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背景

每每談到心理學的應用時,往往表達的意思是「如何運用心理學的技術和方法,解決另外一個新的領域所存在的問題」。

隨著人們從對外在物質世界的探索和追求,逐漸轉向對內在世界的探索。寄希望於心理學能夠給出諸多解決方案。但從心理學這門學科的發展來看,似乎還很難能夠直接響應人們的這種迫切訴求。我們只能說,很多人已經開始意識到人的心理有許多值得探求的地方。具體該怎麼做,還沒有達成共識。不過,似乎人們對心理學的期待,還是基於人的本能訴求:趨利避害!

就拿心理學在學前教育階段的應用來說,避害,就是能夠解決什麼煩惱和問題,趨利就是能帶來什麼好處?學前教育的核心問題在於,接受教育服務的受眾與教育服務付費對象是剝離的。孩子接受教育,但對教育滿意與否的判斷以及付費卻是家長。所以,心理學要解決的兩類需求,其實也是根據不同對象而言的。

首先從家長的角度來看,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已經不需要再被宣講,社會大眾都能夠很好的認同。畢竟,孩子只有一個,時光又不可逆轉。誰都不希望自己孩子得不到應有的發展,自己沒有的,希望創造條件給下一代,這是人類的共同本性。可是,每個人對教育,尤其是涉及到自己利益相關的孩子,天然帶著不可動搖的主觀判斷,選擇性相信自己的偏向選擇和判斷。沒有人願意接受發生在自己身上那些不好的事情,本能逃避性的趨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就像,人得了重病一般都會本能的否定一樣,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就算自己知道存在問題,也很難保持客觀和理性去面對。當人帶著情緒和非理性的情感時,基本上就會摻雜了許多主觀臆斷和想當然,出現寧可聽信傳言的常識性錯誤。而科學研究的局限,無法對傳言進行證偽,因而也讓這些傳言得以存在和蔓延。不能被證實是錯誤的,那麼人們就會選擇性相信,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所以,很多早期教育關於兒童發展的科學性謬論,依然大行其道就是這個原因。

成人為人父母並非天生,為什麼有的人做得很好,有的人做不好。原因主要在於自知力、學習能力和自制力。那些能夠敏感覺察到自己的行為模式、處事習慣、應對方式、人格氣質和生活習性會對孩子產生什麼樣影響的成人,雖然也會在育兒問題上遇到諸多的挑戰,但因其良好的自知力、一旦覺察到有需要改變的地方,能夠主動尋求改變。所以,家庭教育其實也存在著明顯的馬太效應,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該改變的人不想改變,積極尋求改變的不用怎麼操心。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那些有著自知力和學習力的家長的需求,更多是在趨利,提供更多有益於增進科學教養和自我提升的技術方法或產品服務。而剩下的那些,則是聚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免除麻煩,避免損失的事情上。

這些麻煩事是什麼?

幫助理解孩子的心理和行為和應對孩子出現的問題行為。

舉一個例子,比如二胎放開後,父母對兩孩之間出現的各種變化難以適應,不知道該如何應對時,往往就手足無措,不知所以。此時,如果心理學能夠給出一個解釋體系,幫助父母更好的理解這種現象,那這就相當於解決了父母的一個迫切而核心的需求。

那心理學是可以怎麼辦到的?

首先,要有學理上的基礎,心理學家阿德勒的理論中(個體心理學)提到了家庭出生順序對個體人格發展的影響。他認為,即使是生在同一個家庭中的兒童,由於出生順序先後不同,他在家中的地位亦不同,從而形成不同的生活風格。例如,長子經常遭受失敗的命運,害怕競爭;次子則喜歡競爭,具有強烈的反抗性。最後出生的兒童常受到嬌慣,長大後可能會出現問題,但也可能發展成異乎尋常的性格。

其次,要將這些理論用大眾能夠理解和易於接受的方式表述出來。雖然從科學的角度來說,這是有問題的。因為這種表述,往往會陷入用現象解釋現象的錯誤。現象是不能夠代替普遍規律的,規律是大概率事件的重複發生,但是現象往往是片段式的。例如,如果心理學告訴大眾:「老大一般會更加重視健康狀況,較為小心,較少冒險。

而最佳的婚姻適應關係,應該是丈夫為長男,妻子為幺女。如果反過來,則常會出現摩擦,因為妻子常習慣管教丈夫,如果都是家中老大,則摩擦更大,因為都想掌控和支配對方。這些描述性的話語,往往會讓人們誤以為,原來是可以通過貼標籤的方式對人的心理進行解讀和分類的。那這樣說來,這和星座、九型人格、塔羅牌、占卜、色彩識人不都是一樣的嗎?任何一門自詡為科學的學科,往往對下的定論都有其審慎的前提假設。但是,這又會導致大眾難以理解和接受。在這點上,醫學和心理學都是同病相憐的。醫生經常也很無奈,病人不遵醫囑,出了問題又怪醫生無能,就是同樣的道理。當病入膏肓,需要大病大治的時候,又寄希望於醫學最後的奇蹟。其實,已經晚了。

這就是心理學應用的一個悲催的地方,要科學,大眾不接受,大眾接受的卻又容易誤解。有一部日劇可以推薦給大家看看,《戀愛是必然的~新感覺戀愛法則》,裡面就是講了不同出生順序的男女配對戀愛關係之間的相處模式。也許,心理學只能通過類似這種藝術的、媒體的、文學的、戲劇的表達方式,才可以在科學和易懂之間取得一個相對的平衡吧。

再說說避害,也就是要教會父母如何應對孩子出現的問題行為。

問題行為之所以是問題,其實是有諸多原因的。比如,當父母期望孩子達到一定的標準,而這個標準可能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提高的時候,就會發現,孩子的問題越來越多。現在的孩子成熟度要遠高於我們小時候,原因也在於社會發展了對人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我們小時候和現在的孩子相比其實是比較「蠢笨傻」的,因為大家都這樣,所以不覺得有什麼問題。但是,當你周圍的人群變了,大家互相進行社會比較,往往都是和自己周圍差不多水平的人進行比較,所以發現容忍度變得更低了,因為父母周圍的圈子往往都是相對較為接近的,但孩子也就意味著從小在一個相對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在這種環境下,往往細小的差異,都會得到放大和關注。而這種過度關注往往會讓本不是問題的問題成了問題。

問題行為在幼兒階段,應視為不成熟行為,只有當這些行為持續影響到孩子正常的社會功能,才能稱之為問題。在不成熟行為變成問題行為前,施加一定的教育影響,就是早期教育要做的事情。當然,有時候這種施加的影響恰恰是撤掉外界的干預和積極刺激。比如,當孩子在學習開口說話時,幾乎大部分人都會因為過度興奮時產生口吃或口齒不清的現象,此時應減少外界的刺激,不要太在意或者勉強繼續發音,口吃現象自然會消除。之所以起作用,是因為當不成熟行為形成習慣性的應對方式時,人就很難產生改變了。任何時候,都要讓孩子知道一件事情不會只有一種辦法,方法總比問題多,要懂得選擇最合適的。所以,心理學有別於其他學科提出的解決思路,往往不是解決問題,而是改變解決問題的認知。給父母第三種選擇,相信問題不是問題,而是自己的看法才是問題。給孩子多一種體驗,讓孩子知道方法比問題多,任何時候都會有合適的方法,世界不是非黑即白。

我是尾巴:

1. 心理學能做的,主要是滿足人心理層面「趨利避害」的本能訴求。在學前教育階段的應用,就是幫助成人理解孩子的心理、行為和應對孩子出現的問題行為。

2. 心理學的應用要解決科學性和大眾理解力的矛盾,要有學理基礎,不能胡說八道,但也要結合各種表徵方式,利用跨學科的方式,讓大眾更好的理解和接受。

3. 心理學解決問題的思路,往往不是解決問題本身,而是解決問題困擾對象的認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問題本不是問題,如何看待問題才是問題。人都是通過自己的眼睛選擇性去認知這個世界的。


推薦閱讀:

玩繪畫 | 獨一無二的點和永無止境的點點點
廢材盟 | 我想這應該是史上最簡(tou)單(lan)的DIY彈珠機!
廢材盟 | 為小朋友的「高級陸戰棋」做一次去無聊去臉盲再設計
我為群眾讀爛書之:七套幼兒科普繪本的綜合評測
幼兒便秘救助!?

TAG:幼儿教育 | 儿童心理学 | 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