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值多少錢
首發於公眾號:斯坦1995
1
初來日本,心情非常好,因為周圍的書店一下子變多了。僅在我騎自行車十分鐘就能到的範圍內,大型的書店就有四五家,面積最小的也佔了商場的一整層。對於我這種至少一周跑一次書店的人來說,無疑於老鼠掉進了米缸。
可進了書店,越逛心情就越不好——除了口袋書和過氣漫畫,我都買不起。
隨便一本十六開大的小冊子,就要七八百日元(約50塊RMB);A4大小的小說,一千五(約100RMB)之內不可能拿下;如果附光碟,或者彩頁印刷,甚至哪怕只是多了個硬皮包裝,分分鐘賣到三千(多少RMB自己算吧)以上。
我看中了一本很喜歡的小說,和暑假剛看完的中文譯文相比,日文原著讀起來更有味道。下決心買的時候,一看價格,又給放了回去。
之後進書店,我都會先看價格,再決定自己要不要翻開看一下。
2
「可是我真的買不起書么?」
上個周末,又從電器城掃貨回來的我,望著床上堆滿了的包裝袋,突然這樣問自己。
飛利浦的電動牙刷,花了將近兩萬日元,富士新出的拍立得更貴,蒸臉器洗臉機之類的小玩意也不便宜,就連那個小小的空氣熨斗,都夠買好幾本精裝大部頭了。
為什麼走在電器城裡的我,從來不會覺得「很貴」「買不起」,總能樂此不疲地掃貨;可一進書店,往往一兩個小時,也下不了決心買一本。
「可是……可是這些東西和書不一樣啊,它們本來就該這麼貴嘛!」我自我辯解道。
「書什麼的,不是應該很便宜的嘛,怎麼能動不動就上百,甚至和小家電一個價錢呢?」
「書……怎麼值得了這個價錢呢?」
3
我已經不記得上一次為書花錢是什麼時候了。
在北京,學校方圓幾公里,有「絕味鴨脖」、「巫山烤魚」、「海外正品」、「韓妝代購」,可已然找不到一家書店了。
就算有書店又能怎樣呢?——噹噹網動不動五折特惠,地下舊書店十塊錢就能買到精裝版,在這種情況下,再愛書的窮學生,難道會從書店按原價買正版書不成?
初中時,曾經也乖乖在書店買書,高中時,直接把噹噹網設置成桌面,大一時,去地下舊書店的次數,和去食堂差不多,大二時,kindle成了最愛,噹噹網也被亞馬遜徹底取代了。
畢竟和十塊錢的舊書相比,三塊的電子書更是便宜。
而現在,我已經連三塊錢都不願意掏了,在網上通過綁定郵箱、新浪微盤等等,幾秒鐘就能搞到免費的新書。在亞馬遜上買正版?太幼稚了。
我為吃喝花錢,為某大牌新出的設計花錢,為一次次尷尬的會議花錢。
我為那些實實在在的、能扎紮實實屬於我的東西花錢。
可我早已不習慣為書花錢了。
4
學校東門唯一的一家書店——「野草」,在我來的第一年就關門了。書店的發起人,是一個愛書愛電影的師兄,他三年前決心開書店,親自選書進貨,只賣自己喜歡的作品。在「野草」的書架上,沒有成功學、戀愛技巧,有的是那些真正意義上的「好書」。也正因為如此,書店每月的流水少的可憐。
三年後,苦苦支撐的「野草」,連一千塊的存款都拿不出,落寞地離開了師大。
它曾經鋪面的兩邊,「台灣大雞排」「外貿服飾」依然生意興隆,依然排起長隊,依然鬥志昂揚地駐紮在「高速發展」的北京。
我深夜路過東門,看著一整排店鋪:
那家雞排店超級好吃,胸肉炸酥撒上椒鹽,和死黨坐在教室里一人一口,嘴角流油;
那家內衣店老闆太奸詐了,上次被忽悠著一口氣買了三件,貴的要死還不舒服。
那家書店?那家書店……進去過一次,書的品味很好,不過太貴了,誰在它那裡買啊。
5
然而相比起日本,中國的書即使按原價賣,也是很便宜了。在日本,為幾本書花掉一個星期的生活費,也是很常見的。
即便這樣,書店的生意還是很好,完全不遜於隔壁的時裝店、咖啡廳。每個書架前都有仔細挑選的顧客,收銀台也是忙個不停。一家書店,負擔黃金地段兩百平米的租金,都綽綽有餘。
在這裡,你找不到盜版,網購也不發達,複印店更是不允許為了省錢而複印圖書。就算是舊書,也比新書便宜不了多少(因為書的價格主要在版權),而很多人氣漫畫的kindle版比實體書更貴。如果想看免費的書,那就只能等作家去世五十年後,版權自動消失,去「青空文庫」下載了。
我真心覺得,在看書這一點上,日本人遠不夠「精明」,竟然什麼辦法也不想,就心平氣和地掏出了血汗錢。拜託,可以盜版啊,可以掃描上傳啊,可以雲儲存啊……
一本書,幾張紙而已,怎麼能賣這麼貴呢?動動腦筋嘛。
然而我發現,並不是日本人不想動腦筋,而是他們真心覺得,一本書,就該賣這麼貴。
6
在國內,其實很少接觸「版權」這個概念。
很多九零後對韓寒郭敬明安妮寶貝的認識,都來自十塊錢一厚本的盜版「作品集」;網路上免費的電子書隨便下,音樂隨便聽,電影隨便看;知名大V的文字被轉載、剽竊、刪改,小偷們賺足了閱讀量和廣告費,然後再對舉報的大V惡語相向。
什麼?你說我侵犯了你的版權?版權是什麼東西?你創作時付出的心血和時間?呸!寫本書又不會少塊肉。
我們覺得書就是紙,音樂就是mp3,電影就是mp4。
誰會為了十幾張紙花掉上百塊?誰會為了三分鐘的mp3掏出一周的生活費?誰會為了一段兩小時的視頻,犧牲掉一件大衣?
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不就是應該免費么?
你去國外旅遊,能逛吃逛吃,發九宮格朋友圈;你買了日韓葯妝,氣色越來越好,舍友都忍不住打聽代購渠道。
可你說,你看了本書,聽了首歌,看了個電影。誰知道?誰看見?
你說,你的思維更有趣了,價值觀更多元了。能發朋友圈么?有照片么?發了有人點贊么?
我們老是覺得,藝術「沒用」。或者說,即使它有用,見效也太慢,我們等不起。
所以,在中國,一本書賣二十塊,其實就是賣個印刷費。作家基本人手一個「副業」,來維持基本生計。書店被擠到偏僻角落,接連倒閉。
我們一談起寫字的人,第一反應就是「清貧」。
而在日本,我們突然發現,創作原來這麼「貴」。
7
不僅僅是書,日本只要和「版權」沾邊的東西,都是高價。
周末看場電影倒是不貴,但如果你想買碟的話,就要好好考慮一下了;任何網站下載歌都要收費,CD的價格比國內也高了一個檔;
大一時全班團購卡西歐的電子詞典,報價兩千多,大家嫌貴,老師解釋道,這個錢其實不是買機器,是買版權的,買電子詞典中收錄的幾十本書的版權。
可即便如此昂貴,日本依然有著全亞洲最高的閱讀量——每年人均四十五本書;普通歌手的專輯,也能賣出十幾萬張;熱銷小說被改編成電影,銷量分分鐘破百萬。
人們心平氣和的理解、接受「版權很貴」這件事,並老老實實為其掏錢,而不奸巧鑽縫。
所以,在日本,小說家娶到女演員不稀奇,偶像藝人突然宣布暫停活動,跑去寫書也是常有的事。作家,是高收入的代名詞。
村上春樹的《1Q84》當年上市時,出版社的宣傳活動,完全不亞於任何一個巨星,東京更是掛出巨幅海報造勢。
什麼時候,我們的作家,也可以是「聲勢浩大」,而非「默默無聞」的呢?
8
高中時,瘋狂英語的李陽來演講。那時他剛爆出家暴醜聞,我坐在台下冷眼看著他,興趣索然。
可演講最後,他講了一句話,我記到現在。他說:
「這個世界上,唯一有價值的東西是創造。」
9
英國有130年歷史的巴諾書店,虧損嚴重,創始人開始考慮收購六百多家實體店了。
世界最大唱片行HMV宣布破產,樂迷們再也無法「朝聖」了。
金曲獎頒獎禮上,主持人陶子心酸地說,十年前她發唱片,賣十萬張會被公司罵死;可現在,賣十萬張簡直要開慶功宴了。
實體文化產業,被數字媒體衝擊、打敗的那一天,早晚會到來。
可創作不死,藝術永在,無論以何種形式。因為它們如同空氣,是人類生存的必需品。
10
題外話
據統計
我的母校,其圖書館以全國第二的藏書量聞名,迄今借閱次數最多的書是《盜墓筆記》。
而我留學的大學,圖書館借閱量前三名分別是《1Q84》、《挪威的森林》《海邊的卡夫卡》。
11
你花的每一筆錢,都是給你未來想要的世界投票。
2016/10/23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