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倒退期到底有完沒完了?講真,可能兩歲前都完不了

在我接觸到的許多睡眠諮詢的案例中,有很多家長會提到寶寶在之前已經能夠睡整覺,整體睡眠情況也很好,可是突然到某一個時刻,睡眠就變渣了,什麼哄睡難、夜醒、小覺短一下子全出現了。

而這種原本睡眠正常的寶寶睡眠會突然變差,開始出現頻繁夜醒、小覺不規律、小覺變短或是拒絕小覺等睡眠問題,通常被認為是正在經歷睡眠倒退(sleep regression)

雖然所謂的睡眠倒退期在學界並沒有相關的論述,雖然每個寶寶都是不同的,發生在這個寶寶身上的問題,未必會發生在那個寶寶身上,但在諸多家長的親身經歷中,確實可以觀察到這樣一些特定的時刻。

大眾普遍認為的睡眠倒退期有5個,分別是4個月的睡眠倒退、8~10個月的睡眠倒退、12個月的睡眠倒退、18個月的睡眠倒退,和24個月的睡眠倒退,每個睡眠倒退期大概持續1~4周。

4個月睡眠倒退

發生時間:

通常是4個月左右,但3~5個月時發生的睡眠倒退,普遍都會認為是4個月的睡眠倒退。

可能的原因:

1.睡眠模式的改變

新生兒的睡眠大致分為活躍睡眠期(Active sleep,類似於成人的快速眼動睡眠REM)和安靜睡眠期(Quiet sleep,類似於成人的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兩個階段,各占睡眠時間的50%左右。

雖然常常用稍大的孩子或成人的NREM來類比嬰兒的安靜睡眠期,但這兩者還是是有一定的差別的,比如相比稍大的孩子或成人,新生兒的安靜睡眠期中會集中出現很多慢波睡眠(即我們日常所說的深睡眠)

到了3個月左右,嬰兒的NREM會發展出深和淺兩個階段,到6個月左右,嬰兒會發展出成熟的NREM,隨著年齡的增加,REM和NREM中的深睡眠所佔的比例都有所減少,NREM中淺睡眠的比例逐漸增大。

2.並覺

在小嬰兒階段清醒時間很短,基本上吃了睡、睡了吃,一天重複2~3小時一次的吃-睡循環,不分晝夜,但隨著晝夜節律逐漸建立,清醒時間逐漸拉長,寶寶的作息逐漸發展為白天睡3個小覺,夜晚會有一個長覺。

如果繼續按照之前的作息來安排小覺和夜覺,很可能已經不符合寶寶當前的生理規律,進而出現哄睡困難。同時,這個階段寶寶的睡眠能力還不成熟,在睡眠中短暫覺醒後,靠自己很難睡回去,常常需要大人幫忙。

3.認知發育

在四個月左右,嬰兒開始逐漸掌握因果關係的概念。他可能是在某次搖鈴注意到鈴響的時候,或是某次踢床發現床晃動的時候,理解了因果關係的概念。一旦嬰兒明白自己的一些行為可以引發有趣的反應,他就可能會繼續不斷地嘗試。

在有些文章中提到,如果嬰兒一直是靠吃奶或者抱哄安撫入睡,當他出現短暫覺醒無法自己睡回去的時候,就可能會用反覆的哭鬧讓家人復現入睡時的條件,幫他入睡。

4.大動作發育

在3~4個月,嬰兒開始逐漸掌握翻身技能,不止白天清醒的時間會練習,甚至在夜晚睡覺的時候,也會因為一個翻身把自己給弄醒。

改善策略:

1.繼續之前的安撫方式,但不增加安撫強度

無論之前採取的是何種哄睡方式,在這個階段可以繼續沿用之前有效的方式,包括奶睡、抱睡,同時可以採用比如瑜伽球、躺喂、搖椅等形式,減輕抱睡、奶睡的負擔,需要向家人朋友求助的時候,千萬別自己一個人硬撐,要先保證不要讓自己情緒崩潰。

另外要強調的是,不要把安撫強度升級,比如以前拍拍睡有效,那就繼續拍睡,不要因為睡眠倒退就將拍睡升級為抱睡或是奶睡。

2.盡量保證作息規律

在任何睡眠調整的策略中,規律作息都是第一步的,雖然寶寶現在正在經歷睡眠倒退,但不能因為睡眠倒退就無視規律作息。

可以先從夜覺入睡時間著手,結合清醒時間逐步確定一天作息的大致範圍,同時要制定一個plan B,即使有一環稍微打亂作息,比如某個小覺只睡了30分鐘或是根本沒哄睡,接下來的作息也要有計劃地進行調整。

3.建立睡前儀式

建立一套固定的睡前儀式,並保證一致性。

通過一系列固定、輕鬆、愉悅的活動,給予寶寶一系列信號,不僅可以引導寶寶的情緒做好向入睡過渡的準備,還可以讓寶寶逐漸懂得這些步驟進行完就是入睡時間。

4.培養睡眠能力

解決睡眠倒退的問題,從根本上還是要提高寶寶的自我安撫能力。

在寶寶出現吃手這樣自我安撫的行為時,家長不要過多干預;在哄睡階段,可以嘗試迷糊放床而不是完全睡著再放床,讓寶寶在床上完成最後入睡的過程。

8~10個月睡眠倒退

發生時間:

通常發生在8~10個月之間,但也有將7個月時的睡眠倒退也歸到8~10個月的睡眠倒退期。

可能的原因:

1.大動作發育

在8~10個月,寶寶會經歷身體發育的新里程碑,各種大運動瘋狂發展,爬行、獨坐、扶站、甚至扶走等。相應地,寶寶也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去練習這些新技能,甚至包括睡眠時間。

很多家長的體驗是,寶寶會在晚上睡覺的時候,突然坐起來,或是扶著小床站起來,又或是在床上爬來爬去,到處翻滾,不願意睡覺。

隨著寶寶對新技能的掌握越來越熟練,由大運動導致的睡眠干擾也會越來越小。

2.並覺

這個階段,寶寶也正在經歷3覺並2覺的並覺期,大多數寶寶這一次並掉的都是黃昏覺,表現出來的狀況,常常是到黃昏覺的時候很難哄睡,然而不睡黃昏覺又撐不到夜覺入睡的時間,過度疲勞引發夜醒。

3.認知發育和分離焦慮

8~9個月的嬰兒開始真正掌握物體永存性的概念,也就是說,寶寶們開始明白一個物體離開他們的視線,不代表不復存在,只是暫時離開他們的視線。而認知物體恆存性水平的發育和這一階段出現的分離焦慮有很大的關係。

寶寶會變得很黏人,一旦發現媽媽離開就會煩躁不安、甚至哭鬧,很多家長的體會是寶寶會醒來查崗,彷彿自帶小雷達,一旦媽媽離開房間立馬就醒。

改善策略:

1.白天充分練習

在白天寶寶清醒的時間段,盡量多讓寶寶練習新的運動技能,不要總把寶寶抱在懷裡或者放到推車裡。可以嘗試用玩具、或是語言引導寶寶練習,加強他對新技能的掌握。

2.規律且適當靈活的作息

在這個階段,寶寶可能會經歷一段時間忽而三覺,忽而兩覺的作息,最好建立幾個可選擇的小睡時間表,並根據當天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

最好是交替安排2次小覺與3次小覺(第3次小睡最好是貓睡)。因為兩個小覺可能讓寶寶太累,隔天的三個小覺正好可以幫他補覺。但是一定要確保每天都有小小的進步: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個小覺的時間越來越長。

3.稍多的陪伴

如果寶寶特別黏人,可以每天稍微增加和他互動的時間,隨著寶寶逐漸理解父母的離開和返回,並且能夠知道父母大概什麼時候會回來,對分離就不會那麼焦慮了。

12個月睡眠倒退

發生時間:

通常在12個月前後,也就是11~14個月之間。

可能的原因:

1.並覺

對於這個時期的睡眠倒退,並覺可能是最大的原因。在這個階段,寶寶的清醒時間明顯增長,出現兩覺並一覺的趨勢,會表現得非常抗拒上午覺或是下午覺。

但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大部分寶寶完成並覺的時間是在12~18個月,但平均的月齡是15~18個月,也就是說,在12個月前後大部分寶寶雖然表現得十分抗拒某一個小覺,但實際上仍然是需要這個小覺的。

如果家長直接去掉一個小覺,很可能會造成孩子過度疲勞,進而影響到夜覺,出現入睡困難、作息混亂、夜醒等問題。

2.出牙

對不同的寶寶來說,出牙的時間可能相差很大,最早的可能3、4個月就開始出牙,晚一些的可能要到1歲多才出,但從整體來看,大部分寶寶在這個階段出牙都比較頻繁。

在牙齒將出還未出的階段,小牙頂在牙齦裡面會讓寶寶非常不舒服,變得煩躁易怒,而這種不適,不分晝夜,寶寶的睡眠也會因此受到干擾。

改善策略:

1.謹慎地並覺

在12個月左右,寶寶每天的睡眠通常還需要12~15個小時,減去夜覺的11~12個小時,平均還需要2~3小時的小覺。不要因為寶寶對某一個小覺十分抗拒,就直接減掉一個小覺,這個階段寶寶通常還沒有準備好直接過渡到一個小覺的作息。

可以嘗試先將第一個小覺前的清醒時間拉長,並且不限制小覺的長度,同時第二個小覺的入睡時間不要過晚,最好不要晚於下午5點,以免影響夜覺入睡。

在並覺期,寶寶可能會經歷一段時間2覺、1覺來回切換的日子,作息的安排就需要靈活一點,如果白天只睡了一個小覺,可以根據寶寶的情況,安排一個小貓覺或是直接提早夜覺入睡時間。

2.緩解出牙期不適

出牙期的不適是無法避免的,可以嘗試按摩寶寶牙齦,給寶寶準備一個合適的牙膠讓他咬等方法幫寶寶適當緩解出牙期的不適。

出牙帶來的不適只是暫時的,在這個階段雖然哄睡、夜醒可能會讓人有點崩潰,但是千萬不要輕易嘗試將安撫升級,以免讓寶寶形成新的睡眠聯想。

18個月睡眠倒退

發生時間:

通常發生在18個月左右,不過也有認為這個睡眠倒退期可以發生在15~24個月的任何時候。

可能的原因:

1.自我意識的萌發

在一歲以前,寶寶的生活高度依賴父母,與父母,尤其是母親的關係,是不分你我的,而隨著嬰兒的成長,他會逐漸意識到母親是區別於自己的另一個人,在與母親的分離中,自我意識逐漸萌發。

同時,嬰兒的行動能力也在不斷發展,到這個時期,大多數寶寶已經掌握了爬行、扶走、甚至獨立走這些技能,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探索周圍的環境;語言能力的發展,也使得他們會用一些簡單的詞語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在很多情況下,他們會想要自己做主,放在睡覺這件事上也想自己決定,可能會表現為一會兒提一個小要求,一會兒提一個小要求,就是不願意睡覺。

2.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往往會在18個月左右達到高峰,雖然這個階段寶寶已經能夠理解家長所說的「我愛你」「我會陪著你」這類的話,但他可能還是會一再地向父母確認,確認父母在身邊,確認父母對自己的愛。

甚至,寶寶可能會因為不想跟媽媽分開而不願意入睡,或是即使睡著了,也因為心裡也惦記著媽媽,而睡不踏實,很容易醒來。

改善策略:

1.積極教養

白天增強對孩子的陪伴,讓寶寶感受到爸爸媽媽對他的接納和愛。但同時也要明確規則,當寶寶拖延入睡或是不斷提出小要求時,採取溫柔而堅定的態度,並且保持一致性

積極地肯定寶寶的正面行為,不斷地表揚寶寶的每一點微小的進步。比如寶寶可以自己呆一小會兒而不是時刻黏著媽媽,就是一件非常值得肯定和表揚的事情。

2.制定日常慣例表

和寶寶頭腦風暴,引導寶寶自己設計一個日常慣例表,把睡前要做的活動約定下來。然後,再按照合理的順序畫下來,或者照成照片貼在牆上,每完成一個部分就在上面打個勾,引導寶寶按照慣例表進行。

3.提供安撫物

帶寶寶挑選一個他喜歡的毛絨玩具或是小毯子,作為安撫物給寶寶引入,引入一個安撫物有助於減輕分離焦慮,克服恐慌。

在開始時,可以在日常活動中逐漸引入安撫物,比如在做遊戲和進行睡前儀式的時候,當寶寶將毛絨玩具或是小毯子作為他的安撫物以後,夜醒時,就可以通過安撫物安撫自己,再度睡回去。

2歲睡眠倒退

發生時間:

通常認為這一睡眠倒退期發生在2歲及2歲以後。

可能的原因:

1.清醒時間變長

在這一階段,孩子的睡眠需求比嬰兒期少了很多,每天的睡眠需求平均在12個小時左右,而且這一階段夜覺睡眠基本上可以達到11~12個小時,這也意味著白天的睡眠需求大幅減少。孩子可能表現出晚睡的傾向,在應該上床睡覺的時間不願意睡,或者是在早上出現早醒。

2.重大轉變

如廁訓練、分房計劃、弟弟妹妹出生等很多重大的改變都集中在這一時期,這些重大的轉變會在很多方面對孩子造成影響,包括睡眠。

3.噩夢、夜驚、黑夜恐懼

到2歲的階段,孩子會變得十分富有想像力。

當孩子在安靜而黑暗的卧室里,周圍沒有任何事物可以阻止他狂奔的思緒,隨之而來的就是因為想像帶來的恐懼,害怕床底下有妖怪、害怕衣櫃里藏著怪獸……這種對黑夜的恐懼,可能會讓孩子抗拒入睡,或是造成噩夢、夜驚等。

改善策略:

1.適當調整作息

根據孩子的表現和睡眠需要,適時地調整作息,可以稍微拉長午覺和夜覺之間的清醒時間,適當推後入睡時間。

另外,孩子雖然會表現出抗拒午睡,但也不要貿然就減掉午覺,可以繼續在午覺時間繼續安排孩子上床睡覺,家長保證給孩子提供一個安靜是以的午睡環境,為孩子睡午覺做好準備,但並不強求一定要午睡,而接下來的作息,可以根據午睡的情況適當調整。

2.安撫孩子情緒

當孩子經歷重大的轉變時,往往需要父母給予更多的安撫和陪伴,可以通過遊戲、特殊時光、親子共讀等活動,增加對孩子的陪伴,增強親子之間的聯結。

3.幫助孩子消除黑夜恐懼

當孩子表現出恐懼時,父母需要接納孩子的情緒,同時安慰他讓他感覺到安全,不要試圖否認孩子的害怕,即使這種恐懼大人並不理解,但這並不妨礙我們理解孩子確實感受到了害怕。

另外,還可以引導孩子用想像的方式去消除恐懼,在想像中引入一個可以保護孩子的形象,或是藉助一些可以保護孩子的工具,讓孩子在想像的世界中,打敗那些怪獸。

至此,5個睡眠倒退期就介紹完了,希望看過此文的家長都能淡定地應對孩子的睡眠倒退。

Reference

理查德·法伯. 法伯睡眠寶典:如何順利解決孩子的睡眠問題[M].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babysleepsite.com/baby-

babysleepsite.com/how-w

babysleepsite.com/baby-

weebeedreaming.com/my-b

weebeedreaming.com/my-b

babysleepconsultant.com.au

babysleepsite.com/baby-

newkidscenter.com/18-Mo

babysleepsite.com/sleep

關注公眾號「 好睡寶嬰兒睡眠」,了解更多嬰幼兒睡眠知識。

如果你在寶寶睡眠方面感到非常困惑,不知道如何幫助寶寶睡夠睡好,請持續關注我們。這裡有口口相傳的經驗,對大樣本的觀察,前沿的研究成果,更有對這些經驗,觀察,成果的提煉,糅合,批判,與反思。同時,我們提供一對一的個性化睡眠諮詢訂製服務,幫助你和寶寶同時獲得健康充足的睡眠。

aHR0cDovL3dlaXhpbi5xcS5jb20vci81VHB2ZF92RVpyWVpyYThVOTItMw==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喂,媽寶,你爸媽盼你,早點斷奶!」
孩子,你不必做一個「有用」的人

TAG:育儿 | 睡眠 | 婴幼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