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罵這個人設崩塌的混蛋,但從未質疑過他的作品

平常無奇的九月火了一個泡麵頭、鬍子拉碴、愛穿拖鞋不修邊幅的老文青——許知遠。

不過對他來說,群嘲總是多過讚譽、罵聲多過掌聲。

上網搜一下「許知遠是什麼樣的人」,你可以隨處看到這樣的答案:「長相猥瑣」、「語言油膩」、「調戲女性」、「重度裝逼犯」、「節目尷尬得要死」...仁者見仁。

那許知遠這個人究竟如何呢?

滾君覺得需要從頭開始說起。

許知遠最先走入大眾的視野,是因為他的一檔叫《十三邀》的談話類節目,裡面邀請了不同行業不同群體,通過聊天的方式了解他們的生活。

但是與同類型節目以嘉賓為本的環境不同,許知遠在主持時,居高臨下的優越感和有意無意不尊重人的態度,讓人難以接受。

特別是採訪馬東、俞飛鴻兩期節目,讓他被罵成了篩子。

前者是因為他偏見太明顯,一再逼問下,遭到了馬東的硬懟。

後者是因為他幾次三番探底文藝女神俞飛鴻的底線,滿嘴「性」、「情愛」、「潛規則」,得意的有點忘乎所以。

那期節目里,許知遠一反常態,不再聊一向熱衷的國家大事,而是時不時把話題引向性。

特別是強行要求俞飛鴻和自己一起看她一部略有尺度的片子,還在隱喻女演員初夜時擠眼咂嘴的樣子,讓觀眾感到了不適。

有網友指出,一次採訪下來,光「沒有想過要依靠男人嗎?」這種問題就問了四五遍。不尊重的感覺躍然屏幕。

在面對一些社會地位和文化程度更低的年輕人時,這種偏見和優越感更甚,用上帝的口氣憐憫別人粗鄙,已然成為常態。

我想關於許知遠大概是什麼樣的人,從上面幾件事就能看出端倪。

但滾君依然要說,雖然我也會罵許知遠,但是從沒質疑過他的那檔談話類節目。

儘管《十三邀》這個節目充滿了尷尬,但依然好於大部分國內同類型的節目,特別是在很多談話類節目下架,這檔有尺度、有態度的節目,依然有它的價值。

01

比如那期爭議巨大的,許知遠和馬東的對談。

前段時間看「老道消息」,提到了馬東一段鮮為人知的經歷:他因節目話題涉及「同性戀」被兩次約談。

第一次是在他從澳洲留學回國後,因為上學期間接觸了一些同性戀文化,進入媒體圈的他覺得有必要說點什麼。

於是他信心滿滿,找來了李銀河等學者,以「走進同性戀」為主題,錄了一期《有話好說》。

可這件事的影響超出了馬東想像,節目緊急喊停,全組人員檢討,節目組沒幾天就解散了。

網上有人回憶,馬東在眾目睽睽下放聲痛哭。

第二次已經是十幾年後的事了,誤認為時機成熟的馬東在《奇葩說》上再次談起了這個諱莫如深的話題。

結果廣電總局又給他一個響亮的耳光——那期節目被迫下架。

從那以後,馬東可能真的是被打怕了,他心灰意冷,不再發表過激的觀點,出席任何場合的言辭也都是滴水不漏。

在上節目前,許知遠肯定也深知這一點。

所以他選擇了最直接粗暴的方式——逼問。

他想讓馬東說出自己對當下環境的不滿,於是他喋喋不休、幾次三番地向馬東發問:你喜歡這個時代嗎?你不抵觸嗎?

馬東不斷用微笑和否認來搪塞,但是得不到想要答案的許知遠卻步步緊逼,直到最後馬東說:

「我的底色是悲涼...」

我們都是心照不宣的一類人,只是你表現成為憤怒,我表現為悲涼。

能有多少節目能讓馬東說出這種話,反正《十三邀》算一個。

02

就算是網上罵許知遠罵得最狠的那幫人,也沒辦法否認《十三邀》的製作是走心的,不僅視野很寬,談話尺度也夠大。

就像他不僅採訪了一些光芒萬丈的明星,更難得地是把目光放到了年輕的cosplay愛好者,以及哲學家陳嘉映。

在這個時代,哲學家早就被擠出了公共話語圈,除了哲學專業的學生,真的沒什麼去關注他們說了些什麼。

但《十三邀》很有心,請來了哲學界如雷貫耳的「明星」陳嘉映,並且態度畢恭畢敬,像個聽課的孩子。

細心的觀眾能發現,許知遠在那期節目里沒有了以往的鋒芒,他變得軟弱和遲鈍,他當然也可以像往期節目里一樣,標榜一下自己的品位,順帶質疑一下這個時代。

但見到陳嘉映,他知道好歹了,他甚至自責般說「我覺得我的自我太多了,我真恨我這一點。」

節目的意圖很明顯,把舞台留給那些被奪去了公共話語權的哲學家,他們的思考和聲音對這個時代才是最重要的東西。

最讓滾君印象深刻的,是賈樟柯在節目里的一段話,他說拍《站台》時,1979到1989之間的故事,要用流行音樂、流行文化等文藝作品迂迴地來表達。

至於是什麼故事,他和許知遠只是相視一笑、沒有明說,用知識分子特有的方式,來試探節目的底線。

03

這周,鳳凰衛視官方發布消息,節目走過了19個年頭後迎來停播。

關於節目為何停播的消息眾說紛紜,當在微博上搜索關鍵字時,只有明晃晃的一排字: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搜索結果未予顯示。

但其實這幾乎是一個必然。有網友發現,一切早有預兆。

根據鏡像娛樂調查顯示:「在《鏘鏘》之前,「老梁」系列、《魯豫有約》、《超級訪問》、《壹周立波秀》、《今晚80後脫口秀》、《金星秀》等都沒能逃過停播的命運。」

語言類、談話類節目一一陣亡,有的銷聲匿跡,有的則轉戰網路。

但是網路環境又真的有想像中的那麼好嗎?

6月份,「新浪微博」、「ACFUN」、「鳳凰網」的視聽節目服務被關,一時之間地動山搖。

為了生存下來,「新浪微博」嚴禁上傳長視頻,A站瀕臨崩潰、B站要求實名。無數網路節目都改名的改名、下架的下架。

誠如網友所說:該來的總會來的,一切不和諧的綜藝都會被斃掉,不分電視、網路,沒有意外!

最後還是回到許知遠和《十三邀》吧。滾君確實覺得許知遠的自大、精英意識和不知尊重讓人感到不舒服,但卻從沒質疑這檔節目的質量。

特別在談話節目成為和諧下架的「重災區」的時候,這檔節目還能堅挺、引發社會大面積討論,仍是一件欣慰的事情。

現在打開手機、打開電腦,滿屏都是「宋喆被抓」,「前女友手撕薛之謙」、「薛之謙手撕前女友」,強迫網友吃下屎一樣娛樂八卦。「英雄新墳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終於不再是一句戲言。

前段時間有讀者在留言區里留言:

曾經那些有料的節目都停了,非得讓下一代生活在一個娛樂至死、歌舞昇平,滿眼小鮮肉、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時代嗎?

不想想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心甘情願做傳銷、被洗腦,為什麼社會上那麼多人那麼容易被騙。

滾君覺得,這個問題是沒機會想了,罵聲一片的《十三邀》說不定睡了一覺也就沒了。

到時候,我們就只能跟著《有嘻哈》嘻嘻哈哈了。

推薦閱讀:

佛系李誕需要生涯混沌理論的解構丨LIKE A DOGE
如何評價許知遠?
如何評價許知遠在一席的演講《喧囂與失語》?
如何看待許知遠在青年領袖頒獎典禮上憤怒「砸場」?

TAG:许知远 | 马东 | 电视节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