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古希臘的鎧甲竟有奶頭和肚臍?
在西方的古典時代,有一類鎧甲在外型上模擬出理想化人體體格,量體裁衣般地按照穿戴者軀幹鑄造而成。這種鎧甲在反映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軍事、戰爭的各類影視作品中都有廣泛亮相,引人矚目,以至於幾乎成為一種代表防禦力的象徵符號。這就是肌肉甲。
▲一件古希臘青銅肌肉甲,具有逼真的乳頭和肚臍,約製成於公元前340年至330年
肌肉甲(muscle cuirass)又被叫做生理構造甲(anatomical cuirass)或者英雄甲(hero cuirass)。首先出現於古希臘晚期,普遍於公元前五至四世紀。在當時的古希臘和古羅馬藝術作品中,肌肉甲往往是作為裝點將領、皇帝和神靈的裝飾穿著,而士兵則穿用其他類型的鎧甲。
▲圖拉真柱上的古羅馬軍隊出征場景。可以看出圖中前排右起第四位的軍官身上所穿的就是肌肉甲,在他身後的士兵則穿最具古羅馬特色的環片甲(lorica segmentata)
肌肉甲的問世可以說是與古希臘人和古羅馬人的審美情趣息息相關。眾所周知,古希臘人十分尊崇人體之美,不僅以身作則創立了奧運會,還喜歡裸體去參加競技比賽,以此作為取悅神靈供奉,還創作雕刻出了大量健美的裸體人像。後來,這種風氣被古希臘人傳給了古羅馬人。正因為有了這種不以裸體為羞、反以為傲的審美觀,結合青銅時代甲胄可以通過先鑄造再鍛錘塑形的生產工藝,肌肉甲的出現也就是順理成章之事。
▲一對製作於公元前500年至公元前490年間義大利南方希臘人工場的脛甲。脛甲是古希臘人盔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創作於公元前九世紀至公元前八世紀的荷馬史詩《伊利亞特》里就將它反覆提及。一般來說,古希臘的重裝步兵的金屬盔甲只有頭盔、胸背甲加上脛甲三個組成部分,分別來保護自己頭、軀幹和小腿。從模仿人體結構的角度上來說,和小腿背面外表頗為相似的脛甲可以看成是肌肉甲最早的前輩了
▲馬德里的西班牙國家考古博物館收藏的一件年代為公元前620年至公元前580年之間的古希臘青銅甲,該類型的青銅甲有著鐘形胸甲(bell-type thorax)的叫法。這件胸甲看上去已經勾勒出了胸肌與腹肌的線條,似乎可以算作是肌肉甲的原型起源。在古希臘,只有富裕的公民兵才能裝備得起青銅甲胄,他們在軍隊中充當重裝步兵,以矛、劍和盾牌為武器,相互掩護組成「密集陣」(Phalanx)作戰
▲公元前370年至340年的一件肌肉甲。軀幹部分不是很長,但是特別地寬。也許這件鎧甲的主人就是生就了一副這樣的體型。青銅肌肉甲的重量通暢在25磅至30磅之間,即11至13千克左右
▲科孚島考古博物館收藏的普羅德羅米的一處古墓中出土的鐵甲銀胄,年代為公元前四世紀。上面只有簡單的裝飾
與簡樸的實戰用的肌肉甲相比,石匠巧手雕琢的藝術雕像上的肌肉甲則有著繁複的裝飾,而且還能通過精心布置象徵性的物件和場景,來體現出創作者所想表達的意圖。這種設計主要是出現在古羅馬的雕塑之中。
▲公元一世紀的一尊身穿肌肉甲的戰神像。神像上的肌肉甲裝飾頗具時代特點,胸口中央乃是戈爾工女妖的頭像;腹部有兩隻獅鷲一左一右作回首狀。戈爾工,或者叫做蛇髮女妖,是一種希臘神話中長有尖牙、頭髮為蛇的怪物(在有的傳說中,只有一個叫做美杜莎的戈爾工才有蛇發),相當兇狠,但可以將她們的形象用作護身符辟邪。例如在義大利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裡著名的亞歷山大大帝的伊蘇斯之戰馬賽克上就能找到蛇髮女妖的護身符像;獅鷲在古代既是神聖力量的象徵,同時也是神聖的保衛者。在之後公元2世紀的兩尊圖拉真皇帝擐甲雕像上我們也能看到這樣的裝飾風格
▲哥本哈根新嘉士伯美術館的圖拉真像
▲安塔利亞博物館的圖拉真像
▲肌肉甲雕像中最為華麗者——「第一門的奧古斯都像」(Augustusof Prima Porta)
奧古斯都像在鎧甲中央的肚臍位置上,一名羅馬軍官似乎正再從一個可能是帕提亞人的「野蠻人」手中接過一面羅馬鷹旗(Aquila)。一條獵犬呆在這位軍官腳旁——他被認為是古羅馬帝國的第二位皇帝,奧古斯都屋大維的繼承人——提比略。該場景被解讀為公元前20年,帕提亞人交還在公元前53年卡萊之戰中所繳獲的羅馬軍旗。肚臍下方的是擬人化的大地——羅馬神話中的大地女神特魯斯,右手扶豐饒號角左手倚卧於地,胸前一對嬰兒嗷嗷待哺。特魯斯在奧古斯都時代的藝術作品中同其他的女神一樣都代表著和平與繁榮。鎧甲上還有其他幾個主要人物:胸口中央最上方的天空之神凱魯斯張開了天幕,在他的底下賓士著象徵勝利的駟馬戰車,月神露娜和曙光女神阿羅拉在車前引路。騎在獅鷲身上演奏七弦琴的阿波羅——他是奧古斯都的保護神,與他中心對稱的是乘坐一匹雄鹿的黛安娜,在他倆上方的分別是被羅馬帝國的附庸與臣服者的化身。肩膀上方搭扣中的斯芬克斯代表了被屋大維擊敗的埃及豔后克里奧佩特拉。一派治世景象躍然於上。
隨著古羅馬帝國的衰落,肌肉甲也退出了歷史舞台。在「復古」為皮,創新為實的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那些個喜好希臘羅馬古物的歐洲人眼裡,肌肉甲是一種能夠體現滿足自己溯古追風情懷,提高自身附庸風雅水平的好道具。有的人就簡單地在畫像上給自己畫上一件,也有人實打實地給自己度身打造,來上這麼一件穿穿。
▲畫像中打扮成聖喬治的十六世紀法國外交家讓·德·丁特維爾就穿著一件肌肉甲
▲裝扮成亞歷山大大帝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四
▲烏爾比諾公爵圭杜巴爾多·德拉·羅維爾的雕像。雕像上的盔甲總重量為20.17千克,鋼質以金、銀、黃銅為裝飾,年代為1546年
▲胸板甲與背板甲的特寫
▲一套1545年至1550年間的米蘭產羅馬風格胸甲。胸板甲重量為3.78千克,背板甲重2.82千克,十分輕盈,板甲為鋼質,採用黃金裝飾
利用文藝復興時期積累下的科技優勢,歐洲人漂洋過海來到了南亞次大陸。他們用槍炮敲開印度的門戶,建立了一個個殖民地,試圖以此為落腳點,步步經營有朝一日將其蠶食鯨吞。在與歐洲人的對抗和交流過程中,一些當地的工匠仿造出了歐洲的板甲,並加以某種,或者乾脆說是印度特色的元素,使他們的胸甲看上去頗具肌肉甲風範。
▲十六至十七世紀印度德乾地區的胸甲,材料上採用了烏茲/大馬士革鋼
▲十八世紀印度海德拉巴邦的一件胸甲。前後板甲之間的側面及肩部鉸鏈件上有「尼扎姆·阿里·汗」的落款
▲收藏在馬來西亞的另一件海德拉巴的尼扎姆·阿里·汗的胸甲
▲十八世紀印度海德拉巴邦產的一件比較精緻的胸甲。四邊鑲嵌精美的金質花卉裝飾,內襯緋紅色的天鵝絨。胸板甲重1.580千克、背板甲中1.325千克
▲取形自日本式樣金剛力士像?仁王像的日本仁王胴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應該視為是一種肌肉甲。圖為東京國立博物館收藏的室町-桃山時代的仁王胴具足。
時至奇幻作品大行其道的今日,具有肌肉甲遺風、凸顯女武士肌肉線條的奇形鎧甲更是令人賞心悅目。只要人類還對人體的健美保持積極向上的審視,也許未來仍能看到肌肉甲的存在。
本文為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HG。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冷兵器的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冷兵器研究所(lbqyjs)
推薦閱讀:
※腦洞大開!一戰時期的美軍為了提升戰鬥力竟還去復原古代鎧甲?
※想買一套萬元內的整套騎士盔甲哪裡可以買到 ?
※中世紀盔甲是如何穿戴固定的?
※遊戲中的盔甲放到冷兵器戰爭中實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