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兒童性侵害案的反思(一)
在《南京南站猥褻女童案》爆發之後,我看到有人這樣評價:
「說不定這就是人家的相處模式呢?小女孩也沒反抗,說不定她覺得很正常,現在一拆穿,她以後怎麼面對自己和家人?」(現在不拆穿,給機會讓性騷擾發展為性侵害,那讓她怎麼面對自己和家人?)
「那個男孩說不定只是從小和妹妹玩鬧慣了,父母都沒說什麼,外人有什麼資格評價?」(那是成年人,不是男孩,而且保護孩子是人類的本能,憑什麼外人就不應當評價?)
「他唯一的錯就是不該在公開場合這麼做……」(意思是說在私下裡就可以這樣做?)
在我看來,講這種話的人,不是蠢到了極致,就很有可能自己就是戀童癖患者,當然我不能百分百肯定地說你一定是,但可能性極大,理由有以下三個:
第一、這其實是明顯在替兒童性侵害辯白,如果你是清白者,你更有可能會具備清白者的暴力,對這種行為採取攻擊態度,而不會替他辯白,這種辯白其實更象是自我欺騙,哄自己開心,假裝自己沒有那麼罪惡,假裝自己不會給親人,給孩子帶來傷害,而什麼人會這樣做呢?就是真正犯了錯的人,犯了罪的人,才會在這樣的攻擊下辯白,所以講這種話的人,極大的可能性是戀童癖患者,當然不能說百分百,只能說有極大的可能性;
第二、一般來講,女人不太可能講這種話,因為女人很清楚自己在遇到性騷擾以後是什麼樣的心態,尤其在中國,這個比例其實是非常高的,甚至於家庭內性騷擾的比例都是非常高的,我的個案有很多人在童年的時候受到性騷擾,比例之高令我自己都不願意相信,大多數的女人們應當很清楚自己有多麼痛苦,多麼無助,而且人類有體會別人痛苦的能力,所以一般來講不會講這樣的話,女人如果講這種話,很有可能就是小女孩的母親那類角色——習慣於自我欺騙了;
第三、在這樣網路輿論極為憤怒的情況下,很多人列舉了法律條款的情況下,還敢講這種話,那智商和情商如果不是低到令人髮指的程度,應該不會拿這樣的態度來表示自己很有「個性」,當然也有可能是完美主義者,完美主義者為了表示自己思考問題非常全面,異於常人,而經常會表現為思維混亂,是非不分。
第四、大媽這一類人,因為經歷了「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又到老年,又受傳統的對性的觀念的影響,很多人的精神、心理與常人相異,說什麼都不足為奇。但是看語氣,不似「大媽」級別人物慣有的強硬,所以還是不應該冤枉大媽。
但是有可能大爺哦,因為「大爺」也有可能是戀童癖患者。
對,你沒看錯,大爺也有戀童癖,六、七十歲的老大爺強姦女童的案例不是沒有發生過,新聞也報導過,正因為他們有慈祥的面容,所以更容易接近小孩子,更容易性騷擾小朋友。所以我會告訴小朋友,離「大爺」都遠點,看似慈祥的人干出什麼事來,能嚇你半死。
我的個案,這輩子唯一遇到的一次性騷擾,就是一個老爺爺給她講的極為噁心的性故事,所以當她的兩歲左右的女兒摳摸自己的生殖器的時候,她立刻認為是孩子的爺爺教的,這讓孩子的爺爺無比羞憤,無論怎麼解釋,怎麼核對,全都沒用,她無比堅定地認為就是爺爺乾的,並因此因此陷入強迫性思維,看了十幾位心理諮詢師,最後才到我這裡。
所以你說一個孩子在童年期遭遇性騷擾,她長大以後會忘記?這是多麼白痴級的想法。你說她不會痛苦?這是多麼強大的自我欺騙!這個個案,只是聽了一個性故事,她就記了一輩子,而且用她的話說:「我這輩子對年紀大的老頭都沒好印象!我都離他們遠遠的,在我的印象中,老頭就是會性騷擾小孩子,就是會幹這種事。」
結果讓我特別吐血的是,孩子這個習慣其實是她的丈夫孩子的親爹教的,準確地說不是「教」的,而是他有一天突然在孩子面前,把手伸到內褲里,摸了自己的生殖器,然後又把手放到孩子的鼻子前,讓孩子聞,而且連續做了兩、三次,結果兩歲左右的女兒一下就學會了,也摳自己的生殖器,讓爸爸聞,父女兩個玩得好開心……後來又玩過幾次,從此以後孩子就總是這樣做,而媽媽就崩潰了,因為她童年時期被性騷擾的記憶,產生的恐懼和痛苦一併爆發出來。
我問她:「為什麼你不制止呢?」
她說:「他不就是『臭』了她一下嗎?不就是逗孩子玩嗎?」
「咳……那別人這樣『臭』你姑娘一下,行不行?」我當時真的有點語結,我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那當然不行,那不是性騷擾嗎?」她特別理直氣壯。
「別人這樣做就是性騷擾,孩子的父親這樣做就不是性騷擾?這不也是性騷擾嗎?而且是更嚴重的性騷擾!」我說,講到這裡有些人又要說我作為心理諮詢師不應當有判斷了,如果連這樣的判斷都沒有,難道看著孩子被無知的父母傷害?我做不到,麻煩你也不要強迫我做到。
所以,如果你想要保護你的兒女一生無虞,不被戀童癖盯上,作為父母不要跟孩子玩這種超越界線的遊戲,這是對孩子最基本的保護。
不過我的個案當時還是理直氣壯的,「那當然了!他就是『臭』了她一下嘛,就是想逗孩子玩嘛!」她說。
經過了很長時間的溝通,最後她拿出殺手鐧說:「我諮詢過很多心理諮詢師,至少有十幾個,雖然他們誰都沒有辦法解決我的問題,但是他們沒有任何人告訴我這是不對的,沒有任何人跟我講這是我老公的責任,然後我跟他們說我懷疑是孩子的爺爺在我不在家的時候教的,他們還有人告訴我說:『不要相信那些家庭內性侵害的事情,在中國很少發生這種事,這些都是特例!』」
當我聽到她這樣講的時候,我直接告訴她:「胡說八道!我的個案女性大部分都經歷過這樣的事情,有的人是被哥哥性騷擾,有的人被父親性騷擾,甚至有的人被父親強姦!這些心理諮詢師沒有經歷過,並不等於沒有,講這樣的話是不負責任的。」
當然講這樣的話的心理諮詢師,也有可能是為了安慰個案,但這樣的安慰是毒藥,而且這份毒藥是給孩子吃下去的,母親對這個問題的忽視,很有可能會導致家庭內性侵害的發生,作為心理諮詢師,在這個時候有義務表示明確的態度,如果遇到被騷擾的兒童,在國外也是有義務舉報的,甚至不舉報兒童性騷擾案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這屬於嚴重瀆職。
在中國,如果隱私分級別的話,家庭內性騷擾,性侵害經常被被害人列為一級隱私,很多侵害和被侵害的人一輩子都不會講,到死都不會講,也有可能做很長時間的心理諮詢都不會講,這讓犯罪者本身獲得了更多的控制權,讓他們更安全,當然也更囂張,而對於被害人來說,因為跟傷害他的人有某種親屬關係,所以大多只能「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會羞於啟齒,有些人還會迫於家庭內的壓力而不得不妥協,於是造成的傷害更為巨大,絕大多數在家庭內受到性騷擾或性侵害的人,一生都無法原諒自己,也無法原諒對方。
也正是有這樣的心理背景,有可能很多心理諮詢師根本沒有接觸過這樣的案例,而現實中能夠被法律制裁的是極少數,所以心理諮詢師很有可能沒有這樣的意識,只把這種現象列為特例,一般人更沒有這樣的意識,即便有些人知道,也很少有人願意管別人家的這種閑事,因為這屬於家醜,家醜是不能講的,自己的家醜不能講,別人的家醜也不能舉報——這就是中國絕大多人對家庭內性騷擾和性侵害的態度。
所以最近看到《南京女童遭猥褻案》《重慶醫院大廳父親「猥褻」女兒》《江蘇「劉老師」兒童性侵系列視頻》一系列的兒童性侵害案件曝光,我個人覺得雖然對於每一個案件當中的兒童是一件悲傷的事情,但是對於中國來講,應當讓這三個案例成為一個歷史性的事件,把兒童性侵害事件更多的暴露在民眾面前,可以獲得更多的關注,推動兒童性侵害的專項法案的立法,也推動人們正確地認識和反思家庭內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距離等等。對於家庭教育、兒童教育,家庭關係都是有好處的。
而且把這樣的家醜暴露出來,讓更多的人關注,更多人的受到教育,這也會保護更多的孩子不被傷害。
後來個案問我:「難道不只是老頭會對性騷擾孩子,連年輕人也會?那我不是要防著每一個人?」
「當然每一個人都應該防,無論他的年紀多大,這是你的女兒,在她未成年的時候,保護她的安全這就是你作為一個母親的責任和義務。」
我講這樣的話,可能會激起眾怒,因為人們不願意把自己列為應當防範的目標,尤其無法忍受「父親」被列為被防範的目標,但事實上,在「性」這個問題上,每一個人都應當防範,防範別人,也防範自己,讓自己跟其他人保持適當的界線,讓他人跟自己也保護適當的界線,既有連接,又有距離,這才是人與人之間正確的關係。而這個「他人」指的是自己以外的所有人,包括子女,也包括父母。
每次談到這樣的問題,總是有人會說「親生的父親不會吧?」要麼就是「男人都不是好東西」,事實上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都會騷擾兒童,只不過女人的性騷擾更隱蔽,更不易被察覺,也更不易被懷疑,這一點歐美國家比較警惕,女性在與未成年人發生性關係的時候也會受到法律的制裁,這是中國所不同的。
所以在性騷擾這件事上,男人跟女人無差別,絕對不能說「男人都不是好東西」,事實上大家都一樣,人類的本性就是要逃離痛苦,享受快樂,而在追逐「逃離痛苦,享受快樂」這個目標的道路上,如果你缺乏理性,就會誤入歧途,甚至會做出傷害他人,傷害家人,也自己的事情,這是無智導致的,而這個「無智」往往與自我欺騙有著極大的關係。
「親生的父親不會吧!」「親哥哥怎麼會呢?」「媽媽怎麼會勾引兒子呢」「老師怎麼會強姦學生呢?」——這其實是自我欺騙,當我們講這樣的話的時候,其實是在否定對方身為「人類」的基本屬性,即:人類是有性慾的,即便是太監,也是有性慾的,而且人類的性慾隨時都有可能發生,並且很多時候不受理性控制,經歷過青春期的男人在這一點上的體驗一定非常深刻。人類產生性慾幾乎是隨時隨地的。
有的人感覺到親密幸福的時候會產生性慾;有的人感覺恐懼的時候會產生性慾;有的人會因為憤怒產生性慾;還有的人因為挫敗感、失控感而產生性慾;還有的人看到了女人的腳,就突然產生了性慾……各種情況不一而足。
也有的人也會因為看到小孩子「呦……好可愛……」然後產生性慾……但這並不意味著這個人就是戀童癖,正常人也容易在跟小孩子親近的時候產生性慾,因為孩子,他是柔軟的,依戀的,甜美的、單純的、天真的、無邪的……而這意味著「愛」,在「愛」的感受中絕大多數人都會產生性衝動,但是,重點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成為戀童癖,因為絕大多數人雖然發現自己的「性」的感受,但並不會採取行動,有些人會立刻迴避,迴避並不等於他會否定自己的感受,而是承認「咦?我會有這樣的感覺?」然後轉移注意力,不給自己繼續下去的因緣。
他不去想「應該」還是「不應該」,也不去壓抑它,剋制它,只是轉移注意力而已。
但是有一部分人,會對這樣的感受產生了執著。
(欲知後事,且聽下回)
推薦閱讀:
※孩子幾歲開始可以學習國際象棋?
※我的備課筆記,是畫的
※孩子要等到幾歲,你才會讓他(她)接觸並且玩耍家裡ipad上的專門為兒童開發的APP遊戲?
※為什麼帶兒子比帶女兒累?原來,我們一直在傷害兒子!(鑒讀)
※寵辱不驚的人生智慧——《定風波·三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