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小提琴的正確打開方式——寫給正準備開始小提琴之旅的父母們

新學期開始了,國內各大城市的中小學,尤其小學校門口想必又是擠滿了各類藝術培訓機構,課外輔導班,招生大戰已經拉開帷幕。

目前中等收入以上的城市家庭基本都會給孩子選擇一兩件樂器進行藝術熏陶,Yvonne老師3年前在北京時曾經教過幾個中關村附近牛校的小學生,問他們班裡有幾個同學學習樂器時,回答是全部!!!北大附小一個二年級的小朋友告訴我,他們班四十多個同學,二十多個學鋼琴,十幾個學習小提琴,還有剩下的學習古箏,琵琶,長笛等樂器。

藝術教育在國內已經從曾經的學院派精英教育走向了普羅大眾,成為一種孩小提琴子成長道路上必須的一道課外加餐。

那麼在孩子開始小提琴學習之旅時,家長需要了解什麼呢。

學習小提琴能夠開發智力嗎

通過學習小提琴開發智力,其實準確的說是鍛煉左右腦的協調,以及肢體的支配與協調。小提琴和鋼琴一樣都講究「童子功」,也就是需要從小訓練。在演奏時將眼,腦,手臂,手指等身體部位協調統一起來,手指的協調獨立性會得到極大的訓練。

現在孩子幼教提倡大運動與手指精細運動協調訓練,而小提琴,鋼琴這一類樂器的學習,將是對於孩子手部精細動作的更進一步開發,進而進行左右腦的開發與訓練。

拉琴時眼睛看譜,將音符在大腦中進行轉化,提高孩子的關注能力。

左手指接收大腦信號,調動正確的手指按在正確位置,右手臂處理分弓連弓等弓法信息,左右手運動方式不同,需要大腦分開處理與分配,鍛煉肢體協調能力。

需不需要準備考級

國內孩子的成長環境已經充滿了競爭性,在北京小升初時家長需要為孩子準備簡歷,沒有哪個家長會將孩子的興趣愛好留作空白。更何況越來越多的學校成立學生弦樂團,合唱團,民樂團等,也有一部分學校將特長生作為選拔錄取手段。相比於鋼琴,小提琴無疑有更多的機會優勢,看一看交響樂隊裡弦樂部的人數就知道了。

那麼考級和比賽就必須提上日程,Yvonne老師多年從教生涯中,接觸過不少家長初學時十分放鬆,問及學琴目標時只說培養興趣,甚至明說不讓孩子考級,不給孩子壓力。實際上教學過程中會發現,這一部分毫無壓力狀態下學琴的孩子往往進步緩慢,家長關注度很低,鮮少陪課。或者只是抱著手機做一旁,對於孩子學習內容並不關注,回課時孩子練習過少,甚至家長會幫助孩子說情,比如這周生病,或者有考試等,缺課也會比較多。不夠重視的結果自然是學習效果不好,學習一兩年後與同齡人的距離逐漸拉大。

因此,現在接受的學生我都會儘力勸說家長和孩子參加考級,不僅僅是為了必要時填寫簡歷,更是為了在一種適當的壓力下學習,這樣還能不荒廢時光,學有所成。

什麼樣的孩子適合學習小提琴

在試課時家長有時會問,我的孩子有沒有這方面的天賦?適不適合學習小提琴?

對於天賦問題,我認為與其說孩子展現出音樂天賦,不如說是家庭音樂氛圍的熏陶。莫扎特,貝多芬,郎朗都是成長在音樂世家。家庭音樂環境在熏陶下,這些音樂神童往往在5歲以前就會表現出濃厚的音樂興趣,能夠準確的唱出音符,對旋律非常敏感,聽幾遍就能記住等。我的女兒現在只有2歲,在她還沒有出生時就隨媽媽教學一併進行音樂熏陶,現在她能夠唱出《鈴木小提琴第一冊》中的一半曲譜,而是這些都不是我特意教的,而是在我教學時她旁聽學會的,我稍加陪唱兩遍就已經能夠唱的有板有眼。

對於我們普通家庭成長的孩子,如果在學習小提琴之前沒有相應的音樂啟蒙,那麼老師很難在短時間判斷出孩子是不是有音樂天賦。老師可以判斷出的是孩子在先天的音感,節奏感上是有一定差異的,但是經過一些基本訓練以後,這些差異會得到彌補,孩子的天賦也會更多的伴隨學習過程深入而被發掘出來。

因此,與其糾結孩子的天賦問題,不如關注孩子的學習態度,只要學習態度端正,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孩子就流暢的拉出曲子,享受到音樂的快樂。即使不是音樂神童,不能走上專業道理,有音樂相伴的人生也一定有聲有色的多。

作者Yvonne: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學碩士,本科就讀山東師範大學音樂教育專業,理論與實踐並重。目前客居海外知名高校,擔任藝術顧問。小提琴教學十一載,廣泛接觸大量琴童和家長,歡迎探討一切關於小提琴以及音樂學習的問題。

本文為原創,歡迎轉發。轉載請在知乎上跟我聯繫。


推薦閱讀:

有沒有老師可以傳授一下如何看五線譜呢?求教各位,
完全無基礎的學小提琴(連譜都不識…)可能嗎?有什麼可以推薦的教材?
小提琴和鋼琴選哪個好…?
小提琴揉弦的問題?
如何評價維塔利的G小調恰空?

TAG:小提琴 | 音乐教育 | 家长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