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吧,中國人

「回不回國?」

這幾乎已成現在海外華人見面的問候語。

類似倫敦人見面聊天氣,紐約人見面聊房租。

這個糾結幾乎成了華僑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中國第一批留洋的人是清末出去的,那之後近100年,留學生的最大糾結便是「回不回來建設祖國」,而大約十年前,華僑們猛然發現,糾結的原因已然變為:

「祖國現在這麼好了,要不要回去啊。」

華僑們過去的糾結(90年代及以前)我都能理解。

我小時候(93年左右)上海最火的美劇是《成長的煩惱》,劇中美國人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令我震撼不已:

洋房、汽車、大號彩電、睡衣…

沒錯,就連專門用來睡覺的睡衣也是當時中國人羨慕的生活方式。

記得有次親戚來我家串門,他聊到寶貝女兒看了《成長的煩惱》後吵吵著要買「睡衣」,隨即苦笑起來:

「阿拉么困衣個概念餓咯,皆穿汗衫背心困高。」

(我們沒有睡衣這個概念,都是穿背心睡覺的。)

那時我家住在弄堂里,出門打車都嫌貴,更遑論私家車,家裡的電視只有十幾寸。

更令人崩潰的是,後來我才知道《成長的煩惱》在美國是85年首播,也就是說,1993年時中國人的生活水平比起1985年的美國人都是遠遠不及的。

那時讓一個海外華僑回國,他要放棄的東西真是太多太多。

在民生已大幅改善的90年代尚且如此,而錢學森與鄧稼先回國的50年代,中美兩國人民在生活質量上的差距幾乎要用光年計算,錢老與鄧老這批華僑歸國,幾乎全憑著一腔報效祖國的熱血,他們糾結「回不回國」時,心中天平上「祖國」這一端幾乎只有「鄉愁」這一個砝碼孤懸。

那段歲月中選擇回國的錢老、鄧老都堪稱高尚,對於沒有回來的楊振寧,我也完全理解。

《成長的煩惱》是中國人看到的第一部美劇,那以後,我們與美劇中美國人的生活差距開始越變越小,雖然只有短短十幾年,但身處其中的我們可能並未察覺這一過程。

《六人行》(《Friends》)播了十年,是很好的樣本,第一季時(1994)我們能看到當時的紐約比上海好太多(如縱橫交錯的地鐵網路,而上海那時只有一條一號線),紐約人活的比上海人滋潤太多(如約會可以選擇各種有格調的飯店,而當時上海的西餐只有一家「紅房子西餐廳」)。

到04年《六人行》完結,上海在基建上已全面超越了紐約,劇中的紐約地鐵在上海人眼中早已顯得破舊不堪,再看曼哈頓天際線,也不過如此,因為陸家嘴的天際線要更為壯麗。

但那時(2004)中國人的生活比起美國人依然有一定差距,北京上海絕大多數家庭還是選擇老老實實在家做飯,「下館子」依舊是一種高端消費。

真正的分水嶺在2010年左右到來,那年我看《老爸老媽的浪漫史》(《How I met your mother》),已察覺不到和美國人在生活上的有半點差距,更舉不出哪樣東西是紐約人有,而上海人所沒有的。

我最近一次僑居經歷就在今年(2017)。

當我親身到了洛杉磯,愕然發現中國在很多地方已然超越美國,諸如手機支付、外賣等早已普及的生活方式,在美國竟然還是個大空白。

這些細節無不昭示著,經過一百年來的奮鬥與沉澱,中國終於再一次崛起,世界格局已悄然洗牌。

「回不回國?」

這問題現在同樣困擾著不少生活在中國的美國人。

我在上海有個美國朋友,終日都糾結於回美國還是繼續在中國工作生活。

現今的中國有太多令他留戀的地方:良好的治安、便捷的生活方式、強大的基礎建設...

更重要的是,他覺得中國在飛速發展,而美國卻死氣沉沉了。

從前親人勸華僑歸國,最常用的一句話是:

「回來吧,別人的地方再好也是別人家。」

現在海歸們回歸的理由卻變成了:

「我要回去了,因為我家才是最好的。」

走出半生的楊振寧亦歸來了,很多人說他是投機分子,我卻覺得,如果他當真投機,則更說明我們的祖國強大了,因為連投機分子都覺得機緣在中國。

最幸福的事,莫過於報效祖國與優渥生活並不矛盾,最快樂的事,莫過於不用背井離鄉就能實現理想。

歸來吧,中國人,中國的月亮是最圓的,因為只有這裡才有中秋節。

(END)

所有文章首發於我的公眾號「Ben船長」,歡迎來玩~

關注後回復「7」,你懂的~

推薦閱讀:

在義大利不能只吃披薩,就像在中國不能只吃烤鴨
人生中第一次被拒簽,竟然是馬來西亞!(關於簽證與旅行的不吐不快
自費花兩萬去台灣當交換生半年,值嗎?
用英語去國外義工旅行

TAG:旅行 | 生活 | 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