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飛心理:身心癥狀存在的意義
每個人都需要存在的感覺和意義,有的人致力於學習,有的人醉心於工作,有的人輾轉於社交關係,有的人沉迷於遊戲,有的人經常打牌,有的人喜歡冒險,每個人都從自己所處的形式裡面找到了存在感覺和意義。最可怕的不是痛苦,而是空虛。
而當一個人在學習、工作或者人際關係(特別是家人、上下級、同伴、情侶)里接二連三的受挫、失敗或者遭受重大打擊之後,就有可能開始對生活、他人和自己感到失望,對自己的價值和能力感到懷疑,對他人缺乏信任、感到恐懼,傾向於自我封閉,而又感到空虛。於是「癥狀」就應運而生,比如,害怕見人、迴避社交,害怕犯錯、失敗,害怕被他人看不起、嘲笑、指責、疏遠、排斥,害怕自己會發瘋、意外死亡,害怕自己會得艾滋病、狂犬病、心臟病、癌症、精神病等身心疾病,害怕自己會失控罵人、打人、殺人或者自殺,害怕自己一直嚴重下去或者好不起來……癥狀是一個人的形式,並且因解決而存在,想要解決而又解決不了就是癥狀存在的意義,當事人在與癥狀鬥爭的過程里,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感覺和意義,而忽略掉了學習、工作或人際關係里的現實困擾。讓人感到非常神奇的是,有時候癥狀能夠得到暫時的解決,當事人在沒有去解決現實困擾的情況下,通過解決癥狀這個形式,就能獲得短暫的舒適感。可一旦要去面對生活,就會立刻又逃避到癥狀里。當事人會認為只有解決了癥狀,自己才能快樂起來,或者說,等癥狀解決了一切都會順利起來。其實,如果有一天癥狀真的被消除,將要面對的就是真正的痛苦。
當人們在感到無力掌控生活的時候,會希望藉助於某種神秘力量或者某個形式,來幫助自己擺脫困境,保佑自己順利度過,比如求神拜佛、算命改運,而癥狀就是類似的形式。通過這樣的形式,有時能夠讓自己獲得短暫的舒適感,但只會越陷越深,就像上癮,也像用酒精來麻醉自己。喝酒也是一件讓人感到難受的事情,特別是喝多了之後會很痛苦,但可以短暫的逃避生活的壓力和自己內心裡的痛苦,這也是喝酒能夠緩解癥狀的原因。
比如有一位男性朋友,在與人交往時感到緊張,又害怕別人看出自己緊張,從而更加恐懼,出現了頭暈、身體僵硬、呼吸困難的軀體癥狀,並且對開車和工作上的業務往來產生了不能勝任感,迴避社交。當事人想盡辦法的控制自己的緊張情緒,想要消除自己的軀體癥狀,卻越來越嚴重,泛化到現在不敢出門和見人。其實當事人真正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是:對自己和他人的不信任、不包容,比如說認為自己是不好的,自己不能緊張,別人肯定會因此而看不起自己。也就是當事人對自己和他人的觀念,而這些觀念又是過去的生活經驗形成的,所以要創造新的人際關係經驗,讓當事人開始相信:自己是好的,他人是友善的、包容的。
再比如有一位女性朋友,因為在戀愛、婚姻裡面先後受到了很多傷害,開始對男性和自己感到失望,對自己的能力感到懷疑、對異性感到恐懼,而和女性在一起就相對比較舒適,於是更願意親近女性。也是為了逃避生活的壓力和自己內心裡的痛苦,開始恐懼自己是同性戀,一旦多看了女性一眼,或者和女性有了近距離的接觸,就開始反覆論證自己是不是同性戀,要不然就很焦慮,這導致當事人也開始排斥同性。對於這位朋友而言,同性戀是一個偽命題,真正的問題是情感困擾。當事人在先後幾次的戀愛、婚姻關係里,均因為各種原因難以維持下去,關係破裂,肯定是有其內在原因的,比如愛情、婚姻觀以及關係對象的選擇。
打破這個「魔咒」的方式就是理解和接納自己,帶著癥狀去面對真正的生活,去解決學習、工作或人際關係里的問題。而當事人正是因為無法面對和解決生活里的問題,才逃避到癥狀裡面的,所以可能要就這些問題展開詳細的討論和大量的實踐,這就屬於一般心理問題(學習、工作、人際關係或情感)的範圍。
推薦閱讀:
※父母很急 我都不敢和現男友分手!! 我的人生因父母在婚姻上對我的期待壓力超大 有時真的很絕望 怎麼破?
※專欄 | 越用力,越焦慮:改變生活第一步,正確認識和處理「焦慮」這種慢性病
※母親千辛萬苦教聾女說話,女兒入學第一天卻將她捂死?
※父親重病,母親嗜賭,我該怎麼辦?
※遇見變態暴露狂怎麼走出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