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西尼號||一眼二十年
知道你們最近已經被卡西尼號刷屏了,今天咱們只談情懷,不談乾貨。
1997年10月15日,卡西尼攜惠更斯號發射於美國卡納維拉爾角。那時候我8歲,剛上三年級,土星是《少兒百科全書》里的一個名詞。
然後它飛過了金星、地月系、小行星帶和木星,我還在小學……
2004年6月30日,卡西尼號成功進入土星軌道。我剛初中畢業。
2005年1月14日,惠更斯號登陸土衛六。我已經高中分了文理科。
此後的卡西尼號一次又一次環繞土星和土衛們的過程中,我完成了本科和碩士的學習,來到日本開始了博士學習,玩起了知乎,漸漸可以把我的專業所學分享給更多人。
2017年4月26日,壯麗終章開始,卡西尼任務步入尾聲。我正緊張地準備著博士論文和答辯。
2017年9月15日。
今天是卡西尼號任務結束,墜毀於土星大氣層中的日子。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今天也是我行星科學專業博士畢業,拿到學位證書的日子。和過去揮手作別,即將奔赴新的人生。
轉眼二十年。多巧。總覺得自己和卡西尼號莫名有了羈絆。
想起幾年前看過一本中譯本《火星:關於其內部表面和大氣的引論》,雖然翻譯比較粗糙,內容也已經很陳舊了,但作者、美國行星科學家Nadine G. Barlow 寫在前言開頭的話卻讓我印象深刻:
對於從事火星研究的行星科學家來說,我們正在經歷一個激動人心的時代。我本人有幸經歷了人類對我們的近鄰火星從最初期的探測到正在進行的探測帶來的對火星認識的變化歷程。當水手6號和7號短暫飛過火星時,我正值那個對天文充滿興趣的年齡——10歲。當水手9號揭示火星地質新特徵的時候,我每天都仔細查看相關新聞。當海盜號開始對火星進行探測時,我已經進入大學。而當海盜1號著陸器停止工作的時候,我正好開始用它的軌道數據撰寫我的博士論文。在這之後的日子裡,我為失敗的探測計劃傷心,為成功的探測計劃慶賀。我真心的感到幸運,能夠在這一如此激動人心的領域中工作,為探索行星及其歷史的新知識做出貢獻。
這就是我現在的想法,就是穿越時空的共鳴。
行星科學是一門極度依賴探測器觀測數據的學科,雖然過去積累的數據中也蘊藏著無窮的寶藏,但絕大多數新認知還是來自更新的探測器和更高質量的科學儀器。一個旗艦級的探測任務,或者一個探測高峰期,伴隨的是一代科研工作者們的成長,同時也是一代科研工作者們的老去。
老一代科研工作者們投入的心血和智慧,保證了探測器的發射和任務的順利進行;而高質量的探測數據,又成為了年輕一代科研工作者們學習和提升自身的給養。年輕一代的科研工作者們不曾經歷過設計階段的一波三折,不曾困擾於各種政治和學術紛爭,也不曾擔憂過任務發射的成功與否、進展得是否順利,任務的維持、調整和經費如何,但卻能毫不費力地獲取卡西尼號的觀測數據,用來完成他們的科研、paper、畢業和項目申請,多少人就這樣從稚嫩的博士博後慢慢成為了可以獨當一面的科研工作者。然後,這些人會用自己的半生積累,為下一個探測任務的設計和立項貢獻心血和智慧(比如預計發射於2022年的木衛探測計劃JUICE)。
這是接力,更是傳承。
二十年,彈指一揮,是結束,更是新的開始。
而今邁步從頭越。
再見。
最後送上《生活大爆炸》里一段我最喜歡的片段,來自第8季第6集。我想,即使是和行星科學研究無關的人們,偶爾想到遙遠的宇宙中有那麼一顆探測器曾伴隨我們的成長,或許也能受到感染,獲得力量和給養,以及繼續努力下去的勇氣吧。
推薦閱讀:
※千年內發生的金星合木星事件(1度範圍)
※黑洞是什麼?——黑洞解釋(內含中文視頻)
※5大超光速現象(內含中文視頻)
※旋轉最快的星系暗藏什麼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