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印度,現在的戰略可以說是最好的安排
自印度6月18日非法進入中國洞朗地區並賴著不走以來,至今已達一個半月之久,同時也引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熱切關注,眾說紛紜,主打主和,各有說辭,今天讓我們細細捋一捋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
印度為什麼要越界駐紮
現在關於印度為何要越界駐紮的原因,比較統一的是因為中國在東朗地區修路,一旦道路修成功了以後運兵方便,使印度面臨巨大的軍事隱患。但是仔細想來,這個理由是站不住腳的,軍隊行軍運兵方式多種多樣,修路顯然不是最划算的,如果僅僅是因為這個問題,我想印度是沒有道理冒如此大的風險來做這件事的。
究竟是為什麼呢?
我們首先來看一下邊界地圖:
你看,如果是為了軍事目的,那麼這個鐵路修的就很不明智了,放著背面既靠近印度首都新德里又縮短路程不修,非要找一個靠近三國交界的臨界點來修,這不是軍事防禦目的的好路數,這蹊蹺的修路方式讓人聯想到一帶一路的戰略規劃,如果是想通過這條路來溝通不丹呢?
印度這個國家曾經被殖民了一百多年,但他們卻很神奇的不反感殖民主義,到現在骨子裡還充滿殖民主義,他們在上世紀70年代吞併了錫金國。一直以來,印度都想著要繼續吞併不丹和尼泊爾。特別是不丹,政治、經濟、外交、民生都被印度所控制,甚至連出國的通道都只能走印度。事實上,如果中國不管,印度早晚會吞併不丹和尼泊爾。
對中國來說,如果任由印度吞併不丹和尼泊爾,以印度的性格,不但會支持「藏獨」挑戰中國西藏的主權,我們在對印的爭議領土博弈中也將處於劣勢。因此,中國在戰略上是決不能允許印度再吞併不丹和尼泊爾的。
必須發展與兩國相連的地區,用基礎設施和經濟文化交流把兩個國家與中國連起來,然後將兩個國家導入到「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當中,共同發展和共同繁榮,不給印度吞併的機會。在洞朗修路,開發洞朗就是要將不丹和中國、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連起來,路一旦修成,不丹的農產品、工業產品就可以很方便的運到中國,為了拉攏不丹,中國少不了出一些低關稅甚至零關稅的政策,這樣不丹就直接對接上購買力比鄰居阿三強出不止一個數量級的14億人口的大市場,國際政治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經濟上倒向中國的不丹人會選擇和誰交好,大家都不用動腳趾頭也能看明白。
印度之所以因為修路這屁大點事隻身犯險也是考慮到了這個情況,如果不丹再倒向中國,作為印度,就真的太難受了:西面巴基斯坦是中國的老鐵,北面和中國硬剛,如果東面的不丹再變成中國的老鐵,如果一旦出現問題,就真的只能造船向南出海逃亡了。
中國為什麼不一舉殲滅
自6 月18 日印度邊防部隊270 餘人攜帶武器,連同2 台推土機,在多卡拉山口越過錫金段邊界線100 多米,進入中國境內阻撓中方的修路活動,引發緊張局勢以來印度邊防部隊越界人數最多時達到400 餘人,連同2 台推土機和3 頂帳篷,越界縱深達到180 多米。截至7 月底,印度邊防部隊仍有40多人和1 台推土機在中國領土上非法滯留。
這裡就要引發大家的疑問了,都他娘的越界了,幹嘛不直接殲滅了他狗娘養的,現在就剩40個人了,把義大利炮拉出來,還不一炮就乾死了所有阿三了嗎?
大家仔細想想,不打他是真的因為怕他嗎?
1962年印度想趁中國自然災害蠶食藏南領土,偷襲中國,結果中國當時駐藏的非主力精銳部隊依靠兩個偏師就打的印度節節敗退,那次對印自衛反擊戰甚至直逼新德里。
如果沒有美蘇施壓,國家發展迅猛,軍事實力強健,還會怕阿三不成?
其實殲滅也容易,但是阿三那個尿性的,今天滅他40個人,明天他兩輛摩托車就又拉來40個人,因為印度吃准了這個,一旦印度軍隊被襲擊,即使是消滅了,那裡還是會成為戰場,印度就會今天拉來40個人,打一槍就跑,明天再拉來40個人,打一炮就跑,也不大規模打,目的就是拖住中國修路,然後做一些破壞中國和不丹友好的事情宣傳,讓不丹有反中國情緒。
現在中國北面是俄羅斯,南面是越南,東面有美日韓,西面再來個印度,中國現在日子也不好過,所以這麼多天中國一直就是不打,就是不上套,其實中國修路的時候就應該想到了印度會有些反應,一切盡在運籌帷幄之。
這個世界,國與國之間的博弈,拼的是實力,靠的是智慧!高手過招都是不輕易出手的,但打蛇必要打七寸,中國是縱橫捭闔之道的祖宗,是兵法的祖師爺,豈容某些國家對中國胡來?
現在國際局面怎麼樣
美國暴露了。
由於上個月美國想要緩和美俄關係干票大生意,所以針對中國進行了系列挖坑行動,試圖讓中國陷進去,迫使中國讓步。然而,然而中國非但沒有上套,反而保持了耐心,還直搗黃龍般的一把抓住了美國在巴以問題上的要害。
沒幾天巴以就亂了,特朗普和以色列穩定巴以的計劃歸零泡湯了,大生意非但沒做成,還有可能惹火上身!美國居然沒沉住氣,直接暴露了自己在印度侵入中國洞朗地區及自己在中印兩軍對峙中扮演的角色。
據《印度時報》消息,美國國防部發言人加里·羅斯當地時間7月22日表示,「中印應在不受任何脅迫下直接對話,以減少雙方的緊張局勢」。有記者提問「美國是否擔心中印邊界的緊張局勢升級」,羅斯說,「我們不揣測這類事情」。而當地時間7月19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諾爾特稱,「我了解到,美國對正在進行的局勢表示『關切』。」諾爾特還稱,美國相信前方唯一出路就是雙方通過對話解決問題。「我們相信,雙方應該為了和平,合力謀求更好的解決方案。」另據印度報業托拉斯報道,一位不具名美國官員當地時間18日稱,「為緩和局勢,我們鼓勵印度和中國直接對話。」
對話?好呀,先給我把人撤了!
中國把道道就這麼輕描淡寫地給印度畫出來了。
但是對印度來說,撤軍可不是小事,準備了那麼久,花了幾十億美元,調那麼多兵在邊境,本想要高調要大幹一場,在自己國內樹立點威信,結果才剛到人家地頭上打滾撒潑哭了一陣,人家說滾就滾了,多沒面子,莫迪政府臉往哪擱?印度在野黨國大黨會饒過他?高支持率的莫迪,恐怕要面臨巨大的國內政治壓力了。
所以,對印度來說,撤人容易,但接下來的副作用可就大了。如果就這麼灰溜溜地撤了,莫迪政府很可能提前倒台不說,不丹、尼泊爾都可能加速與北京靠近,中國在洞朗修路估計能修到不丹和尼泊爾的首都。至於東北部要求獨立的地區,未來麻煩少不了。
但是,不撤中印就不對話!
中國已經設了對話門檻:先撤人!
中國目前採取了哪些措施
8月2日,中國外交部發布了一份名為《印度邊防部隊在中印邊界錫金段越界進入中國領土的事實和中國的立場》的文件:
文件把事件的來龍去脈、是非曲直都說得清清楚楚,向全世界宣告了印度侵入中國領土長達一個半月的事實,深刻地揭露了印度侵犯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違反了 1890 年條約,違反《聯合國憲章》,踐踏國際法基本原則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的事實和嚴重性質。同時闡明,中國在印度惡意挑釁的情況下,給了印度足夠的耐心、最大的善意、保持了高度的剋制。
在穩穩地站住事件的道德制高點之後,也給印度進一步施壓,同時為進一步採取非常措施做足了輿論準備。中國外交部文件中說的很明確:中方敦促印方立即將越界的邊防部隊撤回邊界線印度一側,並徹底調查此次非法越界行為,儘快妥善解決此次事件,恢復兩國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
這句表述已經比之前的表述明顯更加嚴厲了,已經要求印度徹底調查此次非法越界,此前要求印軍撤軍,中國是既往不咎,不影響中國修路就行;現在光撤是不行了,得給說法還得做保證。再接下來呢?中國的條件必然會越來越高,直到最後如果還不撤,打你都是給你臉了。
這還沒結束!
8月3日上午至4日凌晨,外交部、國防部和人民日報、新華社、解放軍報以及中國駐印度大使館等先後就印方越界事件密集發聲。24小時,6部門6次鮮明表態,理越辯越明,道越講越清,「善意不是沒有原則,剋制不是沒有底線」,印度再聽不懂什麼意思就是智商問題了:
密集發聲意味著什麼
在中國和其他國家的外交邊界衝突中,一直以來有著一定的套路,往往在最後動手前發出最後的警告。
1950年10月3日,周總理曾經警告美國,美軍越過北緯38°線,中國將出兵朝鮮。那時警告的話語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結果美軍統帥麥克阿瑟置若罔聞。
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進入朝鮮,開始抗美援朝戰爭。
1962年9月22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是可忍,孰不可忍?》,文章說:「中國人民決不能容忍自己的國土任意被印度侵佔,決不能坐視自己的邊防人員慘遭殺害!是可忍,孰不可忍!」「局勢是險惡的,後果是嚴重的,我們要正告印度當局,勿謂言之不預也!」
8天後,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對印自衛還擊作戰。
1979年2月17日,人民日報發文《是可忍,孰不可忍》,說「事實反覆證明,同越南侵略者打交道,委屈已經不能求全,忍耐已經被當作軟弱可欺,勸告、警告一概成了耳邊風。」
同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從雲南、廣西兩個方向反擊越南。
2017年8月3日,《解放軍報》再次警告了印度。軍報社論《中國領土主權絕不容侵犯》說,「中國人民珍愛和平,我們決不搞侵略擴張,但我們有戰勝一切侵略的信心。「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誰都不要指望我們會吞下損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苦果。」人民軍隊將一如既往地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決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
給印度的小建議
如果不撤,那接下來肯定就是最後通牒了,最後通牒了還不撤?打!阿三你做好和中國打一仗的準備了嗎?
打得過嗎?
能不能打贏你心裡沒點熊數嗎?
撤雖然沒面子,但總比接下來自己左右開工自扇耳光強吧?
阿三啊,現在走是來不及了,你得趕緊改跑吧,再不跑就快趕上西藏地區大雪封山了,到時候路滑超載,摩托車就不好騎了。
本來想著靠著美國的支持去大城市發展一下,哪想到:中國套路深,很難得高分;結果到現在才發現,下雪道路滑,人心還複雜。
阿三這個民族真的是為世界增加笑料而生的……
公眾號:景辰(iJingChen)
推薦閱讀:
※印度國內要求抵制中國貨?真相可能很殘酷!
※印度蠻牛和後雨果時代的小米如何拓展國際版圖?
※印度正跑步進入移動互聯時代
※中印三大都市圈大PK,誰更有錢途?
※藍的快樂:與神共存的現世 | 印度 · 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