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顛覆你「常識」的十條名言
1、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君子溫潤如玉)
中國古語有︰「君子無故,玉不離身」,孔子說︰「君子如玉」。古人喜歡佩玉,因為他們認為玉的品質是與君子的品質最為近似,佩戴玉石的目地是時時警醒自己,道德修養與品格應像玉石一樣。但老子卻說:「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並不想做一個如玉的君子,而是想做一塊平凡的石頭。
原因很簡單,玉石很珍貴,但它只能讓很少一部分人得到;石頭遍地都是,卻能被所有人使用,能造福到所有人。所以老子說「最高的榮譽是沒有榮譽」,最珍貴的東西,看起來反而不珍貴。就像水、空氣一樣,它們是免費的,但遠遠比玉石黃金珍貴多了。因此道家的高人,修為越高,就越像一個平凡人,是謂「返樸歸真」。
2、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人往高處走)
老子說:「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江海之所以能夠成其大,是因為它位置低下,所以能容納天下溪流來歸,故而「大國者下流」。但我們有句俗話卻叫「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往下流,對我們來說是一種不求上進的頹廢姿態。那麼到底是該「下流」,還是該「上進」?
水流低處,再低低不過海底;人行高處,再高高不過山巔。因為它們最終都需要有根基來承載,否則就會成為無根之水,空中樓閣。山巔僅能容一人,而山谷可容萬人。一個人把自己的位置放得越高,其容納能力就越有限。大地承載萬物,聖人承載萬民,所以它們都必須要「下流」。
3、清靜以為天下正(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我們常說「生命在於運動」,多跑多跳多運動,對身體是有好處的,因為「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但在老子看來,最重要的卻是保持清靜。他不但認為「靜勝躁」,「靜為躁君」,更認為「清靜以為天下正」,清靜才足以成為天下的根本。
所謂「戶樞不蠹,流水不腐」,每天轉動的門軸,連蟲子都不願意在裡面安家;每天流動的水,裡面連細菌都生長不出來。種在馬路旁邊的小樹往往難以存活,因為來往車輛擾動太多。唯有清靜,方能畜民,方能止爭,方能養生,方能成為天下的根本。
4、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狹路相逢勇者勝)
我們常說「狹路相逢勇者勝」,只有勇往直前,捨生忘死,方能取得勝利。但老子卻說「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不敢輕易前進,而總像是在主動退讓,不敢主動去進攻,而總像是在被動防守。雙方相抗而避無可避的時候,那麼「哀者勝矣」。
哀者,就像是被逼上了絕路一樣,兵法上講「圍三闕一」,正是不想把對方逼上絕路,變成哀兵。因為勇者,不一定是哀者,但哀者,一定是勇者。所以與其把人鼓舞得心情亢奮激昂去戰鬥,遠不如讓人心情悲憤沉痛上戰場。之所以悲憤沉痛,是因為心中有「慈」,有自己想要守衛保護不被侵害的東西。「慈,故能勇」,「以戰則勝,以守則固」。
5、不敢為天下先(敢為天下先)老子說「不敢為天下先」,原意是指不敢站在天下人的前面號令天下,不敢用個人的主觀意願去替代天下人的想法,不敢因為自己一個人的利益而去損害天下人的利益。不過我們現在所認知的「敢為天下先」,卻是指敢於嘗試,敢於挑戰,敢於出頭。意義雖已發生改變,但這種行為仍然是道家所忌諱的。
對於一件完全不知道會有什麼後果的事情,無所畏懼而挺身犯險,這就是「敢」,就像我們只說你敢不敢跳樓,而不說你敢不敢走路一樣。敢,是要用生命作代價的。「不敢」,是不賭,是面對未知情況下的小心謹慎,是不輕易以身犯險。所以「勇於敢則殺,勇 於不敢則活」。
6、朴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人定勝天)
我們常說「人定勝天」,意思是人力定能戰勝上天,改造大自然,讓它按照我們的意願來發展。然而老子卻說道「獨立不改」,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又說「朴雖小,天下莫能臣也」。
天下任何木器,都來源於沒有加工過的木料;任何人,都成長自嬰兒。這本源的木料和嬰兒,就是「朴」,它是萬器之祖,源始於上天,並不臣服於人的意志。就像天真淳樸不能人為培養,而只能保護不丟失;自然而然不能人為創造,而只能保證不破壞;不丟失不破壞,這就是無為。所以面對上天,老子的做法是「無為」,而不是「人定勝天」。
7、天道無親,恆予善人(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我們常說「鍥而不捨,金石可鏤」,意思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會獲得成功。但老子卻說「天道無親,恆予善人」,什麼是善人,就是善於用對的方法去做事的人。如果方法錯了,怕是再如何的鍥而不捨,也終究會遭受失敗。
俗話說「先有付出,才有收穫」,然而付出也是有講究的。大地沉穩厚實,德行寬廣,所以能承載萬物,向它付出,就會有收穫;雨後積水淺薄見底,朝不保夕,就連蚊子都不願意在裡面產卵,因為不可能有收穫。大道深不可測,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是生養天下萬物的母親,所以向它付出必有收穫;而如果向淺見薄知之說,朝生暮死之輩,身死骨枯之人付出,皓首窮經也只能是一場空。
8、不出戶,知天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已經是我們的一個共識了,但老子推崇的卻是「不出戶,知天下」。「不出戶,知天下」——不要脫離自己的根本,走出自己賴以生存的門戶,而去向外追求那些複雜的經驗見識,恪守住天下萬物的本源即能知曉天下;「不窺牖,見天道」——不要被外物複雜的聲色變化迷惑而去追逐表象,把握住天下萬物的內在規律方能明知天道。
而一些經驗豐富,經歷廣博的闖蕩江湖之輩,不過是多了一些經驗之談,添了幾分口舌之便罷了,算不得真正有智慧。所以老子說:「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其出彌遠,其知彌少」,因為他們的初始方向就錯了。
9、曲則全(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寧為玉碎,品質何其高潔!但莊子對此卻有不同看法:伯夷、叔齊辭讓了孤竹國的君位,卻餓死在首陽山,屍體都未能埋葬。鮑焦著意清高非議世事,竟抱著樹木而死去。申徒狄多次進諫不被採納,背著石塊投河而死,屍體被魚鱉吃掉。介子推被晉文公背棄了,抱著樹木焚燒而死。尾生跟一女子在橋下約會,女子沒有如期赴約,抱著橋柱子而淹死。這以上的六個人,跟肢解了的狗、沉入河中的豬以及拿著瓢到處乞討的乞丐相比沒有什麼不同,都是重視名節輕生赴死,不顧念身體和壽命的人。
老子說「曲則全」,只有懂得向「曲」中求,才能保全自身,同時順利解決問題,而不是張口就「寧為玉碎」,這樣是對自己生命的不負責任。老子並不推崇不知變通的正面對抗,而是主張避開障礙,另尋途徑,也就是「曲」。這樣哪怕看似繞了遠路,也比直奔目標要更快達到目的。
10、報怨以德(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有人問孔子:「以德報怨,怎麼樣?」,孔子覺得不怎麼樣,直言道:「以德報怨,那拿什麼來回報別人的德呢?用懲罰回報惡行,用善行回報善行。」事實上也正是如此,現在誰還能做到以德報怨呢?不以怨報德就已經不錯了。所以以德報怨,也漸漸被人看作是軟弱和犯賤的象徵。
但老子說的「報怨以德」,這個「報」卻並不是回報的意思。「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真正具備德的行為,本身就不是以求回報為目的的。所以這個「報」,是「持」的意思,修持。真正的修持,與對象無關,並不會因為對象的不同而改變自己持守的東西。
所以有道的人行事,對於明道的人,和不明道的人,我都同樣以符合於道(「善」)的行為去對待他們。這樣才能把道施行於天下,讓天下人都得到「道」。同樣,對於誠信的人,我以誠信待之;對於不誠信的人,我仍然待之以誠信,這樣才可以讓天下人都得到「信」。「報怨以德」,對於心懷怨恨的人,和心地良善的人,我都同樣待之以德,這樣才可以讓天下人都得到「德」。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交流探討歡迎關注公眾號「道家大師兄」,歡迎互動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