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那麼努力也無法改變現狀?

01

比能力同樣重要的是認知

我們知道,我們某項能力水平再高,但總會有後人超越的;我們的學習的技能再多,也是可以量化的,只要人家比你努力一樣可以趕超你,但是,認知的差別卻是本質的,是不可以量化的,這是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所在。

舉個例子,如果馬雲現在公司倒閉,人脈資源散盡,你覺得他還能東山再起嗎?顯然是可以的,即使做不回現在這樣的規模,但是也絕不會差到哪裡去。馬雲與別人的差距根本不在技能上,而是在認知上。他比人更先更懂這個互聯網,更懂電商,更懂未來的社會發展趨勢。

人和人比拼的,是對一件事情的理解認知程度。執行很重要,但執行本質是為了實踐認知。

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我沒有考上清華大學?其實,比我努力的人很多,如果人人都可以通過努力就可以考上清華北大,那麼比我努力的人應該不計其數。高考的較量,不只是單純的付出努力多少,而是對學習的認知和正確學習的姿勢。

02

認知的深度,決定你未來的高度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一份付出換來一份收穫,這是很多人的認知,於是你天然地認為任何收入的增長,都應該靠時間的同倍遞增來獲得。

於是就會陷入一個認知陷阱:覺得如果想賺更多的錢,就應該付出更多的時間精力。但是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上限的,所以這往往導致收入上到一個水平後,便出現了瓶頸。

現實是,年薪10萬到30萬可能的確是努力的差距,但是從年薪10萬到100萬、從100萬到1000萬收入的差距,其實和努力本身不最相關了

這時候的努力已經淪為最底層的素質,需要更高級的認知去給自己加碼。

03

升級認知不是簡單的獲取信息

當一個人的認知沒有達到一定層次的時候,即便給他再多的優質信息和資源,他也很難獲取進行運用。大部分人,都處在一個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狀態。

我們都有一個認知的圍欄,時刻束縛著我們思維發散。它是一種對自己是誰的認知,覺得自己能做什麼,不會做什麼。很多人以為學習PS很難,以為自己是學不會的,於是還沒學習就放棄了。

通常我們在自己認知領域的事情,就會花精力去學習;而在自己認知以外的領域,就自動的關閉了學習的能力。這個無形的圍欄把自己框得死死的,讓自己不敢越雷池半步。

我們要翻越認知的圍欄就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接受一些新的信息,換一種流行的說法是:跳出舒適區。

升級認知,突破認知圍欄,是不斷顛覆原來認知的過程,不斷推翻自己的舊思想,經歷更加深層次的認知蛻變。

04

認知還不能讓我們產生行動力

我們知道一個正確的道理,但還不會讓我們產生行動力,為什麼?我們產生行動,首先是要有內在的驅動力,對不對?那麼如果解決了內在驅動力後,就能產生行動了吧。

如果那麼簡單,減肥是好多人的內在驅動力吧,但是真正減肥成功的人又有多少呢?

心理學告訴我們,由於人的群居動物,都會有一定的從眾心理。如果你的好友都在堅持運動減肥,相信你在這種環境下,會堅持下去。所以,找到一個達成認知共識的群體,是讓你實現從認知到行動的重要條件。

其次,在我們建立一個正確的認知同時,也要有明確的行動方法。比如你知道運動可以減肥,但是沒有確切的運動方式或教練,同樣是不能成功減肥。

有了認知的改變方向,和優質的互相產生有利影響的社群,也要有明確的行動方法才能實現真正的認知升級,從根本上讓我們改變。
推薦閱讀:

當學習成為一種潮流,我們該怎麼學習?
為什麼知乎上的HR等大部分人很反感看到簡歷上說明參加過很多社團活動的求職者呢?

TAG:认知 | 心理学 | 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