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應該是一首能夠用多種聲部唱出的、聽得見的歌曲

上世紀七十年代,是西方史學大轉折的時期,歷史不再是偉人和強權間相互影響所取得的成就,而是轉為描摹普通人在社會中受到的約束與機遇中經歷的生活。

《人類的生活》正是這一歷史思潮下誕生的一套歷史讀物。

通過對人類生活細節的鋪陳,它向讀者構建了一個立體的過往。不同年齡層的讀者可以毫無障礙地享受到歷史學家精深的學術研究成果,這多半緣於其精準的文字和生動還原各時期不同地域人類生活場景、細節的圖畫。

各路人馬花費數十年來做這套書

這套書是法國百年老社阿歇特出版社的看家書,當時集結了法國歷史界的學術精英、插圖師、文學師來編就。從1970年代開始陸續出版,一共有35本,從史前時代一直到二戰,從希臘、羅馬、巴比倫、阿拉伯帝國、唐帝國到非洲帝國,網羅了古往今來眾多文明中的人類生活。他們花費十幾年的時間才將這35冊圖書出齊。

2010年後,阿歇特出版社利用最新的數碼技術重新修復當年的插圖,再版這套書。他們的速度是兩年一本。中文版的這套《人類的生活》依照的是法語的新版,目前出版十本,已經追齊他們,接下來就是努力跟他們速度一樣,中法文同步推出。

換一種思路講歷史

對於中國小讀者來說,這套書最大的意義是展示了歷史另外一種書寫方式,它裡面呈現的細節甚至超出很多成人的知識體系。

人教版初中歷史課本《外國歷史》,第三課是《西方文明之源》,簡單介紹了古希臘和古羅馬。古希臘部分在雅典城邦的繁榮、地理環境、年代外,重點介紹了伯里克里當政期間雅典的民主政治,以及伯里克里鼓勵學術研究,發展文藝,重視教育。同時附帶介紹斯巴達人的一些知識。古羅馬部分,更簡單,羅馬共和國興亡的年代,加上幾個名詞比如元老院。插圖有出土文物、地圖。

和歷史課本不同,《人類的生活》不滿足於簡單的政治、文化、英雄的摘要式描述。因此《古希臘時代》不會專門提到「伯里克里鼓勵教育」,相反,它平實直白地告訴你古希臘時代的教育情況,「公元前五世紀,所有的雅典公民都必須學習識字寫字。公民的教育從七歲開始到十八歲結束。在此期間他會擁有一名有學問的奴隸作為伴讀,陪他上學,聽他背書,督促他做作業」。接著具體講,孩子會學習什麼,用什麼樣的筆寫字,做怎樣的體育運動,醫學、哲學怎樣傳承。

再來看這冊書的體例,它的章節設置是這樣的:生活在雅典(雅典城內、在家裡、家庭神聖、公民與民主)、各司其職(集市廣場、完整的教育、藝術家受垂青、建築師改變生活)、以神之名(神廟與聖殿、各奉其神、慶典貫整年)、遊戲之地(鍾情遊戲、在劇場、在體育場)、自然資源(有利的風向、農莊物產、礦藏與鑄幣)、戰爭(為戰而生、作戰技巧、激戰時分、重要的海軍)。

它以人類在那個時代中可能遇到、感知的生活為輻射點,全面還原人在歷史中的樣子。在每一個小專題下,它會更加細緻地講解生活中的小細節,比如原始社會裡一個骨針如何來磨,顱骨穿孔術怎麼回事,回到《古希臘時代》,《重要的海軍》里它重點介紹一種戰船:三層槳快艦。

來看它怎麼寫:

三層槳快艦是一種戰艦,長約三十六米,寬四米,由上下三排槳手(共一百七十人)划槳推進,此人數不包括艦上的水兵。快艦船頭裝有撞角,可以刺破敵船。船體用松木製成,唯龍骨用橡木。槳船亦可張帆行駛,但在戰鬥中,為了進轉精準自如,人們只用槳不用帆。槳手皆是雇來的,是雅典最窮的那部分市民。船上也用外籍水手,偶爾會有奴隸。戰鬥的勝負,完全取決於槳手的靈巧和紀律。在艦長和軍官們的指揮下,槳手們根據笛音奮力划槳,推動沉重的艦身殺向敵方。

一如陸戰,沒有神的應允,海戰也沒人敢打。在船頭兩邊各畫一隻守護之眼,據說可以驅逐厄運。如果雅典海軍在城邦近海沿岸作戰,他們的目光便會一直追隨雅典娜塑像那金光閃閃的頭盔:雅典娜俯瞰整個雅典城,任何一次戰鬥都逃脫不了她目光的注視。海戰若勝,戰利品也會獻於眾神。

戰艦的數字精確到米,槳手的報酬,戰船船頭畫著什麼圖案,如果在某一個地點作戰能看到什麼,這些細枝末節的東西不是被大而化之掉,而是全面詳細地展現出來。以此知識來武裝頭腦的讀者,自然更能培養起對細節的觀察,對歷史的尊重。舊日人類生活的場景就這樣融入到我們現代人的頭腦,而非僅僅是大事記。

這是一種深受年鑒學派影響的歷史編纂思路。此學派代表學者布羅代爾說過:「在我的意願中,歷史應該是一首能夠用多種聲部唱出的、聽得見的歌曲。」也就是像短暫閃光一樣穿越過歷史的事件值得記述,具體的地理、氣候、婚姻、風俗、心理、遊戲一樣值得呈現,「不是只有兩種或三種對時間的計量,而是有幾十種對時間的計量。只有被人類的科學彙集在一起的這些對時間的計量的總和,才能構成人們很難恢復其整個豐富紛繁的圖像的總體史」。

用藝術的審美科學地繪製歷史

這套書最典型的特點還在於插圖很多,每兩頁基本有六到七幅插圖,粗略統計,十本書下來有一千餘幅手繪插圖。這些插圖如同紀錄片的腳本,科學地、藝術地再現了人類生活的細節。

如果細細追究,你會發現這套書里每一幅圖裡都有人,不同表情、動作,活躍在他們的時代。

愉悅的。

恐懼的。

貪婪的。

無畏的。

過年的人們。

購書的他們。

這些插圖除了依據文字進行創作,還會參考油畫、雕像、出土文物等。

這是委拉斯開茲1656年作的《宮娥》,是一幅有著風俗性特色的宮廷生活畫,它展示了王室宮中的日常生活。

這是《路易十四時代》中的一幅插圖。講述眾知名藝術家雖然生活在君王身邊,地位卻不無尷尬:在宮廷,他們的角色同弄臣、理髮師和占星師相差無幾。像西班牙著名畫家委拉斯開茲,其名字只能出現在宮廷侍從的名冊里。

這是路易十四的兩幅畫像。

這是《路易十四時代》封面的圖片。絲襪、高跟鞋是那個時代男性的時尚。

這是《擲鐵餅者》的雕像,原作是青銅。

這是《古希臘時代》中講述藝術家工作的場景。「待銅液在模子里凝固成形後,青銅匠們便把塑像取出來打磨,他們要去掉金屬粗胚上的所有瑕疵」。

過去的生活的細節對今日又有啟發。

這是《古巴比倫時代》中的宮殿、城門與房屋的構造。遊戲《紀念碑谷2》有一個場景便與後者十分相似。

比起記住歷史細節

更重要的是玩出花樣

那麼對於這樣一套書,如何使用?

可以玩一場學術大冒險。作為一套歷史入門讀物,它提供的人類生活的細節,不僅勾起人的好奇心,還能讓讀者以此為線索進行另外的一番探索。比如歷史學家如何考證出三層槳快艦樣子的,它在文獻里、考古出的實物里、壁畫中是什麼樣子,它對後世戰船的影響,它與別地方戰船有何區別。帶著這樣問題,追究下去,每一個小名詞都會訓練一種學術思維,而非簡單記住一個結論。

公元前1世紀至公元1世紀初,來自波佐利的羅馬三列槳座戰船大理石浮雕,拜亞城堡坎帕尼亞考古博物館藏。

寫一篇《中國人的生活》。以此體例展現中國人生活的少兒讀物基本沒有,讀者讀完後,完全可以試著選擇一個朝代(甚至可以是今時今日)或者一個地域(比如自己所在的城市、省份)來寫一篇《中國人的生活》。寫秦朝,可以自己來篩選需要展現的生活側面,羅馬有大道,秦朝亦有。同樣,秦朝的戰船、騎兵是怎樣的。孩童玩著怎樣的古老遊戲,穿什麼樣的衣服,有怎樣的娛樂生活。醫療是怎樣的,寫怎樣的字。這或許一個暑假都很難完成,但是若依著這樣的思路去想,去查找資料,試著搞懂一個小的細節,就已經得到了最初的「學術快樂」。

古羅馬時代孩童正在熱烈地玩著滾鐵環等遊戲。這或許是一個世界各地人類童年都會玩的一個遊戲。

非虛構寫作樣本。這套書的文字非常乾淨利落,如老吏斷獄,精簡有力,言之有物,無翻譯腔,是非常好的史學語言。

隨手舉一例:「聚首宴飲,在男人們是常事。他們彈琴吹笛吟詩飲酒,酒兌了水,用混酒爵盛著喝,混酒爵是一種敞口大腹的雙耳陶器。這種聚餐,女人是不得參與的。酒足飯飽後,食客們還要觀賞舞蹈表演,所以他們最後往往是被人於凌晨抬回家的,這常常讓他們的妻子怒不可遏。女人們也有自己的宴會,不過喝酒沒男人們那麼凶。她們常在宴會上斗獸賭錢,例如鬥雞、斗貓和斗狗。……」

穿越手冊。可以試著以某個時代為藍本,排練一出舞台劇,和朋友一起扮演裡面的角色。

最重要的是養成一種科學思維。歷史是關於人的科學,是關於人的過去的科學,而不是關於物或思想的科學。歷史還是懷疑的學問、問題的學問。當你學到這套書如此展示歷史之後,還應去探究它如此斬釘截鐵的論述背後的學術支撐。比如「顱骨穿孔術」,它是按照醫學來解釋的。但是學術界還有其他的討論。囿於篇幅,這套法國人編著的給少年看的歷史讀物,必然也有所取捨。比如史料它可能更側重法國為代表的歐洲。在世界範圍內,「顱骨穿孔術」有怎樣的發展脈絡呢?僅在中國不同地域發現的這種穿孔術可能都有不同,亦有不同的猜想。

同樣,《人類的生活》涉及地球上不同地域、不同歷史時期的人類生活,它提供了一個個範本。在閱讀這些「人類史」的時候,會不由思索,人真的是否變得更加自由了?人類社會是否取得了進步?我們取得了更多物質上的勝利,但是否更加幸福快樂了?

由此而生成的人類之問,或許也是讀此套書的另一個收穫。

《古羅馬時代》中的騎兵。

推薦閱讀:

中世紀歐洲史(一)羅馬板蕩蠻族起四方,東廷餘烈收拾舊山河
舊影瑣憶·論宇航員有個會照相的隊友有多重要
為啥評書裡面的歷史和真正史實差距那麼大,還有那麼多人津津有味的聽著?
有什麼關於黑龍江的冷知識?
一段被掩飾拋棄的歷史《泰景亨策》39

TAG:历史 | 读库 | 人属动物人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