於敏捷開發的理解,更為接近地氣。

懂敏捷開發的團隊,和不同敏捷開發的團隊,完全不一樣。

這也是這次Live的一個主旨,希望更多的團隊能夠從敏捷開發中受益,所以這次的Live著重點在於,落地實踐。

每一個環節,講的都是落地的實踐的內容。

主要包括

1 為什麼需要敏捷開發

2 敏捷開發流程中有哪些工具可以使用

3 從零開始認識敏捷開發中的角色

4 產品經理/UI 設計師/後端工程師/前端工程師/測試工程師/運維工程師

5 敏捷開發的流程有哪些

6 產品設計階段( PPT/Story/原型/測試用例/需求評審/需求講解/分期和迭代)

7 研發階段( leader 的職責/設計方案/晨會/MiniDemo/每日部署/環境/晨報/CodeReview/性能測試/Demo/燃盡圖/Task/延期風險/介面文檔/UI 自測表/打包和部署)

8 測試階段(Bug 的級別/發布/發布日誌/版本管理/發布步驟/上線時間)

9 怎麼進行多團隊的開發管理(拆分項目模塊的依據/合理的開發節奏/Bug 和新模塊需求的衝突)

Live內容取自於我正在寫的一本關於敏捷開發的書的目錄,因為Live的時長問題,所以有所刪減。

但希望Live講完之後,能夠理解一個正在使用敏捷開發的團隊的,他們的開發流程是什麼樣子的,為什麼這麼做,這就夠了~

至於聽完Live之後就可以直接在公司的團隊里踐行敏捷,還是會有一定的門檻和困難的,畢竟,敏捷在某種程度上,更像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思路,敏捷的流程,在某種程度上,都是思路的延伸。

傳送門在這裡~十年敏捷開發最佳實踐

本來是要定價到99的,就算是999,9999也是值的,畢竟如果我講的這些東西能夠理解透徹了,相當於請了半個CTO回公司了~

還能提高50%的團隊戰鬥力呢~


推薦閱讀:

項目風險如何處理?——看看這三步走的原則
產品經理如何用「 石墨文檔 」管理項目?
用戶研究項目管理——研究計劃
《全面變革》尾聲
圖解PMP之03-「一切為人民服務」

TAG:产品经理 | 敏捷开发 | 项目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