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學的觀看與拍攝流星雨

前言:

8月12日,又快到了一年一度的英仙座流星雨流量極大的日子,今年極大時間雖然受月光影響很大。但是,畢竟是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英仙座流星雨,一晚上抓個幾十個流星出照片還是沒什麼問題的。同時,當天是周六晚,上班一族也不用擔心觀流星雨影響工作。

首先,很多人有疑問:

1、肉眼能看得到嘛?

2、觀看流星雨需要什麼器材嘛?

3、拍攝流星雨一定要全畫幅相機嘛?

很多人認為拍攝與觀測流星雨是一件很難,甚至是不可能的事情。實際上,只要有一個能手動曝光的普通相機就可以拍攝,觀看流星雨更不需要什麼設備,只需靜靜的用眼睛看就好。

------------------------------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科學的觀測與拍攝流星雨呢?

作為一個攝影科普欄目,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流星雨的成因。

流星,源於太空中的灰塵顆粒,這些小質量的灰塵顆粒稱為流星體 ,在經過地球附近時受到重力的吸引,高速墜落地球和大氣中的空氣分子產生劇烈摩擦,流星體本身的元素會和空氣分子遊離發光,產生不同亮度與顏色之流星。

流星v.s.流星雨

大多數的流星都是隨機出現且不可預期的,我們稱之為偶發流星。但經由觀測發現,每年總會固定在某些月份、某些方位出現大群的流星,每小時可能有數十至上百顆流星以上,這總規律、從特定方位出現的流星群,就是流星雨。

流星雨的成因

那流星雨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大部分流星雨的成因,是源於彗星接近太陽時,那些易揮發性的氣體與物質,容易被氣化、升華而產生許多灰塵顆粒(流星體),並且散布在彗星軌道上。當地球公轉經過彗星的軌道附近時,這些灰塵顆粒受地球重力影響,便墜入大氣層形成流星。若在短時間內有很多的灰塵顆粒墜入地球,就會形成流星雨。

2014年雙子座流星雨拍攝於柳溝

輻射點:

在觀賞流星雨時,我們會發現在短時間內所觀測到的流星,看起來好像是從天空中某一方位向外散射出來的,這一個特定的位置便稱為「 輻射點 」。(可見上圖)這是由於這些流星體散落在彗星軌道上,當地球接近時,流星體皆以同一個方位平行落入地球,因此對於觀測者而言,流星雨看起來就都是從同一個固定的方位產生。並且,由於彗星軌道與地球公轉軌道是固定的,因此在天空中輻射點所對應到的星座位置變化不大,因此流星雨就依據幅射點所在的星座名稱來命名,如獅子座流星雨、雙子座流星雨。

------------------------------

上述內容總結一下,

1、流星雨的形成是地球撞到宇宙中的彗星灰塵了,

2、流星雨有輻射點。

下面是國際流星組織給出的今年的英仙座流星雨信息:

關於活動時段:英仙座流星雨持續時間比較長,將近一個月時間(比一月的象限儀只有幾天持久多了),正好是暑假期間,再加上其他幾個小流星雨的疊加,很多人第一次看到流星就是英仙座流星雨。

關於極大時間:上面極大時間不代表只有這個時間可以看流星雨,何況極大時間或許不準。

ZHR(每小時天頂流星數):當輻射點在頭頂時候且無光害月光影響下的每小時流星數理想值。月明星稀,由於今年月亮很大,60%的稍暗流星就看不到了,流量下降到60顆每小時,英仙座流星雨輻射點升起來也比較晚,下降到40顆每小時,如果是光污染條件很好,可以看到35顆每小時。城市?再減80%,霧霾?睡覺吧,或者逃離霧霾。

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們認為看流星雨難,

一、個人問題:名稱帶來的誤解,流星雨並不是像下雨一樣的多,只是有輻射點而已,在城市裡也只能看到每小時幾顆。更何況一年也就兩三天晚上可以看到比較多的流星雨。

二、他人問題:網上報道的一派胡言,三大流星雨的象限儀座流星雨有時候坑到一小時看不到幾顆,一些媒體為了關注度,整一些沒聽說過的小流星雨宣傳宣傳,放幾張星軌照片充當流星雨,如下圖所示。

(例如:獅子座流星雨流量這些年很低,不建議觀測)

所以,放下天隕如雨的幻想,眼見為實。

下面,我們來看看對比圖,了解下月亮和光污染有多麼的影響星星數量。

無月光:

有月光:

無月光,無光害:

無月光,有光害:

------------------------------

理論鋪墊完成,下面正式進入實際操作環節,以今年英仙座流星雨為例,可適用各個流星雨的拍攝:

------------------------------

主要內容:

1、了解當晚星空

2、準備器材

3、天氣與星空觀測地選擇

4、實地踩點與拍攝參數

------------------------------

1、了解當晚星空:月出落時間、極大時間、輻射點位置、天文昏影終&天文晨光始。

前面對比圖可以看到,月亮對天文觀測的影響是非常非常大的,同時,月亮可以很早就了解位置,所以先看當晚月亮情況。

星空模擬軟體電腦端可以使用stellarium,手機可以使用skysafari等。選擇好地點、時間即可模擬當時所見星空。

如上圖所示:月亮在晚上10點左右升起,這個時候英仙座也正好從東北方向升起,月亮影響會很大。

天文昏影終也就是日落後天完全黑的時間,北京地區這段時間天文昏影終大約為21:25,天文晨光始是天開始亮的時間,為03:17。

了解完當晚星空和其他信息,當晚的規劃大約是這樣的:

19:30拍日落,

19:30-20:00架機器,

20:00-21:20預定機位拍星空和地景,

21:25-22:00趁著天完全黑的時候拍拍銀河,

22:00-04:00月亮、輻射點升起,拍流星雨機位。

(需要注意國內各地時間是不一樣的)

2、準備器材

必須:

·相機,盡量高感好的,拍星空嘛(但13年,老機器D90+18105也出過流星雨片)。能手動設置曝光,且能間隔拍攝或使用快門線的機器。

·快門線,相機拍攝需要連續拍攝,所以需要快門線,如果機子自帶間隔拍攝,可以不帶快門線。(如果實在不想買快門線,將相機調整成連拍模式,設置好參數,用膠帶和石頭把快門按鍵壓住。)

·鏡頭,廣角,最好要光圈f值小於2.8的,光圈越大,越容易捕捉到比較暗的流星。

·三腳架,如果不想用石頭架的話。

·衣服,郊區冷,郊區山上很冷、長時間在郊區山上非常冷。英仙座流星雨大概加一件厚外套即可,北方觀測雙子座流星雨與象限儀座流星雨8件上衣起。

可選:

·紅光手電筒或者頭燈,盡量不要使用白光手電筒,紅光手電筒可以讓人眼持續適應黑暗。

·多塊電池、儲存卡:連續拍攝一整晚,相機很容易沒電。儲存卡同理。

·星野赤道儀:由於地球自轉,星空也會旋轉,赤道儀的作用是跟蹤星空,方便後期對齊工作。信達、艾頓兩個品牌用的比較多。

如下圖為1小時流星淺色對齊疊加,去除掉飛機、衛星等影響,剩下的有同一個輻射點的就是流星了,後期只需要把這些流星摳出來即可。如果沒有赤道儀,就需要經手動對齊星空,前期拍攝隔一段時間就要停下來移動天區。

3、天氣與星空觀測地選擇

天氣:

天氣有多影響?陰天就可以睡覺了,所以提前查好天氣並實時跟蹤當地天氣非常重要。

推薦使用windytv、meteoblue等天氣網站&app

如果遇到大範圍陰天,同時只有底層雲,如上圖,可以選擇上比雲層高的山,拍雲海流星雨。詳見文章:如何較為科學的預報雲海與晨霧丁達爾光

一般雲不是太多的情況可以選擇按照雲圖預報找沒雲的地區即可。

如果遇到霧霾天氣請看之前的文章:

如何精確逃離霧霾

觀測地:

觀測地不同,光污染條件不同,直接影響是看到100顆流星還是10顆,詳情請看之前寫的星空觀測地選址文章:

如何科學的尋找周邊最佳的觀星攝影地

最好是自己開發探索觀測地,不管從質量還是多樣性都會好一些。

當然,也可以參考現成的攻略,如果是北京地區,可以參考北京天文館詹想老師的京郊觀星攻略,就是講京郊哪裡適合觀星、怎麼走怎麼住等等。

(百度:京郊觀星攻略,或PDF鏈接:https://pan.baidu.com/s/1geFi5hh)

國內其他地區,可以參考下面兩個網站的照片。

夜空中國:

夜空中國

星緣山峰隊-世界觀星地理:

世界觀星地理! | 星緣山風隊

4、實地踩點與拍攝參數

拍攝地應該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選擇一個視野開闊的地方,因為流星不是在輻射點最多,而是全天空範圍內都有可能的,所以保證視野最開闊是首要的。

一般來說,距離輻射點越近,目視上流星越小,可以見下圖。

15年拍攝於雲峰山

對於焦段選擇,全畫幅機子推薦12-24mm焦段鏡頭,上圖為20mm 3*3拼接。流星或許有點小,20mm或者24mm的鏡頭拍出來的流星會相對大一些。焦距太長會導致覆蓋天區太少,無法捕捉到流星。

地景選擇:

流星雨場面宏大,應該配合一些廣角大場面風光,回憶一下過去拍攝的類似風景,選擇一個合適的拍攝地點。地景可以使用google earth或planit!攝影計劃神器進行模擬。

當然,還要考慮輻射點的位置,輻射點是否在畫面內效果也不一樣。于海童那張輻射點在畫面外,我拍攝的大部分在畫面內,以供參考。對英仙座流星雨來說,可以考慮把銀河納入相機取景框,而不把輻射點放入畫面中。

同時,還可以結合一些天文元素,如15年拍攝的下圖:

但這個地方並不推薦大家去,流星雨時候估計人很多(拿著燈亂照),而且海拔低,濕氣大,容易霧霾,光害條件也很一般。

拍攝方式:

首先,星空基本步驟:開啟手動對焦、摘掉UV鏡、關閉鏡頭防抖,

以及!照片選擇拍攝RAW文件(拍攝流星部分如果空間實在不足,可以選擇jpg,背景星空和地景依然要選擇RAW)。

然後,

最大光圈、高感光、短曝光拍流星

收一點光圈、低感光、長曝光拍地景+星空。

高感光、短曝光是為了使得相對而言流星更亮,星空暗淡一些,方便後期找星。因為感光度確定,光圈確定的話,流星曝光時間只取決於流星本身划過時間,星空這個時候暗一些比較好。

低感光、長曝光、收1檔光圈是為了排出較少噪點的地景與背景星空。

流星部分參數:

15年雙子雨拍攝於小窩鋪埡口,iso25600,8s,f2.8,14mm(流量極大的前兩天)

15年雙子雨拍攝於雲峰山,f/1.4, 5s, ISO25600(流量極大當天)

由於我的機器是體育機,高感光用了25600,一般機子例如D750,D610, 6D 建議使用iso12800,新款截幅機建議使用iso6400,普通截幅機建議使用iso3200。

當然,這只是個人觀點,iso100也可以拍流星雨,下圖是影隊于海童大神拍攝的英仙座流星雨,雖然iso100,但後期還是可以提取出來信息。

地景拍攝參數:

地景使用常規拍攝星空參數即可,例如:f2.8,30s,iso3200。

今年象限儀流星雨有月亮,所以這個參數應該曝光充足,但如果全黑,或許需要增加曝光時間。具體可打開相機內部的直方圖查看。

(如果有赤道儀,可以高質量拍攝幾張背景星空)

現場拍攝注意事項:

1、注意安全。

2、不要打擾其他人,請勿開燈,因為開燈後人眼再恢復還得好久,影響到他人拍攝就更不好了。

3、穿足夠多的衣服。

4、檢查好相機電池、儲存卡空間是否足夠。

5、……(歡迎評論區提醒)

觀測拍攝不分家,拍攝的過程中,就可以躺在防潮墊、或者摺疊椅上,讓自己目光覆蓋儘可能多的星空,同時注意避讓強光。

------------------------------

後期:

後期簡單步驟:

1、找出有流星的照片,挑出來放一個文件夾。

2、將地景星空處理完畢作為背景,保存。

3、將流星對齊背景星空,保存。

4、套索工具扣出流星部分,用ps曲線工具壓暗背景星空,提亮流星部分,保存。

5、圖層淺色疊加,保存。

6、適度矯正星空顏色、壓暗光污染等,保存。

7、輸出:列印出來或發朋友圈。

後期處理在這篇文章中就不詳細展開了,如果這篇瀏覽量夠高,大家積極分享的話。會在英仙座流星雨前再出一個《如何科學的處理流星雨/星空照片》。

------------------------------

哦,還有一件事情:

如何科學的進行流星許願?

不要幻想自己能看到流星後再許願,一般等自己驚訝「哇」完流星就過去了,所以,心中連續默念願望,守株待兔才是科學方法。

------------------------------

歡迎轉發與點贊支持,

公眾號文章相關推薦:

如何科學的尋找周邊最佳的觀星攝影地

如何較為科學的晚霞預警

如何較為科學的預報雲海與晨霧丁達爾光

如何精確逃離霧霾

如何科學的拍攝與觀看流星雨

------------------------------

作者:李召麒

?版權所有,轉載請私信。

------------------------------

如更多教程與照片

歡迎關注召麒的微信公眾號:霜蟾(insukey)

個人網站:召麒DESIGN

圖蟲(id:召麒):圖博 - 召麒 - 圖蟲網 - 最好的攝影師都在這

500px賬號:500px.com/lzq1206

instagram:instagram.com/jobs_li/

微博(id:李召麒):Sina Visitor System

知乎專欄(科學攝影):科學攝影


推薦閱讀:

2017可喵喵的天文攝影總結
星空有多美/寓意?
什麼情況下可以用高感光度?
照片上銀河的星星叫什麼?
為什麼宇宙真空部分是黑色的?

TAG:流星雨 | 摄影 | 天文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