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日報Vol.129]安徽濉溪臨渙城址考古勘探及發掘獲重要成果
臨渙城址位於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西南約30 公里處的臨渙鎮,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臨渙鎮古稱「銍」,多見於古文獻記載。銍邑在春秋時期屬於宋國,戰國時屬楚國,秦時置銍縣,隸屬於泗水郡,為區域性政治、經濟、軍事中心。臨渙城址城牆略呈方形,南臨澮河(古稱渙水),其東、北、西三段基本保存完好,南城牆僅部分殘存。城牆總長約5802 米,現高5~7 米不等,牆體系夯築而成。城牆現有豁口12 處,凸出城牆外側的台墩形遺迹8 處,城牆四個拐角有角樓基礎,城外除南面系利用天然河道外,其餘三面均存在護城河,總長達4.2 公里,寬5~10 米,部分河道淤塞。
2017 年1 月至4 月,為配合《濉溪縣臨渙城址城牆保護性修繕工程方案》的編製,需進一步確定臨渙城牆及附屬設施的性質, 了解城牆的牆體結構、建造方式、年代、保存狀況等相關問題,從而為修繕方案的編製提供更加科學的基礎資料,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濉溪縣文物事業管理局對臨渙城址城牆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考古勘探,並在城垣現存的豁口處刮鏟橫截剖面,特別是對城牆東北角一處斷面進行了解剖性發掘。
臨渙城址城牆的考古勘探
經過認真勘探,基本掌握了臨渙城垣的形制結構及保存狀況,確定了城垣四角有角樓並確定了角樓台基的範圍,找到了城門的位置特別是了解了北城門的大體情況,8 處凸出城牆外側的台墩形遺址被認定為城牆馬面。基本確定城牆本體由城門、四角角樓(古時稱城隅)、馬面及城垣四部分組成。
城門 初步確定城牆南門基址位於南城牆中部偏東,西距西南角樓台基約841 米,城門寬度約15 米,城牆西門基址在西城牆中部偏南,城牆東門基址位於東城牆中部偏南,北城門基址位於北城牆中部略偏東位置的豁口處,西距西北角樓內邊沿756米,東距東北角樓內邊沿704 米,今022 縣道從城門位置東側穿城而過。經勘探北城門基址東西寬15 米,南北兩端與城牆內外角平齊,門道內堆積層厚1.8 米,門道東、西兩側有殘高0.7~1.0 米的城牆夯土,城門基址地面與城牆牆基地面在同一水平面。
四角角樓 城牆四角經勘探發現角樓,現以西北角樓為例介紹如下:西北角樓台基位於北城牆和西城牆交接處,台基自下而上分為三層,有三個明顯的台階。第一層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南北長67.8 米,東西寬64米,高於現地面1.5~2.1 米,採用五花土夯築而成,一層之下1.1~2.5 米皆有五花夯土分布;第二層在第一層上方中心偏南位置,平面略呈橢圓形,南北長53 米,東西寬39 米,高5.5 米,為五花土夯築而成,地表見較多漢代板瓦及筒瓦殘片;第三層在第二層上方中心位置,平面呈不規則圓形,南北長19.2 米,東西寬19.1 米,高2.95 米,為五花土夯築而成,地表見漢代板瓦及筒瓦殘片。第一層、第二層、第三層夯層結構相同,無明確邊界,應同屬城牆角樓台基的一部分。從掩埋於地下的夯土基礎算起至第三層台階頂部,角樓台基殘高約10.5 米。另在台基東南拐角處,勘探發現一南北向長條形遺迹,長29 米,寬8.5米,呈斜坡狀,上部被破壞嚴重,判斷為當時上下角樓的坡道。
馬面 臨渙古城牆共發現8 座馬面,普遍保存較差,主要位於城址東、西、南三面城牆外。其中西城牆發現馬面4 座;東城牆發現3 座,從古城牆馬面一般為對稱式設置判斷,東城牆南端殘斷部分應還有1 座馬面,已被後期破壞;南城牆僅發現1 座馬面,結合南城牆保存較差的現狀,南城牆馬面應不止1 座;北城牆未發現設置馬面。現以2 號馬面為例介紹如下:2 號馬面位於東城牆中部,東北角樓向南約660 米處,在1 號馬面的南側,與1號馬面間距64 米,平面呈「凸」字形,馬面與城牆連為一體,內側南北寬71 米,外側南北寬63 米,向外凸出殘長約18 米,殘高1.5~7米。馬面上部被後期人為破壞較多,保存狀況一般。
城垣 為進一步了解臨渙城址的城牆尺寸、牆體構造、建造方式、年代等狀況,勘探隊除了對城牆考古鑽探外,還在城牆東西南北的豁口斷面處分別刮鏟剖面。從剖面堆積情況看,城垣橫截面呈梯形,牆體為平地起夯,夯土層平均厚3.5 米以上,為人工多次夯築而成。
臨渙城址城牆東北角豁口斷面的考古發掘
城牆地層堆積及夯築過程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北城牆最東豁口的東側斷面開探溝T1,為南北方向,垂直於城牆走向,寬4 米,長40 米。T1 東壁地層堆積情況完全可以反映城牆堆積情況,地層可分25 層。從堆積情況看,城牆為平地堆土起建,最底部鋪設一層灰白色的細淤泥土,土質緻密堅硬、純凈,然後再層層夯築。城牆共有三次較大的夯築過程,其中以第一次為主。第一次夯築為黃土及灰色淤泥土夯築,土質緻密純凈,底面寬30 余米,高近8 米。外側呈斜坡狀,內側有平台;第二次夯築集中於城牆外側,內側有少部分夯築,頂部無夯,應為後期加固夯築。夯土中含有少量砂石和板瓦殘片;第三次夯築亦集中於城牆外側,內側有少部分。夯土中含有較多砂礓及部分螺螄殼、蚌殼等,夯土應該來源於護城河。第三次夯筑後,還存在有覆土現象。根據地層疊壓關係及出土的遺物看,第二次、第三次夯築年代不會早於西漢,第一次夯築年代不晚於西漢。
發現的重要遺迹 城牆解剖發掘遺迹以夯層、夯面、夯窩為主,還發掘有3 座墓葬,1 處排水管。城牆主體為夯築而成,夯層明顯,夯層大多數在8~12 厘米之間,以平夯為主,少量夯面傾斜,夯面界限明顯,夯面上有較多的夯窩。夯窩呈圓柱形,直徑多為5~8厘米,深度0.6~1 厘米,底多為平底,密度較高。從夯窩分布規律看,多為3~5 個一組,錯落分布。垂直於城牆走向發現排水管道,由12 節水管並接而成。水管圓筒形,為泥質灰陶,外飾有繩紋。每節長53 厘米,直徑34 厘米。排水管道周圍為夯土,其排水功能應與城牆的保護有較大關係,經勘察,這種排水管道還存在多處,應為城牆的附屬設施。
城牆解剖發掘過程中還發現3 處墓葬,其中M1、M2 為打破城牆的清代墓葬,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單人仰身直肢葬式,頭部被陶質瓦片覆蓋。隨葬品有銅耳墜、雙耳紅釉瓷罐等。M3 為瓮棺葬,位於探溝南部,開口長100 厘米,寬40 厘米,葬具為泥質陶槽,上蓋有繩紋瓦片,陶槽內殘留少量頭骨痕迹,無隨葬品。推斷為幼兒墓,年代不晚於漢代,可能與某種祭祀活動有關。
學術意義
臨渙故城是歷史文獻記載的先秦兩漢時期重要城址,為我國目前保存狀況較好的秦漢城址之一,人為因素對其干擾較少,信息量保存較為完整。通過對臨渙城址城牆的考古勘探及局部解剖發掘,基本了解了城牆的地層堆積、三次夯築過程以及附屬設施情況,對城牆結構、建造方法以及城牆構築年代等有了新的認識,為先秦兩漢城址的研究又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濉溪縣文物事業管理局 張擁軍)
(原文刊於:《中國文物報》2017年9月22日8版)
推薦閱讀:
※[考古日報Vol.126山東滕州大韓村盜墓系列報道3]趁除夕夜下手盜掘,專門安排人員盯梢警方
※[考古日報Vol.126山東滕州大韓村盜墓系列報道1]公安部:每年立案逾二千起
※[考古日報Vol.121]山東濟南濼安路西延工程搶救性發掘一座漢墓
※音樂文物在中國音樂史學研究中有何作用?
※如何破譯失傳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