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悟 道德經 第46章 平衡容量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流行的註解:
治理天下合乎「道」,就可以作到太平安定,把戰馬退還到田間給農夫用來耕種。治理天下不合乎「道」,連懷胎的母馬也要送上戰場,在戰場的郊外生下馬駒子。最大的禍害是不知足,最大的過失是貪得的慾望。知道到什麼地步就該滿足了的人,永遠是滿足的。
相對性之真解:
世人以「有相對性的法則」為社會準則,最終卻只能以戰事來解決其所導致的問題。
世人放下「有相對性的法則」而遵從自然法則,則天下太平,戰馬無用而重歸野外。
最大的罪過莫過於放縱慾望而故意打破自然平衡;
最大的災禍莫過於不知滿足而超過事物的平衡容量;
最大的過錯莫過於偏執於相對性的某個類別。
所以說:知道把事物的含量維持在其自然平衡的容量,它的含量就是永恆不減的含量。(去除了「足」vs「不足」的相對性,它就永遠都能是「足」的。)
相對性之真悟: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天下:這裡指的是人類社會。
有:「有」指的是「有相對性的」
有道:以「有相對性的人類法則」作為社會的準則。
走馬以糞:戰馬走在路上拉了很多糞。這裡是形容人類不得不以戰事來解決問題。為什麼要以戰事來解決問題?因為「有相對性的法則」的執行,必定打破自然平衡,必將帶來社會動亂,而無法繼續執行,只能靠戰爭來解決了。
無道:放下「有相對性的人類法則」,遵從「無相對性」的自然法則。
戎馬:戰馬。
生於郊:戰馬無用武之地了,所以放歸野外,生育於郊外。為什麼戰馬無用武之地了?因為遵守了自然法則,天下人就能平等平衡的共存,不需要戰爭了。
天下人以「有相對性的法則」為社會準則,必會導致自然失衡,社會動亂,最終無法繼續執行而只能以戰事來解決問題。所以這個準則上布滿了戰馬的馬糞。
天下人放下「有相對性的法則」而只遵從自然法則,則天下太平,戰馬無用而重歸野外。
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可欲:放縱慾望。
不知足:超過事物的平衡容量。
欲得:偏執於相對性的某個類別。
最大的罪過莫過於放縱慾望而故意打破自然平衡;
最大的災禍莫過於不知滿足而超過事物的平衡容量;
最大的過錯莫過於偏執於相對性的某個類別。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足:事物的含量多。
所以說:知道把事物的含量維持在其自然平衡的容量,它的含量就是永恆不變含量。
相對性之總結:
老子以「有道」和「無道」所導致的結果,來論述符合自然平衡的重要性。
人類的「道」是含有過多相對性的,是失衡的,所以會帶來不好的結果。
然後再以「放縱慾望」、「不知滿足」、「偏執」而帶來罪過、災禍、過錯、來舉例論述:
只有符合事物的自然平衡容量,才能永恆保持,否則必將受到自然的反作用力而導致不好的結果。
推薦閱讀:
※徹悟 道德經 第37章 以朴鎮欲
※徹悟 道德經 第12章 去彼取此
※三士聞道|重解道德經 第四十一章
※徹悟 道德經 第10章 去相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