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了100場知乎live後,這是我對小透明如何做一場高質量知乎live的建議
知識付費這個風口想必不用多說,很多人都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了。如果你有學習某種技能或知識的潛在需求,但直到現在還沒訂閱過任何付費平台的專欄或者加入了某個付費社群的話,那意味著可能你要跟上時代的步伐來補補課,親身體驗知識付費帶來的巨大潮流影響了。
這些知識付費類平台如果按照內容提供者的門檻來分類,基本可以分兩類:
一類是以平台邀請為主,不開放公眾申請。典型的有得到、蜻蜓FM、豆瓣時間等;
另一類則是向公眾開放,有一定的申請條件。典型的有知乎live、小密圈(現更名知識星球)等。
後一種的知識付費產品讓原本是「小透明」的普通人也有機會憑著一項或幾項專長收穫粉絲,獲得成就感,打造個人品牌。除此之外,還可以得到相應的物質回報。
而在這些面向大眾開放的知識付費平台里,知乎live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據公開數據表明,從2016年5月知乎live上線開始截止到今年5月,知乎live一共舉辦了超過3700場不同主題的live,平均每位主講人語音時長達到65分鐘,有310萬人次的用戶購買了live,其中有超過120萬人買了不止一次。
而知乎live背後最大的流量來源自然是知乎,截止到今年3月,知乎的站內月訪問量已經超過百億,每月訪問一次的用戶數則達到了3億。和前面知乎live的數據相比,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這說明還有巨大的潛在流量還沒有轉化成live的用戶。這個時候,如果通過知乎live和潛在粉絲分享你的知識和專長會是一個不錯的機會,同樣也是建立個人品牌的一個比較好的開端。
身為一個想紅還沒紅,還在努力挖掘個人才華的路人甲來說,我抱著學習的態度,想試著挖掘知乎live上那些非大V們是如何舉辦一場質量較高的知乎live的。
不選擇大V的原因主要是他們往往不具備客觀參考性,大V本身依靠專業領域內的名氣已自帶流量,並且更容易得到已有的宣傳資源和粉絲資源,對普通人的參考意義不是很大。
所以這次我主要的研究會集中在那些還不是大V的小透明的知乎 live,挑選每場參與人數400+和口碑評價4.5分以上(註:數據隨時間可能會有波動及變化)的知乎live,這樣的live到底有什麼特點呢?從選題、文案、live內容和形式上有什麼可以借鑒的嗎?如果我們普通人想去做一場高質量的知乎 live,應該如何做呢?
一、選題的類型
知乎live的受眾基於知乎產品本身,大多為一、二線城市18-35歲的年輕人。我花一周的時間,付費參與了10場符合上述高質量標準的知乎live,分別分布在教育、互聯網、藝術、設計、職業、生活方式等行業,平均價格集中在9.99 - 19.9元,主講人有的是學生,有的是職業白領,有的是某行業的專業人員等。除此之外,我還瀏覽了上百場知乎live的主題和介紹,來試圖總結他們的選題,發現它們基本集中在技能專業類、個人成長類和教育應試等三大類別。
1. 技能專業類
此大類下的主題多數集中在職場硬技能或其它生活技能,典型的有:
- 《PPT版面設計如此簡單》蔡振原,參與人數 1369,評分:4.8
- 《照片變現:圖庫攝影入門》Timothy Wang,參與人數1104,評分:4.5
- 《如何成為一名財務分析師?》何嘉文,參與人數 1320 ,評分:4.8
2. 個人成長類
個人成長類的話題集中在職場中的軟技能(相對上述的硬技能來說)及生活知識類,典型如下:
- 《學會這五招,讓你的職場溝通勝人一籌》 張皓翔,參與人數 2902,評分:4.8
- 《學習過程中的精力管理》羅文益,參與人數7971,評分:4.5
- 《愛情里的信任與背叛:出軌》冼藝哲Casper,參與人數855,評分:4.6
3. 教育應試類
教育應試類一般集中在學校(高中、大學、研究生)學科類的應試技巧或者考試心得。可能是趕上了高考及考研的時間熱點,最近兩個月應試類的知乎live一直在熱門上高居不下。
圖為8月23日筆者截取的30天熱門知乎live
這種類別的主題典型如下:
- 《四個月衝刺考研英語80分》大郎神,參與人數820,評分:5.0
- 《復旦學長教你如何準備考研》趙增輝,參與人數1468,評分:4.8
- 《考研英語92分備考經驗分享》Amon,參與人數940,評分:4.6
這三類幾乎包含了知乎live中90%的種類和內容。當然,如果你擅長的領域不在這些大類裡面也沒有關係,一個垂直領域的藍海同樣也可以做出一個有質量的知乎live。
在分析知乎live具體的一些要點之前,我們首先來看看,從普通用戶發現一個知乎live到付費購買直到結束,到底要經過什麼流程呢?
當用戶瀏覽知乎live時,TA所能看到的信息為live主題、live主姓名、參考評分、參與人數、分類和頭像。其中,如果live主之前舉辦過知乎live,那麼會展示基於之前歷史的參考評分,如果live主是第一次舉辦,那麼此選項不會出現。其中可以看到,標黑最大最顯眼的標題無疑是用戶瀏覽知乎live列表中最主要的接收信息。
二、標題的套路
一個好的標題就像一個產品的包裝,如何讓用戶在瀏覽的眾多live中第一眼看到你,或者讓TA在同類主題中可以第一眼點擊你的live呢?我試圖總結了以下規律。
1. 有具體的數據
有數字的標題一般更容易給用戶一個清晰的概念,比如在什麼時間內可以達成一個目標或學會某種技能,或者我們做了這件事就會提高多少成功率等等。常見的有如下例子:
- 130 天備考人大法律碩士
- 超女英國賽區評委:一小時教你成為麥霸
- 怎樣升職加薪會提高 80% 勝算
這些live主的職業分別為學生,歌劇演員及公司高管,平均live參加人數在700+到1100+,評分在4.6-4.7。
2. 標題有前後對比落差
這類的標題通常比較有共情作用,多數集中在普通人逆襲的經歷或者很難的事情用某種方法就可以達成,給用戶一種「我們也可以的!」的感覺。常見的有:
- 《非211考研逆襲?恩,可以》739人參與,4.9分
- 《二本差生到高分錄取復旦碩士》1853人參與,4.7分
- 《雙非本到復旦金融的考研歷程》614人參與,4.6分
這種類型的標題較常用在應試類的主題,客觀來說,應試類的主題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並加以實踐,是可以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出效果的。如果要用反差較大前後對比的標題,還是要注意,要和實際情況相符。舉一個反面例子:
知乎live上有一場live名為「專科生如何考研進211」的live,live主的標題是非常打動人的,實際數據有1000+的報名參與人數。但最後的評價只有4.1分,用戶反饋中絕大多數的意見集中在live的內容質量沒有達到預期。
這也說明了,一個對比落差較大的標題往往會給用戶一個比較高的預期,所謂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一旦有了高預期,內容即使是中上,也會被用戶的高預期判定為剛及格甚至不及格。所以,這種標題雖好,但還是要注意和實際內容之間的差距,以免引起砸口碑的情況出現。
3. 提問式標題
這類標題通常是把在用戶心中可能會產生疑問的地方通過提問式的語句表達了出來,並製造一種場景,你看,是不是你也很想知道這個答案?常見的有:
- 《如何科學度過懷孕前三個月?》1298人參與,評分4.7
- 《你和你的伴侶真的在溝通嗎?》2320人參與,評分4.6
- 《如何用經濟學思維談戀愛?》1588人參與,評分4.5
問句的標題可以很好的限定live主題,但是要注意的是,盡量把問題具體化,不要取大而空的問號標題。
例如上述的一個live:《如何用經濟學思維談戀愛?》, 如果我們把標題改為:《如何談戀愛?》,大家會不會覺得此類live就比較難把控了呢?範圍越大的標題,內容也會講的越寬泛,談戀愛本來這件事就是因人而異,很容易會被人詬病提供不了對自己有用的方法。相反,如果像上述live主一樣,我們把這個範圍縮小了,我用經濟學思維來談戀愛,用戶看到此標題的預期就會有所限定,對於live主的內容也更加有針對性。依次類推,我們還可以有諸如《如何利用心理學理論談戀愛?》、《藝術家的戀愛是什麼樣子的?》等標題。
三、文案的介紹
如果說一個好標題是吸引用戶瀏覽點擊的第一步,那麼在用戶決定是否下單購買前,知乎live的內容簡介無疑會起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介紹文案上通常會包含以下幾個信息:
- live主的介紹。為什麼你可以講這這個話題?通常會展現自己的專業水平證明或者自己的親身經歷。
- live的內容。會講些什麼?通常會要求寫live的主題以及大綱。
我們來看看下圖的兩個例子, 他們是同樣來自藝術領域的live主。
- 圖一主題為:時尚界與藝術圈的一點事兒;
- 圖二主題為:現代主義與現代藝術。
圖一:《時尚界與藝術圈的一點事兒》
圖二:《現代主義與現代藝術》
大家對比下這兩場的live介紹,其實簡介的結構大體上是差不多的。基本分為:
第一段: 我是誰,經歷是什麼?
第二段: 本次live主題是什麼?第三段:本次live的內容大綱是什麼?第四段:誰適合聽這場live,為什麼要聽?
但在表達和易讀性上來看,哪個更容易看懂呢?或者從介紹來說,哪個更有說服力呢?我認為,第二個例子明顯優於第一個。主要體現在:
1、live主自我介紹內,圖二的live主不僅介紹了教育背景,還介紹了一些做過的項目,或者經歷過的相關經驗(大學教藝術,經營獨立雜誌,在知名藝術公司實習和交流,參加過多個藝術展等),理論+實踐性的介紹更加讓人信服。而圖一的live主雖然介紹了教育經歷,但是作為藝術經紀人其實會有更多的實踐經驗,如果把一些出彩的實踐也羅列一下,尤其是藝術和時尚方面相結合的項目是不是更加符合主題,更加令人信服呢?
2、在「本次live主要內容:里,圖二的live介紹里寫了5個點的大綱來介紹內容,一目了然。而圖一則把live內容採用一整段話來概述,大眾讀起來就比較費力。
四、內容及形式
如果你覺得live直播就是簡單的群組語音輸出,那就錯了。知乎live的直播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小型的演講過程,可以迅速聚起第一批核心粉絲。
那到底一些高評價的live都有些什麼特點呢?我在參與的近10場知乎live中,總結了一些特點。
1. 開播前給用戶一個合理的期待值
在心理學上,我們有個詞叫做「錨定」,用大白話來說,錨定就相當於一個參考起點。在事物發生前,給用戶一個比較合理的期待值,往往最後可以得到比較正面的評價和反饋。
例如,在開播前,live主可以提前進入live群制定一些群規則,下圖是我參加的一場名為《演示的竅門》live的截圖,群主在直播前,就發了群消息告知用戶幾個信息點。
- 讓用戶提前了解live的規則: 開始之前,不要聊天, 防止大家刷屏看不到起始內容。
- live的形式和時長:圖片+語音+文字的形式,總時長為99分鐘。
- live服務:發言過後會集中答疑時間,並且live結束後還可以私聊知乎解答問題等。
這樣的「群規」或者「消息」實質上是一個小的群儀式,明確各位在live群內的角色和職責,建立live主的「權威感」,並且在開播期間有一個較好的秩序。
2. 多樣的直播形式
不同於面對面的交流或者公眾演講,知乎live的交流途徑靠主要靠語音解說。但由於缺少面部表情和身體語言,除了基本的吐字清晰,節奏適中,保持聽覺上的舒適感之外,配合語音解說的圖片和文字就顯得格外重要。
在我所參與的近10場評分較高的知乎live里,無一例外live主都採取了這種語音為主,圖片和文字為輔的直播方式。
在知乎live《雅思閱讀9分備考指南》里,live主利用ppt展示內容框架,用戶即可一邊看著PPT上的要點,一邊聽live主對於每個知識點的仔細講解。
也有一些需要大量案例或者圖片展示的live:
3. 高質量的PPT,腦圖等
有了多樣的直播形式,展示的資料同樣需要認真對待。例如上述舉的《演示的竅門》里,如果live主展示給大家的PPT質量都很差的話,如何讓用戶信服他可以來講《演示的竅門》呢?
另外,即使那些不需要ppt展示或圖片展示的live主題,例如另一場知乎live《如何像遊戲一樣設計你生活樂趣》里,live主就準備了很多類似下圖的腦圖和邏輯圖,幫助用戶來了解他想闡述觀點的思維邏輯,而且可以很方便存儲到手機上以便日後查閱。
4. 理論+案例
受歡迎的知乎live除了會講到思維方式和框架理論之外,還會有一些實際的例子做結合。甚至有些live主會從一個實際案例作為開始來延展理論,例如在《電影編劇基礎》這場live里,live主把電影《黑天鵝》作為貫穿編劇課的基礎和路線,從鏡頭畫面延伸齣電影語言,電影劇本和劇本規範等要素串聯起來,因為是基礎編劇課程,所以即使如我這樣的小白,聽起來也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5. 附加服務
live的結束不意味著你的工作就結束了,如果live結束之後還能產生一些附加服務,就會迅速提升核心粉絲的留存率,或許會轉化成你下個live的付費用戶,或許可以引流去你的其他社群做後續維護。
下圖的例子是一個名為《如何三年掌握英日西三門語言》的知乎live,結束後,live主建立了微信群讓部分有疑問的小夥伴繼續加群交流,鼓勵用戶如果寫好評的話可以換取live主的一篇語言學習整理筆記。值得注意的是,該live主在5月4日結束直播後,分別在5月4日,5月21日,5月28日,6月8日,7月18日,8月15日分別更新了自己的群二維碼。這是為什麼呢?
一方面很多小夥伴可能在直播當天無法及時收聽或交流,或者有當時未購買的小夥伴後期購買進入,如果仍舊想互動,那麼就可以進去這個群繼續答疑。另一方面,微信二維碼也有時間期限和人數的限制,所以live主不停地進行更新。可以看到,live主很注意這方面的維護,一旦發現有新的用戶進入及人數上限之後,馬上會更新二維碼。
大家注意,到了8月15日,該live主的二維碼已經是群5了,以掃碼群每群100人限制為例,截止目前這場知乎live至少為該live主引流了400-500的核心粉絲,相對2099的參與人數,引流超過25%。
五、其它因素
當然,知乎live除了內容本身之外,還有其它影響因素,我們一一來看下。
1. 價格
排除特定領域和知識大V,一般來說,初期知乎live的價格通常在9.99元- 39.9元之間不等,下圖是我在列表中隨手翻閱的live,大家感受下價格。
其實可以看到,大多的live還是集中在9.99元。其實,打造個人品牌的第一步是建立口碑,價格不宜過高,除非你講的內容非常吸引人或者有可稀缺性,又有比較好的傳播途徑。
2. 開播時間
live開播時間和live主題會有一定關聯,但大多集中在非周末時間的晚上20:00以後。下圖是我在熱門知乎live里按順序依次點擊的live,可以看到10場live里只有2場時間是在周末的。
尤其是知識類、技能類、個人成長類的話題,一般會避開周末的時間(可能考慮到大家周末都要出去浪?),在下班後的時間來「學習」也符合知乎多數主題的調性。
雖然知乎live支持回放功能,但選一個能在現場聚集大多小夥伴來聽課的時間,互動氣氛也會更好。
3. 平時多回答,多集贊
知乎live主的另一個背書來自本身的知乎賬號,用戶點擊即可看到live主過去的回答,被贊同的歷史。建議在開設第一場的知乎live之前,可以多去回答一些相關領域內的知乎問答,多讓知乎網友認識你,為你做信任背書。
六、總結
以上是我在瀏覽了近100場知乎live,和親身體驗了近10場知乎live後的一些小分析和小感想,希望對你有用。
這些「套路」是基於你有一個比較好的專業領域特長的基礎上,幫助用戶能夠更好去認知你的手段。切記,如果只是把知乎live當成一個簡單的吸粉途徑,而不是好好準備你的內容的話,那麼再好的套路也會失效。
翻看那些優質live的用戶評價,出現最多的還是有乾貨,態度,細心,條理清楚等字眼。一個好live的背後,往往需要live主花超過live時間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時間去準備。
上圖為在四種不同知乎live主題的用戶評價
想起互聯網大V張亮前不久在他的公眾號里提到他去錄得到APP課程的過程,收穫最大的感悟就是:細節,細節,還是細節。 尤其對於內容產品來說,細節往往成為你的內容比別人優質,被用戶喜歡的理由。同樣的,在知乎live上,細節體現在,你的一個標題,一個介紹,你的準備文稿,一個附加服務,甚至一個你的回復修辭等等。
那麼通過剛剛對一些較高質量知乎live的分析,按照用戶從瀏覽到付費到體驗到反饋的過程,我們再簡單總結下,作為一個普通人,如何從知乎live本身出發做一個live,其關鍵點有:
1. live的主題
主題可以結合自己的專長挑選比較熱門的大類,主要集中在技能、個人成長、應試教育類。可以嘗試結合時下熱點話題來選知乎live主題,典型的如上文介紹的考研系列。
2. live標題
標題比較受歡迎的3種形式:有數據;標題中有巨大狀態反差;提問式標題。
標題也需要注意和本身live直播內容的契合度,以免因為內容和主題不符得到負面的評價。
3. live主講人和live內容介紹
主講人的介紹盡量突出個人,講這個live主題的優勢,包括個人背景及實踐經驗。live的內容介紹保持邏輯清晰,用提綱的方式來表達。
4.live形式
live直播形式主要是音頻為主,圖片和文字為輔。保持聲音的清晰度可以做提前練習,對於可以輔助解說的圖片,腦圖,PPT,文字等都可以提前準備。
開播前給用戶一個合理的期待值,建立必要的儀式感,例如定群規,介紹流程等等。
live內容建議理論加案例,把live直播想像成一個小型演講,你喜歡聽什麼樣的演講,你的用戶也會喜歡聽什麼樣的演講。
5.附加服務
在live結束後和用戶積極互動,答疑解惑。也可以利用一些附加服務,例如額外的其他資料,微信群做後續服務,引導大家做好評。答疑也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聚起第一批核心粉絲作為後續知乎live的二次購買用戶。
6.價格,時間,知乎賬戶背書
前期可開設一個較低的live價格,根據具體主題確定開播時間,在live前可以維護你的知乎賬戶,積攢的回答和點贊的數量等。
當然這裡需要小小的提醒下,上述這些總結的點僅僅從個人的角度來做的一些分析,不是說做了所有這些,你的知乎live就一定會火,或者迅速給你建立個人品牌。除了知乎live本身的質量,還需要考慮到例如平台流量,營銷宣傳,多個渠道導流等其他因素。
恩,說了這麼多,說不定不久的將來我也自己去開個知乎live哦,親自實踐下這些小套路~哈哈~
本文作者倪憶菁,三節課(sanjieke01)3.3計劃第二期學員。前新媒體從業者,現入坑遊戲行業,任木七七遊戲工作室全球用戶運營。
推薦閱讀:
※008—產品經理養成記(1)
※為什麼不取消實物手機卡?
※有什麼產品讓你覺得欠它一個正版?
※互聯網產品為什麼要做平台化?
※互聯網行業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