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生活 - 第六品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凈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正信非常重要。我們從小讀書學習都想學到好的、正確的。算術題目裡面如果我們沒有用到適合的公式或運算方式,答案就會不對,老師也會扣分。到出來社會工作,每一份工作都有本身的行規操守,如果我們胡亂來弄就只有自討沒趣、事倍功半。學習上我們能夠知道如何是正確的,但是在佛法上很多時候因為我們有一些自我見解或者先入為主的偏見,信得就不正了。

末學留意到很多由修道教轉信佛教或者佛道皆修的師兄在理解或閱讀佛經的時候往往都是從道教的角度以煉丹的觀點來看佛陀的開示,執著於修鍊這個色身,曾經見到有將《心經》看作是氣功寶典的,也有以煉丹修行方式解釋禪定打坐的。這些其實就是像在以中餐烹飪方式來煮西餐,味道不對。如果要深入佛法要義,末學愚見還是應該將杯子裡面的水倒掉再加入佛法甘露。

須菩提長老在這裡問佛陀如果有人聽了之前幾品裡面佛陀的開示能不能生實信呢?會不會生懷疑或不信呢?這裡佛陀說了到他老人家入滅後五百年,如果有「持戒修福者」在這些章句里生信心,這個善根可不淺,是於過去世的因緣在千萬佛處種的善根。這裡有個前提,就是「持戒修福者」,不是「十惡不赦者」。這也就說明了不是什麼空啊空的,殺了人叫我們不要著相,打了人說自己沒有我人眾生壽者相。戒還是要持的,福還是要修的。但是這只是基本條件。當生了實信,也就是證到「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後另作別論。實信是不動搖的,也是因為自己親證佛陀所說的無四相。不是像末學這樣做文字知解。

這裡還說到「無法相,亦無非法相」。這裡可能就是很多人覺得沒有普的地方了。這麼多佛陀說到的經典裡面都會教我們如何持戒,如何才是如法等等,這裡為什麼說無法相呢?就像學藝術的人如畫家音樂家等等,開始的時候都會有一些基本功夫需要練習熟悉了才能上一台階。學字畫的可能還要臨摹一些大師的手筆和意境,學習自己導師的特有風格。但是真正學成下山的要獨創自己的風格才能自成一派,才能有自己的特色。這也就是捨去以往所學的套路,於功夫上自然流露。如果還有過去師父的影子,那麼這位畫家音樂家永遠活在前人的影子里。佛法的修行也是一樣,「法」是我們到彼岸的舟,當我們到了彼岸,就不應該死抱著不放了。如果我們還是抱著「法」,心有「法」可取,這就是又落回了人我眾生壽者相中了。

住了相就粘住了,有一法可住也就不得見真實相了。就好像學音樂的學徒沒有深入領悟精髓,只是按照老師的套路就只能練出模仿的成果,而沒有將其神髓發揮。

但是我們可能有時候濫用了這「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一句,以為殺盜淫妄酒戒應舍。這又是大錯特錯了,這條船是我們到彼岸的,不再輪迴後要更進一步往前走才是要將一些「法相」舍卻。不是說可以胡亂生活啊!不然何來「持戒修福者」這個先決條件呢?而且這福德善根不是光光這一世的,還有無數過去世的積累。還沒到彼岸就棄船可不是自殺嗎?

慎之!慎之!正信重要,實信重要,基礎是在持戒修福啊!

阿彌陀佛!

2007年8月14日 於上海


推薦閱讀:

有人倡導的「居士佛教」是邪見嗎?
《金剛經》生活 - 第一品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佛教《金剛經》解讀 佛經解讀示例二

TAG:佛法 | 佛教 | 金刚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