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基因科技」,消費級基因檢測的那些事兒

一次體驗

一個多月前在某互聯網社群里一位產品經理的安利下,我嘗試做了次基因檢測。上周檢測報告終於出來了,很多朋友對這種新鮮事物非常好奇,就先把整個過程分享給大家。

目前國內做消費級基因檢測的機構有不少,比如Wegene、23魔方和基因貓等等,大體流程都差不多,價格在幾百到上萬不等,區別在於技術、位點、材料和數據分析。我選了其中一家口碑尚可也比較便宜的。

這是唾液樣本收集器

寄送到對應檢測機構後,等待最終的分析報告即可,通常郵件和微信服務號會推送你的檢測進度,等待大概一個月,結果出來了,在官網查看到自己的分析解讀報告,心情有些複雜。

這裡告訴我不僅包含多民族的血統,還有較大比例的尼安德特人DNA,喵喵喵?

以及,上溯幾代有日本人,,,,,,,,

除此之外,還包含更多類型的項目:

運動,營養,健康等等,初步來看,同我一貫的感受比較接近,說明準確性還是有的。

以上都是基於你的基因檢測數據得出的,因為數據分析的更迭,之後結果可能會略有變化,用戶可以下載自己的數據在其它支持的機構做分析,也可以在官網提供的第三方數據解讀項目試試,比如這些:

當然,第三方的簡單分析就不是特別准了,僅供娛樂。相關的內容還可以在對應社區進行討論:

總結來說,這些都是消費級基因檢測的主要內容,可以給用戶了解自身屬性提供大致的參考,但如同其官網說明的那樣,還不能作為臨床應用,與醫療級檢測差距很大,不過據稱類似的檢測和數據服務還在不斷改進,以後會有什麼效果就不得而知了。

需求分析

大致了解這種產品後,一些朋友還會問我搞出這些有啥用。的確,在基因檢測領域,對於有些人來說,知曉自身基因的秘密就已經足夠具有吸引力了,然而對大多數人而言,主要還是希望能對相關治療有所幫助,前者稱為非剛性需求,後者是剛性需求。

  • 剛性需求:
  1. 生殖和遺傳病 夫妻攜帶了哪些遺傳疾病?有多大可能留給下一代?現有胎兒是否攜帶?在產前檢測和無創篩查方面,基因檢測技術已經有了很多應用,輔助優生優育。
  2. 癌症治療 早期腫瘤篩查有助於患者提前診斷和預防,在治療階段也能根據基因序列做到個性化精準治療。
  • 非剛性需求
  1. 慢性疾病 對中老年人來說,基因檢測可以幫助他們定位和預測慢性病的態勢。
  2. 新生兒基因檢測 常見的遺傳性疾病有地中海貧血、罕見病、新生兒耳聾等,但這些疾病難以有效治療,也無法提前干預新生兒的相關問題。
  3. 天賦與教育 因材施教的實現如今可以利用基因檢測,對兒童的藝術、運動、學術優勢進行有針對的個性化培養確實有助於教育的發展,不過問題在於這方面的準確性如今還有待進一步驗證。
  4. 心理治療 據有關研究顯示,在心理健康、認知能力和性格等心理學特徵上,基因可以影響的範圍在40%到60%之間,也就是說通過基因特徵對個人進行心理干預很可能取得突破性的治療效果,但目前DNA和行為數據積累量還遠遠不夠。
  5. 健康管理 通過基因檢測報告對自身體質、營養和用藥特徵有個初步的認知,可以輔助用戶改善日常生活和亞健康狀態,不過大眾對此的接受度還不高。
  6. 祖源和社交 尋根溯源是人的本性,通過基因數據探查家族起源和軌跡對部分人群比較有吸引力,此外基於幫助用戶尋找基因相近的人也是國外一些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廣泛開展的服務。

總之,基因檢測的需求目前還在探索階段,剛性需求是醫療級基因檢測服務已然在大力推動的,而消費級則主要側重於滿足用戶的非剛性需求,並以此延展出多種多樣的服務。

市場前景

2015年1月20日,美國時任總統奧巴馬在國情咨文演講中啟動精準醫療計劃。自此無論是各國政府還是企業機構都對基因技術的社會價值和市場價值都非常看好,極大推動了該項領域的創業和研究進展。

但其中的商業行為,目前還面臨兩大尷尬處境,一是相關政策支持和導向還不明確,說不準哪裡違規哪裡合規;二是技術積澱和數據積累還不夠,導致基因檢測結果、解讀分析和指導建議的可靠性存疑。

而對於消費領域的基因科技公司來說,即便在解決這些問題後,還面臨的困境是,這類服務究竟能給消費者帶來怎樣的價值?很多相關需求是低頻的,在這種情況下採取怎樣的商業模式才能創造持續的收入?

目前業內比較看好的就是本文開頭提到的服務形式——互聯網+基因科技。這類服務的特點主要有:線上基因檢測套件的銷售;多樣化的基因數據解讀;對用戶訴求的及時關注和反饋。目前主要目標用戶是喜歡新奇事物的人群,產品形態和商業模式還在探索階段,對應市場尚需教育。

在我看來該領域在現階段需要做以下幾點:

  • 打磨技術,提高可靠性和服務質量
  • 降低成本,服務更多人群
  • 衍生出新的應用場景,如線上線下的社交,健康飲食和新零售,多樣化的科技服務等等
  • 市場推廣,提升知名度和用戶對基因科技的認知程度

而隨著用戶量的增長,數據積累會凸顯,除了可以優化產品提升可靠性外,大數據本身的重要價值也將逐漸顯現。構建出龐大的基因資料庫,可以和醫療、藥品和科研機構合作,為精準醫療和相關服務提供數據基礎;同時也能深入智能硬體、心理諮詢和健康管理等領域,結合人工智慧技術成果,在健身、營養等方面為消費者提供精準的個性化解決方案,拓展出新的應用形態,從而應對當下消費升級的市場環境,助力於構建互聯網+健康生態集群。

這一過程會比較緩慢,對我們普通消費者來說,真正的意義大概要在三到五年後才能感受到吧,一起期待。


推薦閱讀:

賣數據並非最佳商業模式,DTC基因檢測靠啥賺錢?
這家基因檢測公司弄混了96個樣本之後……
深度 | 葯企涉足基因檢測行業盤點:不僅僅為了賣葯
「遺傳+易感」基因篩查,讓腫瘤變得可預防!

TAG:基因检测 | WeGene | 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