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學習成為一種潮流,我們該怎麼學習?
文/獅妹
大姐姐拉著我的手,很認真的跟我說,彼大師的課程有如神助,小王上完課後氣色好了,桃花多了,事業也順了。
我又一次被推銷課程。
經常被勸說參加某些身心靈課程、國學課程、商業活動、養生運動等等。
勸說我的人自然是出於好意。那些建議也曾讓他們很受益。
我從未停止學習。對於學習這件事,我有自己的看法。
事實上,那些曾為這個世界做過很大貢獻的人們,大部分沒有看過《道德經》,不懂靜坐的好處,也沒有到處學習心靈課程和參與商業活動。
一旦執著於某樣東西,就看不清這麼明顯的事實了:人跟人不一樣,學習方式、成長路徑也不一樣。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這個世界有個神奇的現象:你之蜜糖,我之砒霜。
別人的智慧或成功都無法被複制,每個人只能走自己的道路。
因為經驗才是理解事物的基礎。
當經歷過海浪,駕馭過船艦的人,再聽到乘著風勢破浪前進的竅門,就會快速領悟到其中的關鍵。
永不上戰場的紙上談兵者,會讓人以為他真懂謀略。
曾經達到一定事業高度的人,去傳播佛學或心理學,幫助人們開啟智慧,有可能會跟人們強調學習的重要性,而忘記自己早年的人生經驗,才是後來開啟智慧的重要基礎。
在不朽的經典著作《寫出我心》這本書里,美國作家娜塔莉說:
我們生活過,我們的片刻都是重要的。作家的責任便在於此:去傳播締造歷史的細節,去在意歐瓦托納那家咖啡館的橘紅色雅座。
我們應該對生活中確實存在的真實事物給予神聖的肯定——關於我們的種種事實:超重若干公斤;屋外灰撲撲,冷颼颼的街道;玻璃櫥櫃里的聖誕金蔥彩帶;橘紅色雅座里的猶太作家以及對面的朋友,後面有一頭金髮,孩子則是黑皮膚的。我們必須成為能接受事物本色的寫作人,要能喜愛細節,唇邊帶著「是」跨步向前,好讓這世上不再有「否」。否定的態度會讓人生沒有價值,讓這些細節無法持續下去。
這段話令我肅然起敬,讓我對寫作這件事有了新的認識,並多了一份神聖感。
這人間有許多可做的事,無論哪一件事,做到極致就是修行。
實際上,人的本性,就有強烈地想要尋求擴展的慾望,無論知識、經驗、智慧、關係、金錢…
每個人天生想要學習。
我們學習的方式都不同,有人習慣使用大腦思考、有人擅長使用想像力,更有人喜歡用身體體驗……
我們不能停止學習,但要清楚自己目前的狀態,需要學什麼,用哪種方式學習能最快吸收。
探索出最適合你自己的方式,而不是聽別人的經驗。
例如戀情不順的時候,去學習如何改善關係,此時的吸收和應用能力就會比平時強出很多;長期對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態不滿,可以去研究營養學,或者學習中醫;找不到事業方向,就利用業餘時間多做些嘗試,也可以參考獅妹的分析建議。
強調「知行合一」的王陽明提到過:有目的性的思考本身就是行。
對於暫時理解不了的所謂經典書籍,或者沒有興趣的課程,不用強行讓自己去學習,更不需要跟別人作比較,也許以你目前的思維方式,更適合讀尼采而不是論語。待到知識和經驗積累到一定程度,自然會拓展到更大的領域。
對於學習和成長,我們需要學會尊重自己的天性,尊重自己的現實,尊重自然賦予我們每個人的發展道路。
關注微信公眾號:獅妹
推薦閱讀:
※為什麼知乎上的HR等大部分人很反感看到簡歷上說明參加過很多社團活動的求職者呢?
※你接受心理諮詢的經歷與感受都是怎樣子的,能具體說說嗎?
※有些人小時候長得極好,氣質也不錯,可長大後就變殘了。這中間究竟是發生了什麽呢?
※我想從攝影界闖出一片路,攝影界水深不深?是不是一種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