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熊孩子和熊家長:全民富二代式育兒都無解

熊孩子已經成為新的「全民公敵」。當教育變成了投資競爭、變成了徹徹底底的實用主義,子女品質和人格的培養便無法顧及。學校、社會教育之外,父母的言傳身教才是堵住熊孩子的不二法門。遺憾的是,整日陷入競爭、攀比、勞碌的中間階層很難不把目中無人,恃強凌弱,賣弄顯擺的特質潛移默化地傳給下一代。

.

作者:酥麻麻 理識平

美編:黃山

.

「盼望著,盼望著,夏天來了,暑假的腳步近了。所有人都像蠢蠢欲動的樣子,欣欣然踏上了旅途,機場的乘客躁動起來了,車廂的分貝高起來了,人們的臉紅起來了。那都是因為,小孩大面積地從四面八方冒出來了……」

暑假來了,熊孩子「造反」的新聞也來了。

.

.

逢年過節,寒假暑假,傾巢而出的孩子們「占(ba)領(zhan)」公共空間,從人類發展的角度來說,這是兒童社會化的重要場景。由於不少家長採取不管不顧的態度,孩子們的某些行為往往給其他人帶來了極大不便和不適,因此引來一片討伐, 「萌娃」變成「熊孩子」也成為「厭童症」群體的「病因」之一。隨著二胎政策的落實,不得不承認「有孩」一族已經成為國家重點保護對象,作為單身狗的叔叔阿姨們應該如何在「恐童症」、「仇童病」中掙扎求存呢?土逗和你一起把把脈。

「熊孩子」考究

「熊孩子」曾是對調皮孩子的愛稱,當下卻逐漸衍生為「調皮搗蛋惹人厭」的代名詞。

.

來源:見水印

.

年齡特徵:聯合國的《兒童權利公約》界定的兒童是指18歲以下的任何人。根據我國相關法律,兒童的年齡是0到14周歲。艾力克遜(Erikson)的心理社會性階將兒童分為四期,包括嬰兒期(出生到1歲)、學步期(2到3歲)、幼兒期(3到6歲)、兒童期(6到12歲)。我們遇到的「熊孩子」大多集中在幼兒園到小學中低年級這個年齡段。

常見地點:一切公共場所,尤其是高鐵、電影院、電梯和飛機等個人空間和公共空間處於灰色地帶的地方。

行為特徵:亂踢椅背、組團開黑、走道奔跑、公放動漫等影響其他人的行為,通常無法通過友善提醒而制止。

電影院,熊孩子們堅持不懈地一句一句重複台詞,並時不時突然大聲尬笑,但家長們絲毫不覺得這樣有打擾到別人,並且還給孩子聲情並茂地做科普講故事,最厲害的是,當大熊貓出現在屏幕上的時候,一位媽媽一邊指著熒幕一邊用洪亮的嗓音對孩子說:看!大熊貓耶!

——微博用戶@南阿君

今天在來程飛機上被前後左右環繞立體聲熊孩子噪音污染,大大堅定了我短期不生孩子的決心[微笑] [微笑] [微笑]

——微博用戶@阿花是大預言家

我的墨菲定律在於:飛機高鐵碰到在后座敲砸踹踢椅背的熊孩子的概率高達80%。註定即將進行的長達十二個小時的飛行又不會輕鬆了[微笑]。

——微博用戶@大象看到那裡有一隻猩猩

性格特徵:一般人會認為「熊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但是根據心理學家皮亞傑的認知發展論,2歲以下的兒童會以各種感官感覺去認知外部環境,因而有了各種哭鬧。幼時自我中心(egocentrism)是指嬰兒無法以他人的觀點來考慮現實的狀況。皮亞傑的實驗發現,兒童傾向以「自己眼睛所見到的狀況」類推他人所見,因而推論4到12歲的部分孩童無法區分自己與他人眼睛所見的景象。總而言之,兒童式的自我為中心是有據可考的,而最讓人無法理解的應該是……

每個熊孩子背後的熊家長

針對鬧騰的孩子,新浪微博曾圍繞「如何看待『熊孩子』?『熊孩子』該管教嗎?」的問題進行調查。其中2000多名網友表示:「淘氣是孩子天性,應該尊重天性。」與此同時,亦有高達28000多位參與調查者認為,「孩子都是教育出來的,不能看其搞破壞聽之任之。那樣也不利於TA的成長」。如果我們認同後者的意見,那麼教育之責應該落到誰的頭上呢?現實又是如何呢?

遭遇熊孩子,一般人通常會通過提醒熊孩子身邊的家長來降低矛盾衝突發生的幾率,然而得到的反應往往是劈臉而來的:

「他還是個孩子啊!」

「孩子不都是這樣嗎,誰家孩子不這樣?」

「看你就沒有孩子!」

.

摘自好奇心日報《你覺得有哪些新時代為人父母的禮節?》

.

我們可以看到,種種關於熊孩子的抱怨和新聞報道中,總少不了熊家長的身影。

.

.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每每談及「熊孩子」,往往都會涉及「熊家長」。…… 「當孩子做錯事時,有的家長不是好好教育,而是馬上站出來為孩子辯護,動輒就說還只是個孩子,為什麼要對一個孩子如此苛刻?這樣的處理方式,孩子從中接收到的信息是自己犯錯沒什麼大不了,應該被原諒,無論做什麼都不需要遵守規則,也不用負什麼責任。」。

——法制日報《媒體調查「熊孩子」背後:常有素養缺失教育錯位的「熊家長」》

熊家長對孩子「出格」行為的縱容,一方面是認為兒童調皮理所當然,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們依舊把「好教育」定義為「好成績」。

教育投資擋不住熊孩子

在心理學人格發展理論的視野中,家庭教育不是教育的全部,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都是培養孩子品性的大課堂。

而這一大課堂早已吹響了戰鬥的集結號,在媒體描繪的社會鏡像里,當下的大多數國人似乎都陷入了(學校、社會)教育焦慮之中。社會底層寄希望於教育改變命運,中產拼盡全力投資教育試圖維護並提升自身階層,社會頂層則直接將「精英」的基因遺傳了下去。重要性決定了教育成為了一場投資的競賽,競爭的起跑線已經畫進了娘胎。競爭催生了資本的注意。根據機構數據預測,到2020年我國幼教產業存在5000-6000億元的市場空間。

毫無疑問,大家都希望通過更多的教育投資讓子女獲得更為豐富的知識積累,更為突出的綜合素養,更為充盈的人格魅力。在這其中,中產對教育的關注尤為強烈,以至於他們的教育焦慮基本以每月一次的頻率成為輿論中心。

中產階層有特有的壯志雄心與不安全感,孩子是他們完成接力式向上流動的希望,就像人類學家項飈口中的「蜂鳥」,「在社會階梯上繼續攀升的機會渺茫,又急於鞏固與下一階層的邊界,導致他們始終掙扎在一個 懸浮 狀態中,或許只有振動或者奮鬥本身能讓他們感到安全和滿足。」

——澎湃新聞《小別離》引出中產教育焦慮:掙扎在「懸浮」狀態的中產

遺憾的是,熊孩子的「產出率」在中產家庭中似乎依舊很高。高投資教育培養出的很可能是花招更多,更加蠻橫無理的熊孩子。

.

.

目之所及的大多數熊孩子似乎都出現在高鐵上,飛機上,大多數被報道的熊孩子也都是城市子女。他們習慣於我行我素,在公共場合,唱歌音量要高,玩鬧幅度要大,破壞力要強……巨額的教育投資里難道沒有一點用在德育之上?事實上,當教育變成了投資競爭、變成了徹徹底底的實用主義,子女品質和人格的培養便無法顧及。

王華軍說:「就是把孩子培養成正常人。」他給伊伊18歲前的教育投入預算是至少三百萬元。

「正常人的標準是什麼?」

「像我們一樣,讀了大學,有一份工作,有一份體面的收入,有自己的價值觀,做人比較靠譜、比較善良,這些基礎的要求,就行了。」 「讓她不要變成一個例外吧,在我們正常的城市中產階級,或者說白領這樣。但是不能說變成……也不能說民工就不是正常人,但是另外一個階層了。」

——澎湃新聞:中產家長育兒戰:拚命給孩子補課又擔心成長,決定要低齡留學

很多家長被迫加入了這場無聲的戰爭中,因為他們尚且優渥的生活得來不易,並且極易失去,他們並沒有充足的安全感。不退回到「勞動階層」是他們的最基本訴求,維持階層地位的穩固或者提升自身地位是他們的終極目標。

因此,中產父母對孩子的培養目的明確——眼界開闊,技能出眾,可以勝任一份腦力工作。落實到具體的學校教育中,孩子們只需要在成績上出類拔萃,在最後的百團大戰(高考)中脫穎而出。

.

中日兩國父母的育兒觀。圖片來源:浪潮工作室。

.

2014年底,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小學生家庭教育現狀調查》課題組對北京、黑龍江、江西和山東四省市2萬名家長和2萬名小學生分別進行了家庭教育相關問題的調查。

調查發現,其時家長最關心孩子的方面從高到低依次為:健康安全(65.95%)、習慣養成(55.47%)、日常學習(53.58%)、人際交往(37.89%)、自理能力(33.75%)、性格養成(28.09%)、興趣愛好(19.47%)、情緒情感(11.93%)。由此可見,學習成績壓倒人際交往、自理能力和性格養成,成為家庭教育的終極目標。

2016年7月,基於6863份有效問卷,教育門戶網站家長幫和好未來公益基金會聯合發布了《中國家庭教育焦點問題調查報告》。報告發現一、二、三四線城市對家庭教育問題關注具有較大的重合度(80%),問題包括小孩生活懶散、沒有明確學習目標和計劃、缺乏學習自信、自控力差,玩手機等等,學校學習問題仍然是家長最關注的。而成長和道德問題,例如是否存在「自我中心」傾向,在家長眼中,似乎「不成問題」。

.

圖片來源:《中國家庭教育焦點問題調查報告》

.

基礎的學校教育變成了徹底的分數排名至上教育,教育產業也早已為孩子的各項技能一一設立好了與之對應的培訓班。父母的任務就成了挑選具體可感的投資項目,缺氣場和表達能力就報演講班,缺音樂天賦就報各種聲樂、樂器班,諸如此類。投資成果最終會通過各項數據一一呈現。

.

圖片來源:電視劇《小別離》視頻截圖

.

更有甚者,教育投資成為部分父母標榜個人身份的評價標尺,上上下下都透露著金錢與狹隘,也讓孩子沾染上了焦慮的攀比心理,他們自然會目中無人,恃強凌弱,賣弄顯擺。

.

.

概而言之,教育投資終究是為了日後的收益,它擋不住熊孩子們的「茁壯成長」。

無處安放的言傳身教

如何預防熊孩子?答案只有一個,父母的言傳身教。

20世紀90年代末,美國教育部展開了一項大規模的「早期兒童縱向研究(Early Childhood longitudinal Study)」,研究人員挑選了來自不同家庭背景2萬名幼兒園及小學學生作為研究對象,用以探究孩子成長的家庭影響因素。芝加哥大學經濟學院終身教授史蒂芬·列維特(Steven David Levitt)用一句話概括了這個實驗的結論:只有父母本身的特質,即「父母是怎樣的人」,才能影響孩子的學業表現;而父母針對孩子的行為,即「父母為孩子做了什麼」,並無意義。概而言之,你本身是什麼樣,你的孩子就是什麼樣。

而圖書市場上汗牛充棟的育兒圖書,教育市場上琳琅滿目的教育培訓機構都在教大家怎麼育兒(parenting),卻沒有教大家如何為人父母(being a parent)。

中產階級父母執迷於一些細枝末節的「育兒」問題。比如,我們應該跟孩子同床睡,還是讓他們在小床上哭個夠?推嬰兒車時,寶寶的臉該朝著行進的方向還是朝向父母?孩子的作業量應該是多少?孩子每天玩幾小時電腦最合適?幾乎沒有證據表明對這些問題的處理差異將對孩子成年後的生活產生太多可預測的影響。

——華爾街日報:「育兒」的世紀誤區

除了育兒方法的南轅北轍,更讓人焦慮是無處安放的言傳身教。起早貪黑的工薪階層自顧不暇,每天都在上演同樣劇情的「爸爸去哪兒」,他們回到家不太可能滿臉笑意,心平氣和,端上一杯清茶和孩子談天說地。真實的場景應該是,面容憔悴,筋疲力盡,到家鞋子一扔,心不在焉,心煩意亂,直接癱睡在沙發上。

.

言傳身教的基礎是陪伴,但對很多家庭來說,對子女的陪伴是奢望。圖片來源:《請回答1988》視頻截圖

.

經濟相對富足的中產階層也有自己的煩惱。他們在職場中雖不是最底層員工,但也沒有站在食物鏈頂端,他們身邊都是如狼似虎的同事、朋友,拼孩子,拼房子。他們拼盡全力想給孩子最好的,努力把孩子培養成不比別人差的「富二代」。在父母無可奈何、卻又下意識的日常的焦慮、攀比之中,很可能潛意識地影響了子女的品格特徵。

下一次,在高鐵上再遇到「熊孩子」和「熊家長」,你的情緒里不該只有憤怒。

.

本文首發於土逗公社

轉載請聯繫土逗獲得內容授權


推薦閱讀:

一個三十歲的單親媽媽單獨撫養一個剛滿一歲的男孩子,生活會過得怎麼樣?
"兒童邪典視頻後」,動畫要不要看,怎麼看
弟弟正處於叛逆期要選擇怎麼樣的方式去教育他引導他?
不一樣的教育 - 參觀 HS Academy
如何激發孩子對世界的好奇心?

TAG: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