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能相信努力奮鬥的意義

2014年7月24日,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自此長達幾十年的戶籍制度開始艱難的破冰之旅,中國人逐漸開始不分農業戶口和城鎮戶口了,以後的中國人,將不會出現身份證上是居民戶口,拿出來的戶口簿卻豁然是農民二字的情況了。這奇怪的分裂終將被拋棄在歷史的河流里。

我將這件事情告訴父親,父親並沒有什麼反應,我覺得失望,這本來和他切身利益相關的東西,他竟然看也不看,他也許不知道這意味著以後他看病、養老、失業等各種賠付標準都有了極大的提升。可是正在我憧憬著美好未來的時候,一盆冷水披頭澆了下來。城鄉區別是沒有了,但是社會階層間卻拉出了一條更寬廣的鴻溝,那就是富人與窮人的分界線,這條鴻溝比城鄉二元制更難以跨越。

我猛然明白努力奮鬥已經失去意義,對於底層的我們來說,這一生只有努力工作而沒有努力奮鬥了。

這是事實,也是悲哀。

我出生在西南的一個小鄉鎮,偏僻而落後,我小時候甚至有飢餓的記憶,而那時已經改革開放十多年了,改革開放的春風吹了二十多年才吹到我們那裡,那就是務工潮的到來,當大部分人離開故土,去往異鄉後人們才算徹底告別了飢一頓飽一頓的日子。

而我也有機會念大學,而大我一兩歲的姐姐卻沒有機會,悲慘的是那時候我們那裡的女孩子都缺少念大學的機會。然而這種局面又在快速地變化著,僅僅我考上大學之後一兩年,我們那裡就遍地是大學生了,不論男女,說來人的命運真是奇怪,一兩年的間隔卻深深影響了一生。

那時候父母、師長都告誡我說,努力學習,考上大學就會有美好的未來。那是我深信不疑的道理,「學而優則仕」是一千多年來一直烙印在中國人腦海中的傷疤,我家牌匾上依舊掛著耕讀傳家的牌匾,那是我一個舉人祖先留下來的。

於是夙興夜寐,好好學習,終於過五關斬六將考上了一個本科,在家鄉已是了不起的成就,但是在外面卻是一個拿不出手的東西,環視茫茫人海,自己竟如滄海一粟,飄蓬無依,殊為羞愧。

後來時時在想,如果小時條件好一些,是不是可以念個更好的大學?因為一路走來,就是一路落後,到高考的戰場時,發現自己手裡握的還是中世紀的冷兵器,而對手都拿上了最新式的衝鋒槍了,試問在這場戰爭中如何能夠取勝。這些若是不信去看看新聞就知道了,而在努力程度上,我認為二者是沒有區別的。中國的教育已經成為最大的不公平,假設問題已經沒有意義。

畢業以後,父母都讓我去考公務員,因為在他們的意識里,公家飯碗是最好的,是最穩妥的。可是他們哪裡知道,公務員雖然難考,但是晉陞更難,公務員的晉陞通道已經對無關係的農家子弟死死關上了。前段時間看北大博士在一個縣的調查報告,一個縣有七萬多名公務員,而一年上升的只有絕少的一部分,關係戶佔去後還剩多少給我們?有許多人做了一輩子也沒升成科長就含恨退休了。

於是我打了退堂鼓,誓言此生不碰公務員,一是出於對體制的厭惡,一是出於對世事的無望。那就只能找個企業工作了吧,可是一個月3000塊的工資除了糊口就不能幹任何事了。我有兩個同事,30多歲,依舊拿著3000的工資,我便問他們拿這3000如何度日,如何養家養孩子,他們笑笑不說話,我發覺我這麼問實在太過於殘忍了。事後一想,背脊生寒,如果我30歲後還拿著3000塊那該如何?

或許你會說,30歲還拿3000,不外乎懶和沒能力,但是你想過沒有,在一個工資標準為1400多的內陸城市,一個教育經歷不是很好,一個就業機會少得可憐的城市,3000塊已經是不錯的了。他們如你一樣走出去,去北上廣深,也不能去各種大企業,他們只能拿著這點工資,而且還戰戰兢兢的。

這種情況一出生就註定了,確實有一少部分人跳出了這個規律,但是絕大部分依舊在這條一出生就劃定的路上走著。

這就是出身決定論,都說不以出身論英雄,這是對的,但是又有幾個英雄呢?大部分人不過是平凡人罷了,既然是平凡人,就只能遵從自己的出身。尤其是現在的中國,如果你是農民的兒子,那你就只能是農民,也許運氣好,念了大學,奮鬥大半輩子,讓自己的兒女不再是農民。如果你是城市底層人民的兒子,那你就只能是城市底層,如果你運氣好,你會混成中層,但是再想高一點的層級就別再想了。只有絕少絕少一部分人可以直接坐電梯到達高層,那樣的人幾可忽略不計。

後來父母用他們的積蓄在省城買了房子,由於是內陸二線城市,房價全國最低,父母的積蓄恰好能付全款,想來真是心酸,兩人奮鬥一輩子,竟然只能買個房子。他們要付全款,我堅持不,他們付首付我已然不孝,何以忍心猶如吸血鬼一般吸盡他們的骨血。但首付20萬,抵去他們的二十年,想來真是心酸,但又無可奈何。他們如普天下所有的父母那樣慈愛,我如普天下所有的兒子那樣無能不孝,其罪何以言之?

而我一路不得意,畢業後先回貴陽待了一年,每天渾渾噩噩,做一份毫無希望的工作,終於又去了廈門,在廈門待了半年,依舊無望,便又去了北京,在北京一年半,又回到了貴陽。我想這次回來興許就是我的終點了,我也許還會去別的地方,但是這裡終究是我的終點了,因為我的父母在這裡。這就是我畢業後三年的軌跡。

從上面看,你們興許以為我尚算不容易,我父母也尚算不容易,可是我要坦白的是,我相比我那些朋友,我父母相比他們一起長大的那些人,已經算是很好了。

我父母供養出了一個大學生,並給他買了房子,我從大學畢業,找到了工作,且能養活自己,現在還做了自由職業,出了自己的書,偶爾能為他們分擔一些壓力。從這點上來說,不管是我父母還是我就已經好過於很多和我們一樣出生的人了(我故鄉,還有很多人依舊靠著土地生活)。所以有時候我在這個國度感受到努力的無意義之後,又不得不承認,努力是我們這些人的唯一選擇。我們興許努力一生,能達到的只是別人的下限,但是起碼是在差不多級別了,不努力,或許早就已經被挫骨揚灰了。

這就是目前的現狀,是大部分中國人的現狀,在所有人都叫囂著階層固化,努力無用之際,我們只能屏蔽這些聲音,繼續努力前行,走好腳下唯一的這條路。就像是有人說高考已經不能改變命運,但是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也只能好好去上學,好好做卷子,好好去走高考那座獨木橋,為什麼?就因為是獨木橋。所以我們只能努力,只能在越是努力無用的環境里越加努力,這是我們唯一能做的,不努力我們還能做什麼呢,人總要找點事情做吧。而最後的結果如何,我們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這次我回貴陽後,我終於把我的戶口遷了過來,也把我用了十一年的身份證換了。並且去把好多年前就應該學的駕照去學了,也順便去訂好了車。我按照一個中國男人的節奏去安排了我的一生,接下來的,興許就是結婚生子,年老死亡,可是這些對我來說已經算是很好結局了。因為在很多年很多年以前,我因為愛吃糖卻沒有糖吃而去舔一盒凝結了的糖精時,那個甜而苦澀的滋味讓我絕不可能想到,我有一天也能過著稍微好一些的生活。

我要衷心地表揚一下自己,這些年我尚算努力,我也要表揚一下我的父母,他們更是努力。這些年我們都不容易,所幸一切都稍微好了一些。

這讓我想起我離開北京時,有一個人問我,你離開北京這座城市了,去一個小城市你甘心么?當時我沒有告訴他,我無法選擇甘心不甘心,因為對於我來說,去這個小城市生活,已經是我許多年前的最大夢想了,而北京這種大城市,還是讓我的下一代來吧,我相信,有一天,我的下一代也能去北京,去紐約,甚至我還相信,他們有一天會站在火星上,或者去更遠的宇宙深處。

這是我對我自己的信心,也是對人類的信心。

其實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是我上前年寫的,就是2014年的時候,那時我剛畢業,對一切都灰心,一切都感覺毫無希望,才在一種失望中寫下了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但是沒有寫完,於是就放到了今天。今天我偶然看到,於是就寫下了後半部分。其實當時這篇文章的題目是《我不相信努力奮鬥的意義》,這次續寫的心態和目的,諸位看題目就可以知道了。我想用這篇文章告訴大家,不管別人怎麼說努力無用,你都不要聽,你都要繼續努力。但是我也想告訴大家,努力是有用,但絕不是全能的,努力之後,命運給我們什麼,我們都要笑著接受。

2017/9/4於貴陽


推薦閱讀:

《北京遇見西雅圖》裡面出現的阜外醫院,是植入廣告嗎?
重口味的食客們,都好這口兒臭香臭香的肥腸
在今日頭條工作能拿到28K是什麼水平?
北京城八區並為城六區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麼?
東京以更小的面積,容納了3600萬人口。北京密度與效率有哪些弱點?

TAG:奋斗 | 北京 | 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