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霜(Meringue)
題圖 By Cedric Grolet From Instagram
無論是新手,還是專業的糕點師,最早接觸和使用最多的基礎技巧,一定是蛋白霜(Meringue,俗稱打發蛋清)。
那麼,看似簡單無比的蛋白霜,我們對它的了解有多少?
我將從食材的角度帶你深入去了解蛋白霜的製作。
1. 蛋清
在掌握蛋白霜之前,我們需要了解「蛋清」是什麼。蛋清的組成成份是 10% 的蛋白質和 90% 的水,還包含幾種酶和非常少量的葡萄糖(Glucose sugar)。
蛋白霜(打發後的蛋清)從外觀上看,都是泡沫(互相結合在一起的小氣泡)。將蛋白霜加入到食譜中,就是把空氣加入到其中。那麼為什麼蛋白霜(打發後的蛋清)可以形成如此緊密的泡沫呢?
答案就是那 10% 的蛋清蛋白質(Egg white protein)。蛋清蛋白質的作用好比是膠水,把無數的小氣泡連在一起形成了緊密細緻的泡沫。如果沒有蛋清蛋白質,泡沫內的水分可以快速地與自身結合在一起,可以想像一下可樂剛倒入杯子形成的泡沫。正是因為蛋清中的蛋白質,為蛋白霜中的泡沫提供了穩定的結構。
蛋清中的蛋白質組成
蛋清中大概有十幾種蛋白質,其中有六種是主要的蛋白質成份。跟本文相關的蛋白質,有三種,分別是:卵清蛋白(Ovalbumin)、卵粘蛋白(Ovomucin)和溶菌酶(Lysozyme),這三種蛋白質都有一個特性——穩定泡沫。
卵清蛋白(Ovalbumin)
卵清蛋白(Ovalbumin)是蛋清蛋白質的主要成份,大概佔比 54%。其蛋白鏈的結構在自然狀態下捲曲成一個球狀,蛋白鏈的一端是疏水性的,捲起在中間,而球狀體外圍的蛋白鏈則是親水性的,這部分可以與蛋清中的水互相作用。
卵清蛋白在加熱時其性質會發生改變(Denatures),結構不再是球狀,而會舒展伸直。因此,雖然在蛋清中含有大量的卵清蛋白,但這種蛋白在溫度較低或者常溫下不會對蛋白霜帶來太多的穩定性,但如果我們對其加熱(80 °C),例如製作義大利蛋白霜(Italian meringue)或瑞士蛋白霜(Swiss meringue),卵清蛋白會變得非常穩定。
卵粘蛋白(Ovomucin)
卵粘蛋白(Ovomucin)在蛋清蛋白質中只佔不到 2% 的比例,但它確是在打發蛋清時最重要的穩定元素。首先,卵粘蛋白是蛋清蛋白質中個頭最大的蛋白質,其次是它的結構,卵清蛋白(Ovalbumin)是纖維狀,類似捲曲的繩索,它以某種方法將原本黏糊的蛋白質液體拉聚在一起,成為具有組織的結構。
溶菌酶(Lysozyme)
溶菌酶(Lysozyme)在蛋清蛋白質中扮演了關鍵的角色,主要在於其具有產生分解細菌細胞壁的化學反應。正是因為溶菌酶的存在,所以我們可以將新鮮的雞蛋保存至數周。
在製作馬卡龍(Macaron)的配方中,很多廚師會傾向於使用「老」蛋白(Aged egg whites),如果沒有溶菌酶,我們是不太可能將蛋白置於常溫下讓其老化(Aging)的。
為什麼馬卡龍的製作使用「老」蛋白更好呢?沒有特別的意思,就是讓蛋白中的水分揮發掉一部分而已。
既然說到了蛋清,家裡的寶寶開始把雞蛋加入輔食中,但是只能加蛋黃不能加蛋清。
但為什麼蛋清不能給嬰兒食用呢?因為其中至少含有 4 種蛋白質會阻擋消化酵素作用;至少 3 種蛋白質與維生素緊密鍵結,使其他生物無法使用;還有 1 種蛋白質可以和鐵質緊密鍵結,而鐵質對於嬰兒來說非常重要。
2. 鹽
在很多糕點配方中,鹽也是常見的一種原材料。但是如果這個配方需要加入蛋白霜的話,我們就需要特別主要加入鹽的時機了。這是因為鹽中的鈉和氯溶解到蛋清中後,會迅速與其中的蛋白質結合,那麼蛋清中蛋白質本身結合的點就變少了,因此如果我們在還未完成打發之前加入鹽,會影響打發效果的。
3. 酸(Acid)
也許大家對酸會難以理解,為什麼要加入酸性物質到蛋白霜中?如果我說一個耳熟能詳的材料名稱,或許你們就不會迷惑了,這就是「塔塔粉」。
塔塔粉的化學名稱是酒石酸(Tartaric acid)。酸的作用很簡單,就是防止蛋白質鏈不會過度結合。例如,很多戚風蛋糕的配方中,在打發蛋清的時候,都建議添加塔塔粉這種物質,明白其中的道理了吧。需要記住的時候,酸性材料要在打發之前加入,鹽則需要在完成打發後加入,這樣蛋白霜就不會有問題。
4. 脂肪(Fat)
製作蛋白霜失敗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混入了脂肪。而最常見的脂肪,則是蛋黃。很多烘焙初學者被告知,蛋白中一定不能有蛋黃,大部分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一是因為脂肪可以組織蛋白質(比如卵清蛋白(Ovalbumin))展開而無法穩定泡沫,二是因為脂肪存在的區域里,蛋白質無法進入這個區域內結合併形成緊密的組織。這兩個原因都會導致我們無法打發蛋清至穩定的狀態。
5. 糖(Sugar)
糖在打發蛋清的過程中,非常非常非常重要,這點毋庸置疑,但這不是我想告訴你的。
大部分在網上或者書上學習配方的時候,總會遇到類似的說法——在打發蛋清至粗泡狀態時候,分次加入細砂糖。
為什麼是粗泡狀態,為什麼需要分次加入?
在加入糖至打發蛋清的時機上,有一個基準原則,就是加入的時間越早,蛋白霜會變得越緊實(Dense),加入的時間越晚,蛋白霜會變得越液態(Fluid)。
這是因為越早加入糖到蛋清中,這時候蛋清中存在豐富的水分,會與糖形成濃稠的糖漿,糖漿會對泡沫網路形成巨大的穩定作用,形成厚重的泡沫璧,因而也會減少蛋白霜的體積,所以越早加入糖打發而成的蛋白霜,體積很小,質地緊密,非常厚重。
而當蛋清中的蛋白質開始結合之後,加入糖,泡沫組織已經形成,糖漿不會影響已經形成的泡沫璧,因此可以蛋白霜的體積不會減少。
至於為什麼要分次加入糖,簡單的理解就是要保證糖能充分溶解。如果蛋白霜中的糖沒有充分溶解,糖會聚集蛋清中的水分,在烘烤的過程,水分會出現滲透的情況。也有可能出現糖分滲出在糕點表面。
關於蛋白霜,我想說的就是這些。我想應該足夠解答大部分同學遇到的疑惑了。
推薦閱讀:
※有哪些原料簡單又可以用烤箱做出來的美食?以及其他問題
※如何做一本圖文並茂的課堂筆記?
※拿破崙說:沒想到,我竟然成了你們心中的神
※視頻教程丨如何製作原味海綿蛋糕
※烘焙入門∣計量單位換算寶典