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義歷史唯物主義、狹義歷史唯物主義與歷史現象學(其一)

有一種觀點認為,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的創立是「辯證唯物主義」的在歷史領域的應用,據說馬克思堆積如山的原著也剛好驗證了這樣的觀點。可是這種觀點顯然是健忘的,它忘記了自身的歷史,如果說它也偶然想到了自己的來源的話,那麼它恰好又忘記了,它賴以生存的文本不是詞句的堆積,而是文本本身所在的歷史。

在《回到馬克思》一書中,張一兵教授以文本學方法追蹤出了一個歷史階段,並把這個階段中馬克思對經濟學和哲學的研究,歸結為廣義歷史唯物主義——狹義歷史唯物主義——歷史認識論——歷史現象學的一條線索。我所想要理解的則是,為何可以把那一段歷史過程歸結為這樣一條線索,而這條線索的環節的劃分和每個環節本身的內容又給了我們何種認識。如果說本文從業已劃分好的線索出發,又把太多篇幅著重於各個點本身的內容,那麼我們也不要被其蒙蔽,要時刻記住,線索的歸結無論如何也不能僭越歷史本身。

一、《德意志意識形態》的生成——從文本學出發

張一兵教授指認了馬克思的哲學思想發展的第二個制高點,這是馬克思廣義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創立過程。這一過程的重要著作是《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以及隨後的《德意志意識形態》。

對於理解《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真正意義來說,馬克思的《布魯塞爾筆記》A至關重要,其所揭示的《提綱》中的「實踐」規定,並不是通常所認為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簡單拼接。通過繼續研究馬克思的《評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我們才能最終發現,這一「實踐」規定更大程度上是馬克思對經濟學中工業生產力的概括,馬克思是在批判李斯特的「工業力」之上,才確認了現實的社會實踐概念。

在進一步的經濟學研究中,也即《布魯塞爾筆記》B和《曼徹斯特筆記》中,馬克思把自己的理論注意力投向了實踐活動最基礎的方面,即物質生產。在《布魯塞爾筆記》B中突出的有兩部分,一部分是對拜比吉《論機器和工廠的經濟性質》一書的摘錄,另一部分則是設計到了烏爾的《工廠哲學》,這兩部著作的核心是生產與分工,而生產和分工則是《德意志意識形態》的邏輯基礎。而《曼徹斯特筆記》的內容十分豐富,主要分為關於英國政治經濟學早期著作(斯密以前)、李嘉圖之後的經濟學文獻以及關於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的經濟學家的著作。

總的來說,以《布魯塞爾筆記》A為基礎的《提綱》確立了「實踐」的哲學革命,在《布魯塞爾筆記》B中確立了物質生產的歷史科學原則,在《曼徹斯特筆記》中,馬克思通過更加廣泛的政治經濟學研究才最終為創立科學的歷史唯物主義創建了前提,而《德意志意識形態》則成為這一前提的集中反映。

二、《德意志意識形態》與廣義歷史唯物主義

在上一段中,我把《德意志意識形態》稱為一個「最終創立科學的歷史唯物主義的前提」,我想小心翼翼提出這樣一個觀點,把它作為這篇文章的一個較為重要的環節。

《德意志意識形態》已經提出了歷史科學的基本原則。整個歷史不是從思辨出發,而是從一定的生產方式、交往方式、社會分工以及所有制形式這樣的實踐活動出發,從進行一定生產和交往的現實的人出發,總的來說從現實生活的生產和再生產出發。全部思辨的歷史不過是這個歷史的反映,是被現實的生產所生產出來的結果,歷史的衝突要被解釋為生產力和交往形式之間的矛盾。《德意志意識形態》的意義在於要走出哲學,回到現實;離開抽象的人,回到現實的人;不是進行思辨上的解放,而是要進行現實的物質的解放。

但是如果我們把《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文概括為這樣的幾條基本原則,則是忽略了其更重要的意義。廣義歷史唯物主義確立的真正秘密,不僅僅是從各個時代歸結出某一個普遍的規律,更重要的是在這一普遍規律下一定生產方式的暫時性。《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大量出現了「一定的」一詞,並不是偶然。其後馬克思在《哲學的貧困》中批判蒲魯東更是反覆說「歷史的」、「暫時的」。

從而由此也就引申出另一個重要的規定。批判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以往的詮釋在於說明其自然觀是唯物的而歷史觀是唯心的。而馬克思要試圖說明的是,只要人去面對自然物質,總是只能「從這些自然基礎以及它們在歷史進程中由於人們的活動而發生的變更出發」,總是經過一定的社會實踐中介了的自然存在,人的感性自然是歷史的、暫時的產物,而費爾巴哈則直接設定了一個不變的自然。歷史地生成的人的自然取代了一般的感性自然,歷史的自然觀取代了抽象的自然觀,人類的任何自然對象都只是在一定的活動中才被人所感知。

上文一再使用「歷史」和「歷史的」這個規定,卻還沒有對其本身作出一個界定。在《德意志意識形態》所發揮的廣義歷史唯物主義中,「歷史」已經不再是歷史事件的集合,而是社會生產和再生產本身,這一過程包含著一種不同於一般物理時間的內在「時間」,這種時間不再直接是抽象的量的連續性,而是首先有其內在的質。

到這裡就完成了廣義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構建,這也是我們理解狹義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現象學的前提。廣義歷史唯物主義在這裡還只是原則的概括,這些原則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還沒有得到完全的展開,因而在此部分中,我沒有去探討《德意志意識形態》的具體內容(也就是生產力、生產關係、分工、交換這些具體範疇),而這一展開只有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資本論》以及馬克思與此相關的研究過程中才能得到真正說明,這也是本文下一部分的重點,在完成了這一部分之後,本文還會在一個新的基礎上再次認識《德意志意識形態》以及廣義歷史唯物主義。

推薦閱讀:

第二頭龍——《國民經濟學批判大綱》
惡靈退散!——《評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
平等的本來含義
逆轉審判——《黑格爾法哲學批判》

TAG:历史唯物主义 | 马克思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