羨餘——由「徹底根治」說開去
前幾天,鄰居家的高中小妹拿來一高考題,說是和老師辯了很久。
原題如下:
下列各句中,有語病的一句是:
A.人生苦樂並非純粹由物質條件決定,百萬富翁很可能不如身無分文的流浪漢生活得幸福,原因就在於感受生活的樂趣還需要藝術的眼光與悠閑的心境。
B.文化具有多向性與多面性:既有物質性,也有精神性;既是固態的,也是動態的;既有過去時,也有現在時、將來時;既要傳承它,更要創新和發展它。 C.準確預報天氣是一個難題,因為天氣不僅受各種氣團的影響,還受地形、水域狀況等因素的影響,任何一個因素的改變都可能引起意想不到的天氣變化。 D.要徹底根治「中國式過馬路」的陋習,僅僅寄希望於運動式的治理並不現實,倡導交通文明,增強法律意識,完善道路設施,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答案為B(偷換主語)。
關於D為什麼沒有語病,老師給的理由是「約定俗成」,妹紙很是鬱悶。
其實,「約定俗成」或者「習慣用語」的理由是可以接受的,深入來說,這就是個「羨餘」問題。
「羨餘」:在現代漢語里,某一個語言組合中有多餘的成分而不視為「贅疣」,稱為語言的「羨餘」現象。
那麼,問題又來了,如何區別「羨餘」和「贅疣」呢?
可以從三方面理解:
一、成分意義的活力:
趙元任先生在《漢語結構各層次間形態與意義的脫節現象》一文里說:
「現代漢語口語中,有一種穩定的、不大不小的單位,我把它叫做『句法詞』。圍繞著這種詞,常常發生羨餘、矛盾等問題。在小單位和大單位之間的羨餘(或其他脫節)現象是不可容忍,饒有趣味,過得去,還是完全無傷大雅,全依句法詞中各成分的意義的活力強弱或衰竭程度而定。」
這裡便提到了意義的活力強弱和衰竭程度與羨餘現象的可接受程度相關。
《漢語結構各層次間形態與意義的脫節現象》文中有以下例子:
這個意義上明顯的例子就是「凱旋歸來」。
「凱」,《漢語大字典》:「軍隊得勝所奏的樂曲」。
「旋」,《漢語大字典》:「返回、歸來」。
「凱旋」已經包含「歸來」的意義,為什麼還要加「歸來」呢?
原因在於,「旋」在現代漢語中常見意義是「旋轉」,「歸來」的意義已經淡化(「喪失」),基本上只保留在複合詞中,成了不自由語素,參與構詞而不單用,「那就只好或是重複該結構成分,或是加一個同義詞來表示已失去的意義」。
二、羨餘詞意義:
一般來說,羨餘詞有強調語素和協調音節的作用。
強調語素方面,在口語中由於強調的需要,不影響語義理解的「重複」是允許的。
「免費贈送」、「親眼目睹」、「共同協商」、「高聲喧嘩」、「假冒偽劣」之類邏輯病句在實際運用中側重強調「免費」、「親眼」、「共同」、「高聲」、「假冒」,所以可以認為是「羨餘」而不是「重複」。
同時,漢語是講究聲調韻律的,比如喊口號大多為四字一頓,還要求尾字開口音(「努力學習、百鍊成鋼」、「揮動激情、放飛夢想」),原因之一是四字短語音節和諧、朗朗上口。與「預祝將士凱旋」相比,「預祝將士凱旋歸來」更具韻律美。
三、「約定俗成」或者「習慣用語」:
呂叔湘《語法修辭講話》:
「語言是一種工具,我們使用這種工具達到我們的目的。一句話,如果能引起說話的人所期望的反應,就可以說是完成了它的任務。」
在這個意義上的例子就比較多了,除了上述的「凱旋歸來」已經成為「習慣用語」,更明顯的就是「除夕之夜」、「元宵之夜」。
「除夕」,《漢語大詞典》:「1、一年最後一天的夜晚;2、俗指冬至夜。」
「元宵」,《漢語大詞典》:「農曆正月十五叫上元節,這天晚上叫元宵。」
「除夕」、「元宵」已有「夜」的含義,「除夕之夜」、「元宵之夜」應該是語義重複,但是用習慣了,約定俗成,沒人認為是語病。
回到「徹底根治」。
「根治」,《漢語大詞典》:「1、徹底追究;2、徹底治理。」
「根治」含有「徹底」的意義,但是意義逐漸弱化,重點在「治」;
第二,「徹底根治」中的「徹底」強調「完全」,「根」則強調「來源、根本」;
第三,「徹底根究」、「徹底根查」等用例在文章雜誌上大量出現,「習慣成自然」。
所以,可以認為「徹底根治」不屬於語病。
語言是不斷發展的,為了適應發展的需要,會有新詞產生,詞義一旦失去活力就會被新的語言形式替代,語言運用一方面要遵循一定的語法規範,另一方面,語言的發展規律也是需要重視的。羨餘現象涉及的詞義淡化、約定俗成、習慣用語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尤其是中學階段)與「贅余」產生衝突,這正是語言發展過程中必然出現的問題,而這個問題,也正是教育工作者需要考慮的!
推薦閱讀:
※國際漢語教師聯盟分享對外漢語教學需加強的四個方面
※國際漢語教師聯盟分享對外漢語教學基本方法
※國際漢語教師聯盟 對外漢語教師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