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喝到了老山的茶

正午,在門口點根煙抽。一個矮胖男人領著個身材單薄的黑衣女子踅進了院子。

眼角一掃,原是有過一面之緣的茶商老麻。

他一愣:「徐老師在嗎?」

心下好笑,忙應道,「可能在吧……」

他「哦」了一聲,帶著女人噔噔噔上了茶室台階。

忍不住拋了煙頭,在背後喊了一嗓子,「老麻真不認識我了?」

他猛一回頭,訕了臉,「嘿嘿,你咋沒戴眼鏡呀,怪不得……」

老麻是山東人,嗓門粗大,走路生風。雖自詡「茶人」,卻少了點茶人的細膩斯文。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做生意。老麻的朋友遍及五湖四海,每年春季去趟雲南,一年的貨就夠賣了。

黑衣女子姓胡,是老麻的朋友,雲南麻栗坡人,現在北京馬連道開茶莊。

麻栗坡古茶園。來源:麻栗坡縣政務網

麻栗坡有座著名的老山。鮮為人知的是,當地瑤族數百年就有著種茶的傳統。隨著中越邊境雷區逐步清理乾淨,可以開採的古茶樹資源也越來越多。幾年前,麻栗坡的猛硐、楊萬、下金廠、麻栗鎮4個鄉鎮被納入普洱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區域,獲「無公害茶葉生產基地」認證的茶園達1萬畝。

胡姑娘在北京推介老山的普洱茶,生意做得不輕鬆。一個位置不太好的小店,年租金就是一、二十萬,頂手費也花了大幾十萬。揪心的是,當地茶客認山頭的多,進門就問老班章、冰島、昔歸……沒有知名度的邊緣山頭,很多人連試試的興趣都沒有。

胡姑娘這次帶著自家的茶樣來東莞,也是希望在這個所謂「藏茶之都」碰碰運氣。

在她的要求下,試著開了一餅生茶,一餅宮廷熟普。

老山的茶,生態是非常不錯的,茶氣足,香氣也高,很耐泡。只是制茶工藝還有待提升,包裝做得也粗糙。

同墨江、江城、德宏等邊緣山頭一樣,老山茶要進入核心品飲消費圈,中間還隔著勐海、易武、景邁、勐庫等諸多已打出名號的山頭。作為原料供應商,邊緣山頭的價格很難起得來;打自己的品牌,在缺乏有效品牌定位、產品線設計、渠道策略、運營資金的情況下,也只能遊走於三流展會,或是偏安於茶葉市場一隅,舉步維艱。

幾泡茶飲罷,胡姑娘有些頭暈。遂決定帶他們去吃午飯。

路上,老麻說,「明春,想邀請徐老師去麻栗坡考察下,這麼好的生態資源、人文環境資源,老山茶有很大機會呀。」

深以為然。

文:老茶鬼 2017.8.9

推薦閱讀:

這種「茶」連茶農都不敢碰,你要喝嗎?
生普才存放一年,竟有這般茶湯和葉底,真相是……
小青柑晒乾與烘乾,怎麼區分?這招很實用

TAG:普洱茶 | 中越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