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非同非異:今生與來世的關係

有人提出了這樣的疑問:「既然『無我』,下一世也將不再是我,那麼下一世的喜怒哀樂我也不能感受到,那麼何必關心下一世會遭遇什麼,何必為了下一世的福報而犧牲這一世的享樂呢?」

這個問題透露著對於今生與來世之間關係的困惑。當弄不清楚它們相互之間的關係時,人們便可能產生錯誤的見解,譬如:我當於今生,及時行樂,來日於我何干焉。

同時,該問題本身是從「我見」的角度提出。「無我」在當下即是客觀事實。即觀照當下的身心成分,即可發現諸法剎那生滅,無有不變的實質這一真相。

今生與來世是什麼關係呢?答案是:今生與來世,非同非異。

龍軍尊者答道:「非同非異」

在《巴利三藏·經藏·小部·彌林達問經》中記載,國王彌林達(Milinda)問比庫龍軍(Bhikkhu Nagasena):「龍軍尊者,若人轉生,為同一人?為另一人?」尊者說:「非同非異。」

只要一個人還不是阿拉漢,他就會在壽盡後立刻被迫投生下一世。很多人也像彌林達王一樣,好奇於「後一世和前一世,是同一個人還是另一個人」。龍軍尊者回答,既不是同一個也不是另一個。這個簡略的答案讓人聽起來感到困惑,於是彌林達王請求龍軍尊者給予一個譬喻,以便理解它。

龍軍尊者給出了譬喻,他問:「大王,你對此有何意見:當你還是嬰兒,弱小、細嫩、遲鈍、仰卧時,是否即是現已成人的你?」彌林達王回答,「尊者,不是。那弱小、細嫩、遲鈍、仰卧的嬰孩是他人,現在已成人之我是另一人。」龍軍尊者道:「大王,如果這樣的話,那就不存在母親、父親、師長、工藝師、持戒者、智慧者了……是否一人作惡,另一個人的手足被截斷?」彌林達王道,「尊者,不是的。但尊者既然這樣說,是想表達什麼呢?」龍軍尊者道,「那弱小、細嫩、遲鈍、仰卧的嬰孩是我,現已成人的仍是我。依靠此身,它們非異。」

龍軍尊者總結道:「大王,法之延續而有連結,一生一滅,連接起來似無前後。因此,最後之識屬於非同非異。」

龍軍尊者乃是一位古代的阿拉漢聖者,而對於彌林達王提出的問題,尊者給出了如上的答案和譬喻,其中提到了很重要的關鍵字,即「非同」與「非異」。這聽起來還是讓一些人捉摸不透,那麼我們來展開解釋一下,龍軍尊者所說的「非同」與「非異」。

因生滅性而「非同」

龍軍尊者問彌林達王:「大王,你對此有何意見:當你還是嬰兒,弱小、細嫩、遲鈍、仰卧時,是否即是現已成人的你?」彌林達王回答,「尊者,不是。那弱小、細嫩、遲鈍、仰卧的嬰孩是他人,現在已成人之我是另一人。」

龍軍尊者提問的意思是,如今成人的彌林達王,和若干年前的嬰兒彌林達王,可是相同的?彌林達王的這番回答,其關鍵字便是「非同」二字。非同者,不相同也。為什麼彌林達王回答不同呢?因為他認為「嬰兒彌林達」和「成人彌林達」,在外相形體上發生了變化,在世俗諦的角度來說,這就像「石塊」到「佛像」的變化。人們不會對著一塊普通的石頭頂禮,但是虔誠的佛教徒會對著由那石頭雕刻而成的佛像頂禮,因為世俗諦發生了變化,或者說概念發生了變化。

故而,於世俗諦而言,彌林達王認為「嬰兒彌林達」和「成人彌林達」是「非同」的。可是,問題明明是「今生」和「來世」的關係不是嗎?為何要用「嬰兒彌林達」和「成人彌林達」作為譬喻呢?因為,今生和來世的關係,就和「嬰兒彌林達」與「成人彌林達」的關係一樣。

因連續性而「非異」

聽到彌林達王回答了「非同」,龍軍尊者先道:「大王,如果這樣的話,那就不存在母親、父親、師長、工藝師、持戒者、智慧者了。」顯然,龍軍尊者對彌林達王回答的「非同」提出質疑。

然後尊者緊接著反問:「是否一人作惡,另一個人的手足被截斷?」彌林達王道,「尊者,不是的。但尊者既然這樣說,是想表達什麼呢?」龍軍尊者道,「那弱小、細嫩、遲鈍、仰卧的嬰孩是我,現已成人的仍是我。依靠此身,它們非異。」由此,龍軍尊者給出了答案的第二部分:「非異」。非異者,不是他人也。

當彌林達王給出了「非同」的階段性結論後,龍軍尊者說道「如果這樣的話,那就不存在母親、父親、師長、工藝師、持戒者、智慧者了。」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當彌林達王答道「嬰兒彌林達」和「成人彌林達」是「非同」的,那麼依照同樣的邏輯,「嬰兒彌林達的母親」和「成人彌林達的母親」也是「非同」,父親、師長、工藝師等等同理。

緊接著龍軍尊者問:「是否一人作惡,另一個人的手足被截斷?」彌林達王回答,「尊者,不是的。」某人作惡,當要懲罰其惡行時,會截斷誰的手足呢?自然是作惡者的,而不會去截斷旁人的。

龍軍尊者所說的「非異」,是由於連續性而產生的。「成人彌林達」是「嬰兒彌林達」的延續。

生滅性與連續性並存,故而非同非異

龍軍尊者總結道:「大王,法之延續而有連結,一生一滅,連接起來似無前後。因此,最後之識屬於非同非異。」

構成身心的所有成分(名色法),在每一個剎那都在生滅。由於每一個剎那的生滅,使得後一個剎那的身心與前一個剎那的身心,是「非同」的。然而,在生滅的同時,又有著連續性。後一個剎那是緊接著前一個剎那的生滅,沒有前一個剎那的生滅,就沒有後一個剎那的生滅。在時間軸上,就形成了一條連續的生滅軌跡。而這條連續的生滅軌跡上的任何兩個點,都只屬於該條軌跡,而不屬於另一條生滅軌跡,故而該軌跡上的任意兩點之間的關係,是「非同非異」的。

現在,除了知乎專欄《善說集》,還有了微信公眾號《善說集》(ID:ShanShuoJi)。


推薦閱讀:

輪迴是什麼?
業到底是什麼?
破除身見是種怎樣的體驗?
證初果 需要禪定么 是不是只需要止觀就能證?
葛印卡老師證果了嗎?

TAG:上座部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