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這檔《簽約歌手》到底想說什麼?

周五晚,北京衛視開播了一檔名叫《簽約歌手》的音樂節目。由於聲量確實太小,以至於在本周四的「周末綜藝指南」里,冷眼君都沒有把這檔節目列入其中,因為真的不太知道。直到播出當天,才在網上看到了相關物料的宣傳。

單看節目名稱《簽約歌手》,冷眼君想像的是,這可能是一檔以能否最終簽約唱片公司為最終節目出口的音樂節目。放棄掉觀眾看膩了的導師組戰隊、PK、總冠軍等套路,直接由各大唱片公司坐鎮,對每一位上台演唱的歌手進行評判是否可以簽約。也就是說,上台演唱的都是有實力且沒有簽約的新人歌手,給人一種音樂版求職節目的感覺。唱片公司會告訴觀眾,為什麼要簽約這位,理由是什麼,在聽歌曲的同時,也能夠對唱片行業有所了解。

應該說,如果真的是按照以上規則來去執行的話,它可能未必是一檔特別成功的音樂節目,但至少在節目的人物設置、規則、懸念出口上是合理的,是一檔中規中矩的節目。如果能通過一季,發掘一兩位實力新人最終簽約,也算是功德無量了。

但是看完《簽約歌手》第一期,冷眼君是懵逼的,完全不知道這檔節目想要表達什麼,評委陣容也是讓人十分意外,看不到規則,看不到節目的出口在哪裡。

下面我們一點點分析。首先說選手,我們先來看看這檔節目在百度百科的官方描述:

北京衛視新欄目《簽約歌手》,打造一場掀動華語音樂圈的樂壇盛事,匯聚中國頂尖唱片公司的簽約歌手,守專業精神,做音樂匠人,傳遞唱造音樂精品的時代最強音。

發現沒有,這檔節目匯聚的是「中國頂尖唱片公司的簽約歌手」,也就是說上台演唱的這7組歌手都是已經簽約過的,而且都是有一定名氣和作品背書的音樂人。比如李一哲、白若溪、楊嘉松、男團十二星宿等。

都是有約在身的音樂人,那來參加這個節目的目的是什麼呢,即規則是什麼呢?冷眼君看完發現,他們真的就只是演唱而已。每組選手根據第一期的主題「音樂記憶」,選擇一首能夠詮釋該主題的歌曲,演唱結束與評委們進行一番互動,然後就結束了,沒有任何結果性內容的呈現。

其次,我們來看評委陣容。在這個節目里,評委被稱為「守望團」,看看都是誰:

中國音協流行流行音樂學會副主席 張樹榮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Hitfm節目總監柚子

著名歌唱家 趙力

《人民音樂》雜誌主編 金兆鈞

國家一級作曲家 卞留念

著名音樂人 科爾沁夫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 牟炫甫

太合音樂集團音樂總監製作人 畢曉世

著名表演藝術家 謝芳

著名歌劇表演藝術家 張目

不可否認,這都是很有經驗和實力的音樂人,尤其能看到80多歲的張目謝芳夫婦到場,也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情了。但是,這些老一輩的評委們坐到一起去點評流行歌手的演唱的感覺,簡直就像找來一群總局收聽收看的老專家去點評當下的戶外真人秀。

不可否認這些專家的專業性,但是從節目效果來說,太違和了。每當一組選手演唱結束,十位評委之間的點評之尷尬,也是難得一見的場景。有時候會很刻意,有時候又會很莫名,就像老專家審完節目後提出的修改意見,臉上堆滿笑容的默默接受。

再說評委們的功能,因為不是冷眼君最初的想像,不是唱片公司的設定,所以從功能上來說,這些評委們的點評就變得隔靴搔癢。誇也好,質疑也罷,選手反正已經唱完了,也不影響結果,因為壓根兒就沒什麼結果。所以我們會發現,評委們跟選手之間所有的互動都是無效互動,是為了互動而互動,是為了講那個故事而去講。

最後說規則,其實《簽約歌手》根本就沒什麼規則可言,就是7組歌手依次演唱,然後分別跟評委們互動,演唱完,這一期也就結束了。

可能說到這裡,會有人反駁說,主持人在一開始就說明了這檔節目的背景,說這檔節目是針對華語樂壇的十二次劃分而舉行的音樂會,每一期一個主題,由7組簽約歌手去詮釋演繹。

那麼好,如果只是單純的音樂會,選手的動機還算能夠解釋,但十位評委的作用是什麼呢?那些刻意的質疑會不會顯得多餘了呢,又沒有排名勝負之說,是不是去掉評委節目其實也能成立呢?如果只是起到升華的作用,那就統一功能,選手剛剛結束對主題的詮釋表演,結果評委對其改編和演唱提出質疑,這不是音樂會該有的氛圍吧。

所以看完這個節目,冷眼君對所謂的「簽約歌手」還是沒有什麼了解,節目名稱跟目前節目想表達的內容似乎也沒什麼關係。其實想想,這節目還不如叫「致敬百年華語樂壇」。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燃燒吧少年》里的郭子凡?
同為場景喜劇的《冒犯家族》,能否複製《今夜百樂門》的成功?
如何看待《不服來戰》手游綜藝秀?
如何評價奔跑吧兄弟第五季第三期?
《火星研究院》能成為網綜時代的「走近科學」嗎?

TAG:综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