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故事】父母的酷蜜月,在1980年代

剛過去的七夕,我跟爸爸媽媽第一次認真聊了聊他們的愛情。從前零碎聽到的片段,小小的缺角和疑惑被一點點補齊。

今天我想來寫一寫他們的故事,和一段對我影響重大的、頗為不可思議的蜜月,發生在1980年代。

--------------------------------- 時光倒流的分割線 ---------------------------------

我的父親母親,是文革後恢復高考的第一批大學生。他們相差五歲,在特殊的年代裡卻成了同班同學。即便如此,很長時間裡他們也沒說上幾句話。

一直到大三去外地實習。我媽媽在當地上學的閨蜜來看她,兩人計劃著去公園玩兒。難得見一次面,不留下點紀念就太遺憾啦!於是媽媽想到了課餘擅長攝影,還特別熱心腸的我爸。

(可見會好好拍照片,可不僅僅是現在的撩妹利器喔~ ( ̄y▽ ̄)~* )

攝於爸媽實習期間

那時大家家裡都窮,我爸只有一台學校的膠片相機,頗有才華的他在同學間小有名氣。果不其然,我爸爽快的答應了;於是作為攝影師,陪兩個姑娘耐心逛了一整天公園。期間我媽的閨蜜悄悄問她,喂,你喜歡什麼樣的男孩呀。我媽愣了一下,還從沒認真想過這個問題!掃過不遠處正在拍風景的我爸,念頭一動:像他那樣的倒是不錯。然後自己都嚇了一跳。

我(上下打量):你真的會拉小提琴嘛~

我爸:會啊會啊!我自學的!

(哎,女生就是容易被這種文藝男青年迷惑 ? ? ?)

這一天結束,兩個人回到學校的暗房裡,倒上藥水讓膠捲一點一點顯影,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天。四目相對,我爸忽然牽起青春年少的我媽媽的手輕輕握了一下。我媽嚇得趕緊甩開,找個借口匆匆逃走了。

尷尬,尷尬… 後來有很長一段時間,兩人都不知如何開口說話。

時間滴答滴答地走,畢業就在眼前。我爸不是本地人,原本的情況是,畢了業他就會服從分配回到家鄉。

媽媽思前想後,會不會那天的行為在對方看來就是拒絕了呢?最終,鼓起勇氣寫了一封信,寄到了我爸的宿舍。裡面是一段簡單邀約他來家裡玩的話,表達心意。

在畢業前最後的短假,我媽媽在家裡等著。抱著多少期待呢?也不敢想,有可能這段緣分就這樣,沒有開始也無所謂結束吧。

一天、兩天… 沒有來。家裡也沒有電話,更不要說其它的即時通訊方式了,完全不知對方什麼情況。那個年代,這樣的未知和不確定,也道是尋常。

到了最後一天,蹬蹬蹬!!我爸愣頭愣腦的竟然真的找了來。從此以後,每個周末都到媽媽家,騎著借來的永久牌自行車帶她滿城去玩。

三年後,兩個人結了婚。

那時候,結婚的彩禮是「三轉一響」 -- 手錶、自行車、洗衣機和黑白電視。誰的小家庭有這幾樣,都神氣得不得了。

而我們家在那之後好多好多年,才終於把這些湊齊了,直到我好幾歲了所有衣服還是媽媽手洗。因為,他們用手頭僅有的存款,換了一段在當時可稱作曠世的 -- 蜜月旅行

感謝教職,他們都有寒暑假。我爸爸從小讀書很多,學校走廊訂在閱覽架上的、文革期間被封鎖的圖書館裡的、朋友那裡借閱的... 我問,在那個如此閉塞、大家都沒有旅行意識周圍也沒人去實踐的年代,你是怎麼會有這個想法、這麼特立獨行的?我爸說,因為在書里看到了更大的世界啊!我從小就有這個念頭,要出去看看。

於是,在大學經歷過一次和哥們兒的長途出遊後,結婚那年就帶著我媽媽,開始了兩個人的環中國旅行。

我問:那你們的爸爸媽媽也不管你們嗎?那時候家裡這麼窮什麼也沒有卻把錢花在旅行上,過去的人~ 接受不了吧?

爸媽:呃~ 他們當時,確實不怎麼管吧。反正年輕人經常也要去上山下鄉、學工學農的。

我媽:你外公外婆心大也不太過問,況且已經出嫁了。好歹嫁給個大學生嘛!工資前兩年還上交給家裡的,後來我們就自己存著了,不用跟他們要錢也就沒啥好反對的。

我又問了:那你自己喜歡玩嗎,爸叫你去你就去啦?

我媽:我那時啥也不知道,雖然窮點也沒覺得家裡缺什麼。就覺得跟著他吧,他想去就一起去咯。

翻到這張照片時我真的驚呆了~ 這確定不是我 ⊙□⊙??

兩個人從我家鄉東南沿海出發,用了整個暑假的時間,走過了遍布全國的20多個城市。經由福建北部我爸爸的老家,北上到浙江溫州、金華、杭州,然後經江蘇蘇州、無錫、南京,進入山東濟南,到達北京。在北京停留了相對長的時間(住在天安門附近的郵電大樓招待所,我爸現在每次來北京經過長安街還要指給我看),去了各大景點;然後再次出發到達山西,經太原進入陝西的西安、夜登了華山;又去了河南洛陽,接著進入湖北武漢,江西的九江和南昌,繞了一個大圈最後回到家。

懸崖峭壁、萬丈深淵的華山

我問:這期間一共花了多少錢呀?那時沒有網路沒有旅行書,路線都是怎麼規劃的,交通住宿遊玩又是怎麼預定的呢?

我爸:總共花了700多塊吧。我們那時一個月才幾十塊的工資,長輩也不可能資助的,相當於我倆大半年的工資不吃不喝攢下來的。我們路上都非常省錢,經常是利用晚上坐車趕路,連卧鋪都不捨得買就坐著,又省時間又省住宿費(還是年輕好啊!)~ 那時連賓館都沒有,全部是招待所按床位賣的(感覺像今天的青旅唉),每個床位每晚5毛錢。偶爾奢侈一下合住一個1.5元的雙人間,利用時間趕緊洗衣服。長途車票大概也就是幾塊 - 至多十幾塊錢,門票基本都在0.5- 2角(這些門票至今還在當年的影集里保留了下來得以給我圍觀到~ 感謝愛攝影的爸爸和賢惠擅整理的媽媽)。

曾經有很短暫的時間,中南海是竟然開!放!參觀!!的!

驚喜不驚喜,意外不意外?

托熟人拿到的票,到現在也很有歷史價值了...

我爸:那時沒有方便的資訊可以查詢,互聯網是10幾年後才逐步出現的事物!基本都是靠平時書里、和報紙雜誌上提及的一個個小片段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心中有了個大概之後,也沒有提前預定的平台,基本都是到那裡現買。好在那時出行的人不多,不會出現票賣光了、爆滿臨時沒地方住的情況。

我(也就是十萬個為什麼本人(*′▽`) ):當時幾乎沒人能這樣出來旅行看世界,你們做到了,會覺得很驕傲嗎?周圍人怎麼看待呢,會很羨慕不?

爸媽:嗯很多東西親自看到,還是很感慨的。比如小時候課本上學過,後來又親自教過的課文里金華的兩個溶洞,真實出現在眼前時會覺得,原來是這樣!真美!周圍沒有人親眼見過溶洞的。還有去南京看六朝古都,去北京看從小被灌輸的天安門,以及故宮、長城、十三陵之類的,非常開眼界。可惜了大唐的東都 - 洛陽,歷史在這裡燒得幾乎什麼都不剩。

又比如去到廬山,看到「黑龍潭」 「白龍潭」瀑布的水量都很小又很矮,一直在找尋詩仙詩里「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感覺,結果按指引走了大半天累得半死也沒找到讓我們滿意的(我插話:那是家鄉山山水水太多了看不上吧~ XD)

我爸:但是周圍人是不太去說的,他們也不知道我們出去玩。要不估計會覺得我們不是瘋子就是傻子吧,這麼去路上撒錢。

那時我爸還是沒有自己的相機,找親戚從單位里借了一個。拍照的膠捲也不便宜,黑白的,要省著用。唯一從一個在醫院工作的熟人那裡拿了一卷彩色的,不是家用是醫用的膠捲,只能在風景特別美、特別有紀念意義的地方拍。

翻過了泛黃的整本影集,看著爸爸媽媽年少時青春燦漫的樣子(可是比我現在還小啊!!!)有一張照片,是兩個人旅行結束回到家鄉,在火車站前的合照。地上放著兩個小手提包和兩個塑料袋,再無他物。我驚呆了,這就是你們出去環遊中國幾十天的全部家當??現在人去個周末農家樂都不止帶這麼點兒吧。這包里能放~ 三件衣服?

爸媽:你以為呢,我們總共就三件衣服。

我:哦。

爸媽當年通信攢下的信件,還一包包整齊地在我家的柜子深處擺著~

又過了幾年,就有了我像小尾巴一樣跟著他們每年到處旅行去啦。這段故事之前有詳細寫下,如果感興趣點擊 這裡 繼續往下看吧!(我還是小時候長得比較美嚶嚶嚶~ )

而長大後,就輪到我帶著爸爸媽媽去到他們之前去不到的地方~ 前陣子我們剛從 東歐多瑙河五國 歸來,十一假期又要去加拿大落基山脈自駕看楓葉啦!(=^▽^=)

在澳洲中部沙漠烏魯魯岩

現在各方面的條件,都和上世紀80年代不可同日而語。即使現在的我去過了更多更遠的地方,也可以讓爸爸媽媽去旅行時不再是年輕時那麼艱苦的條件(當然他們樂在其中可不覺得辛苦);但想起他們當年在沒有任何物質支持和社會引導下、完全靠自己超前的意念獨立完成的「壯舉」,那絕對是120%的敬佩與讚歎。

* 蔡韻Iris,職業旅行者/ 小眾地區與獨特體驗愛好者,以每年7- 10個國度晃悠在這個世界。

「無二之旅」聯合創始人。工作以外 -- 是個散漫的好奇少女啊 *′▽`)

歡迎關注我的知乎專欄。也歡迎來個人公眾號【蔡韻Iris】交個朋友啦 (●?●)??

推薦閱讀:

TAG:父母 | 怀旧 | 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