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拳鐵甲兒時夢:為什麼我們會喜歡巨大機器人?

本文首發於機核網,作者范克里夫大尉

導語:伏地感謝godannar和amigojeff二位老大在成文過程中的傾力指導。

從《環太平洋2》說起

上個月初在CCG展會瞥見《環太平洋》續作的廣告幕牆,一陣眩暈。看了老白的4年之後,我期待這些巨大機甲再次暴打怪獸一文後,更是內心躁動。想起當年《環太平洋》上映時曾寫過一篇相關的文章,遂重發與此,博眾位一笑。

機械是人們製造的裝置,能以一定方式將能量、力從一個地方傳到另一個地方,作為人類技藝之製作,機械從其問世之時起就成為人類安身立命的手段和工具。而當前這個機器主宰的時代必然導致新的精神偶像和風尚地標。機械美學便是這一石破天驚的變革的戲劇性而又合乎邏輯的產物。其心理基礎是認為各樣的機械本身蘊涵著美感,不僅是帶來實利的功能之美,更主要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形式之美,它與古典美迥異其趣,認為機械本身的合乎功能、技術邏輯的構造和外表具有一種樸素的不加雕飾的美。這契合了人類講求邏輯理性的天性,又與人求新奇變異與為己造神的心理傾向若合符節。

十九世紀後期出現的龐大複雜的蒸汽機、火車頭和巨型輪船無不以尺度、效率、聲響、見所未見的奇特外形刺激著人們,而當代影視作品中那些家系龐大的人形機甲亦是殊途同歸。這些機甲在或惡或善的操縱者手中,成了異類的英雄或者反派,牽動我們的眼球。那些令人眼花繚亂的巨型機甲,儼然是一個個肌肉發達,集真、善、美、勇、信或惡、邪、叛、離於一身的龐然大物般的戰士,也暗合了人們的英雄清結。當初如此,現在也一樣,不知多少孩子(也包括不少成人)都無不渴望擁有這樣一個酷極的玩具,它不只是玩具,簡直是夥伴!

暴風赤紅,太帥了!

巨大機器人雖非日本人的原創,卻是日本ACG及相關玩具產業的常青樹。以1972年的《魔神Z》為爆發點,搭乘型巨大機器人的風潮至今仍是一隻下金蛋的母雞,源源不斷地為整個產業塗油上鏈。而在美國,情況便大不相同:自80年代《太空堡壘》動畫系列向北美引入「機甲」(メカ/Mecha)概念之後,幾次實拍電影的嘗試都很不成功(自1990年的《機械威龍》起,詳見後述),這一類別的作品在北美電影市場就此沉寂了十七年。

也許有看官要問了:「你是不是忘了《變形金剛》的電影系列?」然而《變形金剛》講述的是異星起源的自律機械生命體故事,而非作為人類自身延伸的搭乘型機器人,其電影的不斷推出也是依附在1980年代至今由TAKARA、孩之寶和漫威共同締造的整個專利產業鏈上的,加上易於切入主流的靚車及兵哥宣傳題材,早已是一株深根大樹上待價而沽的香果子。而人控機甲題材在沒有產業鏈支持和主流文化認可的情況下,仍處於需要優秀原創作品的積累階段,而其本身的特性也意味著高投入和高風險的雙重窘境。

但就在這樣的境況下,仍有人在為突破而努力,當年的《環太平洋》是一份最重量級的答卷,儘管商業成績差強人意,續集的消息仍讓俺激動不已。畢竟,兒時的記憶永遠難以忘懷,它會在某個夜晚,借著電影的軀殼席捲而來,令您無法自已!

巨大機器人是什麼?

《環太平洋》的編劇特拉維斯·比徹姆曾特地指出:「這部影片中並沒有機器人,觀眾們只會看到由人類操控的機甲。」而導演哥兒魔·德爾·托羅也強調,片中的機甲不是「Robot」而是「Mecha」!

當真如此?那就讓我們來分析一下「機甲」這個詞兒的含義。在日語中,「機甲」(機甲)一詞原本有非常明確的定義——即「機械化裝甲」,意為「裝備有諸如坦克、裝甲車等運用機械力的武器之~」,可見於對西語中裝甲部隊建制的翻譯,如「機甲師団」——對應英軍的「Armoured Division」,美軍的「Armored Division」或德軍的「Panzer Division」。而在日本戰後特攝史和動畫史上,這個辭彙也經常出現在巨大機器人作品標題中。

在美國,「機甲」一詞的通譯是「Mecha」(或Mech)——這個辭彙的進口可追溯到《太空堡壘》系列,起初多用來指代空想科學作品中由駕駛員在機體內置駕駛室進行操作的人形機械或多足步行機械,體積大小不等。這個辭彙源自日語中的「メカ」,原為Mechanism的略稱。然而「メカ」一詞在日語中的詞義涵蓋面更廣,一切運用機械力的物體都可用其指代——包括機器人、汽車、飛行器等。不過這兩種語境下的「Mecha」目前已經不是那麼涇渭分明了,《環太平洋》中的機甲獵手就是一種人控的搭乘型巨大機器人,只是「Mecha」的一個種類。

不過哥兒魔這樣說或許也是為了避免混淆以下幾種常在影視作品中出現的機器人:

人工智慧型

《大都會》中的瑪麗亞

多被稱為「Android」或「Gynoid」,脫胎於中古鍊金術志怪小說中(如《化學的婚禮》)人造人的概念。「Android」一詞首現於法國作家維利耶?德?利爾亞當於1886年發表的科幻小說《未來夏娃》。

人工智慧型機器人在身形、外觀甚至智力、自主性和道德觀方面都與人類非常相像,其中的著名人物包括《大都會》中的瑪麗亞、《星際迷航:下一代》中的data、《鐵臂阿童木》中的阿童木一家等。部分作品中的人工智慧型機器人採用了仿生組織(如人工皮膚、內臟),因而也會被譯為「仿生人」——如《異形》系列中的艾許和主教、《銀翼殺手》中的連鎖六型仿生人。科幻作品中的人型機器人常被作為現實人類的鏡像與分身,有時需要和人類一樣面對種種道德困境與思辨,對於自己身份的困惑和對真人的憧憬也是經久不衰的主題,其中一些甚至在作品中與人類相愛結合直至最後死亡。

自律進化型

不想當領袖的圖書管理員不是好圖書管理員

這類機械體擁有自我意識,能夠與人類進行對等的交流與共存,代表作有《變形金剛》和《洛依德機械獸》系列中的機械生命體。

遠程遙控型

在《鐵甲鋼拳》中,休?傑克曼飾演的過氣拳擊手正在操作拳擊機器人

這類機械需要使用者在機體外部遠程實施遙控才可運作,代表作為《鐵人28號》以及《鐵甲鋼拳》等。當然俺還是最喜歡老機械哥斯拉。

搭乘型

《阿凡達》中,正在操作AMP Suit的誇里奇上校

這個就比較大了……

需要駕駛員搭乘並進行操作的人形或異形機械,能夠為使用者提供防護力並增加他們的機動性和力量。其中一些體型較小,駕駛艙幾乎佔據整個軀幹部位——如《黑客帝國3》中錫安守軍使用的APU和《阿凡達》中地球傭兵的AMP Suit;另一些則在巨大機體內提供獨立封閉駕駛室,傳動與操控方式五花八門,機體高度可從不足十米(《機動警察》)到過百米(《無敵鋼人泰坦3》),甚至大過整個星系(《天元突破》)。

當然以上也只是我為了查看而自己粗分的。

巨大機器人的西方進化史

在西方,這種人控機械的概念可以追溯到法國作家凡爾納的小說《蒸汽屋》(1879)中主角一行人操作的機械大象,以及英國作家威爾斯的小說《世界之戰》(1898)中外星人的三足戰鬥機械——這玩意當年可是全球發行量最大的UFO雜誌《飛碟探索》的封面常駐明星。

看這本書的後遺症是迷上了油炸子雞

1967年,英國作家約翰?克里斯托弗還以三足戰鬥機械為標題寫了一套青少年冒險故事《The Tripods》,裡面操縱觸手系三足戰鬥機械的「主宰」頗有舊日支配者的味道。1981年,國內以連環畫方式出版了這套作品的前三部,改名為《威爾歷險記》。現在想起來,難道那就是俺與克總一夥的第一次接觸么!

不過由駕駛員在內操控的巨大人形機械初登大銀幕,則要等到1952年了。人控巨型機械承載著後工業革命時代人們對機械美學的追求,以及對自然暴力那種既恐懼又渴望的感情。對這種感情更為現實的投射衍生品還包括直接穿戴在使用者肢體上的「動力服」——初見於美國小說家愛德華·艾默·史密斯於1934年在《驚奇故事》雜誌分四次連載的科幻作品《透鏡人》及其續作系列,不過該作中的動力服實際上只是擁有推進模組和護盾的宇航服,作者並未提到過它是否能夠將使用者的力量增幅。這個話題這次暫且按下不提。

搭乘型機器人雖說不是日本人的原創,卻在日本實現了極大的繁榮和良好商業成績。初期的日本巨大機器人作品通常以極具魄力的機設、熱血澎湃的戰鬥畫面和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為出發點,機體擁有千變萬化、超乎想像的能力,本身具有相當濃厚的英雄性甚至神性。這類超級系作品自1970年代初的《魔神Z》起興,發展出包括變形、合體在內的諸多變體。而到了1970年代中後期,又湧現出諸如《機動戰士高達》這類以更加現實、貼近人類生活或歷史教訓的題材為出發點的作品。這類作品往往會輔以更真實的背景與機械設定,片中的機器人能力和行動被限制在一定的技戰術水平範疇之內,有時只是推動劇情和挖掘人物內心的道具,並不是作品的核心要素,故事題材和人物刻畫也更多具有道德模糊的傾向。而進入1990年代之後,這兩類作品風格也開始融合互補。

國王與小鳥

《牧羊女與掃煙囪的人》

1952年,法國動畫巨匠保羅?古里莫(《小小士兵》)的合作者安德烈?薩留將前者耗時四年的動畫長片《牧羊女與掃煙囪的人》推向市場,雖然榮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商業成績卻很一般。這部寓言式的動畫片講述了一個鬥雞眼暴君的自大與滅亡,他和權貴們住在華麗的高高城堡上,飽受壓榨的平民們卻只能在陰暗的地下城艱難度日。在影片後半段,暴君被鏡中化身取代,後者為了強佔一位牧羊姑娘而啟動了一台擁有恐怖利爪、探照燈般雙眼並能發出強勁暴風的巨大機器人。它的前胸內藏有一個裝著自動樂器的裝置舞台,駕駛員則在它腦後的駕駛室用拉杆和舵輪進行操作。在片尾,反舌鳥幹掉了駕駛員,在胡亂操作之下將暴君的城堡砸成一片廢墟,暴君被消滅,被解放的民眾逃離了地下城過上了安寧的生活。這台形似古希臘重甲步兵的人形機械是動畫史上第一台搭乘型巨大機器人,確立了這一流派的很多標準,包括機器人本身無個性、行動結果善惡與否全依駕駛員而定的核心思想。

1953年,《牧羊女與掃煙囪的人》被譯為《斜眼的暴君》在日本上映,獲得了一致好評,也影響了包括高畑勛在內的一批日本動畫人。不過保羅?古里莫對本片相當不滿,在買回版權和底片後進行了大幅度重製,1979年完成的新作於翌年以《國王與小鳥》之名公映,一時間好評如潮,但於1985年在日本上映時反響卻不如1952年版。在我國,本片曾由上譯廠譯配引進,相信也是不少看官兒時記憶的一部分吧?值得一提的是,《國王與小鳥》中的機器人不再是一台純粹的搭乘型機器人,這是因為導演給了本片一個更深刻的新結尾:在塔基卡迪王國的廢墟上,機器人如同羅丹的「大思想者」一般陷入沉思;在它的腳下,反舌鳥的幼崽又被套鳥的籠子關住。突然,機器人的巨大手爪自己活動起來,它打開鳥籠放走了幼鳥,最後一拳將鳥籠砸碎。

高畑勛在影片解說中曾如此評價:「在經歷了布拉格之春等一系列事變之後,法國藝術家對蘇聯的失望難以言表;這個結尾的寓意在於——那些被吹得天花亂墜的革命和美麗新世界不過是換湯不換藥,在舊的暴君滾蛋之後,人民又被押進了新的牢籠;古里莫面對這悲慘的現實,揮出了憤怒的鐵拳。

東瀛鐵甲潮

「氫彈大怪獸電影」《哥斯拉》的宣傳海報。

1954年底,由本多豬四郎執導的怪獸影片《哥斯拉》(這怪獸也有個音讀的漢字名「吳爾羅」)掀起票房熱潮,根據東寶公司的統計,日本全國每十人中就有一人去影院看了《哥斯拉》。擔任本片特殊技術的圓谷英二在戰時就是為軍部的國策片做電影特效的,因此在戰後一度被褫奪公職,這次圓谷將原本用於戰爭片的特效手法和自己對東京大空襲的恐怖回憶結合在一起,成功地推出了這部具有濃厚「本土決戰」風味的怪獸片。

《地球防衛軍》藍光版中魔傑拉入侵地球的一幕,頭部裝有鑽頭,外形和後來的名字都是模仿鼴鼠而定的。

本多豬四郎之後又執導了1957年公映的《地球防衛軍》,影片描述了因核戰爭失去家鄉的怪遊星人覬覦地球豐富資源而大舉入侵的故事。在本片中出現了高50米的5萬噸級巨型機器人,它原本是怪遊星人用於土木工程的挖掘設備,主要部位由硬度超高的「特殊宇宙鋼」製成,能夠從眼中發出殺人光線。它在之後的特攝影片中再度出場時被命名為「魔傑拉」,這也是日本電影史上第一台巨型機器人。空想科學與特攝自此流行一時。

1956年,漫畫家橫山光輝開始發表漫畫作品《鐵人28號》。這部作品中的巨型機器人「鐵人28號」原本是日本陸軍在戰敗前為「本土決戰」而研發的秘密決戰兵器,直到戰後才正式完成。這台需要遙控操作的機器人本身不具性格和善惡觀,在一名少年偵探的操縱下對抗種種惡勢力(其中也包括不少惡人操縱的巨型機器人)。鐵人28號是日本漫畫史上第一台為軍用目的開發的巨型機器人,除漫畫外還於1959-60年播放過廣播劇,並在1960年推出了一套特攝電視劇。本作改編的系列電視動畫於1963年起播映,開日本動畫史巨大機器人題材之先河。不過其特點為遠程遙控操作,並非搭乘型。

正在合體的金古橋。這次CCG看到它的玩具,無比閃亮!

而在1968年播映的特攝電視劇《賽文奧特曼》第14及15集中,合體型巨大機器人也首度登上日本電視屏幕。這台由佩丹星人研發的機器人被稱作「金古橋」(King Joe),可以分為獨立的四個部分,各部分都具有潛水和飛行能力。合體之後即成為高55米、重量接近5萬噸的巨型機器人,它雖然不能飛行,卻具有超過10萬噸級的腕力,當然還有一個俗套攻擊方式就是能從眼中放出破壞光線。

而漫畫家永井豪於1972年10月推出連載漫畫、並於同年開始播映電視系列動畫的《魔神Z》(又譯《無敵鐵金剛》)則首開日本搭乘型機甲之先河。

在這部作品中,一個致力於開發無害能源「光子力」的科學家為了阻止邪惡同僚的野心,而在研究所的廢水處理池下秘密用超合金Z製造了一台能夠自給自足的巨型機甲。這台「魔神Z」高18米,完成時有效功率就達50萬馬力。製造者的孫兒駕駛著這台機甲,用千變萬化的神奇能力一次又一次地擊敗地獄博士和他的遠古邪惡機器獸兵團……《魔神Z》是一部非常重要的日本動畫作品,為當時已開始呈現頹勢的電視動畫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該作的贊助商Popy公司(現已併入萬代)主營玩具製造業務,在動畫開播之初並不看好這部設定過於低齡化的作品。但在《魔神Z》收視率一路走高的情況下,Popy立即加緊投產相關玩具,在開播半年之後終於將魔神Z的玩具推向市場。這套高約60厘米的機器人玩具製作精良,加上動畫中多彩的設定和火爆的場面而受到少兒觀眾的歡迎,一舉創下五十萬套的銷售佳績。《魔神Z》的熱播和玩具熱銷顯示出巨大機器人題材動畫的商業潛力,自此玩具廠商加大了對電視動畫的投資,過去以糖果點心廠商贊助為主的日本動畫業開始轉向以售賣玩具為主要目的,而原本已在走下坡路的電視動畫也得以振興。而《環太平洋》中主角機甲「危險流浪者」的駕駛艙位置、高潮打戲中出現的肘部火箭助推那一記重拳和火熱的胸部噴射都無法不讓人聯想到魔神Z。

《魔神Z》及其續作形成了一個龐大系列,玩具也緊緊跟上。這是Popy在1975年發行的魔神Z玩具,和初版一樣能夠將拳頭部件發射出去模仿劇中的「火箭飛拳」。

這股始自《魔神Z》的超級系機器人風潮在1970年代前期風靡一時,作品中善惡雙方的道德立場涇渭分明,機器人的能力大都超乎觀眾想像,能源、攻擊手法等設定往往天馬行空,在帶給觀眾一場場精彩絕倫的對決之後,結果也幾乎都是邪不勝正。而且幾乎所有作品中的主要機器人都會推出相關玩具,甚至出現過動畫本身收視率平平、但憑藉優秀的玩具銷售業績也能順利拍攝播放完畢的現象。

隨著超級系機器人成為香餑餑,這一類作品也在不斷推陳出新。1974年推出的《蓋塔》系列中以鷹、豹、熊三台蓋塔戰機合體成蓋塔機器人的設定,成為日本動畫史上首台合體機器人,並且根據三台戰機的配置變化,能夠組合出三種形態。

《斗將戴摩斯》

自1976年起,長浜忠夫擔任總監製的一系列機器人動畫擺脫了之前作品正邪分明的道德塑造,在合體、變形類巨大機器人的基礎上開始出現描寫細緻、有血有肉、背景故事豐滿的敵方人物,敵我雙方的道德觀愈加模糊;和之前的《勇者萊汀》一樣,這三部常被合稱為「長浜機器人大長篇」(包括《超力電磁俠》、《超電磁機人》和《斗將戴摩斯》)的作品中都出現了帥氣美型甚至帶有悲劇色彩的敵人。

而在《斗將戴摩斯》中首次出現了通過特定駕駛員腦電波使機甲與駕駛員動作同步的設定,本作的主角是位空手道高手,能夠用這種肢體動作增幅的主-仆操作方式讓機器人發出華麗的必殺技,配合機器人的面部表情,更是帥到爆;在操作時上身需以管線與機體橋接,機體受到的傷害也會反饋在駕駛員身上。

1974年,《宇宙戰艦大和號》掀起了第二次日本動畫熱潮(處於崩潰邊緣的高科技外星敵人覬覦我們的地球,遊星炸彈成天到晚照臉轟——有些熟悉吧?),這部首播收視率不佳的作品在重編重播後一炮打響,隨著其第二部劇場版的超高票房,掀起了第二次日本動畫熱潮。這部以地球危機和宇宙戰爭為題材的動畫作品從人物、機械設定到故事背景都較為寫實,對日本經濟高速發展時期的公害問題和第一次石油危機也有所影射,博得了觀眾的共鳴,空想科學動畫開始進一步走向現實描寫。

而1979年由富野喜幸執導的《機動戰士高達》開始播映,該作起初收視率也並不樂觀,俺在日本曾與模型社團的中年同好討論過這個話題,結果大家一致回答說「當時我還是高中生,這個片子對我來說簡直就是不知所云」。雖然首輪播映以縮短集數而收場,但隨著一次次的重播,《機動戰士高達》的收視率也持續穩步上升,萬代公司推出的相關縮比拼裝模型也是銷量爆棚,《機動戰士高達》也成為經久不衰的動畫常青樹。德爾托羅在訪問日本的時候特別提過《環太平洋》里俄羅斯機甲「切爾諾?阿爾法」的設計便是受到了《機動戰士高達》中吉恩軍的MS-06扎古II系列影響。

雖然主要商業目的還是銷售玩具,但《機動戰士高達》與過往的超級系機器人作品截然不同。該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海因萊因的科幻名作《星船傘兵》影響,以編年史式的宏大背景、深度刻畫的登場人物、更具真實感的軍武設定和現實的道德觀作為包裝,對戰爭的殘酷和人性的複雜毫不遮掩。雖然劇中人物有一些類似超能力的設定,但雙方的機動戰士和現實生活中的軍事裝備差別並不大,這類機器人是和坦克戰機一樣的量產型武備,並無特別誇張的能力和攻擊方式,能源供給的機制、作戰保養和機械損耗都非常現實;而作品中互相敵對的勢力也都各有各的正義觀,無法簡單判定人物個體的正邪與否。這一類「真實系」機器人動畫作品在1980年代批量出現,如1982年首播的《超時空要塞Macross》系列和1983年首播的《裝甲騎兵Votoms》系列。

《機動警察》中特車二科的AV-98英格拉姆二號機在執勤——這是模型愛好者用1/35比例模型和實景照片合成的場景。

談到真實系機器人作品就不能不提《機動警察Patlabor》,這是由日本萬代公司和東北新社於1988年起製作發行的一系列動畫及衍生產品的統稱,至2002年為止共發行過兩部OVA動畫、一部電視系列動畫和三部劇場版動畫,輔以漫畫、小說和動畫短片等。作品描寫了在近未來的日本(當然以現在的時間來看已經屬於過去時了),服役於東京遠郊填海地帶的警察分隊「特車二科」的日常生活與對抗犯罪的工作,反方則是伴隨著人形工農用機器人大量推廣而產生的機器人犯罪現象、圍繞東京填海造城計劃產生的激進環保恐怖主義分子和巨大跨國企業中的高科技犯罪分子。

《機動警察》的特點在於,其主創團體Headgear把著眼點放在了劇中人物的日常起居、吃喝拉撒和人際關係上,甚至有幾集通篇沒有幾個機器人的鏡頭、而是基層警員們連篇累牘討論如何在地處偏遠的基地中保證吃飽穿暖。如此一部「不正經」的機器人動畫作品,卻因其對生活細緻入微的刻畫和獨具個性的人物塑造而廣受好評。主創人員之一押井守曾評論道:「這其實就是一部校園劇,特車隊是學校,隊長們是教師,而隊員們則是學生。至於機器人,就是教學用的電腦啦。」而在1993年8月公映的第二部劇場版《機動警察2 the Movie》中,之前作品中輕鬆幽默、插科打諢的風格突然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對和平與戰爭之實質的思考、對戰後日本社會和官僚體制的辛辣諷刺、以及對日本國民精神的剖析,整部影片瀰漫著導演押井守的個人風格。這部情節純屬虛構的動畫影片,其現實意義時至今日也仍未褪色。

進入1990年代後,由於日本經濟衰退和人口老齡化、出生率降低等因素,電視動畫收視率風光不再,逐漸被擠出黃金時段,從而再次面臨低迷的局面。而1995年由GAINAX和龍之子共同製作的電視動畫《新世紀福音戰士》橫空出世,掀起第三次日本動畫熱潮。這部作品中雖然幾乎沒有機器人,但形式仍是蘿蔔片。在本作中,超級系和真實系不再涇渭分明,片中既有熱血賁張甚至毀天滅地的激烈對戰,也有對人物和社會現實的深度刻畫,非常典型的「本土決戰」背景和陰謀論並行,再套上一個神秘主義的外殼,一拳一腳打出了一片新天地。

作品中的世界觀和敵方設定吸收了不少猶太神秘主義和基督教異端衣索比亞正教的要素,這些名稱取自聖經次經/偽經(主要有《以諾書》、《衣索比亞語以諾書》、《希伯來語以諾書》、《巴路克的敘利亞啟示錄》、《本司拉的智慧》)和猶太教經典(《塔木德》、《大光明經》)的「使徒」也是片中一大看點。

到了世紀之交和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巨大機器人題材的電視動畫仍是佳作頻傳,如《Big O》和《天元突破》。

四面開花

《機械威龍》攝製期間,特效人員正在補拍沃瓦列夫斯基42號機甲的模型鏡頭,本作使用了動力模型和定格動畫混搭的手法,機甲的動作比較流暢。

在《變形金剛》和日本巨大機器人動畫的影響下,大洋彼岸的帝國影業於1990年推出了美國首部實拍機甲影片《機械威龍》。該作在核戰浩劫後的世界背景下,描寫了兩大勢力為爭奪領土而舉辦的巨型機甲對決。片中的機甲由駕駛員使用動作同步增幅的主-仆方式操作,自由貿易派一方的機甲「松本14號」擁有變形能力,而影射蘇聯的聯盟方機甲則為蘇制軍武色彩濃厚的「沃瓦列夫斯基42號」。影片雖然票房大敗,主創人員仍在1993年又推出了描述人形與蠍形機甲對抗的《機甲大戰》。同類題材還有1996年公映的《機甲戰士》,講的是在外星人佔領的地球上,人類為爭取自由而駕駛古舊機甲與外星新銳機甲一對一決鬥的故事。

《鐵拳無敵瑪利亞》

而早在1988年,香港金公主影業就製作過一部混搭了人工智慧型機器人和搭乘型巨大機器人要素的影片《鐵甲無敵瑪利亞》,片中的「先鋒一號」很像《機動戰士高達》中的MS-06型。本片以《Robo Force 鐵甲無敵瑪利亞》的譯名在日本上映過。

「在遙遠遙遠的未來,黑星和他罪惡的軍隊為了控制整個地球而發動戰爭,他們唯一的對手是科學家詹姆斯·查格爾博士和他的精銳勇士。他們在一起,是不可戰勝的,他們在一起就是麥克瑞一號!」

改革開放後的1980年代,上譯廠譯配了一部英國電影《新天方夜譚》,片中由人力操縱能夠噴出火焰的巨型獸首機器人給俺留下了深刻印象。之後我國開始陸續引進巨大機器人題材的動畫作品,它們現在已是很多人不可磨滅的童年回憶。首先是1988年前後北京電視台首播的《星球大戰》,是由美國薩班製片公司將《戰國魔神豪將軍》和《亞空間大戰》兩部作品融合併重編而成,不過國內放映的內容似乎只包括《戰國魔神》;1993年雲貴電視台首播了《機動警察》。

而1990年代初從金和聲公司引進的《太空堡壘》三部曲上譯版無疑最為著名,該作主要由《超時空要塞Macross》、《超時空騎團南十字星》和《機甲創世記Mospeada》融合併重編而成,而差不多同時期金和聲以《百獸王》和《機甲戰艦》重編的《戰神金剛》也被譯配引進;1993年國內還引進了角色扮演遊戲風味濃厚、風格詼諧幽默的《魔神英雄傳》系列;到1999年,深圳電視台又引進了《新世紀福音戰士》並以《新世紀天鷹戰士》的標題播映,其中翻唱的主題曲請大家一定要聽一下。

2010年,國產機甲動畫《太空歷險記》在湖南衛視首播,人類和外星敵人使用的王牌機甲能夠變形,還推出了相關玩具周邊。雖然這部片子引起很大爭議,但玩具質量還是不錯的,而且價格實在很可以……

舊瓶新酒

那麼《環太平洋》中的機甲與怪獸災難,和日本機器人作品與特攝災難是否相通?以我管見,也許在形式上確有類似之處,但《環太平洋》顯然並不具備日式作品的深層根源。

定格動畫大師雷?哈里豪森打造的《原子怪獸》,其部分情節改編自哈里豪森好友雷?布萊德伯里的短篇小說《濃霧號角》,本片也是1952年的票房黑馬,更催生出了《哥斯拉》。

首先是催生特攝災難的「原爆情結」:以《哥斯拉》為例,本片的核威脅背景雖然山寨自美國影片《原子怪獸》類似,帶給日本人的卻並非是對未來的恐懼,而是喚醒了他們心底的慘痛記憶。

《哥斯拉》中的一幕幕特效場景無疑將在座的觀眾紛紛拉回九年前的日本本土。勢如破竹、毫不留情、具有無窮威力的哥斯拉不僅使日本人回想起1945年8月的兩顆原子彈,更以蹂躪東京再現了1945年3月10日凌晨的東京大空襲——這是二戰期間最為成功的戰略轟炸行動之一,共計325架雙倍載彈的B-29轟炸機從低空殺入東京上空投下了約381300枚燃燒彈,在當夜強風的助推下形成的火龍捲(推進速度100米/秒)將十萬以上東京居民焚為焦炭,死亡人數超過廣島原子彈轟炸首日記錄(圓谷英二在防空壕中僥倖活命)。而美軍機群幾乎全身而退,日軍只擊落其中12架。隨之而來的兩顆原子彈和無條件投降更是將飛揚跋扈了半個世紀的「天照大神」摔得人仰馬翻。

而在《哥斯拉》中,怪獸最後卻被日本科學家「特攻」消滅——《哥斯拉》的商業佳績,無法與這種「受害回想」與之後「本土決戰未必敗,我等仍可科技制勝」雙結合的心理暗示擺脫干係。加上當時的第五福龍丸事件,日本人也巴不得趕緊抓住核試驗這個話題,給自己的「受害者」形象撲點粉。

哥兒魔回憶起兒時觀看美版《哥斯拉》的經歷時,將這部影片比作日本人面對原子彈和戰後社會的巨變而推出的一種自我防禦機制,具有極強的私密性,並且成為了國民文化的一部分。這種混合了「原爆/被爆情結」與「本土決戰未必敗」的心理暗示弔詭之處在於,它能夠同時揭開和撫平日本國民對戰爭恐怖記憶的傷疤,卻陰險地迴避了一個事實:在過去的戰爭中,日本人正是災難本身,原子彈才是破魔機甲。

日本畫家繪製的「東京大空襲」,宮崎駿後來回憶說當時四歲的自己險些困在屋子裡燒死,虧得叔叔把他抱走才撿回一條小命。

《環太平洋》中的人類社會雖然人口與經濟損失也異常慘重,然而那只是在描述未來的虛構情節,和日本人時不時回頭瞄一眼自己過去的慘敗並且偷偷揭開傷口舔一舔的心理是完全不同的。

其次,巨大機器人在日本的流行也反映出日本人的島民心態,這個古怪民族一方面滿腦子「本土決戰」的受迫害妄想狂,一方面又是精神制勝法的集大成者,因此也時刻需要在跟前擺個大殺器。對此,押井守曾經如此評論:

《魔神Z》開創了日本機器人動畫史上『駕駛員操作機器人』之先河,從此,巨大的機器人便成為了人類肉體的延伸,同時也成為『人類自我意識的擴張實體』。就這樣,日本人接二連三地狂熱設計出各種各樣的巨大人形機器人。如果說英雄人物總是和根源文化中潛藏的本民族特有的願望緊密相關的話,那麼我覺得發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便是戰後日本的科學技術萬能思想。看著電視機佔領起居室、冰箱也逐漸在廚房普及開來……人們便很容易對科學技術產生盲目的崇拜,認為科技能夠拓展人類生活的未來和可能性。而毫無疑問的是,同一時期手塚治虫的作品對這種科技立國信仰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可我卻認為,日本人的巨大機器人信仰,其根源還是在於他們腦袋裡的那種『日本式的原始情結』。日本民族總是相信,某種『單一而又巨大強悍的物事』才是日本的希望和救星。這種拜物信仰的終極偶像便是超級戰列艦大和號,這艘巨艦至今仍活躍在各類架空戰記和動漫作品中。從這個觀點出發回頭再看看日本機器人動畫的發展史,從《魔神Z》到《機動戰士高達》再到《新世紀福音戰士》,那些巨大的人形戰鬥兵器無非就是大和號戰列艦一代又一代的轉世罷了。

我認為日本民族這種原始的感性情結正是催生出巨大機器人作品的根源。在這樣一種感性的驅使下,日本人在戰後的科技發展時代仍苦苦尋求著『戰艦大和號的替代品』,那些巨大的機器人不正是在這種需求之下應運而生的嗎?

以上論點雖然抓住了日式巨大機器人作品的一部分特點,卻忽視了它們和特攝題材本質上是作為一種現代神話和英雄傳奇存在的(而且相對於遮遮掩掩的大和級,戰前和開戰時的日本人不如說更加在心理上倚賴整支聯合艦隊),所以日本的很多巨大機器人都不僅僅是造物崇拜的產品,更具備一定的超凡與神性並且以某種形式具現化。比如魔神Z的魔神力、蓋塔機器人的蓋塔射線,到後來伊丁的伊甸無限力甚至足以毀天滅地。特別是超級系作品傾向於把巨大機器人作為人類軀體和靈魂的雙重延伸,以實現「人的靈魂與巨大的鋼鐵之軀結合,即為近神」的理念。

說回《環太2》:這波情懷還是要吃的

《環太平洋》中的機甲獵手雖然屬於典型的搭乘型巨大機器人,但其本身並無日本超級系蘿蔔片兒中的超能力與神性化要素;場面雖激烈大氣,機甲的基本攻擊方式卻並不誇張;機甲獵手本身也不具備任何個性(至多反映了原產國的工業特質)、一旦離開駕駛員便完全停機,除了體型巨大外,更接近真實系。然而考慮到本片的整體設計,機甲的特效與演出還真不錯。有意思的是,《環太平洋》和二十多年前的《機械威龍》一樣,有著背負過去陰影的主角;而多人同步控制一台機甲的操作方式,也讓人想起2000年推出的日本電視動畫《GEAR戰士電童》。

那麼續作《環太平洋:雷霆再起》表現將會如何?在真正看到影片前一切都不好說,老實說我從預告片里嗅出一點不好的氣息。但這一碗熱騰騰的情懷,我本人是吃定的。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機智過人》年終盛典上跳街舞的400台機器人的技術含量?
「你長的很好聽哦~」 - 用耳朵「看」世界的半機械人
本來可以靠顏值,偏偏要靠實力:TA垂直攀爬1000米
【號外】世界機器人大會(2017北京):錯過這次,至少後悔365天!

TAG:环太平洋电影 | 机器人 | 动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