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帶5個問題搶試領克01

作者:吳佩

除了吉利和沃爾沃的工程師,我可能是摸這台車比較早的一批人了。如今面紗已經揭開,國慶節前最後一個工作日我飛往寧波,試到了這台領克01。

對於這台車就不需要太多背景知識了,大致如下:

基礎構架:沃爾沃主導開發的CMA平台,與沃爾沃XC40基本一致;

發動機:沃爾沃2.0T,未來可能會有1.5T發動機,但目前為止只試到了這一台;

變速箱:7前速DCT濕式雙離合(四驅版)、6前速愛信AT自動變速箱(兩驅版),配電子檔桿;

官方披露0-100kph加速:8.9S(1.5T)、7.7S(2.0T兩驅)、7.9S(2.0T四驅)

官方披露100-0kph制動:36.2米(1.5T)、35.6米(2.0T兩驅)、34米(2.0T四驅)

輪胎:235/60 R17(1.5T),235/55 R18(2.0T前驅),235/50 R19(2.0T四驅);

ADAS:AEB主動緊急制動(包含FCW前方預碰撞預警、AEB主動緊急制動、行人識別)、包含QA排隊功能的ACC智能自適應巡航、AHB自動遠近光、DAC疲勞檢測、TSR交通限速標示識別、LDW車道偏離預警、LKA車道保持輔助系統、BSD盲點監測、CVW車輛快速接近警示、RCTA後方車輛警示、APA自動泊入+泊出、360°影像等。

問題1:CMA平台僅僅是換了個懸掛這麼簡單嗎?

先聊聊CMA平台,沃爾沃的小車專用平台,領克是第一個用這一平台的,接下來的車型會是沃爾沃XC40。

我曾說過「平台≠底盤結構」這個觀點,除了用上了可延展軸距輪距的底盤部件以外,沃爾沃的CMA平台和SPA最大的進步還在於電子構架。在ADAS系統逐漸豐富的時候,每個子系統之間的信息交互激增,各個信息優先順序不一樣,就如同一條高速公路,重要的信息先行。例如雷達偵探前車距離變短,由ESP給出一個信號讓發動機ECU執行ACC巡航減速指令,發動機ECU收到信號後減少噴油量。這一系列信號優先於空調壓縮機開啟的指令,因此先行溝通。但在老的構架下,子系統的通訊協議不夠高級、匯流排不夠寬,就會導致信號塞車。

而且更大的問題出現在零配件廠商,不論是BOSCH、DELPHI還是Continental,不同的零部件供應商都希望把握數據的主控權,因此小品牌只能受制於大零部件供應商。比如多數車企的發動機和變速箱的電腦晶元上,變速箱TCU就是master主控而發動機ECU則是slave,變速箱需要更大動力的時候,TCU向ECU發送信號,發動機執行噴油指令。

在全新的CMA構架上,發動機ECU不僅僅是管理髮動機,更主控TCU等,像是一枚中央處理器。工程師告訴我從CMA開始,大量的數據是由主機廠(也就是吉利)來掌控的,例如發動機和變速箱的協調性上,目前執行master的就是來自發動機的ECU了。

目前有類似做法的企業包括寶馬、大眾、奧迪等一些高檔品牌,一般來說這些品牌的共性是研發能力較強(尤其是電子構架方面),另一方面則是對供應商有話語權。如此開發而來的車子能夠塞入更多的先進裝置。

比如這一次BOSCH 9.3的電子穩定性系統就進入到CMA構架,吉利拿到了這一系統全球的第一次運用。

問題2:發動機是沃爾沃的嗎?變速箱靠譜嗎?

發動機目前只有一台,2.0T的四缸渦輪增壓,也就是沃爾沃常用的那一台。打開發動機蓋並沒能看到太多細節,記得去年在哥德堡看到的那台拆開的領克01身上還是能看到一些細節的,全是沃爾沃的logo,國產後的01應該也是這樣。

變速箱有兩套,分別是7前速濕式雙離合器和愛信的6AT,分別是四驅和前驅車型搭配。7DCT是歐洲研發中心干出來的,比起乾式雙離合,濕式變速箱的最大不同在於可以布置溫度感測器,對變速箱的工作狀態進行監控,而不像是乾式變速箱那樣只能靠經驗值來「猜」;而這具愛信6AT是日本進口的版本,目前是從沃爾沃的供貨渠道里分出來給領克01的。

四驅版有多個駕駛模式可選,而兩驅版則沒有這個選項。同時交代一下,四驅系統用得是博格華納第五代技術。

接下來最關心的是發動機變速箱的協同了。先說DCT,所有的DCT都會有「小心翼翼」的感覺——如果需要調教到考慮運動感,那麼勢必會犧牲平順性;反之亦是。尤其是1-2-3檔時,變速箱會要求發動機降扭磨擦起步,起步後發動機釋放扭矩時又帶來二次衝擊。對於所有的DCT,我的衡量標準是大眾集團的DSG濕式雙離合器,這是目前商用化的雙離合器變速箱里表現最好的一款。

四驅版有多個駕駛模式可選,而兩驅版則沒有這個選項。同時交代一下,四驅系統用得是博格華納第五代技術。

接下來最關心的是發動機變速箱的協同了。先說DCT,所有的DCT都會有「小心翼翼」的感覺——如果需要調教到考慮運動感,那麼勢必會犧牲平順性;反之亦是。尤其是1-2-3檔時,變速箱會要求發動機降扭磨擦起步,起步後發動機釋放扭矩時又帶來二次衝擊。對於所有的DCT,我的衡量標準是大眾集團的DSG濕式雙離合器,這是目前商用化的雙離合器變速箱里表現最好的一款。

據說寶馬是壓著愛信的工程師做到了6擋降2擋的「野蠻操作」,換擋動作不論在動作細膩程度還是換擋強度上都比不上ZF 8HP那麼果斷(這個變速箱可以順暢地執行完成從8擋越擋連降5個擋位),但依然是這具變速箱從未有過的大膽。相比之下領克01沒敢這麼大膽,但是比起,比大眾、標緻略顯含糊的調教顯得更大膽一些,又比寶馬更加保守。

對這套動力系統我的評價較高,動力儲備很足加速很快,但可能是車子NVH不錯的緣故,往往讓人感覺不到速度感,有點兒小遺憾是這台車在急加速的時候不會有太大的「蠻勁兒」,不夠興奮,這是一點小遺憾之處。

此外,不同動力系統的配置也略有差別,例如7DCT配四驅的版本可以選擇不同的駕駛模式,而6AT的前驅版本是並沒有的。

問題3:底盤調教是一種怎樣的風格?

我知道領克01是有兩版調教的,一個版本是忠於歐洲的調教,沃爾沃的工程師們乾的活兒,但擔心中國消費者不喜歡太歐洲的調教,因此還藏有一版中國工程師們的方案。權衡再三之後,我們開到的這一版本就是歐洲版本。

首先我必須要說到的是,沃爾沃和奧迪在歐洲的底盤調校是我一直推崇的,他們並沒有設置極致的運動風格或是舒適風格,比起寶馬的懸掛他們偏軟一點,比起賓士的懸掛他們偏硬一點點,但是更處理積極,轉向輕而准,剎車漸進性做得相當好。

所不同的是,沃爾沃會比奧迪調得更激進一點點,基本上沃爾沃的底盤就是個1.2倍的奧迪——不論避震彈簧還是轉向精度都更硬朗一點點,舒適性差一點兒,駕駛質感更歐化一些。

到了中國後,奧迪把自己在歐洲的感覺放鬆了一點,個人覺得是太放鬆了,以至於放棄了歐洲奧迪該有的質感,而沃爾沃的做法比較原汁原味一點兒。

說了這麼久奧迪和沃爾沃,我是想說,領克01和沃爾沃的調教,大概相當於奧迪中國和奧迪歐洲的底盤調校區別,領克01大概是個放鬆一點點的沃爾沃,比沃爾沃軟一點,輕鬆一 點,過減速帶的時候舒適一點,但比起一汽奧迪的調教(例如Q5、Q3),他有顯得更歐化一點。

在過長波起伏路面的時候,支撐很充足,不會出現跳到沒底的狀態,也不會出現下沉時避震芯托不住的狀態;有非鋪裝路面的時候我能感覺到車子設定比較偏於緊湊,但如果把硬度調低的話就會有鬆散的感覺而高級感盡失;此外我很喜歡它的方向設定,感覺很接近於沃爾沃S60的齒比和分量,剎車也是線性的做法,用的剎車皮很不錯,在賽道駕駛的時候制動力很足,但和奧迪有一樣的問題——像我這樣到賽道大力摧殘兩三圈的時候剎車皮容易過熱。

這套懸掛在我看來是中國目前所有在售車型里調得很不錯的一副,主要是恰到好處,儘管我知道還有一部分人心裡會喜歡更放鬆一點點的鬆散型懸掛,但這副底子是可以引導一些人認識好底盤的。

對於四驅這一次沒什麼好說的,一來沒有進行越野,二來我個人對公路四驅車沒有特別的偏好,所幸這套系統沒有累贅感,即便是賽道的節奏下,和前後軸的一體性做得還挺好的。

問題4:價格夠吸引嗎?

價格這個問題我想緊著20萬來聊吧,我猜頂配會破20,但不至於高到離譜,低配版也別指望太低——畢竟這是一台XC40的底子。

所以,尺寸和VV5差不多而價格應該要更貴,那麼這台01到底值不值?或者乾脆直白點問個問題:「自主豪華品牌」的「豪華」是要跟大眾豐田比還是跟BBA比?

價格比RAV4高一點,比途觀L低一點,那麼車輛素質如何呢?內飾和配置方面是可以看齊大眾的,座椅走的是沃爾沃的風格,動力方面和最新的途觀L會比較像,在駕駛質感方面也和途觀L可以相提並論,ADAS方面甚至有超越。其實現場還給了我們一台奧迪Q3和一台途觀L,個人覺得01比起Q3還是綽綽有餘的,甚至可以覬覦遲遲不換代的Q5了。

但領克依然是個全新的品牌,需要用多費點口舌去解釋給人聽。

問題5:如果打算噴領克01,用哪個姿勢噴比較合適?

第一個問題就是長相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第二個問題是這套非常好看的車機系統,說真的的確是顯檔次的,但是這套車機太歐洲思維了(就像ABB那幾套死腦筋的車機一樣邏輯僵硬),真心比不過我們中國發達的移動互聯網。不過大家能吐槽也得是年底了,而據說明年就有一套更牛的軟體要升級上來。

短暫的試車不能一一盡表,後續的試車會更加豐富,仔細試來再一一細說。


推薦閱讀:

本田發動機艙亂是為了維修便利性?NO!

TAG: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