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致敬教師節 | 上課也要用「黑科技」,扎心了老師……

今天是教師節,

祝所有的老師節日快樂!

有人說

教書是一場暗戀 費盡心思去愛一群人 結果卻只感動了自己 有人說 教書是一場苦戀 費盡心思去愛那群人 終究他們會離你遠去 可即便如此 你依然願做那群人中的一個 日復一日 堅守著一塊黑板三尺講台

任世界喧囂 任年華蒼老 用自己平凡的一生 放飛出一個個年輕的夢想

說起這場由老師自導自演的「暗戀/苦戀」大戲,真是分分鐘就感動的「局外人」熱淚盈眶,可是身在福中的「局中人」又作何表現呢?

於是,為了爭取學生們的心,老師們也踏上了與學生「鬥智斗勇」的征途……

哈哈哈哈……

開個玩笑!小編也想激發各位看官的興趣

調動大家的積極性

讓大家幫忙漲粉、點贊……

好了,言歸正傳!話說,現在的學生是各種「黑科技」加身,逃課、作弊…技能滿分!不過,你以為老師們都是吃素的,拿你沒轍?如果你真的這麼想,我只能說:圖樣圖森破!接下來,小編特地搜集了一些案例與大家分享,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師們的「黑科技」,小子們,看完還是乖乖聽課吧……

一切還要從入學前開始說起

「刷臉」報到、進寢室

隨著互聯網科技的發展,「刷臉」早已不是啥新鮮詞。近年來,無人超市,餐廳吃飯,機場、火車站檢票,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場景,都能靠一種人臉識別系統付款買單、辦理業務。

今年開學季,這種「刷臉」技術也走進各大高校校園。在人臉識別系統幫助下,學生對著攝像頭「刷刷臉」,幾秒鐘就能完成註冊報到。

據報道,今年,北京師範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國石油大學等多校試水「刷臉」註冊。在北師大,所有學生公寓啟用人臉識別系統,共設40餘台壁掛式人證查驗機,學生輸入學號後四位或者刷學生卡,再刷臉,核對成功後2秒即可開門。

按照北師大的設想,今年會把人臉識別系統用於學校的會議簽到,未來還有望用於課堂簽到,並通過識別學生的微表情來向老師反饋課堂情況。

那些想耍小聰明找別人代上課、代點名的同學們,你們顫抖了嗎?

手機APP辦入學手續

除了「刷臉」,不少高校還啟用手機APP為新生辦理入學手續,方便快捷且有利於管理,省去學生排長隊報到的麻煩。

今年,四川大多數高校都在使用APP迎新。例如,四川大學新生可以通過APP完成入學手續辦理,新生入學前在APP上完成個人信息採集,登記到校信息,通過APP查看個人應繳費情況、迎新辦理流程。

再如,西南石油大學成都校區新生可通過APP提前填寫軍訓服裝和鞋子的尺碼,方便新生在入學後能緊接著開始軍訓課程。

大學寢室網上「選房」

手機APP辦入學的同時,一些高校還將選擇寢室的自主權交給學生自己,有人戲稱,「像電影院選座一樣選寢室。」

據報道,今年成都大學首次在迎新系統上加入了「選房」系統,學生根據班級、在一定範圍內選擇宿舍房間、床位。該校相關負責人對媒體介紹,最快的學生只用了15秒就「選房」成功。

此外,電子科技大學的網上「選房」系統中更是具體備註了加長床,其中有特殊的床號,可供身高超過一米九的學生選擇;學姐、學長們還為新生提供了「選房攻略」,包括宿舍分布圖、樓層圖,在分布圖上確定自己的具體房間位置,就可以選擇向陽的房間了。

錄取通知書「變身」VR眼鏡

過去,一張薄薄的錄取通知書是新生對大學的「第一印象」,如今,一些高校也頗具心思地在錄取通知書中融入互聯網科技元素,使其更具時代感。

例如,深圳大學今年向2017屆新生髮放的錄取通知書充滿了高科技元素。不同於紙質錄取通知書,深大的錄取通知書是一個小盒子,盒子經過簡單的拆卸、組裝,還可「變身」為一副VR眼鏡。通過掃描二維碼便可觀看深大VR視頻,提前走進深大,和校長一起煮茶論道,看教授各顯神通,隨師兄師姐穿越校園,聽校友們講述他們的故事。

而在上海,媒體報道,上海大學通知書的亮點是一張「全景漫遊校園卡」,掃二維碼即可全景遊覽三個校區,有如身臨其境。

腦洞大開的課堂「黑科技」

你有沒有想過,當你腦子在課堂上走神時,眼動儀會出賣你;老師講授的東西有多吸引人,從學生連接心率的感測器就能看出來……如今,這些炫酷的「黑科技」已經飛入尋常課堂上,成為輔助老師教學的利器。

「3D列印技術」

據報道,深圳市的錦田小學已經創新性地開設了3D列印創新課程,引進多台3D印表機,創造條件讓學生接觸到最前沿的科學技術,通過3D列印技術「寓學於樂」,釋放孩子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在五年級學生的3D列印課堂里,孩子們可以學到有關3D建模、畫圖的相關知識,並且自己使用3D印表機把所思所想變為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物,快樂學習的同時還能了解時下的前沿技術。

黑板變身大型「ipad」

在2015年底的南京教育裝備展中,出現了這樣一塊黑板:它的外觀大小和普通的黑板沒什麼差別,平時可以正常地用粉筆進行書寫。然而,當老師需要使用多媒體教學時,這塊黑板可就顯示出它與眾不同的神通了!原來,這塊「黑板」相當於一塊加大版的IPAD,它不僅可以當做一個電子顯示屏來展示教學內容、播放視頻,老師甚至可以在這塊黑板上進行直接觸屏操作。

「VR技術」+教育

一隻蝴蝶飛出顯示屏,在你眼前展現雙翅上每一個美麗的細節;一顆心臟出現在你的手心,你能夠通過透明的外壁觀察內部的組織結構。這樣的景象不僅已經出現在了美國上萬學生的課堂上,也出現在了中國的課堂上。

在福州市的某小學課堂上,老師就利用VR技術為學生上了一堂「有趣的食物鏈」課程,同學們戴上一副超大型眼鏡,眼前瞬間就出現一片蔚藍色海洋。同學們彷彿坐上了潛水艇,正透過視窗,觀察海底生物。硅藻自由自在地飄蕩,磷蝦出現了,一口一口地把硅藻吃掉……

通過VR技術,學生們在模擬情境中身臨其境般地體驗到了海洋的神奇魅力,也更深刻地理解「食物鏈」和「食物網」的相關知識。

「彈幕課堂」

在重慶大學新聞學院《網路與新媒體》的課堂上,教授張小強別出心裁地採取了彈幕教學的教學方式。學生只須通過手機關注名為「微彈幕」的公眾號,便可在課堂上發送彈幕,並通過教師的多媒體屏幕呈現出來。

這個舉動一下子吸引了學生們上課的興趣。老師每次提問後,學生都通過彈幕的形式給予各種回答,平日里總是低著頭玩手機的同學,開始興緻勃勃地用彈幕與老師進行著課堂互動。比起平時的上課方式,彈幕教學使得學生們在課堂上更加積極主動,還時不時還能在彈幕里看到一些趣味吐槽。

「看臉色神器」

去年,四川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教師魏驍勇發明了一種「看臉色神器」,在每堂課上,他都會錄下學生的聽課視頻,並且運用面部識別系統,分析學生們的聽講程度,專註還是走神、思考還是打盹,全都無所遁形。魏驍勇稱呼它為「基於深度學習的課堂行為分析模型」。

視頻中,數名學生臉上都有一個黃色的框,頭上頂著的「happy(高興)」和「neutral(一般)」隨著他們的大笑、沉默而變化。根據這些學生的「臉色」,魏驍勇可以統計出,在什麼時間學生們的積極性最高,什麼時間學生們普遍「缺乏互動」。

「可穿戴」技術

2013年,美國市場上有1300萬個可穿戴設備的市場流通量。到2018年,這個數字有望增長到1.7億。谷歌眼鏡的市場分析書也顯示,2014年的谷歌眼鏡的市場份額為83萬美金,到2018年可增長到2100萬美金。可穿戴設備的市場是迅速發展的,而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早在2015年,美國Oral Roberts大學開始要求其新生都要佩戴Fibits 智能手環入學,收集學生的運動數據,了解他們的運動水平,並通過相關網路平台對其進行等級劃分。這些數據都會由智能手環進行真實的測量與記錄,進而在學校的相關管理平台上得以分級顯示,其結果還會影響到學生的體育課成績。

紐約大學商學院也會要求學生參與一些可穿戴實踐活動,比如,學生通過「谷歌眼鏡」與「夾扣式相機」來監控紐約的街道情況,並就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最後為交通安全管理提供方案。

還有一些高校教師通過可穿戴設備開展一些教學方法、教學策略的研究,直接將其作為研究工具,比如哈佛大學的Ethan Bernstein 教授,他通過佩戴Jawbone UP智能手環與心率器來研究教師在課堂上走動的步數與學習者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之間的相關性。

其他一些應用於教育領域的可穿戴技術還包括:

1.Autographer是一種加入可穿戴技術的照相機,學生可以通過照相,分享筆記,通過協作獲得更完善準確的筆記;

2.KeyGlove是一雙無線手套,可以配合遊戲、設計、藝術、音樂、以及3D項目使用,讓學生在動手中找到學習的樂趣和發展創新思維;

3.Galvactivator是麻省理工學院(MIT)研製的一款智能手套,可以測量出學習者的體溫、脈搏及皮膚的導電性,進而判斷學習者的情緒狀態。當佩戴者內心焦躁、心態不穩時,手套上的閃光燈就會發出警示,提醒佩戴者適當放鬆,緩解壓力;

4.Muse是一個可以跟蹤學生大腦活動的可穿戴頭盔,通過數據追蹤和分析,可以檢測到什麼樣的活動可以讓學生注意力更集中。

5.GoPro,是一個可穿戴的攝像頭,可以捕捉學生和老師不同視角中的景象。谷歌眼鏡有拍照,視頻錄音,翻譯他國語言等多種功能。

據稱,還有一種電子坐墊,上課時學生坐在坐墊上所產生的數據被發送到伺服器,老師可以通過學生坐姿產生的數據來判斷學生是否認真聽課(聽起來還有點小嚇人呢,不能在老師背後做小動作了呢)。

最後給大家一道送分題:是誰的目光已經鎖定你你你你你…..?

好了!別緊張嘛,大不了以後咱好好聽課唄,

(反正小編我已經沒機會嘍)

最後,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緩一緩:

教師節都過完了,國慶還會遠嗎?

善意的微笑 :)

安在

(ID:AnZer_SH)

新銳|大咖|白帽|深度


推薦閱讀:

習慣性謙讓在職場是一劑毒藥
隔壁茶館開張啦
大數據分析到底需要多少種工具?
還沒有聽說過劣幣驅逐良幣?快來看看吧!
計算機鮮為人知的實用小技巧!

TAG:科技 | 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