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背譜方式靠「譜」嗎?

少一點理論說教,多一點實用經驗,分享音樂教育之路的心得!

在Yvonne老師小時候學琴時,沒有老師指導過如何背譜,很長一段時間就靠練習,練習的遍數多了,樂譜自然就記了下來,也就是所說的「肌肉記憶」。

「肌肉記憶」是琴童,乃至很多音樂專業學生採用的最多,最為常見的背譜方式。因為它簡單,有效。只要做了足夠練習,不需多費其他功夫,自然就能流暢演奏。但是「肌肉記憶」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登台或者演出時因為緊張,因為演奏環境的變化,而出現大腦一片空白,發揮失常,演出失敗,甚至會由此恐懼登台表演。幾年前李雲迪韓國演出時出現的「亂彈」就是最常見的演奏家忘譜。譜子平時是記得的,但是登台時突然忘記了,一旦中斷就再也連接不上。

Yvonne老師也經歷過登台忘譜的慘痛教訓,台下觀眾以為只是發揮失常,其自己知道,這是背譜的問題。因此之後很長一段時間登台時,Yvonne都自帶樂譜,也是經歷過很久的心理修復。經過很多對於背譜的摸索和心得之後,在教琴時,我總是反覆教導年幼的孩子不要僅僅依靠「肌肉記憶」。

那麼怎麼背譜才是真正科學有效的呢?

第一,慢練。

慢練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負責的老師都會向學生強調慢練的重要性。將你已經練熟的樂曲對著譜子以幾倍之於原速的速度進行慢練。通過慢練,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視覺以為的其他感官中,感受每一個揉弦的動作幅度大小,每一弓的起始位置,力度的強弱變化。在每一次的慢練中不斷去強化這些感官記憶,將他們與機械自動化的「肌肉記憶」結合起來,進而強化記憶的深度。

第二,腦海中復原樂譜。

當你因為練習足夠多,自己感覺可以背出樂譜時,請嘗試合上樂譜,從第一個音符開始回憶,你能不能準確的在腦海中重現樂譜呢?這種重現不僅僅包括音符,還包括演奏記號,力度,速度,弓法,表情術語,乃至每一個音符的指法。曾經看過一位演奏家的樂譜,密密麻麻的標註出了每一個音符的指法,當時不以為意,覺得實在沒有必要,現在想來,其實指法的標註不僅僅是為了演奏,更多是為了更為精準的背譜。當你能夠離開樂器完整在腦海中復原樂譜時,你的記憶才是真正深刻有效的。

第三,中斷-連接訓練法。

當經歷過上述一、二種練習方法後,嘗試在樂譜的任何位置開始和終止,剛開始練習時可以以樂段為分界,在較容易連接的樂段起止處做中斷-連接練習,之後可以放置在任意的樂句,乃至任意的音符。

第四,熟悉伴奏。

在一些演出與比賽中,都要求與鋼琴合作演奏,因此演奏時需要熟悉鋼琴伴奏的旋律,將於與鋼琴的合作視為自己演奏的一部分,而不是各數各的拍子,只要大家合拍即可。多聽鋼琴伴奏,有機會一起練習時一定要分樂段練習,而不是從頭到尾合兩遍就交差。在音樂處理方面,比如力度的強弱,速度的變化,每個演奏者會有自己的不同處理,專業的鋼琴伴奏應該跟隨演奏者做相應的音樂處理,因此在與鋼琴伴奏合作練習時一定要對這些變化之處做出更多的說明。

作者Yvonne: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學碩士,本科就讀山東師範大學音樂教育專業,理論與實踐並重。目前客居海外知名高校,擔任藝術顧問。小提琴教學十一載,廣泛接觸大量琴童和家長,歡迎探討一切關於小提琴以及音樂學習的問題。

本文為原創,歡迎轉發。轉載請在知乎上跟我聯繫。

推薦閱讀:

怎麼讓孩子能夠勇敢的站在台上表演
孩子玩手游一月花掉13萬,對此你有何看法?

TAG:小提琴学习 | 音乐技术 | 儿童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