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家長開始變累了

早上送女兒上幼兒園,和鄰居的家長聊,他說,為什麼現在的學校弄得家長這麼累?做什麼事情都要家長參與,做作業也要家長陪著做,組織什麼活動也要家長參加,難道還嫌家長不夠忙,以為家長都有空嗎?學校不就是要管孩子嗎?比他們小時候上學的時候,家長累多了。

我們聊的教育,大致包含了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的混合狀態。

『現在的學校真的變強勢了……』他得出結論,涼快的天氣未能阻止他額頭上冒出細密的汗珠。

『其實,你把結論弄反了,不是學校強勢了,而是學校弱勢了。』

『哦?此話怎講?』他有些驚異。

嗯,我其實也沒有想得特別清楚,只是剛剛談起這個話頭,所以我略略地想了想,說出了我的思路。

為什麼說學校弱勢了呢?

在之前,也就是我小時候,教育這個東西,不是一個消費品,也不是商品。實際上,我小時候的教育,是一個公共福利。至少從理論上說,教育是政府辦的,家長基本無償地得到教育這個資源,只要你不追求名校,教育是政府送給普通家長的一個『賞賜品』。有好有壞,但是教育是免費的。

當然,這種陳述,是建立在大陸無法形成『納稅人』心態的基礎上的。實質上,教育支出是納稅人的錢,只不過中國的家長感受不到。

在這種情況下,學校是強勢的。因為家長免費得到了這個東西,就沒有理由對學校做出更多的要求,原因很簡單,你沒有付錢。這和一個消費者免費拿到商家的禮品一樣,即使你不滿意,你也沒有理由進行指責。

所以,在我小時候,學校就是給家長一個感覺,我可以當甩手掌柜。因為我是白拿的,好不好其實都能接受。

現在不同了,教育變得產業化了,至少在金錢這個方面,家長開始對教育進行投資,付出了大量的金錢和精力。教育,變成了一種商品,甚至可以這麼說,現在不是『教育消費』,而是『消費教育』。

當然這不是我原創觀點,是我尊敬的吳伯凡老師說的。

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其實等同於消費者,對教育這個東西,即擁有了指手畫腳的權力,並且理直氣壯。現在的情況很明顯,家長是可以衝到學校那裡指天罵地的,指責我的孩子沒教好,是你們的責任。校方也不敢得罪。而在我小時候,這不可能,你孩子沒教好,是你孩子笨,你孩子走人!我們學校不缺你這一份。

歸根到底,是因為地位和身份變化了。之前家長不是消費者,現在是消費者了,甚至可以說是上帝了。

那麼,校方如何應對這種不利的局面呢?很簡單,風險轉移/共擔。

讓家長不斷地參與教育中,比如寫作業要家長參與,社會活動要家長參與,本質上就是要將『教育失敗』的風險,部分地轉移到家長中。既然你全程參與了教育活動,那麼孩子的教育問題,你家長就要負擔部分風險了。很明顯啊,我規定你必須陪孩子寫作業,你孩子學習上不去,那除了我沒教好之外,是不是你家長也沒盡職盡責呢?

很顯然,家長不可能盡職盡責,房價這麼高,我不奔命賺錢,我哪有功夫陪孩子?

這樣,學校就成功地規避了家長指責學校教育失敗的風險,使得家長在教育這個消費活動中的超然地位有所降低,校方獲得部分的保護自己的益處。

這就是學校不但讓你感覺累,一個勁的要家長全程參與孩子教育的核心原因。

家長最終被不斷綁架,最終要和自己的商家捆綁在一起,不分彼此。

但是,如果你要問,所謂親子,家長要不要參與教育,要不要和孩子多陪伴,這當然是必要的。不過,咱中國做事情,老祖宗的中庸之道,從來都是最高標準。偏偏在這個問題上,實際上家長根本做不到。

你說要親子,要家長多陪孩子,那麼我問一句,為什麼絕大部分,甚至幾乎是全部家庭,都是父母都要工作,要四老帶孩子呢?人均不到幾千美元的收入,社會福利不完善的情況下,還要父母像西方人那樣融入童話般的親子教育,豈不痴人說夢?明明做不到事情。

說完這個邏輯,他似乎明白了一點了,但是好像並不是特別的認同,但不否認我說出了部分的真相。

有這樣的承認,就足夠了。


推薦閱讀:

雪梨醬の2017年末總結
比起抑鬱症,你的無禮更無藥可救
極端的動物保護組織有多荒謬?他們衝進肉鋪只為解救一群老母雞
如何看待冰花男孩。?

TAG: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