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訪了海內外300多家機器人廠商,他找到了夾縫中求生的秘訣

文 | 前方智能 梟梟

近年來,機器人熱度火爆,機器人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再加上各大科技巨頭也紛紛投入做機器人,這個市場競爭越加激烈。n

初創企業要怎麼切入這個領域?近日,智能君採訪到重慶門羅機器人CEO楊興義,其從遊戲轉行,先後拜訪了海內外300多家機器人企業,在深度了解這個產業的同時,他從不同的角度找到了一條創企的生存之道。

門羅機器人CEO楊興義

從遊戲到機器人,他說這是自然過渡

其實,楊興義個人的從業經歷非常豐富,之前曾經從事過軟體、教育和遊戲開發,2014年,因為某個契機,他開始關注機器人——遊戲公司暴雪推出的智能玩具Skylanders當年在北美的銷售額大概高達20億美金。

Skylanders

當時,暴雪「智能玩具+在線遊戲」的商業模式取得了成功,這讓楊興義預見了人工智慧的巨大潛力。他認為如果人工智慧跨界,和不同行業結合,將會產生非常大的價值。而且在楊興義看來,從遊戲到機器人,是非常自然的過渡。

所以接下來,為了能順利進入機器人領域,他花了一段時間去做調研,包括迪斯尼的產品和谷歌的產品。調研完以後,確定人工智慧加遊戲(泛娛樂)的機會很大,並通過這個點切入到AI領域,逐漸發現未來人工智慧在家、生活、工作,甚至某些專業的特種領域,都能發揮越來越大的價值。

認定人工智慧可以跟很多傳統行業結合,產生很多應用後,楊興義為幫助傳統的各行各業與人工智慧結合,實現產業智能升級,創辦了門羅機器人。他們圍繞著整個人工智慧和機器人領域,以評測作為切入點,整合了很多產業資源,給企業提供第三方生態服務。

楊興義認為人工智慧加產業升級是未來幾年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而他想成為人工智慧技術推動整個傳統行業發展的一個助力,所以在這方面做很多布局與嘗試。

目前門羅機器人團隊共有30多人,運營兩年下來,依舊保持著比較精鍊的團隊。

給企業做機器人評測,已與200多家企業合作

門羅機器人的核心業務是人工智慧技術和智能產品的評測,現在已與200多家企業合作。

而他們的業務主要有三種:

一、幫人工智慧和服務機器人公司做評測,給他們提供相應的評測報告,包括用戶體驗等,幫助這些公司不斷的去迭代他們的產品和技術,讓它變得更好。

二、一些傳統行業的公司,比如像家電企業或者房地產企業,他們會想使用一些人工智慧技術和新興產品。這個時候,他們會委託門羅作為第三方,給他們提供一些品質的報告與建議,然後選取合作夥伴。

三、產品集成服務。很多客戶需要別人提供集成服務,告訴他們,誰的產品和技術最好。

智能君還了解到,他們是通過技術考察、用戶體驗、應用場景、內容和應用服務等方面,對產品進行評測。

同時,門羅也會幫其他機器人公司出海。

因為之前有業內人士透露,用國內公司的語音識別技術的機器人出不了海,這是怎麼回事呢?

楊興義分析這可能與兩個方面有關,一個是英語,二是語音識別的知識產權專利,像亞馬遜的Alexa有很多專利。

如果中國產品想出海,比如到美國市場去,需要特別注意知識產權的轉移。而這,機器人服務公司可以解決。因為他們會有專門的團隊管理,還有中國最頂級的律師事務所提供諮詢和法律的服務,來幫機器人出海。

短暫繁榮?機器人發展有點亂

以做評測為主的門羅機器人花了大量的精力去調研整個智能產業市場,體驗過很多智能產品,也與很多AI和機器人公司接觸過,他們對人工智慧與機器人領域有著較深入的了解。

而對於目前機器人市場上的一些熱點問題,楊興義的看法讓智能君對機器人的現狀有了更深、更客觀的認識。

機器人山寨

誠然人工智慧的前景備受看好,但是現狀並不那麼美好。存在著有些企業直接抄襲,買機器人硬體和方案來做機器人的現象。

對此,楊興義覺得:

現在國內做機器人的公司太多了,有越來越多的公司把自己註冊成機器人公司或者智能科技公司等。未來可能很多公司都會變成人工智慧公司,傳統的家電企業都會說自己是做人工智慧的,傳統的互聯網企業也都說自己是人工智慧的。

這是任何行業發展早期的一個必然現象,通過模仿實現的短暫繁榮。但是簡單的模仿是一個比較低層次的競爭,真正優秀的公司都應該有自己的獨創能力與資源整合能力,做產品不僅僅是生產研發,還包括後續的生產供應鏈、內容、服務、營銷渠道以及技術的不斷更新,以更好適應用戶的剛需和痛點,這樣公司才具備競爭力。

另外,智能君還發現了一個值得深思的現象:2016年的香港電子展可以看到一百多家機器人公司,但今年卻只有兩家了,這很奇怪。

在機器人火熱的時候,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通過對行業的觀察,楊興義表示可能是因為現在的企業更願意參加有行業的反饋的一些垂直領域上的會。

什麼意思呢?

就是現在人工智慧的企業有走向細分領域垂直化的趨勢。

機器人有假貨?

除了機器人山寨問題嚴重外,機器人的價格也是很多人關注的一個點,據智能君了解,曾有人反饋說:600塊錢以下的機器人全都是假的。

對於這個情況,楊興義認為這得看各個機器人的定義,如果把機器人定義為給小朋友的一個智能玩具,600塊以下買到手,很正常,那就不能說是假的了。

機器代人引發社會混亂?

從近期趨勢來看,人工智慧技術和機器人的技術會消滅一些崗位或者快速讓很多崗位的人減少,比如工業機器人,以前一萬個崗位都需要人工操作,但是現在幾百台機器人就能搞定了。

還有科大訊飛的同聲傳譯會替代掉一些翻譯人員,倉儲物流機器人會替代掉一些搬運人員等等。但同時機器人也會創造很多新的工作,比如操作機器人。

從下圍棋、打遊戲、金融的投資決定操作等方面,可以發現,在計算智能方面,人工智慧現在已經已經超過我們。但在感知智能、認知智能及運動智能方面,人工智慧要超過人類還有很長的一段路,但是未來人工智慧真的會比人類強。

未來將是一個人機共生的時代,且發展的節奏比想像中要快很多。從人類整個發展歷史來看,從幾千年的農業革命到工業革命到信息革命再到現在,互聯網公司的失敗時間正在縮短,人工智慧進化的速度在加快。

機器代人會造成社會混亂現象嗎?

楊興義覺得並不會,認為最終這會讓人工智慧技術強大的國家更強,讓人工智慧產業鏈下游的國家上喪失競爭能力。

在巨頭夾縫中生存,AI初創企業該如何獲取市場?

智能產業蛋糕雖大,AI公司創業之路卻不易。目前無論是國外的谷歌、微軟還是國內的BAT,都已紛紛布局人工智慧,搶佔AI賽道。人工智慧是基於大數據上的技術,但大數據大多掌握在巨頭手裡,面對有著大數據優勢的科技巨頭,AI初創企業該何去何從?

從2014年開始,楊興義就對機器人產業進行實地調研,拜訪了海內外300多家機器人廠商,他找到了AI初創企業在夾縫中求生的秘訣。

首先,創業公司不要去碰底層的平台,智能集成領域底層的平台並不適合創業的中小型公司,成功的概率很低。

其次,大數據是大公司的優勢之一,但創業公司如果找對了方向,切入一些垂直領域,獲取到一些數據,也是會有機會的。因為大公司雖然有大量的數據,但並不是擁有全部的數據。比如騰訊不可能擁有所有醫療的數據,阿里也不可能擁有所有教育的數據。

確實擁有數據的大公司,有非常強的先發優勢。但是在新的人工智慧時代,也許你通過某個應用的場景,你可能就會變成一個非常厲害的公司,就像滴滴也是從幾年前的一個小公司做成現在的大公司,滴滴現在在交通和出行方面的大數據,非常強大。

所以,其實創業公司自己研發出了一個很厲害的技術,有了這個技術門檻後,再結合大公司一些資源來尋找所需的大數據,想快速獲得市場是有可能的。

AI創企:切入應用場景才是重中之重

人工智慧技術雖然很重要,但是技術不能飄到天上去,它需要找到一些實際的應用和場景,最終走向商業化。

對於當前機器人一些熱門的應用場景,楊興義同樣有著自己的一些見解。

首先是最近比較火的智能音箱。

我認為未來智慧家居是標配,但裡面布置什麼智能硬體可能會有很多種方案,所以說這是個非常大的市場,大家現在都往這個大方向走是沒錯的。而巨頭都在做智能音箱也更從另外一面說明這就是個大機會,但是,未來誰能夠成為王者,這並不確定。

未來智能音箱也許會成為一個大的品類,像手機一樣。

其次是泛娛樂(人工智慧如何與娛樂結合)。

「我認為有個趨勢:當人工智慧的功能性需求得到滿足以後,泛娛樂的需求會越來越多。」

楊興義認為,在泛娛樂方面,如果想打造一個品牌,那必須要打造IP,需要通過泛娛樂的方式去傳播你的產品的理念,通過參與機器人格鬥或者做一些原創授權,來打造IP的形象。

除了這兩個,還有很多應用場景。

因為人工智慧可以跟很多傳統行業結合,然後產生很多應用。比如人工智慧加醫療,人工智慧加金融,人工智慧加教育,人工智慧加房地產,還有人工智慧加汽車等等。現在的人工智慧發展還是處於相對早期的階段,但是,有些領域可以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商用或者小規模的商業的試點。

目前機器人處於一個百花齊放的狀態,大家都按照自己最擅長的基因和這個資源去做不同的產品。而與行業結合的機器人發展速度會更快一點,像倉儲物流機器人的成長速度就非常快,因為這是行業的剛需。

而人臉識別,語音識別也是比較適合或者說能夠快速落地的領域。

結語:

從機器人技術到行業現狀,再到機器人市場,楊興義都提出了很多有參考價值的看法。

確定的是,人工智慧的市場尚沒定型,意味著誰都有機會。企業想抓住人工智慧發展的機遇,用心鑽研技術是遠遠不夠的,為自己的核心技術尋找一個可行的應用場景,走向商業化,在「人工智慧+」的進程中,顯得非常關鍵。

技術再重要,也不能飄上天。

——————————————

更多人工智慧產業的新鮮資訊,歡迎關注前方智能的知乎,或者在微信關注前方智能(qianfangAI)~,也可以登陸我們的官方網站:前方智能丨有遠見的人都在看的媒體!

推薦閱讀:

TAG:机器人 | 人工智能 | 智能玩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