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賞味記——馬肉刺身
一直想在京都吃頓馬肉,倒不是因為這肉有多稀奇,只是對刺身控來說,單單的海鮮、湯葉、蒟蒻刺身已經無法滿足需求了,一旦聽說有「馬肉刺身」這種東西的存在,舌頭已經對「撒西米」(刺身)這三個發音形成了直接分泌口水的條件反射。
直接的契機是前陣子去美髮店,跟髮型師山下小姐聊天,不知怎麼就說到吃什麼下酒菜。她說,「我最喜歡生薑豬肉配啤酒了。」
我順口接到,「我覺得鹽燒白子(雄魚精巢),尤其是河豚的,配日本酒最高啊!」
山下捂嘴驚呼,「啊!你這什麼搭配嘛,簡直是大叔同士嘛!」
然後我就順勢推薦了河豚肝臟刺身,遺憾地表示,「不過還是更想嘗下馬肉刺身哎!」
山下小姐一陣激動,「我倒知道一家不錯的店,名字叫馬鹿(日語里傻瓜的意思)凡人,很有趣吧!」說完就笑崩了。
緊接著又以一種「大叔同士」眼光打量著我,大概在想,「你這個中國來的大齡留學生又能吃納豆河豚肝還想吃馬肉,不吃豬肉和煎餃連中華料理和拉麵店都沒進去過是怎麼回事。」
開拓一種新口味必須要迅速,趁著慾望滿分的時候。第二天就約上身邊唯一愛吃生食的朋友哀君去嘗試。店是居酒屋的形式,離京都站很近,卻一貫地隱蔽到拿著導航也找不到的地步。就在走投無路準備打電話問時,才發現就在眼前的Coco咖喱樓上。好吧,下午五點去居酒屋有點奇怪,但什麼也阻擋不了想吃馬肉急切的心了,何況進門一看,客人都坐滿大半了,「容易飽肚的肉就是要晚飯時吃才香嘛!」
日本吃馬肉歷史很悠久,公元675年,天武天皇頒布了最早的肉食禁止令,「不可食用牛、馬、犬、猴、雞之肉。」鹿肉和豬肉則不包括在此列。是不是生吃不知道,但至少在1300多年前,這裡就有吃馬肉的習慣了。但現在的日本,說起刺身就聯想到金槍魚、鯛魚海鮮類,京都頂多是湯葉刺身(生豆腐皮)更常見一些,馬肉什麼的,一次都沒吃過的也大有人在。何況這還是一家店如其名,又吃馬肉又吃鹿肉的居酒屋。
女性可以用「食べログ」(日本大眾點評網)上的優惠券享免費梅酒一杯。我在諸如「天狗」之類的奇怪名字里選了款葡萄味的「弁天梅酒」,《有頂天家族》里那位紫頭髮美女的動畫形象直接蹦到了盤子上。菜單看上去很繽紛,點了貌似很有人氣的馬腿肉刺身、燻炙馬舌、馬肉石板燒、炸蝦夷鹿肉、鐵板韭菜炒鹿肉,還有生拌馬肉。
豆腐皮刺身(汲み上げ湯葉刺し)
哀君是生啤,我是梅酒,就著幾個素的小菜,如非常的小清新的湯葉刺身,靜候馬肉上場。一般說起來,馬肉總是滋補強壯的代名詞,要說「以形補形」的話也沒錯,又因馬肉那個粉粉的顏色,直接被稱為「櫻肉」,可是上來一看,比我想像中的櫻花粉要深沉地多。雖然我是名副其實的生食動物,連幾乎不碰的豬肉也唯獨可接受生火腿,可這樣赤裸裸地吃生畜肉也真是人生第一次,不免產生一種返回原始社會茹毛飲血的心情。反正外表看上去差不多,就當是金槍魚肚腩唄。意外地不腥也不怪,沒有畜肉一貫有的膻騷味,可愛的女大學生服務生一再提醒我們要蘸馬刺特製的醬油,不能用剛才那個豆腐皮的。
馬腿肉刺身(馬肉の刺身上赤身もも)
來之前看網上的食評,好多一看頭像就是猥瑣大叔的評論都提到了店裡的卡哇伊妹子,眼前這位講話語調很特別的女服務生的確是如此,除了妝化得有點濃、假睫毛粗得可以數出根數來。聊起來,說是京都產業大學的學生。哀君立刻激動了,「我也準備申請那裡的研究生啊!」妹子立刻發出驚奇的叫聲,「一定要來啊可以做同學哦。」然後還不忘稱讚我們的日語好,並順勢推測我們的英文也一定很好,會多種語言很厲害之類,何況我對面的哀君還是俄語系出身,一直被誇「超厲害啊」大概也是這家居酒屋的誘人特色之一吧。
燻炙馬舌(馬たんの燻製炙り)
說回食物,馬肉常被冠以熊本縣的名號,就會給人很地道的感覺,類似北海道奶油、宇治抹茶的地域搭配。單純作為下酒菜的話,熏制馬舌的確有點咸。舌頭是我唯一能接受的畜類身上除瘦肉以外的部位,711的黑胡椒熏牛舌那是下班後的必買下酒菜。舌頭肉質有種特別的膠著感,對我這種不擅長「嚼」這個動作的人來說,吃的過程略微有些痛苦,不過anyway,還是很好吃就是了。
馬肉石板燒(馬肉の石焼きステーキ)
馬肉石板燒又是要怎樣?看到名字的時候雖然已經想像了很多畫面,沒想到上來還真是直接一塊大石頭,剛鋪上去的馬肉尚且紅得血脈噴張的樣子,被高溫石頭烤得滋滋作響,可愛妹子提醒我們記得翻面,一翻之後烤出來的濃稠汁水順著石頭縫往下流。這道菜最大程度上滿足了好吃這種感覺的兩個前提元素,形象的聲音和動態的變化,反倒是味道不如感覺好了。
鹿肉炒韭菜菌菇(鹿とニラの鉄板炒め)
鹿肉炒韭菜應該是所有菜色里最平庸的了,明明是主打鹿肉的,結果卻是裡面的韭菜和菌菇比肉好吃太多,而且鹿肉有點老和膻味。若不是還點了一道超棒的炸鹿肉,可能我會因此產生「鹿果然中看不中吃」的錯誤想法吧。
炸蝦夷鹿肉,即北海道鹿肉,這一道最棒!(エゾ鹿肉の竜田揚げ)
這道炸蝦夷鹿肉一上來就驚艷了(蝦夷是北海道的舊稱),色相就很像奈良公園那些鹿的外皮。擠上檸檬汁,嫩得入口即化,日語里這種做法叫「竜田揚げ」,先將魚肉禽肉等用醬油和味醂略微腌制,再裹上片栗粉(生馬鈴薯澱粉)油炸而成,所以表面非常柔軟,吃上去也不覺得很油膩。鹿肉高蛋白低脂肪、鐵分含量又高,一直被認為吃了可預防生活習慣相關的小病。但我對食物的最終信仰還是,who cares,好吃才是第一位的!
韓式生拌馬肉(馬肉のユッケ)
接下來的韓式生拌馬肉可與炸鹿肉媲美。「ユッケ」這個單詞是朝鮮外來語,本意指加入鹽、胡椒、麻油、醬等各種調味料後的生牛肉,特徵是上面還會打一個生鵪鶉蛋。以前吃壽喜燒的時候就覺得,生雞蛋和涮牛肉特別搭,立刻就讓肉質變滑很多,怪不得港式里有一道著名的簡餐叫「滑蛋牛肉飯」。然而生拌馬肉還勝在它是生的,早在《論語?鄉黨》里就有言,「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個「膾」,就是現在的魚生、肉生。我們吃生肉的歷史少說也有2000多年了,可現在作為中華料理的代表全世界流行的卻是一些調味過度又沒什麼特點的俗菜,不知怎麼「炒」就變成中華料理的一個最大特徵了,說起來倒是有點悲傷啊。
在《五味》汪曾祺說過,「為什麼切膾生魚活蝦好吃呢,曰:存其本味也。」這倒是日料給人的整體感覺,部分粵菜也是如此,說到底,花樣繁複的烹飪方法也只是錦上添花而已,做那麼多前戲,為得還是最好地發揮食物的本味。不吃生食的人,真是替你們覺得可惜啊。
季節限定的白桃味水果冰(白桃シャーベット)
女性還被贈送了抹茶味的冰淇淋,不過還是不加奶油的白桃冰清爽可口又解膩啊!
馬鹿凡人
地址:京都府京都市南區東九條上殿田町1-3 EMBLEM KYOMON2F(coco咖喱一番樓上),從京都站步行5分鐘。
個人微信公眾號:葉醬的孤獨星球(yejiangdelp),不定期分享葉醬在世界各地的小故事。
*本文原創,如想轉載,請獲取授權。如擅自盜用,將嚴厲問責!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旅人說
公眾號ID:travelwonderland
【多圖原文戳這裡】京都賞味記——馬肉刺身
推薦閱讀:
※日本大學吐槽系列——慶應義塾大學(上篇)
※排骨老師談進學:東工大和一橋怎麼考?
※2016年春季日劇,民王歸來,山風(嵐)欲來啊(及2016春季日劇不完全備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