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裡的「讀書人」們
談塑造氣質時的工匠精神。
(p.s. 今天的文章在公眾號里有福利發送,歡迎感興趣的朋友們前往圍觀~)
----------
作為一個在「追劇潮」中永遠落後幾大步的人,《我的前半生》這部劇已經成為了我和朋友們聊天時的靜默話題存在。
不過好在各大微信公眾號日評夜論,倒也總算是彌補了一些我能切入的熱點。
今天想談談的,就是在這個劇的外圍,我觀察到的一位明星和與他相似的人們。
在娛樂圈裡摸爬滾打三十餘年,從85年一部為人稱道的《末代皇帝》到最近火得發燙的《我的前半生》,陳道明一直都在不斷挑戰自己的表演技巧,並嘗試不同的新角色。
在馬伊琍最近做客的《圓桌派》中 ,竇文濤有意無意地提到陳道明(節目里未指名,但陳先生是個恰好契合的例子),年近六十卻身形打扮仍如少年,心裡發疑他是否也擔憂年歲老去。
而馬伊琍卻話鋒一轉,談到了老戲骨陳先生在片場勤學不怠的表現,
瞬間扭轉了主持人腦中的刻板印象,
提到對陳道明的評價,多年之前他演繹電視劇《手機》,原著作者劉震雲評他道:「在中國的演員裡面,可能道明老師是最有學問的人。「(BTV非常故事匯)不過在陳先生的強烈反對之下,劉震雲又加上了「之一」二字。
再按鳳凰衛視何東的話來說,陳道明其實一直演繹著一個處於世俗之中,又遊離於名利邊緣的角色。2010年的訪談里,陳先生一句「我無奈於這個世界,這個世界也無奈於我。」被他概括為一句斷語,是來自這個聲名繁華的娛樂圈中的「隱士的憤怒」。
陳道明以演技留住人心,以「讀書人氣質」深入人心,也以常以直言批判震撼人心。
可這樣深刻的獨特氣質,卻並非一日演成。93-99年,是他定義的「事業迷茫期」。但在沉寂的這五六年中,陳道明卻從未認為自己受困於中,反而越發知道,不斷探索自我,才是平和與快樂的源泉。
對於演戲,他從不願照本宣科,就連小時候語文老師讓讀課文,他也總愛加些題外話。
對當代中國浮躁的影視圈來說,尖銳直白的審美批判真的不可或缺,這是許多人認可陳先生氣質的條目之一。然而,對「文藝時代「的懷念卻是他常透露出的情懷。
在現今這個」娛樂時代「里,他常說自己雖然生活在「世俗之中」(2016楊瀾訪談),但不能忘記最基本的自我要求,就是謹記「凈化自己」,也最看重「獨處」的珍貴性。
無獨有偶,相似的「文藝情懷」,也能在他的一位圈內後輩身上看到。
前段時間因為一口優雅的英語發音再次驚艷眾人的湯唯。
出道多年,始終不溫不火,保持著在觀眾心裡的恆定熱度,她一直尋求一個相當「舒服」的工作姿態。知乎上曾有網友將她譽為:「娛樂圈唯一一個看起來像讀過書的女明星。」 大概是應了這副不爭不搶的態度。
但是掙扎也常在。前幾年演繹《黃金時代》的蕭紅時,湯唯曾對記者坦言,說覺得自己真的沒演技,因為想演好這個角色,去手抄繁體版的蕭紅著作,甚至神神叨叨到把頭髮放在蕭紅故居的床底下,希望能夠感受到角色內部的情感。
因為她覺得自己太笨拙,拙到只有感受到,才能演得出,而在此前曾經演繹過的許多作品和自己的人生經歷中,她的拙與真都一直沒有消散。
去英國,語言不通,獨在異鄉,求老師把台詞一句句念出來,錄在錄音筆里自己慢慢聽。楊瀾採訪她時,問到《黃金時代》里的文藝作家眾生相時,她直言自己節奏太慢,但又希望自己的作品能給所有和她一樣,有著溫和緩慢的文藝魂的觀眾們一個享受藝術的機會。就像在英國,藝術院線是獨立的,給了人更多商業時代外的獨立選擇。
經歷了《色戒》後的雪藏,她似乎那麼自然地成為了遊離於這個圈子邊緣的一個人物。外在的猜疑與揣測,他人的追捧與讚揚,都已成為符號,而真正能塑造她的,唯有經過自己不斷磨礪的精神世界。
(沒有進入喧囂的微博世界,湯唯的社交媒體只被清爽的活動照片,山海清風,模糊背影,可愛孩童佔滿,感謝她最近的這一條ins, 意外地與今天的話題格外吻合。)
娛樂圈裡的這些讀書人,似乎常有一個矛盾的特質,就是在這樣一個大染缸里仍堅持追求獨處的精神。而這種追求,在現如今的流量時代要損失太多的曝光率。
但這兩位每一次出場,關注度卻從未少過,究竟底氣何在?
我想大概是因為,他們讓觀眾看到了明星的另一種截然不同的存在感。就如湯唯所說,獨立院線並非不迎合觀眾,但它們迎合的只是那特定的一部分。
雖然觀眾本就不強求演員們有安靜獨立的「讀書人」氣質,可是也正因如此,這種特質才愈發能從大背景的嘈雜里跳脫出來,定定地直戳人心。
是的,這樣的專註砥礪的工匠精神,在獨特氣質的塑造方面也應佔有一席之地。
兩年前回答知乎上的一個問題,我曾經放過一張圖片,配了一句短小的話,「雕塑自己,不僅是身體。」
現在看來,在這個充斥著急切成功學的時代里,這句話是多麼的不合群。
但實際上,這種冷靜的情緒恰恰是扼住所有長盛不衰的成功人士咽喉的有效工具。這是最低調的剋制,也是最輕易向目標進發的平坦之路。
而這些珍惜自己羽翼的讀書人們,自然選擇了這條長遠的收益線--不僅關心觀眾,更深入自己的心,這是獨特氣質的來源,也是風骨所在。
---------------------
後台常收到一些留言,問氣質應何而來,我也經常語塞。而後想想,是我們少了一些對真正的「獨處」的渴求,也缺了太多對「打磨」的耐性。
「獨處」這個詞的閾值已經降得太低。「社交恐懼症」如此流行,但網路世界卻永遠熙熙攘攘。這些聲音從何而來?或許就是坐在每一片熒幕前面的所有麻木的你我。
記得同樣在事業高峰時期突然銷聲匿跡的喻恩泰曾坦言,明星這個職業需要的不過就是關注度與持續不斷的作品。觀眾的視線不斷,才有一線的生機。
但在圈裡的這些讀書人,其本人就是永遠在製造著吵鬧話題的主體,他們卻常記得給自己幽靜的蟄伏期,也永遠保持著不斷塑造自己的熱情。
這對於我們這些看客來說,或許是一個太過直白的提醒--真正的好氣質,就像一件作品,它一定源於打磨得當的匠心,而非應人所求。
(當蘋果出現前,有多少人能想像到這樣的產品呢? 「我們給消費者呈現的,就是最好的」,這是他們的邏輯,也是人們經營自我時,所應堅定的方向。)
作為許多品牌經營的座右銘,這條準則,我覺得也適合許多不願意臣服於赤裸直白的「外貌準則」下的讀書人們。
這群在任何維度上都希望掌握他人對自己氣質審美先機的人,最能詮釋越打磨,越驚艷的氣質養成法,當深入自我成為一種習慣,保持獨立成為一種態度,內心的豐盈度才能不斷上升,而這,也正是將你與他人區分開的所謂「氣質」。
真的,那些千篇一律的容顏與氣質,我們已經看得太多。但別有韻味的那一個,我希望,只有在人們見到了你之後,它才真正為人所知。
--------------------
臨近畢業回國,常常難以抽身寫文,但仍然希望能給有緣讀到這些文章的你們一點來自這片土地的美好留念。
感謝你們的關注,閱讀與等待,這段時間看了不少有趣的博物館,也收集了幾份驚艷,今天想在它們身上刻上印章,贈與有緣人:
(知乎太大,於是便把禮物放到了公眾號里發放。想要收到這份小禮物的你們,別忘了在微信評論里舉手哦~一共八份,先到先得啦)
-----------------------
原文首發於公眾號:
未然書:探索氣質美;個人定位與氣質養成思考筆記。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