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學佛之後反而出了問題?

無論誰掌握了,在情感、生活、金錢、權利、身心上遇到問題時,都能得到圓滿的解決。

這次流通點會議匯總了大家的一些問題,概括起來就是三大類:情感的問題,金錢權力的問題,身心反應的問題。作為出家人,常碰到的也是這三大類問題。

第一個情感的問題、婚姻家庭的問題。佛法是圓融無礙的,作為佛教徒,如果你還面臨著家庭情感的困惑、同事關係的困惑,那說明佛法的理論你還沒有掌握,你還沒有悟道。若真把佛學學通了,日常生活中的這些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可能你會說,過去我沒有學佛,我的情感還很自由,家庭、同事關係也處理得很好。可是學佛之後,處處受戒律的約束,反而出了問題。我們今天遇到的問題,兩千五百多年前釋迦牟尼佛的僧俗弟子們也同樣遇到過。

當初釋迦牟尼佛幫他們解決得非常圓滿,他在經典里全部都告訴我們了。佛法之所以能生生不息流傳至今,說明它的確是能利國利民,利益一切眾生,放到哪裡都是暢通無礙的。無論誰掌握了,在情感、生活、金錢、權利、身心上遇到問題時,都能得到圓滿的解決。

可是為什麼在現實生活中,有一部分人學了佛法卻不會用,甚至不學佛時他還活得有滋有味很開心,學佛之後,生活反而變得枯燥,在為人處世上經常行不通,經濟上也變得緊張呢?這是為什麼呢?難道佛法沒有給我們答案嗎?答案早就提供了,只是我們不願意放棄自己的執著和成見,儘管是個佛教徒,卻沒有拿佛教的理念來為人處世,還是用過去的方式方法、價值觀來為人處世。

比如佛教講學佛之後要包容,要忍讓,作為學佛的人,在我們身上應該體現出自信才對。自信的人自然不會跟人計較,會廣結善緣。敢往後退的人,前面才會有空間。可你學佛之後還是斤斤計較,別人罵你一句,你要罵他兩句;別人打你一拳,你還要打回去……你依然是採用舊有的價值觀在為人處世,當然就行不通了。

你是一個佛教徒,如果和伴侶或者公婆的關係處理不好,你就是一個失敗的佛教徒。家庭關係處理不好,同事、上下級關係自然也處理不好。你想弘揚佛法,首先要做一個合格的佛教徒。我們身邊的人信不信佛、學不學佛,取決於我們是否把佛學好了,是否受益了,學佛之後我們的人生是否變得順利了,事業、家庭是否經營成功了。

如果你學佛之後,情感、工作、家庭都處理得一塌糊塗,你跟別人講佛法肯定沒有說服力,別人是不會跟著你信佛的。因為大家看不到佛,我們學佛的人就是佛的化身、佛的侍者、佛的秘書、佛的的代言人,佛的形象在不信佛人的心目中高不高大取決於我們。同樣,大家認不認可萬行,取決於萬行的徒弟對他是否了解,是否把他的書讀通了,把他的思想理解透了,在宣傳他的思想時,是否帶有個人的我執、我見。

如果你沒有把佛學好,當你向別人介紹佛法時,你講的都是你個人的思想、邪知邪見。怎麼證明你的理論是對是錯呢?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把家庭、情感、同事關係等問題都處理得很好,那說明你把佛學活了,能啟用了,否則就是學死了。在佛陀時代,佛教曾經是印度的國教,上至帝王將相,下至販夫走卒,都在學佛,所以印度成了當時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東華禪寺

作者:東華禪寺開山方丈釋萬行,萬行大和尚倡導以人為本的人本佛教理念,遵從農禪並重的祖訓,「堂上坐禪,堂下禪做,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三十歲創立東華家風:信教先愛國,學佛先做人,修道先發心。四十歲創立東華禪,讓學人通過學修「東華禪」的精神,融通人生四大關係:我與家庭的關係,我與社會的關係,我與國家的關係,我與自然的關係。

推薦閱讀:

TAG:金钱观 | 身心 | 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