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間隔年的個人獨白|讀《泛若不系之舟》

推薦指數:

作為一個旅行公眾號的主筆,因為經常要寫遊記,所以學習怎麼寫遊記是一項必要功課。可看過的遊記書籍越多,就越感失望。就像我之前文章說過的,市面上的書大多是流水賬或者景點的拼湊再加上泛濫的感情,實在是不忍一讀。偶爾有還算不錯,勉強及格的大多也是歷史類,很少有人能把單純的遊記寫的妙趣橫生,筆下生花,令人愛不釋手的。

一般的套路接下來的一句一般會是,這本書就是這樣的一本。可惜,並不是。但瘸子裡面拔將軍,這本遊記相比其他粗糙的裹腳布,絕對算是好的了。

高材生傅真(作者)辭去英國高大上的投行工作,與毛銘基(傅真老公)開始近2年的旅行,本書描寫的是她在印度、泰國、緬甸、寮國等亞洲國家的故事。免不了遊記的狹隘和臆想,這本書僅是一家之言,片刻的體驗而已。

不過,就像我說的,還算值得一讀,大概有下面三個原因:

一是本書勝在誠懇,沒有那麼多濫情和假假的抒情,誠懇的記錄自己一路旅程。同是辭職間隔年的所謂三高(高學歷高收入高素質)的人,讀來令人感同身受。幾乎每個人都希望把自己光鮮亮麗的一面寫出來,正如旅行中的美妙與奇遇,而刻意忽略了那些內心的陰暗和路上的腌臢。傅真不在乎這些,只是誠懇的分享真實的感受:

一直都喜歡去髒亂差的地方旅行,除了好奇之外,我不得不承認這也出於某種虛榮心。我想要親眼見證極端的貧窮、混亂和苦難,我將它們視為某種必要的經驗——為了讓自己成為一個有趣的、深刻的、見多識廣的人所必須擁有的經驗。

追求參差多態的生活是我存在在這個世界的嚮往和追求。話是這麼說,但面對現實生活,又很難真正做到。小老百姓的基本訴求是填飽肚子,先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精神什麼的離開錢都是扯淡。不乏存在沒有入世就勘破紅塵已出世的人,只能說我自己境界不夠。

我從不否認在平行世界裡存在著很多種可能的生活,彼此之間共存,互不相擾,和諧平等。就像書中提到的人物梁子,Michael,登志工君;我生活中認識的朋友小安,一山都是這樣。有人追求「成功」,有人追求內心安寧。想起幾年前一個離職跑去雲南的記者寫過一句話:「世界上成功人士那麼多,為什麼我就不能踏踏實實做個廢物」。

我們不能以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因為世俗的尺子在這些「異類」的眼中並不適用。對於這些朋友,我是佩服、敬仰的,但不羨慕也不會這麼做。這個世界,只要每個人都願意為自己的一生負責到底,那麼選擇哪條路都和別人無關。

二是靜心思考,內心大段的獨白

不像其他遊記注重景點的走馬觀花,她更注重給自己帶來的影響和衝擊。這絕對是加分項。

女性可能就是比男生更敏感,對周遭的世界有更深感知,所以細密的文字慢慢的編成一張網,網住所有的情感,一點點都不遺漏。這樣寫的好處是有代入感,但也是這張網,有時候讓我憋的喘不過氣,描述的太過瑣碎太過細緻,有時候讓人煩躁,讀不下去。雖然文筆一般,但向內的拷問和追究確實是一般遊記不具備的。而且這些感悟是真實而自然發生的,比如文中寫到:

「我既看不慣中產階級的虛偽、做作和優越感,又忍受不了社會底層小人物的無知、粗俗和缺乏教養。」

這種矛盾廣泛的存在,不僅是他們,還有讀書的我們。其實沒有說出來的話還包括,嚮往中產階級的物質和優越,而且也在向這條路上奔跑著。我們總是會成為我們討厭的那個人,也許,這句話才是一針見血。意識到這一點,其實我並沒有感覺很大的震驚,因為其實內心深處一直都清楚,只是不願意承認而已。

一次長途旅行,其實99%的人也就是夢一場,並不會有太多的改變,Gap year也就是助你談資而已,如果你的內核沒有變的話,如果你沒有深刻的反省的話。無疑,傅真確實通過這場一年半的間隔年做到了確實的改變,成為專職作家。這是一條出路,但從這條路上脫穎而出的千里挑一。普通人,還是想好再出發吧。

三是文中偶爾蹦出的金句,令人叫絕。我一向是個對文筆挑剔的人,所以才下了整本書文筆一般的結論。但閱讀的間隙偶有漂亮句子蹦出來,算是彌補了一些這方面的缺憾。

「所有的美都是偉大的奇蹟,所有的平淡都蘊含著詩意,所有的挫折都變成了花絮,所有的人都是對的人,所有的時刻都是對的時刻,所有的事都是唯一發生的事。」

其實,最令我羨慕的不是她的旅行,她的經歷,她的內心,而是她的身邊有一個和她一起並肩的人。如果還有夢想,我也希望有一天和我的她來上一段遲來的間隔年。

用莊子的一段話來結尾,也是這本書題目的出處:「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泛若不系之舟,虛而遨遊者也。」

推薦閱讀:

《決策思維》讀書筆記
強勢批判各種包著偽科學外衣的心理學
每周讀書 #133 犯罪美劇式的緊湊和反轉——《雪人》
我們來談談《傲慢與偏見》的婚姻觀。

TAG:旅行 | 读书笔记 | 间隔年GapYe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